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生儿外周静脉—脐静脉同步换血疗法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换血疗法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最迅速有效的方法,但目前所采用的脐动脉、脐静脉同步换血法及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法潜在危险及并发症较多。鉴此,我科2005年1月~2008年11月对符合换血指征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采用外周静脉一脐静脉同步换血疗法,同时使用两组2个并联三通接头,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外周动静脉换血疗法在新生儿疾病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桡动脉、肱动脉穿刺抽血、头皮静脉穿刺输血的同步换血途径,替代脐动、静脉插管或静脉切开换血疗法.结果 换血后血清总胆红索、间接胆红素明显下降(P<0.01).结论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操作简单易掌握,疗效好、副作用少,有输血条件的基层医院均能开展此项技术,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高危新生儿保留脐静脉插管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道1998年4月-1999年4月开展高危新生儿脐静脉插管67例的护理体会。阐述保留脐静脉插管操作前要充分准备,操作中应灵活掌握插管技巧,操作后注意导管护理,预防脐炎,导管败血症,脐出血,空气栓塞,静脉栓塞等,是保证新生儿有效脐静脉输液,提高高危新生儿抢救成功率的关键。该方法与传统新生儿静脉穿刺相比,具有方便、安全,固定良好,能及时,迅速用药,并可利用此途径多次采血化验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介绍6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采用颞动脉、桡动脉穿刺放血,大隐静脉、额静脉穿刺输血的同步换血治疗及护理方法,替代了脐静脉插管或静脉切开换血疗法.达到减少感染机会,防止血液动力学变化,减少并发症发生,操作简便的目的.本组患儿经1次同步换血,换血量200~400ml达到理想疗效.作者认为该法操作简便易掌握,有输血条件的基层医院均能开展此项技术,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输血泵替代人工外周同步换血方法及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10例患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采用颞动脉,桡动脉穿刺放血,大隐静脉,额静脉穿刺输血,并用输血泵控制进出血量速度,替代了脐静脉插管或静脉切开换血疗法,替代了用注射器反复抽吸的方法,减少了感染机会,减轻了护士工作量,防止血液动力学变化,减少并发症发生,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脐动脉和脐静脉插管术护理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抢救危重新生儿时 ,施行脐动脉和脐静脉插管术 ,经此监测动脉血气或动脉血压、输注抢救药物和反复输血、输液等。为确保脐动脉和脐静脉插管的持续留置与输液通畅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必须加强脐动脉和脐静脉插管术的护理。本院 2 0 0 1年 8~ 10月 ,对 10例低出生体重儿采用此插管术 ,无 1例发生并发症 ,1例因经济原因而自动出院。现将该方法和护理要点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4例 ,女 6例 ,出生体重 1.0~ 2 .0kg ,胎龄 2 6~ 34周 ,置管时间 7~ 10天。 10例患儿人住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前均保留脐带约 5~ 10cm长 ,以备脐动脉和脐…  相似文献   

7.
早期应用气管插管、脐静脉插管抢救新生儿窒息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报道对316例窒息新生儿早期应用气管插管清除呼吸道深部的学水及分泌物,必要时加压给氧人工呼吸,同时脐静脉插管推注抢救药物的方法,经抢救312例患儿出生后5~10min再次APgar评分转为8~10分,占窒息儿总数的98.73%。早期气管插管、脐静脉插管抢救新生儿窒息可争取抢救时间,减少缺氧、酸中毒对机体的危害,预防新生儿严重的并发症和后遗症。产房助产士、护士应熟练掌握气管插管、脐静脉插管、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等急救技术,以保证新生儿窒息复苏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新生儿窒息复苏中脐静脉插管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需脐静脉用药的窒息新生儿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5例。实验组采用静脉留置针脐静脉插管给药。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使用2~5ml注射器6号针头从华通氏胶外部进行脐静脉注射给药。比较两组一次插管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一次插管成功率为100%,对照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74.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插管并发症发生率为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静脉留置针脐静脉插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能及时、有效的为新生儿复苏建立用药通道,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早产儿是指胎龄满28~37周出生的新生儿,出生体重多〈2500g,各器官发育尚不成熟。为降低围产期早产儿死亡率,促使早产新生儿肺成熟并为抢救新生儿窒息提供时机等,我院在以往的医护过程中对早产儿在出生断脐的基础上,采用脐静脉插管注射给药。但是,这种处理方法耗时较长,易发生脐血管出血现象。为探讨科学、简便、安全的插管方法,提高早产新生儿脐静脉插管速度及准确率,我院对2004年12月-2005年11月,共出生新生儿930例中的早产新生儿83例进行对比实验,观察不同插管方法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外围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溶血病疗效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敏任爱玲  张玉梅 《护理研究》2005,19(12):2589-2590
[目的]全面了解经外围动静脉换血治疗新生儿溶血病的优缺点,探讨预防和护理并发症的方法。[方法]对采用外围动静脉同步换血的20例新生儿溶血病患儿(外围动静脉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20例行脐静脉换血惠儿(脐静脉组)进行对照。[结果]两组换血成功率均为100%;外围动静脉组手术时间、监护时间、住院时间均较脐静脉组明显缩短,住院费用降低,术后无疤痕及并发症发生。[结论]外围动静脉换血疗法在其适应证范围内可替代脐静脉换血法;优良的护理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头皮针在脐静脉注射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喜梅 《护理研究》2006,20(10):2697-2697
脐静脉注射是指新生儿出生后,通过脐静脉给药的一种方法.是新生儿窒息抢救过程中常用的一项操作。新生儿临床抢救过程中.传统方法采用注射器行脐静脉穿刺,操作中往往因新生儿脐带过细、过度旋转、不易固定等原因,出现哜静脉穿刺失败或穿刺成功后在推药过程中或更换注射器时针头异位延误抢救.同时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改用头皮针置入哜静脉克服了传统方法的弊端.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同步换血对重症新生儿高间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 :对重症新生儿高间胆红素血症患儿采用脐静脉或桡动脉抽血与外周小静脉输血的同步换血法 ,并于换血前后进行血常规、生化、胆红素、血培养等检查。结果 :脐静脉或桡动脉与外周小静脉双管同步换血疗法 ,两者疗效无明  相似文献   

