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联合检测血清ⅡA分泌型磷脂酶A2(ⅡA-sPLA2)及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对于其诊疗的意义。方法对健康对照者5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13例,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17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70例的生化指标及ⅡA-sPLA2和LP-PLA2基因水平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进行检测,统计分析各组之间的差异。结果冠心病组sPLA2-Ⅱ或LP-PLA2表达明显比健康对照组高,两组ⅡA-sPLA2/β-actin或LP-PLA2/β-actin比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ⅡA-sPLA2/β-actin或LPPLA2/β-actin表达水平AMI组最高,其次是SAP组,最后是UAP组,3组相互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ⅡA-sPLA2及LP-PLA2指标的检测建议推广到临床实验室作为冠心病患者重要监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将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84例冠心病患者根据疾病类型的不同分为SAP组、UAP组、AMI组,各28例,并将同期28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84例冠心病患者进行1年随访,根据是否发生心血管事件分为事件组与非事件组,比较两组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SAP组、UAP组、AMI组患者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MI组患者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SAP组、UAP组(P<0.05);事件组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非事件组(P<0.05)。结论:高水平的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同型半胱氨酸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具有密切关系,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升高可作为冠心病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预测因子,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ACS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ACS患者中稳定型心绞痛患者(SAP组)2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组)22例,急性心肌梗死组(AMI组)26例,健康对照组选取同期该院体检未发现心血管疾病者21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Lp-PLA2水平.采用西门子760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YO)、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结果 不同组别中的Lp-PLA2水平明显不同(F=10.801,P=0.000).多重比较显示,SAP组、UPA组和AMI组的Lp-PLA2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AMI组的Lp-PLA2水平明显高于SAP组或UAP组(P〈0.05).AMI组TG、HDL、LDH、CK、CK-MB和MYO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LDL和T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p-PLA2水平与LDL、LDH、CK-MB和MYO正相关,与HDL负相关.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Lp-PLA2水平在诊断ACS过程中曲线下面积为0.834(P=0.000),95%CI为0.740~0.928.结论 高水平血浆Lp-PLA2对ACS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外周血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338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及其他辅助检查的结果,把冠心病患者分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组(SMI组)45例,稳定型心绞痛组(SAP组)4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组)122例,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组(NSTEMI组)68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STEMI组)54例,另选择该院同期体检健康者93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间血清LP-PLA2和Hcy水平的差异,分析LP-PLA2和Hcy水平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结果各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cy及LP-PLA2等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冠心病的发展,Hcy、LP-PLA2水平逐渐升高,HDL-C水平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PPLA2、Hcy是冠心病发生的危险因素(Hcy OR=1.222,95%CI:1.072~1.393,P0.05;LP-PLA2 OR=1.025,95%CI:1.019~1.031,P0.05)。结论 Hcy、LP-PLA2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冠心病的严重程度,可为冠心病的预测及早期诊治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冠心痛患者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与冠状动脉炎症反应及其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59例经冠脉造影证实的患者纳入冠心痛(CHD)组,其中稳定性心绞痛(SAP)17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25例,急性心肌梗死(AMI)17例,时照组30例为冠脉造影正常的非冠心病者.所有对象造影前采集血标本以检测Lp-PLA2、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结果:(1)冠心病组血浆Lp-PLA2、hs-CRP均高于对照组(P<0.01).(2)AMI组与UAP组血Lp-PLA2、hs-CRP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但均高于SAP组(P<0.05);多支血管病变组血浆Lp-PLA2水平高于双支和单支血管病变组,双支血管病变组高于单支血管病变组(P<0.05).(3)经双变量相关性分析,血浆Lp-PLA2水平与hs-CRP、Gensini积分水平呈显著相关(r=0.638,P<0.01;r=0.626,P<0.05).结论:血浆Lp-PLA2水平能反映冠脉炎症活动性状况,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微小RNA-210 (miR-210)和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113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冠状动脉造影均为阳性(血管直径狭窄≥50%).