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血压定义及分类:未服抗高血压药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定义为高血压。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原发性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或不伴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征,通常简称为高  相似文献   

2.
原福顺 《双足与保健》2010,(6):37-39,11
一、概述 高血压是常见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特征(国际上统一标准,即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即诊断为高血压。根据血压增高的水平可进一步分为三级:I级高血压(轻度)收缩压为140-159mmHg,  相似文献   

3.
概况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其发病率世界各国均很高。高血压是以静息时体循环动脉血压高于正常值(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  相似文献   

4.
胡仲秋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24):130-130
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是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18岁以上成年人高血压定义为:在未服用抗高血压药物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服用抗高血压药物,即使血压已低于140/90mmHg,仍诊断为高血压.中医学无"高血压"的概念及病名,根据高血压病常表现为:头晕、头痛、目花、耳鸣、心慌、失眠、烦躁、肢麻、脉弦,本病相当于中医"眩晕"、"头痛"等病证范畴.  相似文献   

5.
五草四物汤是我院名老中医张志英先生贯用治疗高血压的拟定方。笔者应用治疗高血压30例,取得满意疗效。 〔一般资料〕30例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9例;年龄最大者67岁,年龄最小者30岁。诊断标准:收缩压≥21KPa(160mmHg)或舒张压≥13Kpa(95mmHg),均经同日2次核实确定。 〔治疗方法〕基本方:夏枯草、谷精草、木贼草、益母草、旱连草各30g,生地、当归各15g,川芎、赤芍各10g。水煎服每日3次,5剂为一疗程。  相似文献   

6.
正高血压是以持续性动脉压升高(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慢性疾病,具有发病隐匿、知晓率低的特点。长期高血压会引起中风、心脏病、血管瘤、肾衰竭等并发症,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据调查,我国成年人群高血压发病率为25%~30%。目前,我国约有2.5亿高血压患者[1],降压药物因依从性差、副作用多、血压控制波动幅度大等缺点,远不能满足众多患者的需求。笔者采用针刺治疗高血压患者1例,取得了良好的疗  相似文献   

7.
<正>原发性高血压病是指原因不明,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并常伴有心、脑、肾等器官器质性和功能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目前对高血压病的定义为:在还没有用降压药的情况下,3次不同日测得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其中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称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服用降压药后血压虽然比140/90mmHg低,也以高血压病作为诊断。原发性高血  相似文献   

8.
氯沙坦钾片治疗重度原发性高血压病6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病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也是最危险的心血管疾病.长期高血压还可成为多种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并影响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功能,是近年来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我国采用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高血压联盟(WHO/ISH)建议的18岁以上成人正常血压:收缩压<120mmHg,舒张压<80mmHg,正常高值:收缩压120~139mmHg,舒张压80~89mmHg,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1级高血压(轻度):收缩压140~159mmHg,舒张压90~99mmHg,2级高血压(中度)收缩压160~179 mmHg,舒张压100~109mmHg;重度3级高血压:收缩压≥180mmHg,舒张压≥110mmHg.我院广泛使用2001年至2006年治疗使用氯沙坦钾片用于治疗重度(3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病,经过临床观察氯沙坦钾片对重度原发性高血压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67例高血压伴脑卒中患者,以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吸烟指数、高血压家族史等多种危险因素进行多变量分析。选择同期61例高血压无脑卒中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伴脑卒中患者空腹血糖、DBP、年龄、HDL-C降低,高血压病家族史与脑卒中独立相关。脑卒中的相对危险度(OR):空腹血糖≥7 mmol/L的OR值为空腹血糖<7mmol/L的7.702倍,年龄≥65岁的OR值为年龄<65岁的7.025倍,DBP≥110 mmHg(1 mmHg=0.133 kPa)的OR值为DBP<110 mmHg 2.681倍,SBP≥180 mmHg的OR值为DBP<180 mmHg 2.769倍,HDL-C<1.68 mmol/L的OR值是SBP≥1.68 mmol/L的6.546倍;有高血压家族史的OR值为无家族史的5.785倍。结论高血压病患者的空腹血糖、SBP、DBP、年龄、HDL-C与脑卒中关系密切,高血压病家族史与脑卒中独立相关。  相似文献   

10.
陈坤  屈箫箫 《陕西中医》2014,(11):1567-1568
<正>高血压病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收缩期和(或)舒张期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特点的全性疾病。我国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全国有高血压患者约1.6亿[1]。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是指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2]。国外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未患高血压的老年人收缩压并不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而50岁以上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大多随年龄增长不断增高,而舒张压在60岁后开始下降。老年人中单纯收缩期高  相似文献   

