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探讨藏医药浴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辨证施护的效果。方法对6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采用藏药浴及口服,同时辨证施护。结果显效48例(80.0%),有效8例(13.3%),无效4例(6.7%)。总有效率93.3%。结论辨证施护能促进藏医药浴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286例胃脘痛患者的辨证施护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荆萍 《护理学杂志》2005,20(13):41-42
对286例胃脘痛患者在口服中药、针炙治疗的基础上辨证施护。结果临床治愈176例(61.5%),好转99例(34.6%),无效11例(3.9%),总有效率96.2%(275/286)。提出针对胃脘痛的不同证型辨证施护,能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中药外敷治疗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将101例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56例),观察组经辨证分型后采用中药外敷治疗,对照组应用青霉素800万U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配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口服,疗程24周.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主要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及实验室主要检验指标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效果、主要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及实验室主要检验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中药外敷治疗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能够显著缓解症状,疗效肯定、安全.  相似文献   

4.
将47例(53眼)早期圆翳内障(早期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分为肝肾阴虚型(14例)、脾肾阳虚型(12例)、气血两虚型(11例)及脾虚湿热型(10例),在口服中药、针灸治疗的基础上予以辨证施护。结果好转41例(87.23%),无效6例(12.77%)。提示辨证施护可使晶体混浊减轻或稳定,有效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5.
荆萍 《护理学杂志》2005,20(7):41-42
对286例胃腕痛患者在口服中药、针炙治疗的基础上辨证施护。结果临床治愈176例(61.5%),好转99例(34.6%),无效11例(3.9%),总有效率96.2%(275/286)。提出针对胃脘痛的不同证型辨证施护,能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辨证施护联合中药外搽治疗斑秃的效果.方法 将60例斑秃患者按中医分型为血热生风型、肝郁血瘀型、气血两虚型和肝肾不足型,予中药外搽对症治疗和辨证施护.结果 痊愈52例,显效4例,有效2例,总有效率96.67%.结论 辨证施护联合中药外搽治疗斑秃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藏药浴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王莉 《护理学杂志》2006,21(15):29-30
对6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采用藏药浴进行治疗并加强心理护理和对症护理.结果显效44例,有效13例,总有效率为95.0%.提示进行藏药浴前加强护患沟通,浴后及时予以对症护理,可使患者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8.
张永红  仝允辉 《中国骨伤》2000,13(2):126-127
类风湿性关节炎(以下简称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慢性全身免疫性疾病。本文对近几年中医药治疗RA的概况简述如下。1 辨证分型11 风寒湿痹阻型[1~8] 此型最常选用的方剂为乌头汤、麻黄附子细辛汤。此外也选用羌活胜湿汤及独活寄生汤。最常选用的药物依次为...  相似文献   

9.
辨证施护肛瘘病人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姚康群 《护理学杂志》2004,19(24):37-38
将 6 0例病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30例 ,分别给予辨证施护和常规护理。结果治疗组痊愈率 (76 .7% )、显效率 (2 0 .0 % )、有效率 (3.3% )和治愈时间 (2 4 .7± 6 .1)d与对照组 [5 0 .0 %、4 6 .5 %、3.3%及 (32 .5± 7.19)d]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P <0 .0 5 )。提示辨证施护能促进肛瘘病人康复 ,效果优于常规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
附子饼隔灸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效果观察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赵荣  章君  董有莉 《护理学杂志》2005,20(19):37-38
目的观察附子饼隔灸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将12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均采用传统治疗方法,观察组辅以附子饼隔灸法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1%,对照组86.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附子饼隔灸法能有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且取材方便、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