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室内空气污染的研究已经逐步集中在氡及其子体和挥发性有机物上,该文就室内空气氡污染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包括室内氡污染来源、影响室内氡浓度的因素、氡污染的健康效应和防氡降氡措施,为室内氡污染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室内空气中氡的本底水平,找出氡的不同来源对室内的相对贡献。方法 REM-2型氡析出率仪对地面和墙壁表面进行氡析出的测量,利用FD-125氡钍分析仪对室内用水和煤气中氡的含量作了分析,探讨了太原市居室内空气中氡本底水平。结果室内氡主要是由土壤、建材中析出的,其次才是室外空气中氡的渗入,室内用水和煤气中氡贡献很小。结论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室内空气中氡对人体健康危害分析和剂量评价,建立了室内氡本底水平的数据库,为以后研究室内氡的防护措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新建高层毛坯房室内氡污染水平,分析毛坯房室内氡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采用Model1027型连续测氡仪对11套新建高层楼房室内氡浓度进行连续检测。[结果]本次调查的毛坯房室内氡浓度为(108.073±62.074)Bq/m3;毛坯房高层室内氡浓度远低于低层室内氡浓度,地基土壤氡对新建高层毛坯房楼层较高室内氡浓度影响较小;与建筑材料表面积相比,建筑物内部体积变化对室内氡浓度的影响较显著。[结论]新建高层毛坯房室内氡浓度远高于我国居民装修住宅室内氡浓度水平。室内墙体粉刷、地面铺设瓷砖、楼层高度、建筑物表面积、体积是影响毛坯房室内氡浓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控制氡的危害,确保地下工程有关人员的身体健康。方法 从氡的理化特性,衰变方式揭示地下工程环境中的氡污染对人的辐射危害。结果 分析地下工程内部环境中氡的主要来源,介绍人防工程氡水平的实测数据,提出地下工程建筑防氡设计的原则和措施。结论 应加强对地下建筑中氡污染状况的监测,防止并控制氡的危害。  相似文献   

5.
氡是一种分布广泛的惰性气体,在衰变过程中放出α、β、γ粒子后,衰变为氡子体,氡及氡子体对人类有明显的致癌效应,尤其氡在致肺癌和白血病方面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氡及其子体对人类辐射危害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实验测量找出室内氡浓度的日变化规律及室内氡的主要来源,再通过改变测量条件,分析各测量条件下的测量结果,提出降低室内氡浓度的办法。方法 运用ERS-2-S型氡析出率仪测量各种条件下室内小时氡浓度,建筑物地基、周围土壤、建筑材料的氡析出率及室外空气中氡浓度。结果 房间密封时间长短对氡浓度的测量结果的影响较大,室内氡浓度呈现早上高,下午低的日变化规律;在关闭门窗隔绝室内空气的情况下,室内氡浓度主要来源于建筑材料的贡献;在打开门窗的情况下,对室内氡浓度的主要贡献是室外氡浓度。结论 对建筑物施工前地基进行抗开裂措施和防水处理、使用放射性核素符合国家标准《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要求的建筑主体材料和装修材料及加强室内日常通风量均能够有效地降低室内氡浓度。  相似文献   

7.
王合迅 《现代预防医学》2014,(14):2665-2666
目的调查西宁市室内氡浓度水平。方法用氡连续监测仪对西宁市4区不同年代、不同结构的建筑物室内进行监测。结果西宁市室内氡浓度水平范围为6.7~95.55 Bq/m3,室内平均氡浓度水平为31.41 Bq/m3。结论西宁市室内平均氡浓度水平低于全国室内氡浓度平均水平,室内氡浓度水平随着建筑年代的靠近呈上升趋势并且冬春季室内氡浓度水平明显高于夏秋季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室内氡的来源,降低室内氡的危害。方法 分析室内致使氡浓度升高的关键因素。结果 室内氡浓度与建筑所在地、建筑材料等因素有关。结论 室内氡的污染可以避免和治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介质表面氡析出率在1天中受大气压强变化的影响。方法 利用双室开环平衡法测量氡析出率,在氡析出率参考标准装置上,测量1天中每30分钟氡析出率的数值,绘制氡析出率在1天中的变化曲线,与大气压强在1天中的变化规律作比较,分析介质表面氡析出率受大气压强的影响。结果 被测介质表面氡析出率测量值在1天中随气压的变化在(1.591 2~1.950 9)Bq·m-2·s-1之间波动;氡析出率的高值出现在气压低值范围内。结论 介质表面氡析出率值随大气压强降低而明显升高,但压强升高时,氡析出率值降低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室内氡的水平与控制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验证北京市室内氡水平的分布,提出控制室内氡浓度若干途径。方法 以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室内环境质量评价中心测量的室内氡浓度数据与中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辐射防护核安全医学所、北京东城区卫生防疫站环卫科等单位在北京的测量数据相互印证,分析了北京市室内氡浓度的大致范围。结果 上述三家单位的氡浓度测量数据一致性比较好。结论 我国制定的"室内氡浓度行动水平"与发达国家制定的标准基本相同。在国家综合实力许可的情况下,应降低干预室内氡的行动水平,把氡致肺癌危险度降到最优化水平。加强通风、降低氡的析出率和建材控制等是室内氡的水平的有效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