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刘峘  谢雁鸣  张寅  贾萍萍  庄严 《中国中药杂志》2017,42(15):2889-2894
为分析真实世界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联合用药方案,提取全国16家三甲医院信息系统(HIS)数据库中使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患者的基本信息、中西医诊断信息、医嘱信息、实验室检查信息,采用Apriori算法建立模型,Clementine 12.0进行关联分析,采用复杂网络分析联合用药并将结果可视化。全国16家医院635例患者纳入分析,其中优效人群为599例,占94.33%。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脑梗死常与西药的血小板抑制剂、神经修复药、降血脂药、自由基清除药、维生素类药及中药活血化瘀剂联合应用。优效人群在联合应用阿司匹林、降血脂药、活血化瘀剂的基础上,更多地应用了神经修复药和自由基清除药,突出了脑保护策略。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联合用药符合最新的脑梗死诊疗指南,应用神经保护剂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基于真实世界榄香烯注射液治疗骨转移癌联合用药的临床治疗优效方案。方法:根据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创建的来自全国21家大型三级甲等医院信息系统(HIS)的医疗电子数据仓库中的235例使用榄香烯注射液治疗骨转移癌患者的信息,采用Apriori算法建立合适的模型,基于Louvain聚类方法构建的复杂网络来分析研究临床诊疗优效方案。结果:(1)榄香烯注射液可以与多种抗肿瘤的中药、西药联用增强疗效;(2)可以与双膦酸盐及三阶梯止痛药治疗骨转移癌并发症;(3)可以与相关药物联用治疗抗肿瘤药导致的不良反应/不良事件;(4)在其他方面可根据症状的不同联用不同的药物。结论:基于榄香烯注射液联合用药的复杂网络分析可挖掘出榄香烯注射液治疗骨转移癌联合用药优效方案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本研究为探究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联合用药优效方案。通过全国19家三甲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数据库中优效人群联合用药规律探讨冠心病治疗中丹参川芎嗪联合用药方案。方法 全国19家三甲医院4952例患者纳入分析,采用真实世界研究方法及Tabu搜索算法。结果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 + 单硝酸异山梨酯 + 速效救心丸 + 阿卡波糖 + 蛋白水解物,为冠心病中西医联合用药频次最高组合,适宜冠心病心绞痛合并糖尿病及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丹参川芎嗪注射液 + 维生素复方 + 蛋白水解物 + 硝酸甘油 + 头孢类 + 阿卡波糖为最常见西药搭配,用于冠心病合并消化性溃疡、失眠、炎症及糖尿病;活血化瘀制剂(化瘀通脉剂) + 益气养阴剂 + 清热类中药为使用频率最高组合用于冠心病血瘀证合并气阴两虚或阴虚火旺证。结论 目前临床治疗冠心病越来越关注全身治疗,符合中医整体观念及治未病原则。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冠心病联合用药符合最新的冠心病诊疗指南。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真实世界分析刺五加注射液应用于脑血管病的联合用药特点。方法:提取全国18家三甲医院信息系统数据库中应用刺五加注射液治疗脑血管病患者的医嘱记录表,基于Tabu搜索算法对刺五加注射液的联合用药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分析筛选出刺五加注射液应用于脑血管病患者常见的联合用药组合:脑血管病合并肺部感染:刺五加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抗生素;脑血管病合并危险因素:刺五加注射液+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奥扎格雷+降糖药+缬沙坦/氯沙坦/厄贝沙坦+利尿剂;脑血管病合并脑心综合征的用药组合:刺五加注射液+脑心通胶囊+比索洛尔+参麦注射液+前列地尔。结论:本研究为真实世界研究,挖掘出的用药方案可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实际用药需临床医师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选择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5.
