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耳鼻喉门诊运用优质护理服务下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为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门诊2019年8月—2021年8月收治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双盲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研究组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下人性化护理,评价两组护理服务质量、负面情绪变化、疼痛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工作制度、护士言行、医院环境、科室环境、护理技能等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疼痛VAS评分为(3.21±1.53)分,低于对照组的(4.92±1.51)分;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6.83±2.25)分,高于对照组的(83.84±3.2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优质护理服务下人性化护理运用于临床耳鼻喉门诊,即可以缓解和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缓解疼痛程度,又可以促进护理服务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进一步提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护理安全管理在门诊伤口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6例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门诊换药室进行伤口护理的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8例,研究组患者给予护理安全管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安全管理效果评分和投诉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后,研究组患者的安全管理效果评分为(92.4±6.5)分,对照组患者的安全管理效果评分为(78.8±8.6)分,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投诉发生率为4.17%,对照组患者投诉率为2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92%,对照组为79.1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门诊伤口护理中应用护理安全管理可以有效降低投诉率,提高护理满意度,更好的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临床路径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研究及其有效性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间住院未实施临床路径护理,实施一般健康教育的患者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间住院实施临床路径健康教育的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组。对比2组患者健康教育效果、2组患者临床满意度以及2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疾病知识、药物知识、饮食知识和自我防护评分分别为(23.4±0.9)、(23.2±1.4)、(22.7±2.4)和(23.7±2.5)分,均高于对照组的(20.6±1.5)、(19.6±3.2)、(18.8±4.2)和(20.6±1.4)分(P0.05);干预后,研究组自我护理能力总评分为(91.2±4.5)分,高于对照组的(81.7±3.6)分(P0.05);研究组患者在健康教育方面的护理满意度为97.8%,高于对照组的84.4%(P0.05)。结论临床路径在健康教育过程中的应用,可提升患者健康教育效果、临床满意度及自我管理能力,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模式在骨外科病房中的运用。方法:选择我院骨外科收治的116例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干预组,给予两组常规护理管理、人性化护理管理。结果:干预组术后第3d疼痛评分、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干预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人性化护理模式用于骨外科病房,可减轻骨折手术患者的痛苦体验,改善其焦虑状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应用人性化护理对其心理状态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2月-2018年2月接收的82例心肌梗死老年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41例)及研究组(4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后SDS评分(41.86±5.23)分、SAS评分(40.36±5.41)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满意度(94.37±2.41)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其负性心理,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进一步探究血液透析护理中人性化护理模式的具体应用。方法:收集了2012年2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62例血液透析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3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血液透析常规护理,31例研究组患者接受人性化血液透析护理。结果:研究组患者满意度(93.5%)显著高于对照组(70.9%),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几率(9.7%)、焦虑评分(36.0±4.8)、抑郁评分(36.2±6.0)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液透析护理中全面的透析前、透析过程中、透析后人性化护理模式,能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几率,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针对甲状腺肿瘤的患者接受改良健康教育模式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2019年1-12月收治并护理的甲状腺肿瘤患者54例,通过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案进行宣教护理;研究组采用改良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服药依从性评分、FT4、TSH水平达标率及负性心理评分。结果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服药依从性评分(6.63±0.5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9±0.46)分;研究组患者FT4、TSH水平达标率77.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4.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抑郁评分为(48.67±2.3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1.63±3.75)分;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焦虑评分为(47.15±2.3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0.28±3.6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健康教育模式,可以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及延续治疗,保持科学的生活习惯,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度及TSH水平达标率,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推荐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8.
贺晓蓉 《现代保健》2013,(21):75-76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后再次发生心绞痛2例,心绞痛发生率为3.57%,发生二次心肌梗死3例,二次心肌梗死发生率为5.36%。对照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后再次发生心绞痛6例,心绞痛发生率为10.71%,发生二次心肌梗死8例,二次心肌梗死发生率为14.29%。观察组患者护理前心理焦虑评分为(76.23±2.12)分,护理后为(45.32±1.09)分;对照组患者护理前心理焦虑评分为(77.18±2.09)分,护理后为(60.23±1.27)分。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为(92.32±6.36)分,对照组为(80.24±3.92)分。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缪秀多 《药物与人》2014,(12):258-258
目的:探讨分析健康教育在急诊护理中的作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急诊患者临床资料,按护理方法分为研究组(56例)和对照组(56例),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以健康教育,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经相应护理后焦虑状况、护理满意度.结果:经相应护理后,两组焦虑状况评分、护理满意度对比,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急诊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取得良好的作用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焦虑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人性化护理理念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10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护理组实施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组手术后的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平均护理质量评分为(85.5±2.3)分,护理组为(96.5±3.1)分,纽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8.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45%(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引入人性化护理理念,有助于缓解病人的焦虑程度,提升护理质量及病人的护理满意度,是缓解医患关系、提升手术室护理水平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在胸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抽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94例胸外科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两组,组名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47例,观察组给予人文关怀护理管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对比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服务态度(98.25±0.36)分、护理文书书写(97.25±0.34)分、实践技能(97.25±0.33)分、病区管理(97.25±0.36)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2.13%,低于对照组12.77%(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87%高于对照组85.11%(P<0.05)。