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现代护理工作日趋复杂化,社会地位、工作环境、待遇、患儿病情危急、各种治疗困难、家长期望等影响儿科护士工作不稳定因素不断增加,这就要求儿科护士必须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和丰富的专科临床经验,才能满足儿科临床工作的需求。同时,医院应最大限度地消除儿科护士工作不稳定因素,积极有效地为儿科护士营造宽松的工作环境,让儿科护士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那么,如何消除儿科护士工作不稳定因素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董波  孙晓萍  沙影丽  王宏 《吉林医学》2009,30(8):739-740
儿科护理是一门特殊的职业,其独特的工作环境和服务对象决定了儿科护士职业的特殊性。护士在把健康和安全带给患儿的同时,每天承受着很多压力,同时也暴露在各种危险因素中,如生活在各种噪音中,生活在各种化学消毒剂中,生活在患儿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和化学药物污染的器械之中。各种传染病增加了儿科护理人员的潜在危险因素。因此,加强儿科护理人员的自我防范意识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3.
儿科护士应具备的素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儿科是医院的窗口,儿科患儿一般起病急、来势猛、变化快,入院后需要紧急处理。为保证儿科的护理质量,作为护士必须具备良好的素质,否则将不能胜任本职工作。  相似文献   

4.
儿科临床护理工作针对的是未成年群体,范围包括从新生儿至青春期儿童疾病的护理工作。因此,无论是疾病的发生与转归,还是病儿机体对疾病的防御能力,都不象成人那样相对稳定。这就决定了儿科临床护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护患关系不仅是护士与患儿的直接关系,还是护士与患儿家属的关系。随着社会发展,人民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因此,儿科病房护患纠纷日渐增多,如果处理不当,不仅影响护患关  相似文献   

5.
贺春霞 《新疆医学》2009,39(3):120-121
儿科护理是一门非常严谨的科学,患儿不同于成人,他(她)们对于静脉输液有着一种莫名的恐惧感,使之不合作,所以也给护理人员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所以提高静脉穿刺术固然显得十分重要,随着医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改变,临床上对护士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要求也就相对提高。儿科是一个特殊群体,对护士的要求也就更高。不仅要求护士要有精湛的静脉穿刺技能,还应从人性化的角度上考虑在保证穿刺成功的同时如何才能使患儿的痛苦减到最低点,使患儿从内心体会到安全感,同时也提高了患儿对护士的信任感。  相似文献   

6.
浅谈儿科护士与患儿家长的语言沟通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沟通,就是人与人之间交换意见、观点、情况或感情的过程,它分为语言沟通与非语言沟通两个方面。仅就语言沟通来说在护理工作中就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在医患沟通中,口语是最基本、使用频率最高的沟通方式翻,尤其是对于儿科护士而言,其意义更甚,儿科俗称“哑科”,患儿没有或不完全具有表达病情感受的能力,要相了解病情,确立护理诊断,就必须与患儿家长进行语言沟通,从而获得第一手资料;在工作中,学会和善于运用此技巧,有利于取得患儿家长的信任配合,从而达到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目的。具体来说必须把握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7.
输液是儿科治疗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具有见效快、吸收完全的特点。小儿静脉穿刺是儿科疾病治疗和抢救中一项基本操作,也是临床上患儿家属与护士接触最容易产生矛盾的问题,患儿家属对小儿静脉输液都希望一针见血,如穿刺不顺利,就有埋怨情绪,更有的要挑选护士为自己的小儿打针,使正常的工作秩序打乱,也给护士增加较大的心理压力,因此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8.
儿科疾病住院时间短,周转快,儿科护理工作繁杂,业务技术难度大,儿科护理对象除了患儿外,更多涉及到的是患儿的家长。因此儿科开展健康教育与护士健康教育的能力及患儿与家长的配合密切相关。掌握儿科健康教育的影响因素,提高护士自身素质,提高静脉穿刺技术,尽量满足患儿及家长的要求,掌握健康教育时机和良好的沟通技巧,是提高儿科健康教育的关键,充分发挥陪护人员的作用,将健康教育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始终。  相似文献   

