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 毫秒
1.
目的观察步长脑心通、丹红注射液联合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120例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患者给予抗缺血、调脂、抗血小板凝集、调脂等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步长脑心通、丹红注射液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情况及心电图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8.4%,优于对照组的81.7(P<0.05)。两组心电图改善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步长脑心通、丹红注射液联合用药是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2.
陈荣兴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3):260-261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和54例,对照组常规用药基础上使用硝酸甘油5mg+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20mL+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患者心绞痛症状及心电图基础心肌缺血缓解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心绞痛缓解总有效率分别为94.44%、74.07%,心电图检查心肌缺血缓解总有效率分别为59.26%、38.89%,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肯定,临床上可以作为不稳定型心绞痛常规用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丹参多酚酸盐合用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9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采用丹参多酚酸盐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电图改善情况及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74%高于对照组的78.72%,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93.62%高于对照组的74.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应用曲美他嗪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效果确切,有利于心绞痛症状的改善、血脂水平的降低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步长脑心通联合耳穴按压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步长脑心通联合耳穴按压治疗.对照组采用酒石酸美托洛尔、单硝酸异山梨酯等西药治疗,两组均4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统计疗效.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西药治疗组为93.3%,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D-二聚体指标下降,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心电图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心电图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步长脑心通联合耳穴按压能有效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症状,此方法简便、易行、安全、价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血塞通软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包括肠溶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钙拮抗剂等),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服血塞通软胶囊,疗程4w。观察用药前后患者心绞痛缓解情况、心电图心肌缺血的改善情况,记录药物的不良反应,并于治疗后随访。结果:心绞痛缓解总有效率治疗组96.00%,对照组8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心肌缺血的改善,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且随访4个月后治疗组发生不良事件低。结论:血塞通软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较单纯西药治疗疗效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15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8例和对照组各72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3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14d。观察两组在治疗前后心绞痛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3%,对照组总有效率70.8%;心电图治疗组总有效率93.6%,对照组总有效率69.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是安全及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稳心颗粒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116例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患者给予抗缺血、调脂、抗血小板凝集、抗凝等内科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丹红注射液联合稳心颗粒。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单硝酸异山梨酯。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情况及心电图变化和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0.83%,优于对照组的84.38%(P〈0.05)。两组心电图改善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稳心颗粒是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药物,且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8.
血塞通软胶囊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9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血塞通软胶囊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的方法,将1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90例,常规西药加血塞通软胶囊;对照组90例,单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心电图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治疗组93.33%,对照组83.33%;心电图改善率分别为83.33%和67.78%,且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血塞通软胶囊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4例,单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34例,常规西药加用丹红注射液30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观察两组在治疗前后心绞痛疗效、常规心电图ST改变、血脂、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的变化,同时观察药物过敏及其他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能显著改善心绞痛患者的症状(P<0.05),改善心绞痛患者的缺血心电图(P<0.05),治疗组血脂降低、血液流变学指标下降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比索洛尔联合辛伐他汀对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予以辛伐他汀治疗,研究组予以比索洛尔联合辛伐他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心绞痛改善程度、心电图改善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心绞痛改善程度总有效率为86.0%,心电图改善情况总有效率76.8%均高于对照组的62.8%、55.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比索洛尔联合辛伐他汀对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急诊救治不稳定型心绞痛12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观察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阿司匹林及急诊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对2001年1月至2003年9月我科收治的1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抗凝及急诊PTCA治疗并随机分为抗凝治疗组和急诊PTCA治疗组,两组患者临床特征无明显差异。前者加用低分子肝素钙(5000U)皮下注射及阿司匹林口服,后者在冠脉造影后行急诊PTCA术,观察心绞痛缓解程度(常规心电图STT改变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抗凝治疗组总有效率76%,心电图改善率60%,再发心肌梗死率36%,急诊PTCA治疗组总有效率916%,心电图改善率89%,再发心肌梗死率为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急诊PTCA治疗组较抗凝治疗组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更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5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新宇  陈祖华 《江西医药》2008,43(4):289-290
目的探讨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angina,UA)的疗效。方法不稳定型心绞痛5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5例(常规西药加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对照组25例(常规西药治疗)。主要观察心绞痛缓解率、心电图ST段改善程度及心绞痛发作情况。结果心绞痛缓解总有效率治疗组96%,与对照组72%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心电图ST段下移改善程度和心绞痛发作情况,与对照组和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P<0.05)。结论步长脑心能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胶痛与常规西药合用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A、B两组,A组常规抗心绞痛治疗,B组常规抗心绞痛治疗加低分子肝素2 500AxaIU,腹部皮下注射,bid,疗程一周(7d)。结果:A组心绞痛缓解率为43.6%,心电图改善率为25%;B组心绞痛缓解率为85%,心电图改善率为65%,有6例出现皮下淤斑,无明显出血、过敏反应。结论:表明低分子肝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有较好的疗效,并且安全,成为不稳定型心绞痛常用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4.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所选3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18例,两组均给予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中药舒血宁注射液与低分子肝素腹壁皮下注射。结果心绞痛症状缓解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西药组为72.22%(P<0.05);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80%及55.56%(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能有效缓解心绞痛症状,改善心电图形态。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联合麝香保心丸辅治青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青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0例。2组均给予相同的基础治疗,并给予银杏达莫静脉滴注;治疗组加用麝香保心丸口服治疗。2组均21d为1个疗程。观察2组用药前后的心电图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为91.4%高于对照组的7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88.2%高于对照组的6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银杏达莫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青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小剂量尿激酶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6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方法治疗的基础上合用尿激酶和复方丹参滴丸。观察2组临床、心电图及中医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7.1%高于对照组的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64.5%高于对照组的4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总有效率为87.1%高于对照组的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尿激酶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辅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择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20例,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60例),及西药治疗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治疗组60例)。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心绞痛缓解情况、心电图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4周后,治疗组心绞痛总有效率为81.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心肌缺血、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均好转明显,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辅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常规给予硝酸盐制剂、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双联抗血小板(阿司匹林和硫酸氯吡格雷)、他汀类调脂药物及低分子肝素等;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心电图变化。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治疗组85.7%,对照组65.0%;心电图改善率分别为76.2%和52.5%,治疗组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采用曲美他嗪和硝酸异山梨酯联合治疗的疗效。方法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6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生命体征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3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心电图疗效的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7.87%,对照组为84.3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用量、心绞痛发作时间、运动耐力皆短于对照组(P<0.05);而运动持续时间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和硝酸异山梨酯联合治疗能够显著改善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患者心肌缺血及心绞痛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于萍  那坤 《安徽医药》2011,15(3):356-358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氯吡格雷联合通心络胶囊。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氯吡格雷联合肌苷。治疗3个月后观察其临床疗效和心电图疗效以及血液流变学和血脂的变化情况,对用药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程度,硝酸甘油消耗量,进行变化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心电图疗效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硝酸甘油用量均较治疗前改善明显,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改善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脂指标有明显改善,两者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脂指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显著,并且能显著改善血液流变学和血脂指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