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提高新兵素质,减少军人精神病发病,杜绝新兵带病入伍,我们组织人力、物力,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监测措施和对策,对我部当年入伍的新兵进行精神卫生监测。现就有关问题总结如下。1新兵精神卫生监测的重要性军队精神病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从2000年到2005年,由我部队上送的精神病患者20人,16人是当年入伍的新兵,其中15人为带病入伍。其原因是:①患有或曾经患过精神病的青年,抱着到部队来治病的目的,来自城市的还可以复员回家找到工作,所以通过不正常渠道或不正常手续送到部队。②带兵人员走访调查不细,审查不严,应征青年隐瞒病史,带病入伍。…  相似文献   

2.
林靖 《福建医药杂志》2010,32(3):141-142
目的探讨边防入伍新兵功能性胃肠病的发病率与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比较80例边防入伍新兵(观察组)与86例非入伍青年(对照组)功能性胃肠病的发病率,对观察组功能性胃肠病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观察组功能性胃肠病的发病率高于对照组(55.0%vs37.2%,P〈0.05)。对观察组功能性胃肠病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精神紧张和焦虑、饭量增加及饭后剧烈运动、主观感觉寒冷为重要危险因素。结论精神紧张和焦虑、饭量增加及饭后剧烈运动、主观感觉寒冷是边防入伍新兵功能性胃肠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流行性脑膜炎在新兵中的发病率要比一般人群至少高4至10倍,尤其在入伍后前几周内。1985和1986年意大利新兵中C群脑膜炎球菌引起的脑膜炎分别占总病例数的92%和95%,所以作者从1987年开始,用A和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混合菌苗对每年入伍新兵进行预防接种,除1987年接种15万人外,此后每年对所有30万新兵全部接种。为了解该混合菌苗诱导体液免疫应答的情况,作者对100名年龄为18~25岁新兵在免疫前和免疫  相似文献   

4.
甘宗学 《北方药学》2013,(5):136-136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调查部队入伍新兵体检智齿位置及引发相关疾病的情况。方法:对2004年1月~2012年1月到我院口腔科进行新兵体检的人员进行调查评价。结果与结论:部队新兵的年龄段正是智齿萌出时期,应对部队入伍新兵建立合理的口腔普查机制,建立口腔健康档案,对不正常及有隐患的智齿应尽早进行预防性或治疗性拔除。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我军军事训练准备的加强,刚入伍新兵入伍训练阶段各种训练伤的发病率也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为了解下肢训练伤发病的相关因素,我部对2003~2007年入伍新兵的下肢训练伤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本组入伍新兵2100人,均为男性,年龄17~20岁.其中农村户口  相似文献   

6.
疥疮是有疥螨寄生在以肤表皮层内所引起的有剧烈瘙痒症状的慢性传染性皮肤病.门诊资料显示,新兵入伍后一段时间疥疮患者就诊,多数来自边远山区.为了解入伍新兵疥疮发病情况,我们于2005年至2006年对武警支队入伍新兵560名疥疮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7.
新兵的心理健康素质是形成部队战斗力的基本要素之一。我们为了解边防新兵入伍前后心理健康状态的变化情况,对2008年度入伍的新兵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入伍前后的心理健康状态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选择2008年12月入伍的新兵189例,均为男性。年龄17~21岁。文化程度:初中  相似文献   

8.
我院自2000年12月-2003后3月对某部每年入伍的新兵在新训期间进行了3个月的跟踪调查,收集了相关资料,现将某部3年来新兵训练伤情况报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全军肺结核发病报告资料表明部队肺结核疫情有明显的上升趋势。部队每年从农村来的入伍新兵占大多数.他们过去很少或没有受过结核菌感染,是易感者.为了做好刚入伍的新兵结核病的预防工作,我部对2008年入伍的新兵进行结核菌素试验,现将阳性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不同职业入伍新兵的社会状况和心理素质特点.方法 整群抽取某部2630名集训新兵进行社会状况分析,并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成人个性问卷(EPQ)、自我和谐量表(SCC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CSQ)、社会支持量表(SSRS)进行心理调查.结果 收回有效问卷2599份,城镇入伍、双亲家庭、高中以上文化、主动入伍、要求进步的新兵中入伍前职业是学生者较多;农村入伍、单亲家庭、初中以下文化、被动入伍的新兵中其他职业入伍者较多(P<0.05).SCL-90:学生新兵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精神病性因子得分低于其他职业新兵(P<0.05,P<0.01);EPQ:学生新兵内外向因子得分高于其他职业新兵,而神经质和精神质得分低于其他职业新兵(P<0.01);SCCS:学生新兵自我不和谐、自我刻板性因子得分低于其他职业新兵,而自我灵活性得分高于其他职业新兵(P<0.01);CSQ:学生新兵积极应对得分高于其他职业新兵(P<0.01);学生新兵SSRS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其他职业新兵(P<0.01).结论 学生新兵心理素质较好,可塑性强,入伍前职业是影响新兵心理素质的重要因素之一;新兵入伍后应结合入伍动机、目的、家庭状况,从自我和谐、积极应对、主动寻求支持等方面加强新兵的个性塑造.  相似文献   

