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一、甲肝暴发流行及防治 1988年1月中旬起,上海部分市民食用因产地污染的毛蚶而引起了甲型肝炎暴发流行,直接死于肝炎的患者有31例,死亡率为1/万。面对大规模的甲型肝炎暴发流行,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七项措施:一是加强领导,建立防治网络,成立了由市委副书记、市委常委、副市长担任正、副组长的市防治肝炎领导小组,及时提出“打一场  相似文献   

2.
会议于1988年9月10~14日在沈阳召开。交流论文409篇,今就主要内容综合如下: 一、病毒性肝炎:1988年1月19日起上海市发生甲型肝炎,为流行病学史上所未有过的暴发流行,由生食受甲肝病毒污染的毛蚶引起。毛蚶来源于江苏启东,分别用直接免疫电镜,核酸杂交试验和组织培养检测甲肝病毒均获阳性结  相似文献   

3.
1988年沪、浙两地因食毛蚶而引致甲型肝炎大流行以来,对于毛蚶的卫生问题,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并从启东产毛蚶中检测到甲肝病毒的存在。舟山海岛养殖毛蚶比较普遍,仅普陀区养殪面积就达3000亩左右,是一种经济收入相当可观的食用贝类资源,因此,我们从1989~1992年对当地毛蚶及其养殖场的卫生状况进行了调查。 村料与方法 对我区的积峙、峧头、檫棚、盐仄、糯米(米团)5个点(依次编号为1~5)的毛蚶养殖场,按季采集毛蚶和养殖海水,作粪肠杆菌检测,并测定了水质的  相似文献   

4.
用序贯分析和1:2配对病例对照研究调查分析上海市区1988年春甲型肝炎暴发流行的原因,阐明了毛蚶与肝炎的关系。调查对象以杨浦区户口,并在本区住院的1月1  相似文献   

5.
致病生物因子污染毛蚶去毒制备酱油及复合氨基酸的研究江苏省卫生防疫站(南京210009)仓公敖马勇健沈小婉史智扬陶炳根毛蚶属瓣思纲、蚶科,其蛋白质含量为10%~12%。我省毛蚶产量极为丰富。1988年上海甲型肝炎暴发流行,经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检测证明...  相似文献   

6.
1990年6月和11月,我们分两次对浙南温岭和黄岩海域、浙东象山港和三门湾海域、舟山普蛇海域的33份毛蚶,以ELISA双抗体夹心法和甲肝病毒CDNA基因探针技术,通过CDNA—RNA核酸分子杂交相互核证,进行甲肝病毒检测。毛蚶标本每50只为1份,混合检样。33份中,采自浙东普陀海域5个养殖点的11份,象山港、三门湾10个养殖点的10份,浙南温岭、黄岩海域12个养殖点的12份,将毛蚶毛壳洗净,开壳取其腮及消化腺,经匀浆、氯仿去脂及蛋白质、PEG沉淀、离心后,吸取提取液用  相似文献   

7.
我国一贯重视卫生工作,但长期局限于狭义卫生,缺乏全社会大卫生的概念。1988年上海30万人的甲型肝炎(甲肝)流行,经过系统调查,确定为一次由生食带甲肝病毒毛蚶引起的暴发流行。通过长期禁食毛蚶、接种甲肝疫苗后,甲肝发病率已降到1/10万以下的水平。甲肝防治和毛蚶控制与环保、水产、商业、卫生、防疫、食品安全等各个行业有关,上海在甲肝疫情控制中实施了"大卫生"。上海市通过重视"大卫生",加强了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提高了市民卫生意识,促进了全社会的卫生水平。  相似文献   

8.
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和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是上海市重点防治的传染性疾病。1988年,上海市发生引起近30万人患病的甲型肝炎暴发流行事件。本文回顾分析当年各级卫生、医疗等部门积极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及病原学检测,证实食用污染甲型肝炎病毒的毛蚶是疾病暴发的原因。及时采取消毒处理和禁食毛蚶,隔离治疗病人等预防控制措施,有效终止了甲肝流行,促进了全社会大卫生的观念。上海市于1986年开展新生儿乙肝疫苗试点接种,扩大免疫人群,逐渐推广应用,近年来乙肝的新发感染和报告发病率下降明显,免疫持久性观察表明疫苗的保护期已达23年。该文总结了上海市在病毒性肝炎预防领域取得的成效,并针对病毒性肝炎防治的新形势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 去年春节前后,上海市发生了空前规模的甲型肝炎暴发流行,由生食污染了甲肝病毒的毛蚶引起,全市共发生急性肝炎31万余例,日发病数超过一万例的发病高峰持续了16天,给上海这座工商大都市的经济活动和市民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被人们称作“黄子浪潮”——因大批患者眼珠和皮肤呈深黄色的上海甲肝流行虽然已平息一年了,  相似文献   

10.
1988年初对温州市区甲型肝炎爆发性流行的传播因素进行病例对照调查,流行早期调查结果:有饮食店摊用膳史OR为9.08,食用毛蚶OR为3.63;流行中后期调查结果:有肝炎接触史的OR为5.02,食用毛蚶的OR为4.29。结果表明1988年我市甲型肝炎流行在早期以饮食店摊用膳史、食用毛蚶为主要传播因素,而流行中后期则以肝炎接触史和食用毛蚶为主。  相似文献   