11.
刘湘玲 《新中医》2011,(2):150-151
老年高血压病是年龄在60岁以上、血压持续或3次以上非同日坐位血压收缩压(SBP)≥140mmHg和(或)舒张压(DBP)≥90mmHg者。本病多表现为头晕、头痛、耳呜乏力,属于中医学内伤引起的眩晕、头痛等范畴。老年高血压病因高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与中医肾脏亏虚密切相关,治疗重在补肾,现就此浅议如下。  相似文献   

12.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多发病,以动脉血压升高,尤其是舒张压持续升高为特点。属于祖国医学的眩晕、头痛范畴。临床以头痛、眩晕、不寐、心悸、乏力等为较常见的症状。笔者对108例高血压病患者,不经辨证分型,均用桑根治疗,效果颇佳,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108例中,男性47例,女性61例;年龄36~78岁,平均50岁;其中一期36例,二期65例,三期7例;伴左心室肥大者33例,视网膜动脉痉挛31例,轻度硬化34例、明显硬化36例、明显硬化伴少许出血6例、明显硬化伴渗出1例,蛋白尿7例。诊断标准:收缩压≥21.3Kpa(160mmHg),舒张压≥12.7Kpa(95mmHg),经非同日两次…  相似文献   

13.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为主的临床症候群,属中医“头痛”、“眩晕”病范畴。临床表现为头痛眩晕时发时止、耳鸣、眼花、健忘、失眠、头重脚轻、步履不稳。以血压升高为特征,即成人的收缩压超过21.3kPa(160mmHg)或舒张压超过12.7kPa(95mmHg)。其发病原因至今尚未明确,一般认为与长期精神紧张、缺乏体力活动、肥胖体型、饮食中食盐含量多以及遗传等因素有关。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系由于肝肾阴阳失调。  相似文献   

14.
<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多数病例在妊娠期出现一过性高血压、蛋白尿症状,分娩后即随之消失。当妊娠20周以后出现BP≥140/90mmHg;尿蛋白≥0.3g/24h或随机尿蛋白(+);可伴有上腹不适、头痛等症状为轻度子痫前期~([1])。单纯妊娠高血压可家庭治疗,而到子痫前期从安全的角度就需要住院治疗。本科2015年家庭成功护理1例轻度子痫前期,现报道  相似文献   

15.
<正> 高血压是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之一,掌握老年性高血压的特点,合理治疗,对降低老年性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临床资料 本院收治468例老年性高血压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亚太地区以60岁以上为老年人的规定,符合高血压病的诊断标准,即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标准,收缩压≥21.31kPa(160mmHg)或舒张压≥12.65kPa(95mmHg)。又参照Niarchos  相似文献   

16.
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验案赏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常引起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病变并出现相应的后果。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血压参考标准:如果承认收缩压大于或者等于140mmHg,,舒张压大于或者等于90mmHg为高血压;血压值在上述两者之间,为临界高血压。  相似文献   

17.
<正> 老年性高血压是导致老年人脑卒中的原因之一,发病率高,是危胁老年人生命的常见病多发病。我国将≥60岁的高血压称老年高血压,国外则将≥65岁的高血压称为老年高血压。根据WHO的标准,收缩压≥21.3Kpa(160mmHg)或舒张压≥12.7Kpa(95mmHg)可诊断为老年高血压。 老年人随着生理情况的改变,机体日趋老化,各种功能逐渐衰退,针对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应合理选择用药,并用药个体化,调整剂量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一、老年性高血压的特点 1.发病率高,危害大:老年高血压多属慢性进行性疾病,病史较长,心血管改变常为不可逆,需长期治疗,采用长期降压药治疗的患者与间断性治疗及未治  相似文献   

18.
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综合症.目前,我国采邓国际上统一标准,即收缩压≥18.7Kpa,舒张压>12.0Kpa,即可诊断为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病)属于祖国医学的"头痛"、"眩晕"、"肝风"等疾病范畴.笔者对中药降压平汤和西药复方降压片进行治疗研究对比,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9.
<正> 降压药又称抗高血压药,主治原发性高血压病。此病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内分泌体液调节功能紊乱所引起的动脉血压升高,特别是舒张压持续升高(超过90mmHg)为特点的全身性心血管疾病,容易造成心、脑、肾等脏器损害,引起高血压性心脏病及脑溢血等。大致属于祖国医学头痛、眩晕、肝阳、肝风诸证范围。目前对高血压病尚无满意疗法,中医辨  相似文献   

20.
<正> 一、脑积水患者朱某,女,10岁。1973年12月15日初诊。患者头痛半年,加重一个月。近日剧烈头痛,眩晕,项强,频频呕吐,只能进少许流食,大便艰涩。血压 KPa12.0/8.00(90/60mmHg),颅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