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梅毒不仅累及外生殖器,也可累及外生殖器以外的部位,其中口咽部黏膜是较多见的一个部位。既往由于病例相对少见,诊治经验有限,再加上患者就诊时常隐匿有关病史,因此,多数病例在初诊时,往往难以就地确诊,治疗也常常难以及时到位。自1996年作者等遇诊一例口咽部  相似文献   

2.
鼻和口咽梅毒的临床病理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非性病专业临床和病理医生对鼻、口咽部梅毒误诊率较高,探讨检测活体组织内梅毒螺旋体的方法,以提高鼻、口咽部梅毒检出率。方法 以12例鼻、口咽部可疑梅毒螺旋体感染的活检黏膜为研究对象,用HE染色观察其病理学特点,用改良的Warthin-Starry(W-S)染色法检测病变组织及其渗出物涂片中的梅毒螺旋体。用性病研究实验室试验(venereal disease research laboratory,VDRL)、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apid plasma reagin circle test,RPR)、荧光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luorescent trepnemal antibody-absorption test,FTA-ABS)、螺旋体血细胞凝集试验(trepnema pallidum hemagglutination test,TPHA)加以证实。用国家颁布的驱梅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W-S染色显示12例切片黏膜上皮中及6例渗出物涂片内见大量梅毒螺旋体,固有膜内螺旋体很少发现。血清学检查:11例次VDRL( ),7例次RPR( ),1例次FTA-ABS( ),11例次TPHA( )。1例回当地治疗,未作血清学检查。11例均临床治愈,血清学检查均转阴性。结论 用病理组织化学改良的W-S染色方法,能直观地显示活检标本及渗出物涂片内梅毒螺旋体,结论临床及梅毒血清学检查,可以提高鼻及口咽部梅毒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3.
报道2例IgG4相关性咽喉部病变患者诊治过程。病例1以声嘶、气促为主要症状,血清IgG4水平正常,经过反复3次活检,最终病理确诊为IgG4相关性喉部病变,甲泼尼龙治疗2.5个月后症状缓解。病例2以渐进性呼吸困难伴吞咽困难为主要症状,查体见口咽部及喉部瘢痕化明显,血清IgG4水平升高,病理活检确诊为IgG4相关性喉部病变,甲泼尼龙治疗3个月后患者症状缓解。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原发于头颈部的结外型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和误诊原因,为该病的诊治提供经验。方法选取2001-2011年诊治的146例原发于头颈部并经病理证实为结外型淋巴瘤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6例患者根据病检结果及病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其中3年生存率为55%,5年生存率为41%。不同部位及不同病理类型生存率有明显差异。结论原发于头颈部的结外型淋巴瘤可发于多个部位,部分位置隐蔽,不易发觉,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及时针刺活检和术中快速病理切片可提高诊断率和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非性病专业临床和病理医生对鼻、口咽部梅毒误诊率较高 ,探讨检测活体组织内梅毒螺旋体的方法 ,以提高鼻、口咽部梅毒检出率。方法 以 12例鼻、口咽部可疑梅毒螺旋体感染的活检黏膜为研究对象 ,用HE染色观察其病理学特点 ,用改良的Warthin Starry (W S)染色法检测病变组织及其渗出物涂片中的梅毒螺旋体。用性病研究实验室试验 (venerealdiseaseresearchlaboratory,VDRL)、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 (rapidplasmareagincircletest,RPR)、荧光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 (fluorescenttrepnemalantibody absorptiontest,FTA ABS)、螺旋体血细胞凝集试验 (trepnemapallidumhemagglutinationtest,TPHA)加以证实。用国家颁布的驱梅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W S染色显示 12例切片黏膜上皮中及 6例渗出物涂片内见大量梅毒螺旋体 ,固有膜内螺旋体很少发现。血清学检查 :11例次VDRL( + + + + ) ,7例次RPR ( + ) ,1例次FTA ABS( + ) ,11例次TPHA( + )。 1例回当地治疗 ,未作血清学检查。 11例均临床治愈 ,血清学检查均转阴性。结论 用病理组织化学改良的W S染色方法 ,能直观地显示活检标本及渗出物涂片内梅毒螺旋体 ,结合临床及梅毒血清学检查 ,可以提高鼻及口咽部梅毒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6.