9.
液体疗法是儿科临床上常用的方法,静脉输液也是儿科治疗中的一个重要给药途径。由于患儿不合作,哭闹,在四肢穿刺时针头不易固定,且不利于患儿保暖,故在临床上多采用头皮静脉穿刺。这就要求儿科护理人员掌握头皮静脉的解剖位置,操作技术熟练,动作轻柔,做到一次性穿刺成功,为抢救患儿赢得时间和减少患儿的痛苦。如何提高头皮静脉穿刺一次性成功率是每一个儿科护士不断钻研的课题,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儿科病房护士的工作压力及心理疏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玉芳   《中国医学工程》2007,15(7):623-624
护理工作的性质特点决定了护士的工作压力,儿科病房是一个特殊诊疗单元,护士工作压力大承受着与成人患者科室不同的心理压力。该文分析了儿科病房护士的工作压力源,指出在缓解儿科护士心理压力对策上,应进行积极的心理疏导,必要时采取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提高儿科病房护士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1.
我院是一所社会综合医院,儿科床位50张,每年急诊患儿800—1000例,这就需要护士必须具备丰富的急救知识,精湛的急救技术,较强的应急能力,同时还要掌握儿科的基础医学理论和临床特点,才能保证抢救工作顺利进行。但由于多种原因,护士急救能力普遍较差,缺乏主动性和灵活性,影响了急救质量,因此,我科结合儿科实际制定出儿科常见危重急症急救程序,进行强化训练,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儿科门诊静脉输液是最常见的护理工作之一,也是患儿治疗的重要手段。儿科门诊存在输液多、工作量大、护理人员不足、疲于应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护理质量,因此,在儿科门诊输液管理中,如果护士的治疗不规范或缺乏对护患纠纷的认识,就会引起各种矛盾和纠纷,我科多年来是因为护士技术操作方面的问题、服务态度、输液时的巡视与观察,还有护士的责任心不强,输错液体,漏输液体,或者与患儿家长的沟通问题等发生护患纠纷,为此,我们进行了深入分析,寻找原因,采取防范措施,改进工作。  相似文献   

13.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希望。儿童的健康事关国家民族和家庭的利益。我国的现代家庭,大多数为独生子女家庭,孩子是父母的幸福之花,是家庭生机和希望的源泉。常言道“三分治疗,七分护理”,这充分说明做好儿科护理工作是确保儿童健康的重要条件,然而要做好儿科护理工作,护士必须具备高尚的伦理道德,从而决定了儿科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遵循特殊的伦理道德要求。  相似文献   

14.
医疗护理风险无处不在,而儿科护理的风险往往更高。儿科护理的对象是生命较脆弱的小儿,这些患儿的病情来势凶,变化快,致死率高。护士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较繁琐,如果在一个细微的环节出现差错就可能对患儿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为了帮助护士规避儿科护理风险,降低发生儿科护理差错事故的几率,护士应经常分析总结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5.
如何提高儿科护士的心理素质减少护患纠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岳强 《当代医学》2009,15(18):134-134
新型医学模式给儿科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服务对象是家庭中的宝贝,一旦有病,牵动着几代人的心,家长期望康复的愿望十分强烈;又因小儿语言交流困难,不予配合,无论是打针、吃药、观察病情以及检查、护理等难度都很高。为了适应上述要求,儿科护士除了具备应有的基本素质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于可能发生护患纠纷能及早预见,及时采取防范措施防止纠纷发生,才能实施以患儿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全方位为患儿服务。  相似文献   

16.
目的:阐述儿童发展理论,并探讨儿科护士与不同年龄段儿童进行护患沟通的技巧,以改善儿科护患沟通障碍的现状。方法:组织儿科护士学习儿童发展理论和基于此理论上的特定的护患沟通技巧,然后根据患儿的年龄、认知、思维、解决问题方法、沟通的特点,将这些知识运用到临床实践中。结果:运用儿童发展理论指导儿科护士护患沟通能有效的改善护患沟通障碍,提高了患儿及患儿家属满意率,促进护患关系。结论:儿科护士应了解儿童发展理论及相应的沟通交流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来指导临床护患沟通实践。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有效沟通标准作业程序(SOP)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①根据儿科护理队伍和特殊患儿群体的特点,制定适合于儿科各项操作和各类接待时等不同场景的有效沟通SOP小册,即沟通交流语言规范,让护士学习.②针对每一次因护士沟通不良引发的纠纷和投诉,组织全体护士进行讨论、分析存在的问题,护士分组(以患儿家长和护士的角色)模拟回放当时情景,让护士现场查找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每1次培训活动后护士必须讲述自己的心得体会,然后追踪查看沟通交流效果.结果 护患纠纷和差错发生率降低,患儿及家长的满意度提高,护士沟通交流技巧、整体综合素质明显提高.结论 制定有效SOP,进行护士多元化的培训,对降低儿科纠纷、投诉发生和提高护士综合素质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儿科的护理对象是一个身体弱小、心智尚未发育成熟、各种能力都远未及成人的群体,这就决定了儿科护理工作的复杂性及艰巨性,这就要求儿科护理工作必须做到更加精致、更加严密、更加准确.儿科护理观察既是各项护理工作的基础,又是各项护理工作不可忽缺的主要环节.儿科护理观察直接关系到儿科护理质量,直接关系到患儿的生命与健康.  相似文献   

19.
儿科护理点滴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儿科是一个充满爱心的地方。患儿纯真可爱,充满童趣,护士不仅要技术娴熟,还要了解儿童心理,与孩子沟通,这样不但可以取得患儿的信任、尊重,并能更圆满地完成各项治疗与操作,成为孩子们心目中的好护士阿姨,才能把儿科护理工作做得更加出色。因此,儿科患者护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0.
儿科护士服务的对象是小儿,护理工作不但关系到小儿的健康成长,而且关系到小儿疾病的防治,静脉输液是儿科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无论是在常规治疗还是在急救过程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在的患儿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爱于心切”使得许多家属对儿科护士的素质要求更高,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科学的进步,人们对儿科护士的要求更高,所以提高儿科静脉输液合格率是儿科治疗工作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