依据冠心病分型的不同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42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7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4例.另选取同期106例冠状动脉造影阴性(血管直径狭窄<50%)的疑似冠心病患者纳入对照组.采用实时定量荧光PCR(qRT-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患者入院24 h内未用药治疗前的外周血miR-210、Lp-PLA2水平以及心功能相关指标[每搏输出量(SV)、心脏指数(CI)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冠状动脉病变程度(Gensini评分)],并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 AMI组、SAP组、UAP组患者外周血miR-210相对表达量、Lp-PLA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心功能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冠心病患者外周血miR-210与Lp-PLA2呈正相关(P<0.05);miR-210、Lp-PLA2均与SV、CI、LVEF呈负相关(P<0.05),且均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iR-210和Lp-PLA2为冠心病患者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外周血miR-210、Lp-PLA2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预测冠心病潜在发病风险,对冠心病的早期诊治和预后评估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测定冠心病患者及非冠心病患者体内ⅡA分泌型磷脂酶A2(ⅡA-sPLA2)的浓度;分析它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40例确诊冠心病患者及46例非冠心病患者对照,采用酶免法测定EDTA抗凝血浆中的ⅡA-sPLA2浓度;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中hs-CRP含量;同时,应用酶法测定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的浓度。结果 冠心病患者ⅡA-sPLA2浓度的中位数(242.5ng/d1)显著高于非冠心病组的浓度中位数(198.7ng/d1)(P〈0.05);ⅡA-sPLA2与hs-CRP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传统的危险因子(年龄、吸烟、糖尿病、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低HDL-C)无相关性。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浓度ⅡA-sPLA2(333.9ng/d1,非冠心病组90%分布)、吸烟、糖尿病是区分冠心病与非冠心病显著的变量。结论 体内高浓度的ⅡA-sPLA2是冠心病重要的危险因子,它可能与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时炎症的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脂蛋白a(LPa)联合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检测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3月~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214例为观察组,根据患者疾病类型选择8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A组,74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B组,5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C组;再选择同期本院住院的无冠心病患者180例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Hcy、LPa、LP-PLA2水平,并进行比较;对比单项指标与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同时比较各组血清Hcy、LPa、LP-PLA2指标测定值范围。结果 A、B、C组单纯血清Hcy、LPa、LP-PLA2检测及联合检测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组单纯血清Hcy、LPa、LP-PLA2检测及联合检测阳性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血清Hcy、LPa、LP-PLA2联合检测阳性率高于单纯血清Hcy、LPa、LP-PLA2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血清Hcy水平高于B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LPa、LP-PLA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的LPa水平存在明显界线,B、C组的LP-PLA2水平存在明显界线。结论 血清Hcy、LPa、LP-PLA2水平联合检测对冠心病诊断具有应用价值,其中LPa和LP-PLA2水平可有效区分冠心病类型,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在妊娠并发甲减患者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母婴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7月~2020年7月妊娠并发甲减患者105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妊娠并发临床甲减46例作为临床甲减组,妊娠并发亚临床甲减59例作为亚临床甲减组,另选取同期产检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LP-PLA2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并记录母婴结局。采用Pearson检验分析妊娠并发甲减患者血清LP-PLA2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LP-PLA2及血脂水平对妊娠并发甲减患者母婴不良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 三组患者血清LP-PLA2,TG,TC和LDL-C和HDL-C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1.177,97.170,18.242,25.286和9.423,均P<0.05);血清LP-PLA2,TG,TC,LDL-C水平由高到低为临床甲减组、亚临床甲减组、对照组,血清HDL-C水平由高到低为对照组、亚临床甲减组、临床甲减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妊娠并发甲减患者血清LP-PLA2与TG,TC,LDL-C水平均呈正相关(r=0.504,0.481和0.552,均P<0.05),与HDL-C水平呈负相关(r=-0.433,P<0.05)。亚临床甲减组和临床甲减组患者总母婴不良结局发生率分别为69.49%和78.2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母婴不良结局组患者血清LP-PLA2,TG,TC和LDL-C水平均明显高于母婴正常结局组(t=4.389,4.072,2.662,3.099,均P<0.05),血清HDL-C水平明显低于母婴正常结局组(t=3.131,P<0.05)。血清LP-PLA2水平预测妊娠并发甲减患者母婴不良结局的价值(曲线下面积0.942,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5.50%和96.40%)高于血脂指标。结论 妊娠并发甲减患者血清LP-PLA2水平升高,可作为评估母婴不良结局的血清指标。  相似文献   

10.
