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摘 要 目的:通过分析国内外胰岛素过敏反应现状及处理策略,为临床医护人员诊断和治疗胰岛素过敏反应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近10年国内外有关胰岛素过敏反应案例文献,对胰岛素过敏反应现状进行统计分析,并概述处理策略。结果: 近10年,国内外胰岛素过敏反应屡有报道。胰岛素过敏反应主要累及皮肤及其附件,引起红肿瘙痒、硬结等局部过敏反应,偶有全身过敏反应发生,重者可危及生命。结论:医护人员需要掌握胰岛素过敏反应诊断和治疗方法,最大程度地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摘要:胰岛素过敏反应在临床中偶尔发生,严重过敏会导致患者血糖控制不佳以及生活质量下降。本文分析1例患者从妊娠到顺产后对多种胰岛素发生过敏反应,深入剖析患者胰岛素过敏原因,得出结论:患者自身及胰岛素制剂等多种因素均可能导致胰岛素过敏反应。患者使用胰岛素前及使用过程中,临床应密切关注,以免发生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国内外非动物源性胰岛素过敏现状及相关因素汇总分析,旨在为临床医护人员合理安全使用胰岛素制剂提供参考。方法以"胰岛素""过敏""超敏"为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等数据库自2010年1月至2021年1月有关非动物源性胰岛素过敏的中英文文献,对非动物源性胰岛素引起的过敏反应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索到符合要求的文献100篇,纳入133例病例。其中50~60岁患者居多(33.08%);使用胰岛素的原因以2型糖尿病居多,占比68.42%;胰岛素类似物引起的过敏反应最多,以门冬胰岛素30(20.22%)和甘精胰岛素(13.72%)为主;过敏反应类型大多是局部过敏反应(81.95%),过敏反应大多发生在半个月之内(54.87%)。结论非动物源性胰岛素引起的过敏反应仍然存在,严重者可导致过敏性休克。使用时应考虑患者年龄、胰岛素类型及过敏史等各种因素,确保用药的安全性,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使用胰岛素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胰岛素致过敏反应发生的情况并分析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胰岛素所致的242例过敏反应文献进行分类统计与分析。结果男女比例为1.1:1,61.1%的病例为老年人,15.7%的病例既往有过敏反应史,91.3%的患者皮下注射给药,50.0%的病例使用预混胰岛素,80.2%病例发生在多次用药后,过敏反应以局部反应为主(57.0%),绝大多数的病例被治愈或好转。结论胰岛素可引起较为严重的过敏反应,甚至可致休克,使用时须慎重考虑年龄、用法用量等相关因素,做到合理用药,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广东药学》2009,(11):I0002-I0002
英国牛津大学研究人员目前报告说,不少糖尿患者需要通过补充胰岛素来控制血糖,在不同补充方案中,以每天注射1剂长效胰岛素效果最好。牛津大学发布的新闻公报说,许多2型糖尿患者不仅需要口服药物,还需要注射胰岛素。目前针对糖尿病患者有多种治疗方案,其中包括每天3餐时各注射1剂胰岛素,或每天注射2剂胰岛素,也可每天只注射1剂长效胰岛素等。  相似文献   

6.
胰岛素过敏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立萍 《药品评价》2008,5(12):571-571
有些糖尿病患者在使用胰岛素的过程中,可能出现胰岛素过敏,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怎样处理呢? 1胰岛素过敏概况 胰岛素过敏是由IgE介导的局部或全身速发型、迟发型超敏反应,不同患者的过敏反应程度不一,从一般不适到威胁生命均有可能。根据症状表现不同,胰岛素过敏可分为局部过敏反应和全身过敏反应两种。  相似文献   

7.
胰岛素过敏是胰岛素不良反应中很少见的一种现象.胰岛素过敏反应包括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  相似文献   

8.
刘国荣 《药品评价》2010,7(7):37-37
胰岛素过敏是胰岛素不良反应中很少见的一种现象。胰岛素过敏反应包括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文献报道中胰岛素脱敏的治疗方法,为临床治疗胰岛素过敏反应的处理提供参考。方法检索PubMed、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中涉及到胰岛素过敏治疗的病例报道,检索时间为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分析纳入文献中的患者基本信息、疾病类型、过敏反应、脱敏治疗等相关内容。结果胰岛素过敏临床表现多为注射部位出现风团、红晕、瘙痒等局部皮肤反应,少数病例出现荨麻疹、胸闷、过敏性休克等全身反应。临床上常见的胰岛素脱敏治疗方法有采用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以达到耐受效果的传统胰岛素脱敏治疗和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Ⅱ)脱敏治疗,有部分患者在传统的胰岛素脱敏治疗失败后,会选择CSⅡ进行脱敏治疗,最终均脱敏成功。传统的胰岛素脱敏治疗初始剂量多为0.001 U、最终剂量多为4 U时,患者已出现耐受。CSⅡ脱敏治疗的初始基础速率多为0.05 U/h,最终基础速率多为0.8 U/h。部分患者在脱敏后期三餐会追加胰岛素剂量。胰岛素类似物过敏反应相对较轻,常作为脱敏胰岛素进行治疗。结论胰岛素过敏反应依然存在,但胰岛素脱敏治疗仍是临床上重要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0.
1例胰岛素过敏患者行脱敏疗法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家秀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2):1865-1865
我院收治1例胰岛素静脉滴注引起过敏反应的患者.行胰岛素脱敏疗法后病情得到控制,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1.
胰岛素的出现挽救了成千上万糖尿病患者的生命,胰岛素是治疗、控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的重要药物,但也存在一些不良反应,特别是胰岛素的过敏反应及耐受性.  相似文献   

