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黄芩中黄芩甙与黄芩甙元的HPLC测定法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1  
应用HPLC法,以黄芩甙、黄芩甙元为对照品,黄酮为内标,测定黄芩中黄芩甙和黄芩甙元的含量。实验表明,按确定的色谱条件,黄芩甙增样量0.15-0.78μg,黄芩甙元进样0.10-0.40μs,均可得良好线性关系。通过试验,选择了样品提取8方法和酶解时间。本法加样回收率为100.90%。重现性试验CV=2.46%。测定了11批样品,并作酶解前后对比,可确定黄芩是否经过杀酶及杀酶保甙的效果。为考察黄芩的切制工艺及质量提供了较为先进的检测手段和准确、灵敏、快速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黄芩甙提取工艺的改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水煎煮法与传统加碱水煎煮法提取黄芩甙工艺比较,以及对其提取黄芩甙工艺中滤过工艺和PH值的考察,认为水煎煮法比加碱水煎煮法所得黄芩甙提取率高,且滤过工艺,PH值对黄芩甙提取率影响较大。新工艺得到黄芩甙颜色好(淡黄色),含量达99.0%,纯度高。  相似文献   

3.
黄芩甙提取工艺改进及黄芩甙铝的合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胡道道  崔亚丽 《中成药》1994,16(12):5-5
黄芩甙提取工艺改进及黄芩甙铝的合成陕西师范大学(710062)胡道道,崔亚丽,房喻现代药理表明,黄芩甙铝既有黄芩甙清热消炎、利尿、降压之功能,又具有铝的收敛作用。此药对细菌性痢疾、腹泻具有独特的疗效。在实际生产中,一般是在黄芩的水煎煮液中加入明矾溶液...  相似文献   

4.
对不同工艺皮康冲剂中的黄芩甙含量应用HPLC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黄芩甙的含量以黄连单独打细粉,于制粒前加入黄芩、大黄等煎液的稠膏中,制得的冲剂含量最高为5.30%,而以黄芩、黄连等药合煎制得的冲剂黄芩甙的含量最低为3.19%。  相似文献   

5.
对不同工艺皮康冲剂中的黄芩甙应用HPLC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黄芩甙的含量以黄连单独打细粉,于制粒前加入黄芩,大黄等煎液的稠膏中,制得的冲剂含量最高为5.30%,而以黄芩,黄连等药合煎制得的冲剂黄芩甙的含量最低为3.19%。  相似文献   

6.
采用正交实验法,对乐甲宁胶囊的水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应用高效相色谱法测定有效成分黄芩甙的含量,优选最佳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7.
黄芩及其复方制剂中黄芩甙含量测定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老金 《中成药》1996,18(8):38-39
黄芩及其复方制剂中黄芩甙含量测定研究概况广西中医学院附二院(南宁530011)黄老金近十年来对黄芩及其复方制剂中黄芩甙含量测定方法进行了许多研究。本文就这方面情况作一概述。1分光光应法1.1单波长分光光度法为考查超声提取对黄芩甙成分提出率的影响,郭考...  相似文献   

8.
用正交法对四季三黄胶囊浸膏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有效成分黄芩甙的含量为指标,选用I(2)正交表对四季三黄胶囊进行提取工艺的研究。采用薄层层析-分光光度法在751G分光光度计276nm处测定正交试验样品中黄芩甙的含量,数据统计结果表明,在药材粒径为最粗粉,直接秀热水提取,提取水量20倍,提取时间2h的条件下提取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皮疹清颗粒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余南才  胡克菲  张介眉  薛莎 《中成药》2000,22(7):471-473
通过皮疹清颗粒的制备工艺研究,确定其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针对皮疹清颗粒特性,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以黄芩甙含量为指标,拟定黄芩的提取工艺;通过挥发油的提取与包结试验,筛选野试验,筛选野菊花,当归等药的最佳工艺;以芍药甙为指标,确定赤芍等药的最佳醇沉工艺。结果确立了黄芩甙粗提工艺,野菊花等药的挥发油的包结工艺和赤芍等药的醇沉条件。结论该制备工艺科学合理,质量稳定,为皮疹清颗粒的最佳工艺。  相似文献   