血浆ⅡA分泌型磷脂酶A_2与冠心病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血浆A分泌型磷脂酶A2(A-sPLA2)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40例确诊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及46例非冠心病患者(对照组),用酶免法测定血浆中的A-sPLA2浓度 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中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脂蛋白a、C-反应蛋白含量 酶法测定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结果:冠心病组体内A-sPLA2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sPLA2与CRP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传统的危险因子(年龄、吸烟、糖尿病、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低HDL-C)的数目及血管病变支数无相关性。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浓度A-sPLA2、吸烟、糖尿病是区分冠心病与非冠心病显著的变量。结论:血浆A-sPLA2是冠心病重要的危险因子,与冠心病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检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探讨血浆脂蛋白磷脂酶A2与同型半胱氨酸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临床确诊的24 h内的急性脑卒中患者标本100例(其中血压正常组35例,高血压组65例)为研究对象,另选通过我院查体健康者80例为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浆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A2,用免疫比浊法检测Hcy水平。结果(1)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LP-PLA2浓度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t=8.658,P<0.01);HCY浓度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t=6.12, P<0.01);(2)高血压组血浆LP-PLA2水平高于血压正常组(t=3.793,P<0.01);高血压组血浆HCY水平高于血压正常组(t=2.219,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浆LP-PLA2、HCY浓度水平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危险因子,且高血压患者更易发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对冠心病患者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9月在该院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将其分为非冠心病组和冠心病组,并根据患者冠心病类型将冠心病组分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稳定性心绞痛组,评估患者Gensini评分,在患者入院后24h内对患者血浆Lp-PLA2、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各项指标的水平进行检测,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观察记录患者不良治疗结局发生情况。结果非冠心病组患者TC、LDL-C与稳定性心绞痛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性心绞痛组患者TC、LDL-C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性心绞痛组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患者LP-PLA2高于非冠心病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性心绞痛组患者LP-PLA2高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LP-PLA2水平越高,Gensini评分越高,高、中、低LP-PLA2水平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支病变患者LP-PLA2水平与双支病变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支病变患者LPPLA2水平明显高于单支病变及双支病变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LP-PLA2水平组患者出现死亡、择期冠状动脉造影、急诊的例数明显多于低LP-PLA2水平组及中LP-PLA2水平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LP-PLA2水平进行检测可以对患者冠心病严重程度进行评估,而且对患者远期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283例,根据临床类型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组)162例和急性心肌梗死组(A-MI组)121例,另选择健康体检者5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测定各组个体血浆中LP-PLA2的含量,并分析LP-PLA2在三组中的差异。结果 LP-PLA2浓度水平在UA组及AMI组显著高于对照组;AMI组的LP-PLA2水平显著高于UA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LP-PLA2是急性冠脉综合征和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在预测风险及其诊疗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与冠心病(CAD)及其斑块稳定性关系。方法选择在本院就诊的冠心病患者126例为冠心病组,其中包括稳定性冠心病(SCAD)3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68例和急性心肌梗死(AMI)27例,以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者119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所有入选研究对象血清Lp-PLA2、缺血修饰白蛋白(IM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和血脂指标,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冠心病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清Lp-PLA2水平分别为(265.2±23.4)、(166.3±15.3)ng/mL,冠心病组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冠心病患者血清LpPLA2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正相关(r=0.522,P0.01),与载脂蛋白B(apoB)正相关(r=0.516,P0.001),相关程度较高,与IMA正相关(r=0.227,P=0.039),而与hs-CRP无相关性(r=0.077,P=0.245),与PCT无相关性(r=0.012,P=0.871);SCAD组、UAP组和AMI三组血清Lp-PLA2水平分别为(192.3±18.3)、(266.9±22.4)、(284.1±34.2)ng/mL,血清LpPLA2水平随着冠状动脉粥样斑块不稳定程度的增加明显升高(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Lp-PLA2水平显著升高。Lp-PLA2主要与脂质代谢,特别是LDL代谢相关。对于冠心病患者,Lp-PLA2作为一种新的炎性形成标志物,与粥样斑块稳定性直接相关,是一个良好的临床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水平,探讨其与T2DM血管并发症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80例T2DM患者,分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48例,糖尿病合并肾脏病变组59例,单纯糖尿病组73例。同期6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应用ELISA检测4组血清LP-PLA2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3组LP-PLA2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及糖尿病合并肾脏病变组LP-PLA2水平均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P-PLA2与低密度脂蛋白、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有显著相关性。结论:LP-PLA2可作为糖尿病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对预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发生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6.