13.
对重症新生儿溶血症换血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既往我院均采用传统(经脐静脉)换血途径。近3年来,我们同麻醉科合作创造性采用锁骨下静脉穿刺的途径进行新生儿溶血症换血治疗,完成15例,效果颇佳,国内外尚未见报道,具有诸多优点,兹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我院自1973年开展首例新生儿溶血症换血治疗以来,接收新生儿溶血症45例关换血49次(1994年前30例,换血34次为经脐静脉换血。1994年~1997年15例溶血症患儿经锁骨下静脉穿刺、插管换血)。锁骨下穿刺方法病儿仰卧,头转身对测,也可将病地肩部垫高选右侧(左侧易损伤胸导管),在胸…  相似文献   

14.
2001~2003年我院妇产科对100例窒息新生儿采用脐静脉插管法和注射法,现对2种不同脐静脉给药方法进行探讨,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高敏  任爱玲  张玉梅 《护理研究》2005,19(28):2589-2590
[目的]全面了解经外围动静脉换血治疗新生儿溶血病的优缺点,探讨预防和护理并发症的方法.[方法]对采用外围动静脉同步换血的20例新生儿溶血病患儿(外围动静脉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20例行脐静脉换血患儿(脐静脉组)进行对照.[结果]两组换血成功率均为100%;外围动静脉组手术时间、监护时间、住院时间均较脐静脉组明显缩短,住院费用降低,术后无疤痕及并发症发生.[结论]外围动静脉换血疗法在其适应证范围内可替代脐静脉换血法;优良的护理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过去临床上抢救新生儿常用头皮静脉穿刺,但由于各种原因,往往需多次穿刺才能成功,不能快速、及时给药,使抢救成功率不高.采用脐静脉插管可在瞬间进行药物和液体疗法,通过脐静脉纠正酸中毒,脐静脉插管还能用于新生儿换血疗法也可直接抽取血标本,大大减轻了护理工作量和新生儿的痛苦及对头皮静脉的损伤,为抢救新生儿提供了良好的途径.现将脐静脉插管术及其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脐静脉插管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危新生儿脐静脉置管保留可长时间保留静脉通道及反复取血化验 ,较常规静脉穿刺简单、安全、易行 ,且减少了护理工作量[1,2 ] 。 1998年 4月至 2 0 0 1年 7月我们共为 132例患儿行脐静脉插管术 ,现将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选择住院分娩的高危新生儿 132例 ,其中新生儿窒息 94例 ,早产儿 38例 ,孕周为 2 9~ 4 1周 ,出生体重为 14 2 0~ 4 0 0 0 g ,均行脐静脉插管术 ,置管时间 3~ 7d ,平均95h。1 2 方法 高危新生儿出生后在断脐时保留脐带长约 2cm ,选用装有 5ml生理盐水的注射器接上硅…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科常见疾病,严重者可致胆红素脑病,甚至造成死亡。换血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最迅速的方法,可快速降低血中游离胆红素、抗体、致敏红细胞及代谢产物等,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同时还可以纠正贫血。以往多采用经脐静脉插管,单通道反复抽、注血液的换血疗法,要求较高,旧血换出率低,易致感染和并发症,且难以普及。我科2003年1月-2007年7月应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78例,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介绍10例患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采用颞动脉、桡动脉穿刺放血,大隐静脉、额静脉穿刺输血,并用输血泵控制进出血量速度,替代了脐静脉插管或静脉切开换血疗法,替代了用注射器反复抽吸的方法,减少了感染机会,减轻了护士工作量,防止血液动力学变化,减少并发症发生,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20.
脐带是母体及胎儿气体交换、营养物质供应和代谢产物排除的重要通道。新生儿的脐带由2条动脉、1条静脉及胶质样的高蛋白组织组成,营养丰富,细菌极易繁殖,为探讨新生儿剪脐的适当时机,减少脐炎的发生率,自2006年1月起我院开展此项工作,即二次剪脐,取得了良好效果。对其进行临床观察(试验组),以传统方法为对照组,差异性显著,还观察到潮湿组、干燥组各组剪脐前和剪脐后出现的情况,认为剪脐应以脐带干燥为准,不能单纯以时间为准。新生儿出生后24~48h,大部分脐带属于干燥,此时绝大部分新生儿可以剪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