采用关联分析及频数分析的方法研究刺五加注射液应用于心血管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用药规律。选取的全国19家综合性三甲医院的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中至少使用过3次刺五加注射液治疗心血管病的5 904例患者信息。应用频数分析的方法分析频率较高的变量,采用Apriori关联分析算法分析刺五加注射液治疗心血管病患者临床特征及用药规律。5 904例患者中,患者年龄中位数70岁,65~75岁患者数量最多(2 096例,35.5%);诊治性别来看,女性多于男性,且45~65岁及65~75岁年龄段女性患者远高于男性。西医诊断占前3位的依次是冠心病(8 104例,65.66%)、血脂异常(2 515例,20.38%)、心功能Ⅱ~Ⅲ级(581例,4.71%);中医出院证候其他最多(1 109例,21.37%),其次是气虚血瘀证(739例,14.24%)、肝肾阴虚证(698例,13.46%)。西药联合用药频数最高的是硝苯地平(2 567例,7.21%),中药最高的是复方鲜竹沥液(766例,3.53%)。从药理分析结果看,联合使用1种中药合并1种或2种西药时,使用刺五加注射液+祛瘀剂+钙通道阻断药的频率均为最高;联合使用2种中药合并1种西药时,以刺五加注射液+清热剂+祛瘀剂+钙通道阻断药最为常见。该研究阐述了真实世界使用刺五加注射液治疗心血管病患者多见于中老年,且女性多于男性。治疗上需依据不同心血管疾病治疗指南加以治疗,减少因基础疾病而引发的并发症,并应注重高血压病、糖尿病及脂质代谢异常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防治。通过频数分布与关联规则分析得出,刺五加注射液治疗心血管病时,临床主要与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及祛瘀剂等联合使用。刺五加注射液在联合其他中西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时,为避免出现药理变化,影响药物疗效,需密切观察是否发生不良反应,确保用药安全有效,为刺五加注射液后续临床指导用药提供良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榄香烯乳状注射液治疗食道癌的临床联合用药方案。方法 从全国21家三级甲等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数据库中提取使用榄香烯乳状注射液治疗的310例食道癌患者的临床数据,对其诊断信息和用药信息进行描述性分析,基于多层次优化的Modularity函数Louvain算法的复杂网络探索优效人群的核心用药方案。结果 使用榄香烯乳状注射液的食道癌患者中最常见的合并疾病为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肺部感染;给药途径最多为静脉滴注;单次给药剂量最小值20 mL,最大值200 mL;用药疗程为≤3天者最多;合并西药常为一般营养药、维生素类和注射用胰岛素及其类似物,合并中成药常为消癌平注射液、鸦胆子油乳注射液和复方苦参注射液;榄香烯乳状注射液与氯化钾、肝素类、胸腺肽、地塞米松、维生素、呋塞米多联合使用。结论 榄香烯乳状注射液治疗食道癌临床联合用药基本符合相关临床指南,中西药联合用药方案主要针对食道癌患者营养状态、术后及放化疗后不良反应、合并疾病、并发症和对症辅助治疗,为食道癌的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辽宁中医杂志》2021,48(6):128-132
目的基于真实世界电子医疗数据库分析脑梗死患者使用刺五加注射液的临床应用特征。方法该研究采用数据挖掘方法中的关联规则对全国16家大型三级甲等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采集的电子医疗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诊断为脑梗死且用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的住院患者,获得其一般情况、诊断信息、西药联合用药等相关信息,通过统计描述与Apriori算法分析联合用药关联性。结果使用刺五加注射液的脑梗死患者共2376例,以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为主(2311例,97.26%),男(1302例,58.10%)多于女(939例,41.90%),常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糖尿病等疾病,临床与单硝酸异山梨酯、美托洛尔、硝苯地平、硝酸异山梨酯、乙酰水杨酸等药物联合使用较为常见。药理方面,主要与β受体阻断药、钙通道阻断药、心脏病治疗药、血管保护药、祛瘀剂类等联合使用。