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约有50%的糖尿病患者受到DPN的困扰~([1])。DPN的发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通常在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临床表现常表现为对称性并以夜间明显的疼痛、感觉异常等,慢性神经性疼痛、平衡紊乱、足部溃疡、Charcot关节病、骨髓炎甚至截肢是与DPN与进展阶段相关的并发症~([2])。西医治疗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给予营养神经、抗氧化应激等对症治疗~([3]),效果欠佳。中医治疗该病时运用整体观念的  相似文献   

2.
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一种微血管并发症,其发病率可高达60%~90%~([1])。随着现代饮食结构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DPN也呈上升趋势~([2])。该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认为由于多种致病因素(高血糖毒性、氧化应激、微血管病变、神经生长因子以及自身免疫等)相互作用导致神经细胞损伤、神经纤维缺血性脱髓鞘改变~([3])。西医治疗主要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包  相似文献   

3.
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指在排除其他原因的情况下,糖尿病患者存在周围神经功能障碍的症状或体征~([1])。其主要症状表现为四肢远端对称性麻木、疼痛或感觉异常,随病情发展,病变范围逐渐向躯干延伸~([2])。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发病率达90%~([3]),3年生存率约为53%~([4])。DPN的发病机制尚未阐明,目前认为高血糖毒性是引起DPN  相似文献   

4.
正糖尿病属于代谢性疾病,患者存在高血糖的特征~([1])。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的改变,使得糖尿病的发生率呈逐渐升高和年轻化的趋势~([2])。2型糖尿病患者在疾病发生后,需要长时间接受药物治疗来控制血糖水平,否则较易出现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等并发症的情况,损害患者的身心健康~([3])。药物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主要方法,采用不同药物治疗,其效果和安全性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随着对2型糖尿病研究的深入,发现采用2型糖尿病患者中药治疗疗效较好,可发挥独特优势~([4])。本研究主要观察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六味  相似文献   

5.
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以肢体远端对称性麻木、疼痛、发凉、肿胀、感觉异常等为主要表现,发病率约占糖尿病神经病变的60%~90%,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的主要原因~([1])。DPN属于中医学痹证、痿证、血痹等范畴。刘志龙教授为全国第六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澳门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名中医,医术精湛,学验俱丰,临床善于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笔者有幸跟随刘志龙教授学习,兹将其治疗DPN的经验总结如下,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6.
<正>周围神经病变(DPN)是2型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病情发展至晚期可引起夏科氏关节、糖尿病足,是导致此类患者截肢的重要原因~([1])。现代医学治疗不能满足个体化需求,导致部分患者治疗时效果非常有限,而中医  相似文献   

7.
<正>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影响近50%的糖尿病患者,是增加糖尿病患者死亡率的主要原因~([1])。DPN多伦多共识定义为对称性的感觉运动多神经病变,归因于慢性高血糖和心血管各种风险因素等引起的新陈代谢和微血管变化等,临床表现开始多为经典的脚趾和上肢如戴"袜子和手套"模  相似文献   

8.
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病率占糖尿病患者的60%以上。DPN属于中医中的"血痹""脉痹""痿证"范畴,多由患者日久阴津亏耗,伤阴耗气,气阴两虚导致的~([1])。本次研究选取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并探讨其机制。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5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  相似文献   

9.
正糖尿病肾脏疾病(DKD)是指由糖尿病所致的慢性肾脏疾病(CKD),是糖尿病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1])。据有关文献报道~([2-5]),2型糖尿病患者DKD患病率为10%~40%。DKD患者的死亡率较高且心血管事件是其主要死亡原因~([1])。早期筛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以延缓DKD的发生发展,减少DKD患者的死亡率、改善生活质量具有重大意义。西医治疗早期DKD主要以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10.
正心血管病已经成为威胁糖尿病患者生命健康的最主要原因,而且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死亡率也较高,因此临床上对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研究和治疗给予很大关注。有研究指出2型糖尿病患者机体内的氧化应激损伤较多,抗氧化系统也较为薄弱,这也是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诱因之一~([1])。同时氧化应激在冠心病的病变中占有绝对的地位,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危害~([2])。因此降低患者体  相似文献   