咽异物迁移所致颈部包块的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咽部异特常见,诊治较容易.但少数病例由咽部迁移他处,常引起漏诊,造成患者痛苦及治疗延误.现将咽部异物迁移导致颈部包块的2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杨秀山 《耳鼻咽喉》2003,10(1):23-25
目的:分析以咽喉部疼痛、声嘶为首发症状的梅毒的临床特点,以避免对该病的误诊,误治,方法:对2000年8月-2002年6月作者在援助喀麦隆医疗队工作期间就诊于Guider医院首诊于耳鼻喉科的8例梅毒病进行了总结性分析。结果:8例中层得均有口腔及咽喉部粘膜白色病损,经快速血浆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和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进行梅毒血清血检查均呈阳性,经治疗1-2个疗程后均痊愈,复查RPR转阴,TPHA滴度下降,随访半年末复发。结论:咽喉部梅毒根据病史、临床特点和血清学检查均可确诊、不必取活组织病理检查,耳鼻喉科医生对本病应有足够的认识,避免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8.
咽部鱼刺6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咽部鱼刺异物的诊断和处理技巧。方法总结分析2001年1月~2003年1月3年间处理的咽部鱼刺骨628例的发病年龄与性别、发病就医时间、鱼刺长度、鱼刺骨部位、局部并发症及处理方法。结果628例中男性占67.7%,20~50岁发病占78.2%,鱼刺长度在2cm内占71.4%,异物位于扁桃体占51.3%,其次是会厌谷占24.0%。经过各种检查未发现异物占11.1%,其中经保守处理后70.0%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结论咽部鱼刺异物绝大部分诊断明确,处理简单,医生的经验和处理技巧是提高本病的疑难病例准确诊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王炳良  黄观有等 《耳鼻咽喉》2002,9(5):281-283,W001
目的:为提高头颈部错构瘤的诊治水平,方法:分析我科诊治30例头颈部错构瘤的病理和临床资料特点及相互关系。结果:本病临床误诊率高,本组误诊构成经63.3%,病因及病理为瘤理为瘤样增生;倾向先天性,极少部为为炎性结果,本病手术彻底切除效果满意。本组病理类型可分为5型,B超声像图分3类,临床特点尤其是手术见到的部位形态特征,位于皮下,粘膜下肌层,肌间,颊肌垫或深筋膜浅层之上呈血管瘤样/脉管瘤样/脂肪瘤样,无或包膜欠清肿块,三者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病理五型及B超声像图三征的分类法是可行的,临床征象 手术所中位和记与病理五型及B超声像图三征相符合,可以为头颈错构瘤的诊断提供参考,并就头颈部错构瘤的诊断标准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重庆地区耳鼻咽喉科就诊患者中头颈恶性肿瘤的发病情况。方法 回顾分析1980年7月~2002年5月我院耳鼻咽喉科门诊、病房的患者中经活检后病理证实的恶性肿瘤发病和分布情况。结果 病理确诊耳鼻咽喉科恶性肿瘤1721例,其中咽部肿瘤698例,占首位,喉部肿瘤571例,食管肿瘤246例,鼻部肿瘤171例,耳部肿瘤最少,仅占35例。结论 男性发病率较女性高,但各年龄段均有分布,以41~61岁的中壮年为最,喉及食管鳞癌更为多见。  相似文献   

11.
喉结核诊断(附3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喉结核诊断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38例喉结核诊断的临床资料。结果 喉结核以声嘶及言语困难为主要症状,喉部病变好发部位主要为声带、室带,87%继发于肺结核,临床误诊率63%。有17例经诊断性治疗而确诊喉结核。结论 喉结核症状不明显,喉部损害表浅或局限,临床医师应提高认识,对疑似喉结核者,需行X线胸片、喉部病理检查或诊断性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Nd:YAG激光治疗口咽部乳头状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省绍兴第二医院2008年3月~2011年7月收治的67例口咽部乳头状瘤经Nd:YAG激光治疗的术中情况及术后随访资料,评估其临床疗效。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摘除乳头状瘤,3例术中出血≤1ml,余术中无明显出血,2例术后复发,一次性治愈率92.54%。结论Nd:YAG激光治疗口咽部乳头状瘤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探讨毛母质瘤(pilomatricoma, PM)的临床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治疗并复习相关文献。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10月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9例毛母质瘤,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发病年龄、发病部位、组织病理学资料、手术及随访情况。结果9例患者平均发病年龄26.9岁;男女比例为1∶1.25;均为单发结节,平均直径为1.9 cm;光镜下可见嗜碱性细胞及影细胞。术后病理诊断与术前诊断有44.4%误诊率。术后随访半年以上,无一例复发,术后皮肤创面较为平整。结论毛母质瘤多发生在头颈部,影细胞是诊断毛母质瘤的特征性病理表现。首选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应用荷包缝合修复,圆形皮损瘢痕小,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在临床工作中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降低误诊率。  相似文献   

14.
