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目的:探讨三级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方法:脑卒中患者83例随机分为康复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2组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诊治和护理。康复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三级康复护理。结果:治疗1及6个月后,2组FMA及MBI评分均较治疗前呈逐渐升高趋势(P<0.05),6个月后康复组更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6个月后,康复组肩部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级康复护理能促进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改善ADL能力、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颅脑损伤患者康复的作用.方法 选取颅脑损伤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肢体残损程度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FMA评分及ADL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并且观察组治疗后FMA及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能明显改善颅脑损伤患者的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促进康复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早期运动功能康复路径管理治疗脑卒中后抑郁(PSD)的疗效。 方法选取脑卒中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2组患者均给予Bobath等神经促通康复技术为主的传统康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辅以早期运动功能康复路径管理训练。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Barthel指数(BI)对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抑郁状态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进行评定。 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FMA、HAMD、BI评分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t;0.05)。与组内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4周后FMA、BI评分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4周后FMA[(65.37±5.28)分]、BI[(69.22±7.05)分]优于对照组FMA[(47.16±4.92)分]、BI[(55.67±6.21)分](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患者HAMD评分下降(P<0.05),对照组患者HAMD评分升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4周后[(15.72±9.86)分]比较,治疗组HAMD[(9.25±3.76)分]评分显著较低(P<0.05)。 结论在传统康复治疗基础上辅以早期运动功能康复路径管理训练,可显著提高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有效缓解其抑郁情绪,改善ADL能力,有利于患者的功能恢复,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一般药物治疗护理基础上进行超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护理。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评价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护理质量满意度,采用国际通用量表改良Barthel指数( MBI )、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 FMA)评价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对脑卒中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0.00%,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33%,8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10.253,9.677;P<0.05);随访4周后,观察组患者的FMA评分及MBI分别为(55.2&#177;5.1),(62.9&#177;9.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6.5&#177;4.2),(42.3&#177;1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3.25,3.17;P<0.05)。结论超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可减少脑卒中患者的残疾发生,缩短病程,能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社区康复对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 方法60例脑卒中患者分成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康复组由同一康复医师进行评估并制定康复治疗计划,同时指导患者进行系统、规范的社区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2组均于入组后第1天(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治疗后)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和改良巴氏指数(MBI)评定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ADL能力。 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FMA评分和MB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FMA评分和MBI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康复组的FMA评分和MBI评分较对照组治疗后改善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社区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肢体的运动功能和ADL能力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早期综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USN)患者康复预后的影响。 方法将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患者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3例),2组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增加纠正单侧空间忽略的康复训练。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进行康复评定。 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单侧空间忽略、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2组间各项评分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早期进行纠正单侧空间忽略的康复训练可更为显著地改善患侧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具体指导下的家庭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 方法将5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患者出院时由治疗师制定详尽的家庭康复计划,并对其家属进行康复知识培训;出院后康复组患者严格按照康复计划进行家庭康复训练(期间由患者家属给予协助),并定期到医院接受评估指导。对照组患者出院后未给予上述系统家庭康复训练,仅让其自行在家进行康复训练。于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和6个月时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2组患者运动功能、ADL能力进行评定。 结果出院后3个月和6个月时,2组患者FMA评分及MBI评分均较出院时显著改善,且康复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康复组出院后6个月时,其FMA、MBI评分与出院后3个月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t;0.05)。 结论具体指导下的家庭康复治疗可显著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ADL能力恢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脑卒中康复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86例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脑梗死常规治疗,康复训练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予以早期综合康复干预。治疗1、3个月后,对2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FMA)恢复状况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Barthel指数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FMA及Bar-thel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可提高脑梗死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6月收治某三级综合医院神经内科的脑卒中抑郁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护理及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早期综合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r指数(BI)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抑郁程度、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改善效果。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HAMD、FMA、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周后,HAMD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FMA评分、BI评分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抑郁情绪,促进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艾灸联合偏瘫健肢康复操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28例脑卒中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64)及对照组(n=64)。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艾灸联合有氧健肢康复操进行护理,干预时间为6个月,干预前后应用Fugl-Meyer(FMA)日常生活活动功能量表(ADL)及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对两组肢体功能恢复、日常生活活动及神经功能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肢体感觉功能、上肢运动功能、下肢运动功能、关节活动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灸联合有氧健肢康复操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神经系统功能,有助于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上下肢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76例,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两组进行比较分析。