11.
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最为常见的并发症,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是患者发生糖尿病足和致残的重要原因。该病主要表现为四肢远端刺痛感、麻木感、肌肉乏力或萎缩、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肌电图显示神经传导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内科治疗包括控制血糖、营养神经、神经节苷脂、醛糖还原酶抑制剂、血管扩张剂  相似文献   

12.
正糖尿病肾病是继发于糖尿病的肾脏疾病,以肾小球硬化为主要病理损害,病情具有不完全可逆性,治疗难度较大~([1])。我国糖尿病肾病患者众多,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比例在45%~75%,但多数患者未及时干预而很快发展至中晚期,治疗十分棘手~([2])。有研究指出在糖尿病肾病早期给予患者有效干预能显著延缓患者病情的进展,提高患者生活  相似文献   

13.
<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作为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根据统计数据,其发病率在国内的糖尿病患者中可达30%~90%~([1])。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指在排除其他原因的情况下,糖尿病患者发生以周围神经病变为主要原因引起的相关症状,以对称性疼痛和感觉异常为主要的临床表现,包括麻木、疼痛、感觉异常,后期甚至导致肌肉萎缩~([2]),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负担。1研究现状关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研  相似文献   

14.
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以肢体远端呈袜样或手套样,四肢有麻木、疼痛、感觉异常甚至肌肉萎缩等运动或感觉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其可累及感觉、运动及自主等多种神经,是糖尿病(DM)的高危慢性并发症之一。本病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发病率高达60%~90%,且在发病的5~10年内病死率可达25%~50%~([1-2])。目前大量临床研究表明运用针灸治疗DPN安全性高,无毒副作用,且  相似文献   

15.
正经典方剂升阳散火汤被沿用至今可以治疗多种疾病,如布鲁氏杆菌发热~([1])、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急慢性鼻窦炎~([3])、不明原因高热~([4])、慢性疲劳综合征~([5])、窦房传导阻滞~([6])、慢性浅表性胃炎~([7])等。本文报道升阳散火汤治疗长期自觉发热而体温正常病案1例。报道如下。患者杜某,女,43岁,2015年4月3日初诊。患者常年自觉肌肤发热,由内向外发,测体温正常范围,平日汗出少,乏力,常  相似文献   

16.
正糖尿病是代谢性疾病,以体内糖代谢失常进而导致高血糖为特征,发病率在我国呈增高态势。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患者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临床症状为感觉丧失,肢体麻木、萎缩,腱反射减退以及运动障碍等,严重者甚至致残。葛根素注射液或中医足浴两种疗法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方面已多有报道~([1-2])。本文进行了葛根素注射液联合中医足浴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糖尿病足是临床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1]),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残及致死的重要因素~[2]。据统计,糖尿病患者的截肢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15倍~([3])。Wagner分级法~([4])将糖尿病足分为0~5级,其中0级糖尿病足主要表现为:目前无溃疡,但有发生足溃疡的危险因素,如肢端供血不足,颜色异常,肢端发凉、麻木、感觉迟钝或丧失,肢端疼痛等。临床上0级糖尿病足常迁延难愈,甚者还会出现恶化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笔者(第一  相似文献   

18.
正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组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利用缺陷所引起的代谢性疾病,是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糖尿病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又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据不完全统计,  相似文献   

19.
正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皮损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为局限性或泛发性皮肤色素脱失~([1])。近年研究认为患者发病原因主要与遗传、自身免疫缺陷、精神和神经异常、黑色素细胞自身破坏以及微量元素缺乏等有关~([2])。目前,临床治疗白癜风皮损疾病的方法较多,比如中医内治法和外治法,西医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治疗、物理治疗等,但是疗效的个体性差异较大,患者易复发。复方补骨脂  相似文献   

20.
正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指具有慢性消化不良症状,但其临床表现不能用器质性、系统性或代谢性疾病等来解释的一组临床症状群~([1])。该病发病率较高,研究表明,具有消化不良症状的患者,经检查约80%可诊断为FD~([2])。对于此病,目前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案。西医治疗主要采用抑酸、促胃动力、抗抑郁等药物~([3]),具有一定疗效,但其中部分药物(如西沙必利)可引起严重心率失常等心血管不良反应~([4-5])。中医学将本病归属于"胃院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