结论真实世界中刺五加注射液脑梗死人群以中老年人为主,男性多于女性,临床用药方案表现为常与β受体阻断药、钙通道阻断药、心脏病治疗药及血管保护药等联合使用,治疗脑梗死疾病的疗效真实,但由于该研究采用回顾性的数据挖掘与分析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建议临床医生谨慎参考,加强中医诊断与辨证施治,严格按照指南与药品说明书使用刺五加注射液。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鹿瓜多肽注射液在真实世界中治疗骨关节炎联合用药的有效方案。方法:本研究提取来自于全国26家三甲医院HIS数据库,运用鹿瓜多肽注射液治疗骨关节炎患者的数据信息。选取Apriori算法建立模型,并用Clementine 12.0进行关联分析,复杂网络分析其联合用药寻求核心药物。结果:将全国26家三甲医院中4 050例患者纳入分析,其中优效人群为3 964例,占97.88%。鹿瓜多肽注射液治疗骨关节炎常与西药维生素C、玻璃酸钠、赖氨匹林、七叶皂苷钠注射液、倍他米松、地塞米松、来氟米特片、氨基葡萄糖、利多卡因注射液、双氯芬酸钠以及中药虎力散胶囊、正清风痛宁等联合应用。结论:骨关节炎症患者通过鹿瓜多肽注射液进行干预治疗,有良好的安全性、稳定性,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肾恶性肿瘤是原发性肾细胞癌的一类,主要指肾癌,目前我国肾癌发病率和医院就诊病例均呈增长趋势。基于全国37家三甲医院的医院信息系统(HIS)数据库中患者的临床用药信息,采用Tabu搜索算法对肾恶性肿瘤患者的联合用药进行复杂网络分析,以分析真实世界肾恶性肿瘤患者的联合用药方案。共纳入7 095例肾恶性肿瘤患者,男-女2.11∶1,随年龄增长,男性患者比例逐渐增大;其中,优效人群3 933例,占55.43%。肾恶性肿瘤患者的常见治疗为抗肿瘤及对症治疗,主要包括抗感染、调节电解质平衡、镇静镇痛、镇吐、调节胃肠道功能等。肾恶性肿瘤患者全人群多为抗肿瘤药物联合较多对症治疗,而优效人群抗肿瘤治疗少与其他药物联用,且联合应用药物较少,可能与肿瘤分期、对治疗方案个体反应不同有关。无论是肾恶性肿瘤全人群还是优效人群,用药均以西药为主,中药清热解毒剂、益气补血剂、理气活血剂、通便剂、止血剂的应用频次较高,为一个中药药理子集,契合肾癌本虚标实的基本病机。今后需进一步研究不同肿瘤分期患者的联合用药方案,发挥中医药多靶点、整体调节、减毒增效等作用优势,提高肾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其生存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为了分析真实世界参芎葡萄糖注射液的临床用药特征,提取全国19家三甲医院信息系统(HIS)数据库中使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患者的基本信息、中西医诊断信息、医嘱信息、实验室检查信息,采用Apriori算法建立模型,使用Clementine12.0进行关联分析,分析真实世界中参芎葡萄糖注射液临床用药及联合用药特征。符合纳入标准的8 316例患者的联合用药中,共包含523种西药和148种中药。联合用药频次最高的单个西药是阿司匹林1 908例(22.94%),单个中药是疏血通注射液771例(9.27%);2种中药是仙灵骨葆胶囊+鹿瓜多肽(规则支持度是2.55%),2种西药是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关联规则度为10.15%);常与抗生素类、活血化瘀剂、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联合应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临床上常与抗血小板药和活血化瘀药联合应用,有助于增强抗血小板聚集和活血化瘀作用;常与抗生素联合应用,治疗肺源性心脏病,注意联合应用时的配伍禁忌,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性的前提下二者联合用药达到药效增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了分析真实世界的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用药特征。提取全国19家三甲医院信息系统(HIS)数据库中使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者的基本信息、中西医诊断信息、医嘱信息、实验室检查信息,采用Apriori算法建立模型,使用Clementine 12.0进行关联分析,分析真实世界中参芎葡萄糖注射液临床用药特征。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784例患者的联合用药中,共包含411种西药和110种中药。