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为手指末节外伤的修复特别是感觉的恢复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10只成人新鲜手标本上,手术显微镜下解剖、观察、测量手指末节区域内神经与血管的走行、分支、分布、外径及二者的位置关系。结果指掌侧固有神经多在末节指动脉弓起始处跨过指动脉行向指腹及侧背部,主干分两支,在半月线平面的横径分别为0.8—1.2mm和0.9~1.4mm。左右分支间相互交叉分布,其分支比伴行的动脉低且稍细。结论指神经多在末节指骨底分支到指腹、指尖和指背,末节断指再植神经、血管吻合的适宜解剖区为远侧指间关节至指甲中173区。  相似文献   

2.
张建军  朱文华 《贵州医药》2012,36(6):540-541
手外伤导致手指末节指腹缺损较为常见,修复方法较多.我院于2008年2月至今,采用保留指固有神经的指掌侧固有动脉的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腹缺损18例,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同指带指动脉神经蒂的岛状瓣顺行推进修复末节指腹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之间共12例,以一侧指动脉神经蒂的岛状瓣顺行推进修复末节指腹缺损。结果术后皮瓣全部存活。随访321个月,平均14个月,指端外形指腹饱满,感觉恢复优良,伤指伸屈活动良好。结论我们认为同指指动脉神经蒂顺行推进皮瓣是修复末节指腹缺损的最佳术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以指动脉背侧支为蒂逆行筋膜蒂皮瓣修复手指端、指背皮肤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 以近节、中节指动脉背侧支为蒂,逆行切取指背皮瓣22例,修复末节指腹、中节指背皮肤缺损.结果 皮瓣全部成活,手指功能、外形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指动脉背侧支逆行筋膜蒂皮瓣修复手指末节指腹、中节指背皮肤缺损,不损伤指固有动脉及神经,旋转弧度大,成功率高,是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利用皮瓣内指神经背侧支与指神经端端或端侧吻合重建感觉,以指动脉背侧皮支血管链为供血的逆行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2008年12月至2010年3月。应用指动脉背侧支皮支血管链逆行岛状皮瓣修复5指的中末节软组织缺损38例42指,将皮瓣内指固有神经背侧支与指神经端端吻合或端侧吻合重建皮瓣的感觉,皮瓣成活后即进行感觉康复锻炼。随访6个月~1年,按照感觉检查分级标准把皮瓣感觉恢复情况分成S0~S47级,并按感觉恢复范围分为R1<25%;R2 25%~50%;R3 50%~75%;R4 75%~100%。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皮瓣感觉恢复情况:S3+31指;S3 11指;S2+及以下无。皮瓣感觉恢复范围:R4 23指R3 19指。手指外形满意,皮瓣两点辨别觉达5~7mm,平均6.5mm。结论重建感觉指动脉背侧皮支血管链供血的逆行岛状皮瓣具有血供可靠、不牺牲主要血管,皮瓣的感觉恢复满意。是修复手指中末节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6.
<正>拇指末节皮肤缺损临床修复方法较多,有掌侧推进皮瓣、局部转移皮瓣、邻指带蒂岛皮瓣、食指背侧皮瓣以及吻合血管神经的趾腹或趾蹼皮瓣,各种手术方法各有利弊。自2003-03以来,笔者应用带拇指挠侧指背动脉的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末节皮肤及软组织缺损17例,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手指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双动脉式指侧方静脉动脉化再植末节断指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2月-2013年6月收治断指37例,均在正常指动脉多次吻合失败后行指侧方静脉动脉化。20例采用双动脉式指侧方静脉动脉化再植( A组),17例将非优势侧指固有动脉近端端侧吻合用单式指侧方静脉动脉化再植(B组),直接将优势侧动脉近端与指侧方静脉远端吻合。结果 A组病例全部成活,创面均一期愈合;B组6例坏死。所有断指成活病例(31例)均在术后4~8(6.2±1.6)个月随访。参照Tamai评分标准,A组再植手指优良率100.0%,B组优良率6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动脉式指侧方静脉动脉化放大了单式指侧方静脉动脉化作用,迅速使静脉瓣膜无创伤性失效,提高再植指成活率,促进指甲生长及感觉恢复,增强指关节活动度,为正常供血多次失败后的断指再植提供了一种更有效的补救方法。  相似文献   