康复组在临床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正规的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临床药物治疗及未经指导的自我锻炼。分别于入选治疗前24h及治疗后6~8周进行测评。运动功能采用Fugl-M eyer运动功能积分法(FMA)测评,日常生活能力用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经6~8周治疗后,Barthel指数及FMA评分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康复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康复组治疗后FMA的提高程度上下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能明显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上下肢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并观察脑卒中偏瘫患者上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程度有无差别。方法选择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96例,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两组进行比较分析。康复组在临床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正规的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临床药物治疗及未经指导的自我锻炼。分别于入选治疗前24h及治疗后6-8周进行测评。运动功能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法(FMA)测评,日常生活能力用Barthd指数评分。结果经6-8周治疗后,Barthel指数及FMA评分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其改善幅度康复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康复组FMA平均值转化为运动最大程度百分比,治疗前后下肢均较上肢为高,但治疗后FMA的提高程度上下肢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能明显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从残损水平分析,经过康复治疗后,脑卒中偏瘫患者上下肢运动障碍的恢复程度在病后2个月内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期躯干与骨盆控制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能的影响。方法:80例偏瘫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方法,治疗组加躯干与骨盆控制训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采用各项评分量表评定躯干控制能力(TCT)、平衡功能(BB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MBI)、步行能力(FAC)和运动功能(FMA)评分,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躯干控制能力、平衡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步行能力和运动功能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且治疗组差值优于对照组(P<0.05)。躯干控制能力分别与平衡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步行能力和运动功能呈正相关。结论:早期躯干与骨盆控制训练对提高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胡永林 《中国康复》2013,28(1):17-19
目的:观察应用下肢康复机器人对早期偏瘫患者进行步行训练对于改善患者步行能力的有效性。方法:脑卒中偏瘫患者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2组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加用下肢康复机器人进行步行训练。训练前后采用功能性步行量表(FAC)、患肢运动功能(FMA)及平衡量表(BBS)评定。结果:治疗8周后,2组独立步行率及BBS、FMA下肢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0.05),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偏瘫患者早期运用下肢康复机器人进行步行训练能够较好地提高患者的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下肢智能康复机器人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2组均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下肢智能康复机器人训练。采用简式Fugl-Meyer评分法(FMA)、Berg平衡量表(BBS)、功能性步行分级(FAC)、10 m最大步行速度、改良Barthel指数(MBI)、胫骨前肌表面肌电积分(iEMG)进行结局指标评价。结果:治疗12周后,2组患者BBS、FMA、MBI和iEMG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00),治疗后干预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0)。治疗后干预组FAC步行功能分级3级及以上者所占比例、10 m最大步行速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下肢智能康复机器人结合常规康复训练能明显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神经松动术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49例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4例。2组均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加用神经松动术治疗。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综合痉挛量表(CSS)评定踝关节痉挛,Fugl—Meyer运动评分量表(FMA)中下肢部分评定下肢运动功能,Berg平衡量表(BBS)评定平衡功能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结果:治疗4周后,2组患者患侧CSS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均P〈0.01),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均P〈0.01);2组患者FMA、BBS及ADL能力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均P〈0.01),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神经松动术联合康复训练能有效降低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的踝关节痉挛,提高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7.
早期康复及针刺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观察早期康复和针刺治疗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125例急性期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早期康复针刺治疗组(34组),早期康复治疗组(39例)、单纯针刺治疗组(21例)、药物治疗对照组(31例)。应用Bobath疗法和针刺疗法治疗,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FI)、简式Fugl-Meyer评分(FMA)、Barthel指数(MBI)、临床疗效和治疗效率作为观察疗效指标。结果 早期康复针刺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早期康复组、单纯早期针刺组和对照组。单纯早期康复组明显优于单纯早期针刺组和对照组,单纯早期针刺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急性脑卒中早期介入康复治疗和针刺治疗,二种疗法相互结合应用,优于单一治疗,因此二者合用是促进脑卒中康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了Armeo Spring上肢运动反馈训练对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疗效。 方法 52例偏瘫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增加每日1次作业疗法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增加每日1次Armeo Spring上肢运动反馈的作业疗法训练,2组治疗时间均为5个月,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对2组患者上肢和手的主动关节活动度测量(AROM)、改良Barthel 指数(Modify Barthel Index,MBI)、Fugl-Meyer 评定量表(Fugl-Meyer motor assessment scale,FMA)和简易上肢机能检查(Simple Test for Evaluating hand Function,STEF)进行评价。 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MBI、FMA和WMF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MBI、FMA和WMFT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BI、FMA和WMFT较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 结论 通过上肢运动反馈训练联合常规康复可明显改善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下肢功率自行车运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功率自行车运动对恢复期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将具有一定步行能力的70例病程为3~6个月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方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功率自行车运动训练。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分别评定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采用简化Fugl-Meyer评分)、平衡功能(采用Berg平衡量表)、步行能力(采用10m步行时间和6min内步行距离测定、Holden步行功能评定)、肌张力变化(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以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结果两组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步行能力和ADL能力治疗后均有改善(P<0.05),但治疗组患者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功率自行车运动可改善恢复期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和ADL能力,提高其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20.
1.统计研究设计:应交代统计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做法。如调查设计(分为前瞻性、回顾性或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交代具体的设计类型,如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交代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等)。主要做法应围绕4个基本原则(随机、对照、重复、均衡)概要说明,尤其要交代如何控制重要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