11.
家庭自办酒席引起甲型肝炎暴发上海市青浦县卫生防疫站201700杨桃源1994年3月18日到5月8日,青浦县沈巷乡沈巷村发生一起家庭办酒引起的甲型肝炎暴发,共发生甲型肝炎12例,疫情累及沈巷村7队、4队及相邻的朱家角地区。现报告如下。一、流行经过首例病...  相似文献   

12.
人们也许还清楚地记得,八十年代,上海市民因食毛蚶,30多万人暴发甲型肝炎的那场灾难;在沿海地区,由于生食泥螺、小蟹、条虾等小水产品,细菌性食物中毒事故不断。近年,一种因生食鱼、虾而引起的“内脏游走性蚴虫病”患者悄然增多。生食水产品,有关部门曾明令禁止,仍屡禁不绝。有些经营者甚至还把“炝虾”、“醉蟹”纷纷摆上餐桌。  相似文献   

13.
第三届全国小儿肝炎会议于1989年5月4~7日在苏州召开。会议进行的学术交流主要有以下内容: 1 甲型肝炎 1988年春上海市甲肝暴发流行中,小儿占全部病例8.58%,以学龄儿童为多。大宗病例显示82%有进食不洁毛蚶史,住院患儿94%抗HAV-IgM阳性。儿科与妇产科合作观察表明:未发现甲肝母婴传播;孕期感染后未见新生儿畸形。多数学者认为孕妇早期感  相似文献   

14.
我们对南通市3县进行了甲型肝炎流行因素的调查。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甲型肝炎接触史、生食毛蚶、凉拌海产品是南通市这次甲型肝炎流行的主要危险因素,次要危险因素有小摊点用餐。  相似文献   

15.
甲型肝炎(甲肝)抗-HAV IgM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为甲肝早期诊断提供了依据。本文就甲肝流行期间,通过对甲肝病人家庭成员抗-HAV IgM抗体,抗-HAV IgG抗体的检测,以了解甲肝病毒隐性感染状况,并对甲肝病人不同隔离方式的效果进行了观察。对象与方法 1.观察对象 1988年1月下旬至4月宁波市发生一次介毛蚶传播的甲肝暴发流行,发病率达971.9/10万,选择流行地区家庭  相似文献   

16.
由上海市科委医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的1989年国际病毒性肝炎研讨会于1989年11月9~11日在上海举行。出席会议的有来自13个国家20余名学者和我国20余省市的代表、列席代表280余人。会议学术交流分为大会报告和专题学术讨论。大会报告中,姚光弼教授介绍1988年春上海地区发生因进食污染毛蚶引起甲型肝炎暴  相似文献   

17.
一起甲型肝炎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何维霞张丽1998年2月10日-28日,罗山县青山乡中心小学发生一起甲型肝炎爆发流行,经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证实为食源性污染和密切日常生活接触等混合因素引起甲型肝炎爆发。1流行情况1.1发病情况该小学共有学生403...  相似文献   

18.
贻贝是本县海水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 ,大部分养殖集中在构杞乡。自 80年代初 ,江苏启东养殖毛蚶检出带有甲肝病毒以后 ,上海有关部门就禁止海产贝类进入上海市场销售。本县养殖贻贝也在禁销品种之列。为了解本县贻贝养殖海域水质状况和证实养殖的贻贝不含致病菌、甲肝病毒等致病因素 ,本中心于 1998~ 2 0 0 0年连续三年对贻贝养殖海域水质及贻贝进行了细菌及理化指标监测。同时又将贻贝送上海市卫生防疫站进行甲肝病毒检测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样品的来源 :在 1998~ 2 0 0 0年每年 7月份贻贝收获上市季节 ,设立构杞里西…  相似文献   

19.
1988年上海甲型肝炎大流行(以下简称大流行)造成了巨大的社会损失,据确认污染毛蚶是大流行的致病源。为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国家要求禁捕、禁运、禁销目前仍处于甲肝病毒污染状态的江苏吕四海区生产的毛蚶。但由于少数商贩唯利是图,于1991年3月从吕四长途贩运一批污染毛蚶到我厂销售,虽然大部分被及时查禁,可是仍有少量流入市场,一些职工家属购买食用后  相似文献   

20.
我国甲型肝炎报告发病率从1991年的56/10万下降到2020年的1.05/10万, 甲型肝炎暴发数量较以前明显减少, 但近5年也时有报道, 仍存在风险。为加强对全国甲型肝炎暴发疫情调查处置和预防控制工作的技术指导,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相关领域专家, 联合编写了本指南。本指南包括甲型肝炎暴发的监测和定义, 甲型肝炎疫情的识别和报告, 暴发疫情的规范调查和处置原则、调查结果的交流与反馈等。本指南适用于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医疗保健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以及相关集体、单位和个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将根据指南执行过程中反馈的问题和学科进展定期对指南进行修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