结论人文关怀在胸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升护理质量,减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刘琼  吕天花 《现代保健》2014,(26):80-82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肝胆科病房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6月本院肝胆科病房收治的240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观察组给予护理风险管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住院天数(8.18±3.15)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4.30±3.16)d,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2.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17%,患者及家属满意度95.83%(115/1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67%(74/1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管理在肝胆科病房护理管理中具有较好的效果,能提高护理质量,增强护士服务意识和风险意识,能够有效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和护患纠纷的发生,确实保障护理工作及患者的安全,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普外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42例普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心理状态及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2 h,24 h及48 h疼痛程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81±0.21)vs(3.43±0.23),(2.61±0.12)vs(3.22±0.20),(2.50±0.14)vs(3.24±0.25),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89.72±5.63)vs.(98.28±5.91),术后人际关系、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症状、敌对、躯体化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2.64±0.35)vs(1.10±0.27),(1.22±0.32)vs(0.69±0.11),(1.03±0.30)vs(1.64±0.46),(0.29±0.08)vs(1.18±0.41),(1.37±0.45)vs(1.90±0.46),(1.10±0.37)vs(1.33±0.52),(1.02±0.22)vs(1.17±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围手术期舒适护理可明显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改善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护理效果优于常规护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六西格玛管理法对妇产科优质护理病房护理质量、成本管理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妇产科优质护理病房接受治疗的不同时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接受常规管理及六西格玛管理法,观察两组病历书写时间、医嘱处理时间、护理质量、满意度、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观察组病历书写时间(65.32±6.57)min、医嘱处理时间(135.24±12.05)min,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质量(95.62±7.54)、患者满意度(92.15±8.76)、护士满意度(94.44±10.21)、单日费用(900.97±135.64),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六西格玛管理法能够减少护士间接工作时间,提高护理质量,增加床位利用率,实现医、患双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吴英  张伟 《现代保健》2009,(31):5-6
目的评价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健康教育措施的效果。方法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存此基础上,联用健康教育措施。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SAS评分为(35.15±6.1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44.28±7.38)分;治疗后观察组SDS评分为(37.59±6.35)分,明届低于对照组(52.75±5.67)分。观察组总满意率为7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满意率36.0%。结论存慢性乙型肝炎治疗过程中联用健康教育的方式有明显效果,建议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在骨科病房中引进认知干预疗法对患者的心理状况及慢性疼痛的影响,为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开展提供思路。方法选取骨科于2010年3月~2012年9月收治的116例慢性疼痛病例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分别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和护理,而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认知干预疗法。待4 w末,利用焦虑测评量表(SAS)和抑郁测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价,同时综合分析其慢性疼痛的改善情况。结果待干预第4周末,研究组SAS评分为(44.6±7.3),对照组SAS评分为(47.3±6.8),两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SDS评分为(39.3±6.8),对照组SDS评分为(43.1±7.2),两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疼痛发生率为20.7%,对照组疼痛发生率为37.9%,两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疼痛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骨科慢性疼痛患者,采取认知干预疗法能够明显改善其负性情绪,缓解其疼痛感,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本院门诊注射输液护理服务满意度情况,为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供参考。方法从2011年1月至2013年9月每年选取本院门诊注射或静脉输液患者200例和100例患者家属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其中2011年度调查问卷298份,2012年度297份,2013年297份。对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3年男性和女性满意度为58.43±2.17分和58.28±1.33分,均高于2011年度52.36±1.97分和52.87±1.19分(t=4.82,5.06,P<0.05);年龄方面,>60岁分数最高,30~60岁分数最低。>60岁和30~60岁人群满意度分别为59.14±1.36分和56.86±1.34分,均高于2011年度( P<0.05);门诊注射输液护理服务满意度平均分为56.75±1.82分,2013年平均分为57.66±1.08分,高于2011年54.08±1.29分( P<0.05);各项评估结果由高到低依次为服务态度58.94±1.27分、用药的安全性58.88±2.13分、穿刺技术57.29±1.30分、消毒隔离质量56.36±1.26分、输液环境55.81±1.22分、定时巡视输液55.70±1.24分、健康宣教54.81±1.37分和输液等候时间49.73±1.18分。2013年在定时巡视输液、健康宣教和输液等候时间等方面分别为56.74±1.48分、57.13±1.44分和52.60±1.47分,均高于2011年和2012年( P<0.05);2013年在穿刺技术方面为58.18±1.45,高于2011年( P<0.05)。结论门诊注射输液护理服务满意度主要输液等候时间、健康宣教和定时巡视输液等满意度较低,服务态度和用药的安全性满意度较低,需要进一步加强患者的关怀,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并进行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析小儿外科病房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服务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8年5月—2019年5月在该院小儿外科接受治疗的88例患儿予以研究,采用随机抽签法均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n=44)病房护理管理中应用常规服务,实验组(n=44)病房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服务,对两组护理质量、患儿依从性及家长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服务态度、护理文书、护理操作、环境护理、健康宣教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依从性为93.18%,对照组患儿为77.2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家长满意度为95.45%,对照组患儿为81.82%,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外科病房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服务,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还可以显著提高患儿依从性与家长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与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梅州市参合农民对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满意度情况。方法:采取非概率抽样的方法,抽取部分梅州市参合农民进行调查。结果:村卫生室总体满意度得分(3.72±0.45)最高,县医院总体满意度得分(2.40±0.41)最低。结论:加强村级医疗机构卫生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改善县级医疗机构服务态度,严格控制收费,有助于提升参合农民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整体护理对提高产科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9月在本院分娩的80例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定时授课进行孕期健康宣教,产期进行整体护理,观察并比较产妇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生率、孕期保健知识掌握率、护理满意度、住院周期、SAS(Zung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和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结果:观察组的妊娠合并症发生率为5.0%(2/40),对照组的妊娠合并症发生率为15.0%(6/4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对孕期保健知识掌握率8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且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周期(4.15±0.95)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4.72±1.30)d,且SAS和SDS评分分别为(45.35±1.66)分、(46.35±1.61)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6.13±1.74)分和(47.18±1.9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可以缩短住院周期,改善SAS评分及SDS评分,明显提高产妇保健知识掌握率及对产科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