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观察导管固定器用于气管插管的固定方法。方法:将100例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采取导管固定器固定,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胶布固定,观察两种方法在牢固度和口腔护理方面的指标。结果:导管固定器的牢固度优于传统方法(P〈0.01),在口腔护理效果方面导管固定器固定方法优于传统方法(P〈0.001)结论:导管固定器固定优于传统胶布固定。  相似文献   

2.
气管插管困难时插管途径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麻诱导气管插管或在复苏抢救气管插管过程中 ,偶尔遇到气管插管困难 ,笔者选用经鼻气管插管途径解决了这一问题 ,现将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全组共 8例 ,男 6例 ,女 2例 ;年龄 1 8~ 69岁。其中胸廓畸形 2例 ,声门位置较高暴露困难 2例 ,上门齿外突 1例 ,张口度小 1例 ,脑外伤后深度昏迷 2例。其中全身麻醉诱导气管插管 4例 ,急救复苏气管插管 4例。均经口气管插管试插 3次以上 ,其中麻醉诱导过程中试插 3 0min以上 ,抢救复苏患者 1 0min后改用经鼻气管插管 ,选择管径 6.5mm或 7.0mm气管导管 ,在暴露会厌部或盲探下均于 1 0…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改良法对ICU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唇压疮的预防效果。方法: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0例采用改良法进行气管插管护理,对照组32例采用常规法进行气管插管护理,比较两组口唇压疮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口唇压疮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提高护理人员的认识水平,积极评估口唇压疮的高危因素,妥善有效固定气管插管和牙垫,定时更换口唇受压点,及时吸除口腔分泌物,能有效预防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唇压疮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穿针式"改良逆行气管插管法在困难气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1月~2010年08月采用"穿针式"改良逆行气管插管法急诊抢救的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做为观察组,选取2009年全年采用传统逆行气管插管法进行救治的急诊患者32例做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插管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从插管时间、插管成功率及并发症方面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穿针式"改良逆行气管插管法对困难气管插管的插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解决急诊室患者自主呼吸尚存时的气道通畅问题。方法:采用小匙状气管导管塑形,对100例自主呼吸尚存需气管插管患者行气管插管。结果:10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气管插管。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自制黄金漱口液防治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将164例气管插管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87例予自制黄金漱口液治疗,对照组77例予生理盐水、氯已定(口泰)漱口液治疗,观察两组防治口腔溃疡的疗效。结果:治疗组防治口腔溃疡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自制黄金漱口液对气管插管患者行口腔护理或口腔冲洗,对防治口腔溃疡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7.
许树云 《中国中医急症》2008,17(8):1080-1081
目的探讨急诊气管插管的处理方式:方法符合气管插管纳入条件的496例患者随机分为无助手帮助的气管插管组(A组)及有助手帮助的气管捕管组(B组),分别比较两种插管方式的成功率以及插管所用时间。结果A、B组成功率分别为59.52%、98.36%;在插管成功患者中,A组插管时间平均为14.01±0.49)min,B组平均为(2.46±0.31)min。结论助手帮助上提喉镜和/或按压喉外部的气管插管法操作简便、成功率高,适用于抢救危重患者等紧急情况。  相似文献   