8.
手外伤后指端缺损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如何解决皮肤缺损,覆盖消灭创面,是早期治疗的关键措施之一。我们采用带双侧神经血管手指掌侧推进皮瓣治疗外伤后手指指端缺损15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 临床资料 15例患者中男性11例,女性4例。年龄15~55岁,平均28岁。均系工业机器或木工电刨伤造成手指末节皮肤缺损,甲床部分损伤末节指骨外露。均采用急诊手术修复。伤指情况:拇指1例,食指6例,中指4例,环指3例,小指1例。有3例同时伤及两个手指。指端皮肤缺损范围1~3.2cm。随访3个月~5年,效果满意,修复创面残端感觉良好,手指的外观丰满。手指活动自如,残端创面耐摩性良好。残端无疼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吻合第一掌背动脉Kite皮瓣桡侧神经增强拇指指腹感觉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2008年1月~2013年12月采用吻合第一掌背动脉Kite皮瓣桡侧神经的方法治疗拇指指腹皮肤缺损患者40例为实验组,采用吻合第一掌背动脉Kite皮瓣桡侧神经的方法增强拇指指腹感觉功能;以2005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拇指指腹皮肤缺损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不吻合kite皮瓣桡神经。所有患者均记录指腹感觉恢复功能和术后皮瓣周围外观及有无神经瘤形成。结果 1实验组seddon感觉评定减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拇指皮瓣外观良好,功能满意,色泽与周围肤色相近。3两组患者术后神经瘤形成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吻合第一掌背动脉Kite皮瓣桡侧神经可以更大限度地增强拇指指腹感觉,降低患者伤残率,更好地改善患者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0.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24岁,建筑工人,被钢筋将左手掌捩掉。于1988年3月22日由县医院转入我院。检查:断掌之背面从腕横纹处、掌面从手掌中段处离断,拇指于掌指关节处捩掉,仅有虎口皮相连,环、中指末节指腹损伤,食指背面挫伤,屈指肌腹抽出,仅有1根屈指肌腱未抽出,皮肤血管撕脱较重。手术:彻底清创后吻合静脉3条及吻合食、中指的掌指总动脉各1条。术后6小时出现血管危象,皮温下降3℃、充盈消失,疑有动脉栓塞,立即进行探查,术中见原吻合的动脉已栓塞,切除栓塞之血管达2cm,仍有血栓,因血管位置更深,无法再吻合,遂在前臂中段  相似文献   

11.
徐志强  唐如伟 《江苏医药》1997,23(4):288-288
患者,男,24岁,工人。左手掌被压砖机轧断半小时。于1994年8月22日上午10时入院。体检:左手齐掌远侧横纹处断离,仅屈肌腱相连。示、环、小指指骨近节基底部处折断,中指掌指关节处分离,手背皮肤挫伤,污染较重。远端无血运。动脉及神经断端均位于指总动脉和神经段。在高位连硬麻醉,左上肢气囊止血带控制下,先大致清创后,再在显微镜下进行清创。缝合中指掌指关节囊,克氏针贯穿固定示、环、小指近节指骨。采用津下氏法缝合伸肌键,缝合屈指肌健旺鞘。吻合手背静脉3根,掌指总动脉2根,指总神经作束膜缝合。通血后血运良好。缝合皮肤…  相似文献   

12.
我科收治一例机床碾轧撕脱性完全性断指伤。经试行指动脉吻合,未能吻合指部静脉而行指背、侧部软组织切开,减张引流的措施,获得断指再植成活。现报告如下: 患者男,51岁。1982年7月16日,左手被机床碾轧撕脱至伤环,末指完全断离20分钟急诊,复寻断离手指而入院。检查:左手环、末指均自近指间关节完全断离。残端组织挫烂,指骨外露,断离端附撕脱肌腱各长达30.5cm和27cm,均粘异物。食、中指各  相似文献   

13.
1997-09,我院收治1例右食指指腹外伤性缺损患者。用右中指中节指背侧岛状皮瓣修复食指指腹缺损,术后收到较好效果,报道如下。患者,男,42岁,因右手食指被磨面机绞伤1h入院。入院检查,右手食指指腹完全缺损,爪粗隆外露,末节指间关节囊部分损伤,肌腱无断裂,创面不齐,污染轻。急诊在臂丛麻醉下行清创、中指中节指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术。供指背游离植皮术。先彻底清创食指指腹创面。测量缺损面积2.0cm×1.9cm。然手在中指中节指背侧设计略大于食指缺损区面积的皮瓣。手指侧方及手掌部设计切口线,在显微镜下不按设计解剖中指桡侧固有动…  相似文献   