喉与下咽部恶性间叶性肿瘤非常罕见,通常发生于中老年人.起病一般缓慢渐进,以影响发音、吞咽和呼吸为特征,手术前难以明确诊断,多在术后经病理确诊.我院曾经病理诊断喉与下咽部间叶性恶性肿瘤2例,在此就其临床与病理特点结合文献进行复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中耳神经源性肿瘤的临床特征、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23年3月收治的8例经病理确诊为中耳神经源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8例患者首发症状中以耳流脓为主4例,听力下降3例,面瘫1例。5例肿物突入外耳道,3例鼓膜紧张部穿孔。纯音测听示8例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其中混合性聋4例、传导性聋3例、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1例。结果 所有患者均完善中耳CT及MRI,提示肿瘤累及中鼓室或鼓岬表面5例,累及面神经水平段3例,其中1例侵入中颅窝。8例患者均行乳突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证实鼓室体副神经节瘤4例、面神经纤维瘤2例、面神经鞘膜瘤1例、中耳神经内分泌腺瘤1例;2例患者术前行活检分别诊断为中耳胆脂瘤和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术前病理误诊率为25%(2/8)。术后随访1个月至8年,目前尚无复发病例。结论 中耳神经源性肿瘤发病率较低且临床表现各异,存在一定的误诊率,术前完善CT和增强MRI检查以及术后病理及免疫组化有助于明确诊断。手术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经口内镜、经口机器人等经口微创手术技术的迅速发展,对临床医生的口咽部解剖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同于以往的由外至内的手术术式,经口手术要求的是临床医生熟悉掌握口咽部由内至外的解剖学。而口咽侧壁和舌根作为口咽部重要的亚解剖部位,其神经、肌肉、血管走行的精准解剖定位对开展经口微创手术至关重要。本文着重介绍近年来口咽侧壁和舌根的肌肉、神经及血管走行的经口解剖研究进展及经口手术中应当注意的解剖标志。经口解剖学的深入认识是口咽部经口微创手术开展的前提和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分析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PTL) 的临床特点,总结该病的诊治经验,提高临床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 对2012— 2021年就诊的15例PT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 例 PTL 患者中,男 9 例,女 6 例;年龄41~81岁,平均年龄58岁。起病时间0.06~36个月,平均 10个月。15例患者中14例因颈部肿物就诊。常规病理类型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包括8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6例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和1例滤泡淋巴瘤。15例患者中除3例失访外,随访患者中无复发,无患者死亡。结论 PTL是一种罕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临床上多表现为无痛性的颈部肿物,确诊依赖于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病理类型以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为主。目前以化疗为主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咽部放线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特征和诊疗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咽部放线菌病6例,行电子鼻咽喉镜检查、特异性感染筛查、分泌物培养、组织活检病理检查。采用青霉素类抗生素、局部清理、雾化吸入等综合治疗。 结果 所有病例均确诊为放线菌病,经治疗后症状全部改善,病灶消失,随访3个月~1年无复发。 结论 咽部放线菌病与局部慢性病变相关,主要依靠病理学检查确诊,抗生素、雾化、局部清理的综合治疗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Rosai Dorfman病(RDD)患者1例报道,结合文献,分析其临床特征、病理学特点及诊疗方法,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RDD患者1例,该患者在颅底导航指引下行内镜经鼻结合经口径路鼻咽部肿物切除术。术后辅以激素治疗1个月,2019年1月再次发现舌根肿物,行舌根肿物切除术。结果患者手术顺利,术后病理确诊为RDD,局部伤口愈合良好,无出血及咽部狭窄等并发症,随访1年,未见复发。结论确诊RDD病的金标准是病理学检查,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均无特异性。对于呼吸道梗阻、重要部位受压迫的患者,应尽早手术治疗,可术后辅以激素。需要定期随诊。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鼻和咽部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特点,提高及时确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资料完整并经病理确诊的原发性鼻和咽部非霍奇金淋巴瘤1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鼻腔和鼻窦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首发症状包括鼻塞、流涕、鼻出血和外鼻畸形。鼻咽部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表现为耳鸣和听力下降,口咽部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表现为咽部异物感、咽痛、吞咽困难等。鼻和咽部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新生物表面有大量坏死组织,对可疑患者需要局麻或全麻下反复活检。结论鼻和咽部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症状多不典型,易造成误诊、漏诊,及时行病理活检是确诊鼻和咽部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