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目的评价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网膜病变的发生率,患病率,及视网膜病变加重的危险因素. 方法23例妊娠妇女,妊娠前明确诊断1型糖尿病,于妊娠前,妊娠后每隔3个月及妊娠后第12个月作一次评估,临床资料包括年龄、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果糖胺、血红蛋白、血肌酐、血尿酸及收缩压和舒张压.  相似文献   

2.
作者报告1例29岁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病史18年,6年前曾妊娠1次。以往无高血压、肾病、周围血管病变及心血管疾病。此次因妊娠初3个月内出现肾病综合征、恶性高血压和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而入院。患者在妊娠前6个月开始自己监测血糖,并记录孕前及孕期的血压、肾功能。妊娠第7周发现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蛋白尿  相似文献   

3.
<正>所有糖尿病患者孕前或妊娠期都应该检查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随机尿白蛋白肌酐比(ACR),并根据冠心病(CHD)风险以及糖尿病病程,年龄和症状有选择地进行心电图或超声心动图检查。全面的糖尿病评估有助于医生为糖尿病妇女制定最佳孕前和孕期管理计划。妊娠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既是造成孕妇视力下降的原因,又是反映孕妇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会给妊娠带来不良后果。妊娠初期无视网  相似文献   

4.
对1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入院后采取多种宣教形式,实施干预措施,出院前进行相应空腹血糖、三餐后2小时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的对比。结果:干预后的患者熟悉糖尿病基本知识及胰岛素的使用知识,血糖控制效果优于干预前。结论:妊娠糖尿病患者应对其及时、准确的进行心理指导,确保母婴平安健康。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全视网膜光凝后视盘周围神经纤维层厚度的变化.方法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122例,分为观察组68例(96眼)和对照组54例(62眼),观察组分四次行全视网膜光凝治疗,观察组给予药物治疗.在治疗前1周和治疗后6个月两组于同一点测量视盘周围纤维层厚度;分析厚度变化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患者视力的关系.结果 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神经纤维层厚度减少3.11μm,对照组减少0.96 μm,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正常者和较升高者神经纤维层厚度减少的程度轻(P<0.05).结论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行全视网膜光凝术可致视盘周围神经纤维层厚度轻度减少;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越高,神经纤维层厚度减少得越明显.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新世界》2006,(4):49-49
糖尿病女性应具备的怀孕条件: (1)糖化血红蛋白应控制在7%以下,最理想的是6%以下。 (2)育龄妇女存在视网膜病变,如系单纯性视网膜病变,血糖控制较好,不影响妊娠;但增生性视网膜病变,即使血糖控制较好,也应通过光凝固疗法后,经眼科医生检查认为可以妊娠时才能怀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对控制妊娠糖尿病孕妇血糖水平的作用。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7月—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50例妊娠糖尿病孕妇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健康教育护理,对比两组妊娠糖尿病孕妇护理前后血糖水平及护理后孕妇的依从性。结果两组妊娠糖尿病孕妇护理前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孕妇护理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较护理前呈明显下降趋势,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孕妇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妊娠糖尿病孕妇开展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孕妇的血糖,提高孕妇的依从性,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前糖化血红蛋白被认为是评价血糖控制情况的金标准,它能反映过去2~3个月的血糖平均水平。在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中证实,糖化血红蛋白每下降1.0%,糖尿病相关死亡率降低21%,心梗发生率下降14%,脑卒中发生率下降12%,微血管病变发生率下降37%。因此,糖化血红蛋白反映了糖尿病治疗效果和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9.
我来当医生     
《糖尿病之友》2008,(1):94-94
张女士今年28岁,机关干部。母亲患糖尿病、高血压。现在,张女士妊娠6个月,因外阴瘙痒去医院检查,发现尿糖+,怀疑有糖尿病。做口服糖耐量试验结果(mmol/L):空腹6.2,服75克葡萄糖后血糖:30分钟时为10.1,1小时后为11.9,2小时后为11.2,糖化血红蛋白为6.4%。张女士听别人说妊娠糖尿病患者每天要打胰岛素,她怕这样对孩子不好,想用口服药。  相似文献   