联合用药频次最高的单个西药是阿司匹林515例(65.69%),单个中药是银杏叶提取物121例(15.43%),2种西药是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关联规则度为10.15%),3种西药是阿托伐他汀+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关联支持度为5.56%),常与抗生素类、活血化瘀剂药物联合应用。结果表明,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在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时临床上常与抗血小板药和活血化瘀药联合应用,有助于增强抗血小板聚集和活血化瘀作用,应注意药物联合应用时的配伍禁忌,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性的前提下联合用药达到药效增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分析鹿瓜多肽注射液对腰椎病患者的临床用药特征和用药规律。基于来自全国范围25家大型三甲医院在2004—2014年使用鹿瓜多肽注射液治疗腰椎疾病的6 990例患者的电子医疗数据,对一般信息、诊断信息、医嘱信息、实验室检查信息和治疗结果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分布以45~64岁患者最多(3 883例,55.55%);腰椎疾病以腰椎间盘突出症最多(5 519例,82.50%),中医证候以气滞血瘀证为主;日剂量以8~12 m L居多;一般用药疗程是1~3 d。常见联合使用的西药药理作用为高渗脱水药、抗生素、营养神经药等,联合使用的中药类别为活血化瘀剂、补肾壮骨剂、清热解毒剂等。联合使用最多的西药是甲钴胺、腺苷钴胺、利多卡因注射液、甘露醇等。联合使用最多的中药是金天格胶囊、强骨胶囊等。提示鹿瓜多肽注射液治疗腰椎病以中老年患者为主,临床上常与补肾壮骨剂、活血化瘀剂、镇痛药、抗生素等合用。  相似文献   

13.
基于大样本真实世界数据分析脑梗死患者使用碟脉灵苦碟子注射液的真实世界用药情况。采用主动监测方式,碟脉灵苦碟子注射液上市后临床安全性医院集中监测获得7 189例脑梗死患者使用碟脉灵的用药信息。从用药人群基本人口学特征、碟脉灵注射液用药及其联合用药分析等三大方面对该药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具体的统计描述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分析发现该研究所选取的脑梗死人群分布以中医医院为主,医院级别以三级居多,医院所在地域分布以华北地区为多;对于用药相关指标如单次滴速、配液放置时间、注射持续时间、注射室温均无说明书指导;另外发现有非静脉滴注、14 d疗程用药、使用非指定溶媒以及40 m L和10 m L单次剂量等不符合说明书用药情况。而关联规则分析发现,排在靠前的几种药物除了依拉达奉注射液属于指南推荐用药外,其他几种药物的使用均缺乏现有证据支持。另外,同时使用碟脉灵+阿司匹林+前列地尔的情况最为多见,而非目前临床研究所推崇的"双抗"治疗。该研究通过大样本的数据分析,获得有关碟脉灵真实世界的用药情况,能够为临床医生和研究者提供基本的参考信息。但该研究并没有关注疗效评价,因此不能说明用药疗效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真实世界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用药特征。方法:对来源于全国21家三级甲等医院信息系统的4 40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采用频数及关联规则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在使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的脑血管疾病患者中,平均年龄67.62岁,男性居多(共2 533例,占比62.95%),脑血管疾病西医诊断以脑梗死(共2 501例,占比49.14%)最为常见,主要单种联合用药有乙酰水杨酸(共2 479例,占比3.12%)、蛋白水解物(共1 733例,占比2.18%)、阿托伐他汀(共1 636例,占比2.06%),2种联合用药以银杏叶口服制剂+蛋白水解物最为常见;单种中药联合单种西药类别以活血化瘀剂+血液代用品和灌注液为主;单种中药联合2种西药类别以活血化瘀剂+心脏病治疗药+血液代用品和灌注液最常见;单种中药联合3种西药类别则以活血化瘀剂+心脏病治疗药+血液代用品和灌注液+口腔疾病治疗药最为常见。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适用人群以中老年人居多,临床上常与活血化瘀剂、血液代用品和灌注液、心脏病治疗药、口腔疾病治疗药等联合使用,药物临床使用剂量与药物说明书存在出入,临床医生应谨慎对待,本研究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临床使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黎元元  程豪  谢雁鸣 《中国中药杂志》2014,39(18):3551-3554