12.
长效基础胰岛素类似物甘精胰岛素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甘精胰岛素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长效基础胰岛素类似物,其降低血糖作用平稳而持久;每日剂量的甘精胰岛素不会引起蓄积作用,与中性鱼精蛋白锌胰岛素(NPH)相比,甘精胰岛素的低血糖发生率,特别是夜间低血糖的发生率较低,可用于1型和2型糖尿患者的基础血糖控制治疗.综述了甘精胰岛素的作用机制、药动学及临床评价.  相似文献   

13.
诺和灵30R又名混合人体胰岛素(其中30%为短效胰岛素, 70%为中效胰岛素), 是预先混合型的生物合成人胰岛素, 主要用于治疗糖尿病. 我们在临床中发现诺和灵30R致严重过敏反应1例, 实属罕见, 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运用留置气泡技术注射胰岛素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运用留置气泡技术注射胰岛素的方法。方法:64例糖尿患者分别用两种注射胰岛素方法进行临床观察。结果: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运用留置气泡技术注射胰岛素比传统皮下注射法更能精确充分地注入胰岛素,可明显使患者的血糖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5.
一、肾性糖尿的诊断主要根据: (1) 有糖尿并证实为葡萄糖,但空腹血糖及食后血糖均在正常范围之内。 (2) 葡萄糖耐量试验基本正常。 (3) 给予胰岛素注射或高碳水化合物膳食时,时病者尿糖均无明显影响。 (4) 病者常无显著的多食多饮与多尿的病史。肾性糖尿多数病者可查明家族史,此种糖尿的原因是由于先天性缺陷,导致近端肾曲管重吸收糖  相似文献   

16.
闻智鸣 《淮海医药》2004,22(1):77-78
各种原因造成自身胰岛素储备和激发分泌功能缺如的糖尿病患,在控制饮食,适当体育活动的基础上,接受外源性胰岛素替代治疗。临床上为患控制血糖进行外源性胰岛素剂量调整有个过程。随着胰岛素剂量的增加,血糖水平逐渐下降至控制标准。在外源性胰岛素剂量调整期出现随胰岛素剂量增加,血糖水平不降反升的异常现象。笔在临床中使用诺和灵30R出现短暂血糖升高现象,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阐述对胰岛素过敏的糖尿病患者进行脱敏治疗的方法与过程,旨在分析对胰岛素过敏的糖尿病患者的脱敏治疗的可行性及注意事项。方法介绍1例人胰岛素过敏患者脱敏的治疗方法及护理措施。通过对患者实施小剂量胰岛素(0.001U)开始注射,逐步加至临床所需要剂量,脱敏过程顺利,未出现全身及局部皮肤反应,血糖控制良好。经过脱敏治疗及护理干预患者最终能接受胰岛素治疗。结果与结论胰岛素过敏反应产生的机制目前还不是完全清楚,但使用优泌乐50从小剂量开始注射逐渐增加至治疗量可以控制血糖却无过敏反应发生,可能是与赖脯胰岛素分子不易在皮下分解成多聚体且较普通胰岛素吸收迅速有关。  相似文献   

18.
胰岛素强化治疗颅脑损伤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危重颅脑损伤患者,即使无糖尿病史,在应激情况下也常出现胰岛素抵抗及高血糖,且高血糖程度与其预后关系密切.本研究通过临床对照试验,探讨危重颅脑损伤患者强化胰岛素治疗后的并发症及病死率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总结50例儿童糖尿酮症酸中毒药物管理经验;准确控制胰岛素给药速度;掌握补液原则。正确补充碱性药物和电解质。  相似文献   

20.
《德国临床用药》1998,(2):24-25
Ⅱ型糖尿病的最常见起因是胰岛素抵抗,它以多种发病机理为基础。在糖尿治疗中,除了采用饮食疗法和行为疗法外,药物治疗占有重要地位。药物治疗要根据糖尿病类型。如果主要出现缺乏胰岛素征,就用胰岛素进行替代疗法。如果以胰岛素抵抗为主,就选择多药疗法;如果一切治疗可能性都探索过,最终还可包括给予胰岛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