14.
1983年,Cohen BE,经研究提出带神经邻指皮瓣转位移植技术修复手指腹缺损,使修复后指腹能较好的恢复感觉功能。我院于1986年4月开始应用于临床,至今共作3例,平均随访时间1年,效果满意,报道如下。手术方法一、伤指:伤区刷洗后,止血带下伤区进行彻底清创,清除坏死组织及污染部分,若屈指深腱止血处断离应修复;若末节指骨折用一枚细克氏针内固定。选取与邻指供区对应侧向中节作一短的侧切口,显露指神经,留待吻合用。放松止血带、止血。二、邻指供皮区:一般拇指选取食指,食指选取中指或按缺损选用中节背侧皮瓣。皮瓣蒂以指一侧边为基础,皮瓣远端边缘不超过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用不同皮瓣进行修复手指指腹缺损的手术效果。方法1994年8月至2008年7月应用传统皮瓣、V-Y皮瓣、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指动脉顺行岛状皮瓣、动脉化静脉皮瓣、游离母趾腓侧侧腹皮瓣对356例527指手指指腹缺损的病例进行修复。结果本组356例,527指,皮瓣完全坏死4例,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2例,动脉化静脉皮瓣2例,腹部皮瓣出现静脉回流障碍、伴水疱形成4例,成活率98.8%。术后127例176指获6~48月随访,随访病例手指伸展、屈曲活动基本正常,传统皮瓣、动脉化静脉皮瓣的两点辨别觉7~10mm,平均7.9mm 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游离母趾腓侧侧腹皮瓣的两点辨别觉5~7mm,平均5.8mm 指动脉顺行岛状皮瓣的两点辨别觉2~4mm,平均2.7mm。结论指动脉顺行岛状皮瓣、游离母趾腓侧侧腹皮瓣是修复手指指腹缺损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6.
高位动静脉内瘘指采用肘部或肘部以上血管作动静脉吻合术后形成的动静脉内瘘。常用配对的动静脉为肱动脉与贵要静脉、肱动脉与头静脉、肱动脉与肘正中静脉。吻合方式包括端侧吻合法、端端吻合法、侧侧吻合法。其手术难度大,创伤大,故并  相似文献   

17.
脓性指头炎     
<正> 脓性指头炎是指腹的急性化脓性炎症,中医称“蛇头疔”,为常见的外科感染之一,处理不当时,极易引起指骨骨髓炎。解剖:手指末节掌侧称指腹。指腹皮肤有丰富的触觉和痛觉神经末梢,触觉小体多达每平方毫米50个;并且皮肤厚,皮下组织硬韧,缺乏弹性及移动性,因此疾病或损伤时疼痛剧烈。在远端指间关节横纹处,有一坚韧的纤维隔,附着于指骨与掌侧皮下,把指腹与手指中节皮下组织分开,使指腹部  相似文献   

18.
刘亚静  孙艳杰 《河北医药》2011,33(21):3338-3339
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成熟,手指末节脱套伤临床上很常见,修复不当将影响手指的外观及功能。2008年5月至2010年5月我们以此为基础设计并应用吻合指固有神经背侧支的带指固有动脉背侧支的超比例邻指皮瓣转移修复邻指末节脱套伤31例31指,术后通过对皮瓣的严密观察和精心护理,皮瓣存活取得了患者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1985年5月6日我院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吻合血管,再植成功一例大部断离的右手食指。因伤情特殊,特报告如下:患者女,三十岁,农民。5月6日下午在操作洗麦机洗麦时,右手食指不幸被绞入机内,于中节处大部断离,半小时后急诊入院。检查:右手食指第二节中远三分之一交界处皮肤、皮下、肌腱、神经、静脉及指骨全部断离,仅余两条拉长的指动脉,外膜挫伤,持续痉挛,指端苍白,冰冷,创面被较多的麦麸污染。伤侧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后,伤指指动脉痉挛缓解,措端断面开始渗血,颜色及温度也有所好转。遂在 SXP—Ⅰ型简易手术显微镜下进行清创,并找出指背静脉和桡侧指神经,指骨用克氏钢针贯穿近远两个指关节固定。用11/0  相似文献   

20.
手指末节远段断指伤,此处因为动静脉血管细小,应用显微镜解剖镜很难进行吻合,常常因此放弃再植手术,造成手指不完整,对功能及美观有一定影响,笔者对13例离断手指末节者进行不吻合血管再植手术,11例获得成功,2例失败,成活率84.6%。临床资料 本组13例离断手指,其中7例切割断指,远近两残端比较整齐,各残端修整皮胅下组织及指骨O.1cm后进行再植。6例挤压断指,两残端不整齐.各残端修整皮肤皮下及指骨O.2cm。均采取指骨中央用7号注射针头纵行穿针固定方法。1例断指远段挫烂组织变性坏死,另1例断指靠近指关节处离断,其远段长度超过1.5cm,失败。11例成活,术后无渗出,无感染,两个月后拔除固定针,三个月后皮肤黑痂脱落,痂下愈合,患指功能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