邬建民  张力 《检验医学》2011,26(2):85-87
目的评估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在冠心病患者严重程度评估及远期心血管事件发生预测中的价值。方法将165例因胸痛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98例[其中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59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ACS)患者39例]和非冠心病组67例。冠心病组按照病变累及的冠状动脉支数分为单支、二支和三支组,同时对每位冠心病患者进行Gensini评分。检测所有患者入院后24 h内的血浆Lp-PLA2及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随访1~2年,记录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分析不同病例组别、不同病变支数和有、无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患者的Lp-PLA2水平差异。结果冠心病患者Lp-PLA2水平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P〈0.01),ACS患者Lp-PLA2水平高于SAP患者(P〈0.05)。冠心病组TC和LDL-C水平与非冠心病组比较均无差异。冠心病三支病变组Lp-PLA2水平明显高于单支和二支病变组(P〈0.01、P〈0.05),而单支、二支病变组间无差异(P〉0.05)。不良心血管事件阳性患者Lp-PLA2水平明显高于阴性患者(P〈0.01)。结论 Lp-PLA2可用于临床冠心病患者严重程度的评估,且在远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中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的血浆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同型半胱氨酸(HCY)与白介素-6(IL-6)水平,探讨其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25例急性与30例正常体检健康人为研究对象,根据脑梗死灶体积与神经功能损失程度对脑梗死患者进行评分分组,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LP—PLA2;化学发光法测HCY、IL-6,同时检测两组的CHO、TG、HDL、LDL、uA及Fig。结果:病例组血清中的LP-PLA2、HCY、IL-6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梗死灶体积越大,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越高,LP-PLA2、HCY及IL-6水平越高。重、中度与轻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脑梗死的传统因素中,LP—PLA2与CHO、LDL呈正相关(r分别为0.920、0.900,P均〈0.05),与HDL负相关(r=-0.810,P〈0.05)两组HcY与uA、Fig呈正相关(r分别为0.108、0.102,P均〈0.05)。结论:血清中LP-PLA2、HCY及IL-6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密切相关,联合检测三者为急性脑梗死的预防、诊断及评价患者病情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1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早期诊断及严重程度评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76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ACS患者(ACS组),其中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42例(uAP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4例(AMI组);同期体检健康者36例(对照组)。检测各组Lp—PLA2、肌酸激酶同工酶、肌红蛋白及肌钙蛋白T水平,采用ROC曲线分析正常人群与ACS最适界值点。结果AMI组和UAP组血清Lp—PLA2、肌酸激酶同工酶、肌红蛋白及肌钙蛋白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MI组高于UAP组(P〈O.05);Lp—PLA2的AUC为0.940时诊断ACS的敏感性为90.8%,特异性为91.7%;Gensini积分〉40分者血清Lp—PLA2水平明显高于〉20~40分者与0~20分者(P〈0.05),冠状动脉3支病变者血清Lp—PLA2水平明显高于双支病变者和单支病变者(P〈O.05)。结论Lp—PLA2在ACS早期诊断中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且与AC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血浆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A2(Lp‐PLA2)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一分院明确诊断为A M I的患者180例,依据S T段抬高与否,将AMI患者分类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组及非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组;同时收集非急性心肌梗死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患者血浆Lp‐PLA2水平,并分析血浆Lp‐PLA2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结果3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血脂谱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心肌坏死标志物肌酸激酶‐MB和肌钙蛋白‐I水平在STEMI组升高最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EMI组和NSTEMI组患者,血浆Lp‐PLA2水平均随着左室射血分数下降而逐渐升高,组间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 相关分析提示,血浆 Lp‐PLA2水平与左心室射室分数呈负相关( P<0.05)。结论 AMI后血浆Lp‐PLA2水平与患者心功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检测血浆Lp‐PLA2水平对患者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分析脑卒中患者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探讨其与缺血性脑卒中(ICS)梗死面积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 方法:测定180例ICS患者、165例出血性脑卒中(HCS)患者及105例具有脑血管危险因素者血浆Lp-PLA2水平,检测ICS患者脑梗死大小并分组,对ICS患者血浆Lp-PLA2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ICS组Lp-PLA2高于HCS组、相关危险因素疾病组(P<0.05);ICS患者小、中、大体积梗死组Lp-PLA2水平呈递增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0.372,P>0.05);ICS患者血浆Lp-PLA2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相关,r=0.837,P<0.05。 结论:ICS患者血浆Lp-PLA2水平明显升高,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