10.
国内黄芩甙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芩甙是黄芩的主要有效成分,在国内临床上主要用于抗菌消炎和抗感染。近十多年来从各方面对黄芩甙进行了研究,关于黄芩甙的提取工艺、制剂的质量控制、药物动力学已有总结。为了黄芩甙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现就近十多年来国内有关黄芩甙药理作用、稳定性及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研究作一回顾。黄芩甙的药理作用一、黄芩甙单体的药理作用 1.抗儿茶酚胺作用黄芩甙对赡蜍离体心脏心肌收缩抑制较轻,用药后心肌收缩幅度改善亦不显  相似文献   

11.
本文探讨了黄连解毒汤水煎煮提取的工艺条件,采用正交实验方法分别测定盐酸小檗碱、黄芩甙、栀子甙的含量,确定黄连解毒汤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水煎煮提取二次,第一次15倍水,浸泡30分钟,煎煮1.25小时,第二次12倍水,煎煮1小时。  相似文献   

12.
经对黄芩甙、甘草酸、蛇床子素的提取,对妇炎栓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并建立了初步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3.
通过蒸馏、煎煮和提取黄芩甙等综合工艺,将我国医圣张仲景的“小柴胡汤”改制成小柴胡汤合剂,不仅其药效成分与小柴胡汤汤剂完全一致,而且其挥发性成分和黄芩甙的含量均高于原汤剂。  相似文献   

14.
平喘合剂中黄芩甙的定量及二种提取方法对黄芩甙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平喘合剂中的黄岑应用薄层层析,光谱分析法对其有效成分黄芩甙进行定量测定,并以测定黄芩甙的含量来比较二种提取工艺优劣,为保证临床安全用药和疗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葛根芩连胶囊内容物三种提取工艺,通过对小檗碱的理化鉴别,黄芩甙薄层层析定性,浸出物百分率的比较及药理观察,从中可选择出最适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16.
皮康冲剂制备工艺对成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不同制备工艺皮康冲剂中的盐酸小檗碱及黄芩甙含量,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比较。结果表明:黄连单独处理,于制粒前加入黄芩等药煎煮的稠膏中制得的冲剂,盐酸小檗碱及黄芩甙含量为最高,分别为6.79%,5.30%;而黄芩、黄连等药合煎制得的皮康冲剂,盐酸小檗碱及黄芩甙含量为最低,分别为0.49%,3.19%。为皮康冲剂制备工艺优选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采用正交实验法 ,对乐甲宁胶囊的水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 ,通过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有效成分黄芩甙的含量 ,优选最佳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18.
5—黄芩甙元磷酸钠的制备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进超 《中草药》1996,27(A09):98-99
从黄芩中提取黄芩甙元,与POCl3作用制得黄芩甙元磷酸钠。经元素分析,TGA分析、化学分析、IR及UV/VIS光谱证实,产物为一磷酸盐取代物,且在黄芩甙元的C5位。  相似文献   

19.
李群力  黄金龙  施存元 《中药材》2007,30(4):481-482
目的:研究双黄连滴丸制备时金银花、黄芩、连翘的提取工艺。方法:以口服液、颗粒剂的提取工艺为基础,进行对照研究,优选得到滴丸的提取工艺。结果:粗黄芩经过精制和脱色,黄芩甙含量大大提高;金银花和连翘醇沉二次后,纯度提高。结论:本提取工艺切实可行,滴丸顺利、圆整度好。  相似文献   

20.
本实验分别采用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与同属植物滇黄芩S.amoena Wight的干燥根为原料,初步研究了黄芩甙提取工艺的改进方法。实验结果表明,黄芩水煎液经浓缩至投料量的5倍量,浓缩液温度80℃左右,经一次酸化后自然降温沉淀24hr,取沉淀物干燥黄芩甙收率最高,且生产成本下降,设备利用率提高,生产周期缩短。本实验并对上述二种黄芩中黄芩甙含量进行了比较,证明黄芩较滇黄芩含量高约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