8.
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的患者,在手术结束时,应拔除气管导管,使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拔除气管导管所产生的结果是不一样的。本文通过对80例全麻患者手术结束后使用两种不同的拔管方法进行比较,情况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1998年,我院共收治120例需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选择身体状况较好的80例做为实验对象,患者年龄20~65岁,其中男46例,女34例,体质量52±5kg,Hb11±3g/L,所有患者术前肝肾功能、胸部X线、心电图检查及肺功能均正常。2 麻醉处理术前常规肌注阿托品(或东莨菪碱)和鲁米那钠,全身…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食管气管联合导管插管术在基层医院急救中的运用价值.[方法]收集78例院前急救中需建立人工通气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采用食管气管联合导管(ETC)组32例,常规喉镜明视气管插管组46例,分别记录两种插管方法的插管时间、插管次数,比较两种方法的成功率、插管时间.[结果]ETC组插管时间≤90 s者28例,而...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观察纤维支气管镜和Shikani喉镜经口气管插管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拟在经口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择期手术的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FOB组和S组各30例,麻醉诱导后分别采用光导纤维支气管镜和Shikani喉镜实施经口气管插管,观察2组麻醉诱导前、后,气管插管时和气管插管后5min内的心率(HR)、血压变化,并记录气管插管时间。结果2组各时间点的HR以及观察中它们的最大值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麻醉诱导后,2组血压较麻醉诱导前明显降低(P均〈0.05)。气管插管后,2组HR、血压与麻醉诱导后比较均明显升高(P均〈0.05)。气管插管后,2组HR与麻醉诱导前比较明显加快(P〈0.05)。2组气管插管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光导纤维支气管镜和Shikani喉镜实施经口气管插管可引起相似的血流动力学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喉罩(LMA)和气管插管通气气道管理效果的安全性、有效性及相关注意事项。方法70例病人分成两组,每组35例。观察组采用喉罩通气全麻(Ⅰ组),对照组采用经口气管插管全麻(Ⅱ组)。观察两组病人在不同时点血流动力学(MAP、HR)及呼吸状况(SpO2、PETCO2),3分内置放通气装置的成功率,操作引起的并发症(口腔粘膜损伤、咽喉痛的发生率),体位变化时通气道需重新放置的发生率。结果在通气装置置入、维持及拔管期间Ⅰ组比Ⅱ组血流动力学变化更平稳,两组呼吸状况差异无显著性;操作简易性两组差异有显著性,Ⅰ组远高于Ⅱ组;并发症差异性显著;耐受性Ⅰ组远高于Ⅱ组,且吸入麻醉药浓度较低;在通气装置可靠性方面,Ⅱ组远高于Ⅰ组。结论喉罩通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全麻通气方式之一,其操作简易并发症少,能有效节省麻醉药,在临床应用中尤其是困难插管中是一种值得大力推广的通气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农药中毒经口气管插管病人的口腔护理方法,保持口腔清洁,减少口腔感染。方法选择50例经口气管插管的农药中毒病人,随机分组为传统的口腔护理组(对照组A组)25例,冲洗法口腔护理组(实验组B组)25例。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121腔异味、细菌阳性率、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实验组患者口腔异味、细菌阳性率、并发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传统的单纯性棉球擦洗不能满足农药中毒后经口气管插管的病人的护理要求,口腔冲洗法对控制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口腔感染作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胡梅  吴菁  韩敏萍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20):149-149
目的:应用口腔冲洗加擦洗法替代常规口腔护理方法,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效果的观察。方法:将50例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为25例。A组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口腔护理法,B组为实验组,采用口腔冲洗加擦洗法。定期观察两组口臭、口腔炎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口臭发生率为20%,口腔炎发生率为28%。实验组口臭发生率为4%,口腔炎发生率为8%。结论:在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的口腔护理中,口腔冲洗加擦洗法效果优于常规口腔护理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颅通定减轻气管插管反应的效果。方法 选择 4 8例全麻患者 (ASAⅠ~Ⅱ级 ) ,随机分为 2组 ,A组诱导前静注颅通定 1mg/kg,B组诱导前静注生理盐水 2mL ,监测两组患者插管前后血压、心率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A组在喉镜窥视及插管后 1min、3min、5min时SBP ,MAP ,DBP和HR均明显低于B组。结论 颅通定能有效减轻气管插管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时机对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来在我科住院治疗的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选择其中符合条件34例,根据气管插管时机不同分为2组,比较两组病人治愈率及病死率.结果:气管插管时机不同病死率差异较大,插管时机越晚病死率越高.结论:无创通气治疗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效果较差时,气管插管有创通气应于早期进行,早期行气管插管可显著提高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6.
长托宁滴鼻在经鼻气管内插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口腔外科疾病中,涉及上下颌骨、舌、口腔内肿瘤的手术,口腔内空间狭窄,选择经鼻气管内插管可以避免气管导管对手术的影响。由于鼻腔黏膜比较脆弱,插管易损伤,一般是在插管前使用麻黄碱滴鼻,收缩鼻黏膜血管以减轻对鼻黏膜的损伤。长托宁(盐酸戊乙奎醚)是一种新型的抗胆碱药,对胆碱能受体有明显的选择性,抑制鼻黏膜分泌,减轻鼻黏膜水肿,对鼻黏膜毛细血管通透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1],我院应用长托宁滴鼻来减轻经鼻气管内插管对鼻黏膜的损伤,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30例ASAⅠ~Ⅲ级口腔择期手术患者,男17例,女13例;年龄…  相似文献   

17.
气管插管是全身麻醉与抢救呼吸循环衰竭危重病常用措施,其有利于保持呼吸通畅,便于通气及呼吸治疗。其常见并发症有误入食管、插管损伤呼吸道、导管内阻塞。笔者现将2例因气管导管阻塞致呼吸心搏骤停病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在移动救护车中开展气管插管术的方法和意义。方法:对本急救中心在3年间急救过程中实施的气管插管术的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临床回顾分析,对比移动救护车中实施气管插管术和现场气管插管的成功率。结果:患者在现场实施气管插管有18例一次性成功,移动救护车内实施气管插管有17例一次性成功。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现场气管插管和移动救护车内实施气管插管的成功率差异不大,入院前给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时,假如现场的条件不允许插管,移动救护车可以开展气管插管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全麻后患者氧气雾化吸入的最佳起始时间,以提高疗效及保障患者安全。方法:将600例患者随机分为1、2、3组,三组患者分别于清醒拔除气管导管后即时、6h、24h进行氧气雾化吸入。结果:三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其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第1组最优。结论:气管插管全麻患者清醒拔除气管导管后即行氧气雾化吸入可显著提高疗效,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0.
由于多种原因引起呼吸衰竭时,临床上常采用机械呼吸来有效地予以纠正,而经鼻气管插管可代替气管切开术,使呼吸道通过气管插管与呼吸机相连,经鼻气管插管的护理就象气管切开术的护理一样重要,想就此问题略谈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