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分析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中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2月~2013年6月于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所有患者住院期间均进行常规治疗,在出院后,对照组不给予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延续性护理措施干预,主要包括营养健康指导、电话随访、家庭氧疗、心理护理、呼吸肌锻炼等。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出院1年后肺功能改善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能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延续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5年6~12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41例为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选取2016年1~7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43例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延续护理。观察2组患者出院时及出院3个月后的肺功能、6min步行距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量表评分(COPD assessment test, CAT)及生存质量。 结果 出院3个月后,观察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6min步行距离、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会活动情况的评分均高于常规组,CAT评分、抑郁心理情况和焦虑心理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 结论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延续护理可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应用延续干预性护理对患者出院后生存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1~12月该科收治COPD患者82例,按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兴奋呼吸剂、低流量持续氧疗、气道通畅、抗感染、输液、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患者康复出院后,予以延续干预性护理,1年后随访并比较两组出院后感冒、住院次数、血常规指标情况,应用生存质量评估量表(QOL)评估患者出院后的生存质量,评估患者出院后的肺功能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随访后感冒、住院次数、血常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动脉血气分析、肺功能测定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活动情况、抑郁心理状况、焦虑心理症状等生存质量评估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COPD患者康复出院后予以延续干预性护理,可明显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情况,延缓疾病进展,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COPD稳定期患者100例,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予以延续性护理。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相关指标、生存质量(QOL)评分及再住院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肺功能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P 0. 05),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 05),再住院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 COPD稳定期患者出院后给予延续性护理可显著改善肺功能相关指标,提高运动耐力,改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再住院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气球吹摆法肺功能锻炼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入选2015年4月~2016年4月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8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延续性护理,应用缩唇呼吸和腹式呼吸锻炼,观察组在应用延续性护理中结合气球吹摆法肺功能锻炼,比较两组出院后3个月的护理效果。结果出院后,观察组的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和6 min步行距离(6MWT)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观察组的呼吸困难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气球吹摆法肺功能锻炼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提高患者的肺功能,改善呼吸困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仅予以常规的药物治疗,并沿袭以往的生活习惯,不给予综合干预措施.而干预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综合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干预组患者临床指标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生存质量评分、6 min步行距离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功能,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王海红 《妇幼护理》2023,3(17):4207-4209
目的 研究延续性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 2021 年 10 月至 2023 年 1 月期间我院诊治的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 110 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55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 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院外延续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的肺功能、不良情绪和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 PEF、 FVC、FEV1 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焦虑和抑郁程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的 生活质量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给与延续性护理,能改善患者的肺功能,缓解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用出院计划服务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住院的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和随访,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出院护理计划服务。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出院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肺功能显著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出院计划服务实现了以患者和家庭为核心的护理模式,增强了患者主动参与疾病管理和维护自身健康的意识,有效改善肺功能,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院外延续性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院外延续性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观察组出院前对患者进行康复运动指导、用药指导、饮食指导、家庭氧疗指导、急性发作的识别和自救方法指导,同时结合院外延续性护理;对照组出院时进行康复运动指导、用药指导、饮食指导、家庭氧疗指导、急性发作的识别和自救方法指导,不进行电话回访。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6 min步行距离和急性发作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及急性发作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6 min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院外延续护理,能有效延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减少急性发作次数,减少住院周期,减缓肺功能的进行性恶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以家庭为中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护理模式,以期在临床工作中获得较好护理成效。方法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4C延续护理模式,即:一系列具有全面性(Comprehensiveness)、合作性(Continuity)、协调性(Coordination)、延续性(Collaboration)的护理活动,由病房医护人员和社区医护人员密切配合,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提供出院前准备及出院后家庭随访的个案管理方案。分别在出院前(介入干预前)和出院后12周行临床指标、功能指标2个方面的成效以及满意度的测定。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患者的活动耐力、健康相关的生存质量、自觉气喘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4 C延续护理模式能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管理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延续护理的内容和方法,观察其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本科2018年6月—2019年4月慢阻肺出院患者9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8)与对照组(n=47)。对照组予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运用多种方法、多渠道的延续护理模式。6个月后,两组患者分别作肺功能检查、生活质量统计、重复住院情况统计。结果观察组FEV_1、MMEF、FVC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3个月、6个月后,观察组CAT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内,观察组患者返院率为39.58%,对照组的76.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阻肺稳定期患者的延续护理,可以有效改善肺功能、促进肺康复,提高生活质量和自我效能,减少复发、降低再次住院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健脾补肾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生存质量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健脾补肾中药。2组均30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并观察2组治疗前后生存质量、肺功能及疗效的改变。结果:2组治疗后生存质量、肺功能及疗效均改善,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结论:健脾补肾法可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6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自我效能水平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出院后的自我效能感明显高于出院前且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COPD稳定期患者应用延续性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水平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接诊的9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在住院期间及出院时进行健康教育,出院后不再进行任何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护理3个月后,评价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p(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CO2)]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中段平均流速(MMEF)、用力肺活量(FVC)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呼吸症状、疾病对生活影响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体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给予延续性护理,可有效促进肺功能的恢复,并改善生活质量,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基于物联网云平台的延续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患者自我管理、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12月经某院治疗后出院的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延续性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措施的基础上采用物联网云平台模式进行延续性护理。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COPD患者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ssessment test, CAT)、肺功能、自我管理水平以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CAT评分为(14.56±3.00)分,低于对照组(15.67±2.99)分(P0.05);观察组患者肺功能、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基于物联网云平台的延续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和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服务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患者出院后予以延续护理服务模式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病情稳定出院后3个月焦虑、抑郁、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出院后3个月两组焦虑、抑郁、生活质量评分较入院时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COPD患者实施延续护理服务模式,可明显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老年患者出院后延续护理的有效模式,研究采用信息化延续护理模式对COPD老年患者出院后健康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呼吸内科病房在2019年3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7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老年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成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通过电话随访模式落实延续护理,观察组采用信息化模式(手机APP)进行延续护理;干预时间为出院后的6个月。运用圣乔治呼吸问卷对两组患者出院日、出院后的生活质量进行比较;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疾病再次发作、再次入院治疗、吸入剂使用掌握情况及使用依从性、对护理人总体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显著要比对照组好;疾病再次发作、再次入院情况低于对照组,吸入剂使用正确率及吸入治疗的依从性、对护理人员的总体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除疾病再次发作率外,两组间其余观察指标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 借助信息化手段的延续护理模式能提高老年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提高吸入治疗依从性,能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老年患者出院后的呼吸症状得以改善、活动能力得以提高,降低对老年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降低COPD疾病复发及再次入院次数,帮助老年患者保持相对稳定的健康状态;最终使护理工作得到患者的认可。  相似文献   

18.
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康复依从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康复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干预组对患者出院后康复的依从性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出院后半年内的复发率和肺功能检测优良率.结果:干预组患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肺功能检测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护理干预可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康复依从性,有效减少疾病复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2):4308-4309
分析综合康复护理措施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效果。随机抽取我院呼吸内科确诊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24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120例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120例患者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综合康复护理。观察组护理后肺功能较对照组明显改善,躯体功能、精神功能、心理功能及社会功能较对照组提高,差异显著,P<0.05。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行综合康复护理,利于患者肺功能改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康复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干预组对患者出院后康复的依从性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出院后半年内的复发率和肺功能检测优良率。结果:干预组患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肺功能检测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康复依从性,有效减少疾病复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