10.
老年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测定190例60岁及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C肽等各生化指标并检测眼底,根据眼底病变程度将患者分为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无病变组)、无增殖期视网膜病变(无增殖期组)及增殖期视网膜病变(增殖期组)3组,比较各组糖尿病病程及糖化血红蛋白等检测指标。结果无病变组103例,无增殖期组59例,增殖期组28例。3组糖尿病病程分别为(121.1±93.3)(、149.6±112.1)及(182.2±83.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化血红蛋白分别为(8.7±2.3)、(9.7±2.1)及(9.5±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白蛋白(56.0±185.6)、(234.2±535.1)及(229.9±513.9)mg/L,(P<0.01)。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糖尿病病程、尿白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004、1.002和1.143)。结论在老年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糖尿病病程、尿白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是3个独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Ⅱ型糖尿病单一药物治疗效果不好时,采用药物联合治疗是合理的。本文探讨二甲双胍(metformin)和曲格列酮(troglitazone)单独及联合应用对Ⅱ型糖尿病疗效和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29例Ⅱ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组:15(男7、女8)例接受二甲双胍治疗(1000mg,每天2次),14(男年女8)例接受曲格列酮治疗(400mg,每天1次),单独用药3个月,治疗前及治疗后每月检查空腹血糖和糖基化血红蛋白等。第4-6个月两种药物联合应用,每月复查上述指标。此外,在6个月试验期间,维持体重不变,于治疗前、3个月和6个月进行8小时混合餐试验,以餐后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饮食运动干预措施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影响。方法 2017年1月—2018年1月将144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7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饮食运动干预。观察干预6个月后,观察两组孕妇体重指数、空腹血糖及2h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差异。结果干预6个月后,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体重指数、空腹血糖及2h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进行饮食运动干预可有效改善产妇产后糖代谢状况,对于控制血糖改善妊娠结局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糖尿病病人下肢动脉病变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8月—2013年6月应用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56例,所有病人均有糖尿病病史。分析介入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临床表现、体征及踝-肱指数(ABI)的变化和治疗效果。结果病人手术后间歇性跛行、静息痛、缺血性溃疡等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下肢动脉介入治疗后ABI1个月为0.85±0.10,3个月为0.78±0.18,6个月为0.69±0.12,12个月为0.65±0.10,均较治疗前(0.57±0.20)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糖尿病病人下肢动脉病变介入治疗能有效改善病人下肢动脉缺血的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的饮食控制与护理方法的效果。方法择取该院2013年3月—2015年5月收治的5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化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25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对照组),另外25例患者采用饮食控制及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3个月后比较两组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妊娠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4.23±0.23)mmol/L、餐后2 h血糖(6.34±0.25)mmol/L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6.23±0.23)%明显优于对照组妊娠糖尿病患者(P0.05)。结论给予妊娠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与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显著,可明显控制患者的血糖,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饮食控制和运动对妊娠合并糖尿病的价值。方法以该院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定期接受孕期体检,研究组加用饮食控制和运动。对比两组运动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 (1)研究组和对照组运动前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运动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文认为饮食控制和运动对改善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基于社区管理模式探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对空巢老年糖尿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7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家庭医生服务模式及未签约家庭医生服务模式的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各92例,签约家庭医生的患者设为观察组,未签约家庭医生的患者设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1个月后、干预3个月后、干预6个月后、干预1年后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自我管理水平;评估并比较2组血糖达标率、血压达标率、血脂达标率及联合达标率。结果干预后2组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干预3个月后、干预6个月后、干预1年后的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重复测量结果显示,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数值下降趋势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血糖达标率、血压达标率、血脂达标率及联合达标率均明显升高(P<0.05),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2组自我管理水平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干预1个月后、干预3个月后、干预6个月后、干预1年后自我管理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干预满意度(98.91%)明显高于对照组(90.22%)(P<0.05)。结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能够提高社区管理模式中糖尿病空巢老人血糖、血脂、血压的自我管理能力,降低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及血糖水平,提高患者满意度,有利于糖尿病病情控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血红蛋白在妊娠糖尿病筛查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化学检验分析。方法将该院于2013年患有妊娠糖尿病的病人将近50例、正常妊娠孕妇50名及健康人群50名,分成A、B、C三个小组,对这些研究对象的糖化血红蛋白含量进行测验,对各种检验成果进行分析。结果第一组病人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总体含量都要高于其它患者(P〈0.05)。结论对妊娠糖尿病中糖化血红蛋白的各种结果进行分析,必须要认真对待。  相似文献   

18.
宋新 《糖尿病之友》2011,(3):I0006-I0007
妊娠糖尿病包括“糖尿病妊娠”和.”妊娠糖尿病”.即妊娠期合并糖尿病。饮食行为指导是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首选。孕妇在整个妊娠过程中的体重增长量应控制在10~12.5千克.能量及营养素的供给量在妊娠前4个月与非妊娠妇女相同,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血红蛋白在妊娠糖尿病筛查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化学检验分析。方法将该院于2013年患有妊娠糖尿病的病人将近50例、正常妊娠孕妇50名及健康人群50名,分成A、B、C三个小组,对这些研究对象的糖化血红蛋白含量进行测验,对各种检验成果进行分析。结果第一组病人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总体含量都要高于其它患者(P0.05)。结论对妊娠糖尿病中糖化血红蛋白的各种结果进行分析,必须要认真对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临床营养饮食疗法对妊娠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方法收集该院2010年6月—2013年6月明确诊断的妊娠糖尿病患者92例,对患者进行饮食治疗干预,分析和比较其在饮食治疗前后的血糖、血清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及胆固醇水平,同时评估婴儿出生体重。结果饮食治疗后患者血糖、甘油三酯和糖化血红蛋白比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治疗前,治疗后血清白蛋白水平升高,总胆固醇水平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婴儿出生体重平均为(3087±765)g,无巨大儿出生。结论饮食治疗对妊娠糖尿病患者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使患者血糖、血脂代谢明显改善,有助于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