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 毫秒
1.
数字医学影像技术在近20年得到迅速的发展,因此被评为20世纪医学发展的重要成就之一。电子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数字化已成为医学影像技术发展的必然方向,计算机X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CR)、直接数字化X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等数字化影像技术应用已为国内医学界所关注。  相似文献   

2.
CR与DR的临床应用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鸣娥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4):2178-2179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X线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CR)和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Digital Radiography,DR)各自的优点和局限性.方法:从CR和DR各自的应用范围、成像方式、图像质最等各方面进行比较.结果:经上述指标考察,DR均优于CR,但DR也存在不可避免的局限性.结论:尽量发挥CR与DR各自的优势,使数字化成像设备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3.
宫亚琳  赵凯  石惠 《现代医药卫生》2014,(16):2486-2487
目的探讨数字化X射线摄影(DR)在全脊柱自动拼接技术的操作方法以及临床应用。方法选择该院2011年7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97例脊柱侧弯受检者,分为DR组(53例)和计算机X射线摄影(CR)组(44例),DR组采用自动全脊柱拼接技术,CR组采用CR全脊柱手动拼接成像技术,比较两组检查方法的成像质量。结果 CR组图像优秀率为84.09%(37/44),DR组图像优秀率为94.34%(50/53)。结论 DR全脊柱自动无缝拼接技术能够对全脊柱作整体性结构显示,能够清晰地反映骨骼的长度与解剖结构改变,为骨科诊断、治疗和术后评估提供了科学的诊断依据,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由于计算机X线摄影(CR)与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DR)等数字化设备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使X线摄影方法有了更多的选择。但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发现,要想使普通X线摄影、CR、DR图像达到最佳效果,清晰显示细微结构,曝光条件起着决定性作用。本文收集300份我院2002~2006年间的普通X  相似文献   

5.
计算机X线摄影(CR)在床边摄影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X线床边摄影主要是对危重和不能移动患者的一项特殊X线检查技术,因患者病情危重、复杂,故对摄影要求及时、准确地提供优质的影像图片。CR技术实现了X线摄影信息的数字化,图像数据采用计算机处理、传送和储存;优化影像质量,曝光宽容度大、分辨率高和患者辐射剂量低,可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相似文献   

6.
朱秀芳  骆孟 《淮海医药》2010,28(4):326-326
目前,随着计算机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医学影像技术也得到长足的进步。计算机数字化X线摄影(DR)便是其中之一,它不仅广泛应用于常规X线摄影检查,也应用于特殊造影检查,例如静脉肾盂造影(IVP)DR系统具有灵敏度高,可在较大的动态范围选择X线曝光剂量,后处理功能多等诸多优点,弥补了传统X线摄影某些方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DR)技术在儿童静脉肾盂造影(IVP)检查中图像质量和X线剂量的关系,以较低的X线剂量提供满足诊断所需的IVP影像。方法总结分析50例儿童IVP患者的X线曝光条件、图像后处理参数、EI(Exposure Index)、DR影像资料的相关性,提供优化的DR摄影曝光参数。结果与常规曝光条件相比,使用准高千伏,提高DR探测器灵敏度,X线曝光量可降低至20%,被检者的X射线面积乘积剂量平均降低至14%。结论在静脉肾盂造影中用DR成像技术与投照参数优化组合,对降低儿童的X射线辐射面积乘积剂量是行之有效的。为其他投照部位使用直接数字化X射线摄影(DR)成像参数优化组合研究提供了指导性的方法,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化CR、DR影像属计算机成像,它以对比度分辨率高,辐射量少,成像质量高,大大提高了影像质量的显示能力,突破了常规摄影技术的局限性,为临床提供层次丰富的影像信息,近年来计算机X线摄影技术CR、DR应用于临床以来,图像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尤其在细微结构和微小病变的处理上,比较传统的屏胶系统有很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比研究数字X线(DR)摄影与双面阅读计算机X线摄影(CR)系统辐射剂量和影像质量。方法 选择90例患者的正位胸片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专业测试版对DR和CR的空间分辨率以及图像质量、受检者照射剂量等方面进行统计。对比二者在工作效率、图像质量控制以及后期处理技术方面的各自优势。结果 DR和CR均能显著提高图像质量,也能够不同程度的降低辐射给受检者的X线照射量,但DR在工作效率以及医院受益方面却显著优于CR,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R与CR在图像质量、后期处理以及患者吸收剂量等方面比较,DR明显优于CR,值得积极推广与使用。  相似文献   