该文旨在分析灯盏细辛注射液(灯盏细辛)真实世界中治疗脑梗死的人群特征及合并用药情况。通过选择全国20家三甲医院信息系统(HIS)数据库中使用灯盏细辛且主要诊断为脑梗死的2 484例患者用药信息,采用Apriori算法建立模型,使用Clementine 12.0进行关联分析,分析脑梗死合并疾病、灯盏细辛常用合并用药。结果显示患者男性多于女性(1.63:1);年龄>46的中老年人为多,疗程7~14 d占大多数,脑梗死患者多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疾病;常见合并用药可分为7类:抗血小板治疗药(阿司匹林、氢氯吡格雷)、降血脂药物(阿托伐他汀、普罗布考)、钙离子通道阻滞剂(桂哌齐特)、脑保护剂类药物(吡拉西坦)、改善脑循环药物(前列地尔)、其他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疏血通注射液、血栓通),合并基础疾病的治疗药物:硝苯地平、美托洛尔、硝酸异山梨酯等;患者临床治愈率和好转率达到97.60%。下一步还需要结合临床实际,开展该组合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刘亚欣  谢雁鸣  张寅  陈岑  庄严 《中国中药杂志》2017,42(15):2877-2882
运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电子医疗数据,解析真实世界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食管恶性肿瘤临床应用特征,为复方苦参注射液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借鉴。基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建立的,医院信息系统电子医疗数据大型集成数据仓库,对来自全国范围22家大型三甲医院使用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食管恶性肿瘤的2 550例患者电子医疗数据进行提取,对一般特征、诊断特征、品种用药剂量与疗程特征信息、品种联合用药特征、出院转归特征等进行基于频数与百分比的描述性分析。结果显示使用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食管恶性肿瘤的患者平均年龄62.3岁;男性多于女性;主要由心血管科、肿瘤科、消化内科入院;基于出院转归判定的总有效率47.15%;单次用药剂量以10~20 m L居多;疗程以4~7 d为主;常见联用药物包括地塞米松、复方氨基酸注射液、托烷司琼注射液、胸腺肽注射液、甲氧氯普胺片等。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食管恶性肿瘤的人群特征明确,符合食管恶性肿瘤疾病的一般规律;其真实世界治疗食管恶性肿瘤临床用药剂量、疗程范围基本符合品种说明书相关界定;临床联合用药类型较为广泛。  相似文献   

17.
目的:基于电子医疗数据的8316例参芎葡萄糖注射液的用药信息,分析在真实世界中参芎葡萄糖注射液临床应用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合理、安全的指导。方法:选取全国19家三甲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中使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的住院患者信息,运用频数统计法、基础数据描述法及关联规则进行分析。结果:在电子医疗数据库所有使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的患者中,大部分患者为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占总人数的68.8%;临床多用于冠心病、脑梗死、动脉粥样硬化等缺血性血管疾病,以及炎症性疾病、高血压、骨科疾病等;94.9%的患者给药途径为静脉滴注;82.46%以上的单次用药剂量符合说明书规定的用药范围;用药疗程多数在14 d以内;临床最常见联合用药为阿司匹林、疏血通注射液等,合并药理作用多为抗生素类、活血化瘀剂等。结论:参芎葡萄糖注射液使用群体主要以中老年人人群居多;临床用药适应证广泛,存在超说明书适应证用药,合并用药多为药理作用相似的药物,建议药企和临床医生注意并重视患者的受益与风险比,规范临床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