11.
<正>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以慢性炎症为主的全身进行性免疫疾病,以骶髂关节和脊柱附着点炎性反应为主要特征。该病发病隐匿,在早期以骶髂关节疼痛为主要症状,而入伍新兵年龄多为18岁左右,此时疾病尚处于早期,体格检查阳性率低,且新兵体检并没有4字试验等相关查体内容,也没有人类白细胞抗原B27 (HLAB27)等检查项目,造成新兵带病入伍情况发生;一部分新兵为达到顺利入伍目的,不会如实反映查体的疼痛不适,主观检测阳性率低。带病入伍兵可造成高带病出勤率和高缺勤率,影响部队训练。现就  相似文献   

12.
新兵心理健康教育的做法与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部队官兵尤其是刚入伍的新兵及地方入伍的干部学员,长期处于高度的训练环境中,精神高度紧张,疲劳率高达45%。许多与不良因素密切相关的疾病如头痛、失眠、高血压病、消化性溃疡等疾病,在军事训练中甚为常见,直接影响着部队训练任务的完成。因此,从医学心理学角度防治各种疾病,已成为部队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2005年以来,我们在旅直属900多名新兵中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收到较好效果。现将主要做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新兵精神疾病的患病率及相关因素,为制订部队精神疾病的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的方法,应用济南战区新兵精神疾病调查的工具、方法与步骤,对1998年12月经体检合作入伍的85425名新兵进行了调查。结果:查出新兵各类精神疾病115例,时点患病率为1.35‰;其中以精神分裂症(0.44‰)与精神发育迟滞(0.29‰)为高;入伍前已患病者占70.4%,入伍后发病者占29.6%;有阳性精神疾病家族史者占28.7%。结论:新兵精神疾病的患病率较高,在新兵集训期开展精神疾病调查,把患病的新兵做退兵处理,对提高兵员质量、堵住部队精神疾病的主要来源渠道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独生子女在部队中所占比例逐年增加,入伍前他们大都生活在比较优越的家庭环境中,入伍后一时难以适应紧张、艰苦的军营生活,因而出现了一些心理问题。针对新兵心理特点,我们努力探索做好新兵心理健康的新路子,现将方法及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2009年我部共入伍新兵1240人,全部参加了身体复检。现就复检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我院自2000年12月~2003后3月对某部每年入伍的新兵在新训期间进行了3个月的跟踪调查,收集了相关资料,现将某部3年来新兵训练伤情况报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兵员质量,了解入伍新兵心血管系统状况,我们对2011年入伍新兵进行心电图检查。1对象与方法1.1对象2011年入伍新兵1200人,分别来自河北、湖南、黑龙江、吉林、陕西5省,均为男性,年龄17~23岁。1.2方法于新兵入伍后身体复检时进行心电图检查,时间为新兵到达部队1周后,待旅途疲劳、体力消耗基本恢复,在无不良刺激和安静的环境内实施检查。检测仪器  相似文献   

18.
我们对2002年度入伍后第2周的新兵和入伍1年以上的老兵分别进行了体力工作能力(PWC_(170))测试,现分析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随机抽取2002年度新兵和入伍1年以上老兵各100名,均为男性士兵,新兵年龄为17~20岁,老兵年龄为19~24岁。  相似文献   

19.
新兵集训阶段的卫勤保障工作关系到新兵的身心健康和训练质量,是促进部队战斗力如期形成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对辽西某教导队1999—2005年共7批5654名新兵在入伍集训阶段的伤病情况进行了跟踪调查与分析,针对新兵集训期间的伤病特点,对这一阶段的卫勤保障工作进行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20.
应力性骨折亦称疲劳性骨折,是军事训练中常见的训练伤,特别在刚入伍新兵中的发病率相对较高。其特征是骨的破坏和修复同时进行,发病初期往往不影响肢体的运动功能,易被忽视。如应力性骨折未能及时发现和治疗,随着病程的延长和损伤程度的加重,会逐渐发展成为完全性骨折,严重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