10.
数字化摄影在肋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数字华摄影在肋骨骨折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分析120例急性胸部创伤,经数字化摄影(DR、CR7及数字化胃肠机点片)证实肋骨骨折患者的X线胸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120例患者中,共检出肋骨骨折232处,其中后肋部68处,肋弓部197处,前肋部17处。结论数字化摄影能够早期诊断肋骨骨折。是目前诊断肋骨骨折最有效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数字化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是实现传统X射线摄影向数字化迈进的关键一步,改变了传统X线摄影的方法,提高了图像质量,显示了数字影像的生命力[1].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X线摄影在医学领域中应用的最早、最普遍。自1895年德国科学家伦琴发现X线以来至今已100多年了,在医学影像领域CT、MRI、DSA超声等相继实现了图像的数字化,而在传统X线摄影上却是实现图像信息数字化最晚的。1983年日本富士公司首先推出了存储荧光体方式CR系统,领先进入临床应用,从而解决了常规X线摄影数字化问题。1997年荷兰飞利浦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直接数字X线摄影设备数字影像(DR)系统,为医学摄影全面实现图像数字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移动数字X线(DR)摄影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并探讨其质量控制。方法 154例住院需要影像学检查的患者,分别对其进行计算机X线摄影(DR)检查与CR检查,对比观察其临床检查效果。结果 DR临床应用中形成优质片率明显高于CR,平均照射量明显少于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移动DR摄影技术在临床上应用效果明显优于CR,且照射量明显减少,降低对患者的损伤,通过加强曝光、影像采集等方面的质量控制,可以进一步提高影像质量,拥有更为广阔的应用空间与前景。  相似文献   

14.
姚剑英 《北方药学》2013,(12):109-109
目的:探讨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Digital Radiography,DR)的临床应用。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4月~2013年4月DR图像800张通过X射线评片标准,对其质量进行评价。结果:优良率97.62%,差片率1.63%,废片率0.75%。结论:DR成像技术不仅能够提供高质量的影像,而且操作简便,大大改善了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移动式数字化X线摄影(DR)在床旁摄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SHIMAD-ZU的MobileDaRt移动式DR进行床旁摄影。其中术后患者968例,急诊床旁117例。使用机器预设的摄影条件,对所得1085例影像照片进行分析评定。结果 1085例床旁DR摄影中,首次摄影成功1052例,成功率97%,失败33例(3%)。甲级片率为77.1%,乙级片率为15.1%,丙级片率为5%,废片率为2.8%。结论移动式DR应用于床旁摄影可获得满意的图像质量并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环境X线辐射量。  相似文献   

16.
颧骨,颧弓位于头部面前与面侧的转角处,较为突出,易遭受外力打击发生骨折,尤以颧弓骨折更多见。X线颧弓切线位(又称顶颌斜位)片对颧弓凹陷性骨折的诊断和复位术后观察很有价值,是临床医生诊治该病的首选、常规检查。由于接受此项检查的患者外伤后体位不能完全合作、或投照技师方法不正确等原因,经常发生重拍或多次重拍,增加了X线设备、胶片、时间的浪费,以及患者受检次数、辐射刺量。近年来由于数字化摄影(CR,DR)的应用,上述情况得到很大改善,现将在颧弓切线位X线摄影分别使用传统屏胶系统与CR、DR的结果做对比报告。  相似文献   

17.
直接数字化摄影(简称DR)系统是一种直接数字化成像的X线摄影装置。采用DR摄影,可以进行图像后处理。图像后处理的好坏影响到照片质量的优劣进而直接影响到放射诊断的准确性。因此恰当地对DR系统进行质量监控.才能保证获得最佳的影像质量,为临床提供最优质的诊断影像。  相似文献   

18.
DR与CR临床应用的对比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晏彬  罗来树 《江西医药》2007,42(12):1181-1183
目的 探讨DB的优点与局限性.方法 从DR的应用范围、摄影方式、X线的剂量、出图时间、图像质量、图像的调节与处理等方面与CR进行比较.结果 上述考察指标,DR均优于CR,但DR也存在不可避免的局限性.结论 尽量发挥DR与CR各自的优势.使数字化成像设备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新生儿床边胸部计算机X线摄影(CR)和数字X线摄影(DR)各200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探讨DR和CR的优势和局限性。方法对我院2009年3月至2012年1月拍摄的新生儿床边胸片,分别随机抽取200张DR胸片和200张CR胸片,由主管技师、副主任医师和主任医师各1位按感蓝X线影像评片标准评判分析,并综合比较,分析指标包括胸片影像质量、个人辐射剂量及摄影时间等。结果 DR组图像的合格率、优质片率明显高于CR组,且辐射剂量减少31.2%,可快速获得图像。结论新生儿床边胸部DR摄影具有较多优势。  相似文献   

20.
焦洪斌 《首都医药》2009,(22):31-31
目的探讨数字化CR钼靶检查摄影的优越性及其在乳腺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海恩康公司HAWK-2M钼靶光机,富士IP板摄影通过FCR 5000R机处理,由富士干式激光相机打印胶片,用同一台机器取传统乳腺片与CR乳腺片各60张,按照常规评判标准进行甲、乙、丙三个等级对比评分。结果传统X线乳腺片优片率15%(9/60),CR乳腺片优片率97%(58/60)。结论CR技术在乳腺钼靶摄影中的应用,显著提高了乳腺钼靶摄影照片的质量,实现了乳腺X线检查的数字化,对乳腺疾病的诊断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