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宣  何荣 《中国医学创新》2007,(10X):101-101
目的探讨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康复护理措施,最大限度恢复膝关节功能。方法对30例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进行护理,指导早期功能训练,辅以CPM等多种康复干预措施,规范功能锻炼。结果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早期功能训练,辅以器械锻炼,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和膝关节功能的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早期的、系统的骨科康复护理.方法:35例患者在不同方式的内固定术后进行早期的心理康复、物理疗法、被动功能锻炼与主动功能锻炼的护理.结果:35例患者术后效果满意,手术伤口均一期愈合.30例(85.7%)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效果为优;2例(5.7%)效果为差.结论: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早期的、系统的骨科康复护理是膝关节周围骨折病人术后功能恢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①目的 探讨膝关节骨折术后早期康复训练对膝关节骨折术后功能恢复效果的影响.②方法 根据康复介入的时间将79例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在术后即开展早期康复训练,包括心理康复、主动功能锻炼及被动功能锻炼等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在术后3周后按传统康复方法治疗.所有患者均进行Lysholm膝关节评分和膝关节活动范围测量.③结果 观察组膝关节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结论 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早期实施康复训练措施有利于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阳子华 《华夏医学》2014,27(1):184-187
膝关节置换及膝周围骨折术后,早期患肢功能锻炼对膝关节功能康复至关重要,良好的镇痛有利于提高功能锻炼的效果,促进功能康复.笔者就术后膝关节功能锻炼的镇痛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微创术后康复护理措施,以减少术后并发症。方法:将64例病人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近端髓内钉闭合穿钉内固定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两组都给予常规护理。康复组患者再给予早期的功能训练,辅以多种康复干预措施。结果:股骨粗隆间骨折康复组患者早期功能锻炼,病人痛苦少,术后功能恢复好,有利于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6.
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综合康复训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肖媚 《吉林医学》2013,(27):5561-5561
目的:探讨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综合康复训练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8例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其中试验组患者接受术前康复指导、早期主动和被动功能训练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患者仅接受术后早期主动功能训练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优良率和膝关节平均活动范围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实施术后综合康复训练对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具有显著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
申海燕  刘晓娟 《吉林医学》2012,33(17):3714-3715
目的:探讨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患者康复措施的干预对功能康复的影像,使膝关节功能最大限度的改善。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患者100例,采取不同病理对照研究,对照组沿用传统的康复方法。而治疗组采用早期的综合的康复措施。即心理康复早期主动锻炼,早期使用下肢关节康复器(CPM):医护被动锻炼膝关节身躯练习;中药加陈醋熏洗。结果:治疗组膝关节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实施早期综合康复训练,能迅速增加患者术后膝关节活动度,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肌肉和关节功能早日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早期安全有效的功能锻炼方法,以预防屈膝障碍。方法:150例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患者采用摇床屈膝和床边下垂小腿方法,早期练习膝关节屈伸功能,出院后对病人密切随诊,观察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根据内固定强度及骨折愈合情况制定个体化康复锻炼方案。结果:150例骨折愈合后膝关节功能满意。结论:利用摇床屈膝、床边下垂小腿能够在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早期活动膝关节,防止膝关节屈曲障碍。  相似文献   

9.
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治疗与康复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早期与恢复期开始实施康复治疗的不同疗效及术后综合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 选择膝关节周围骨折65例随机分成1、早期综合康复组(26例)、2、早期只接受主动功能训练康复组(21例)和3、恢复期康复组(19例),其中股骨髁上骨折26例和胫骨平台骨折各21例,髌骨骨折18例.第1组采用术前康复教育及早期主动和被动功能训练的综合康复治疗,第2组只接受术后早期主动功能训练康复治疗,第3组在手术30d后X线检查骨折部位对位正确、稳定、拆除外固定后介入康复治疗.所有患者均行Lysholm膝关节评分和膝关节活动范围(ROM)测量.结果 Lysholm膝关节评分和膝关节活动范围(ROM)测量,第3组与第1、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早期康复治疗能最大限度防止肌肉萎缩、关节粘连、恢复肢体功能,使患肢功能障碍降低到最低程度,而采用术前康复教育及早期主动和被动功能训练的综合康复治疗是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康复的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膝关节骨折术后的早期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元英  杨玲  张德辽  郭华英 《四川医学》2007,28(11):1302-1304
目的 探讨膝关节骨折术后的早期康复护理措施对膝关节骨折术后功能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对105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观察其对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实验组(A=50例)在术后第3天开展早期康复护理,包括心理护理,主动锻炼,疼痛护理,使用下肢关节康复器辅助治疗。对照组(B=55例)在术后第3天按传统护理。结果 实验组膝关节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膝部骨折术后早期实施综合的康复护理措施有利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改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早期功能训练指导预防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硬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12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13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患者实施术后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术后早期即采用持续膝关节被动运动(CPM)机进行辅助性功能锻炼。结果术后康复早期实验组和对照组膝关节ROM均有明显的增加(P〈0.05),但实验组在术后2周至8周膝关节ROM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后康复中长期膝关节功能恢复LKSS评分均明显提高(P〈0.05),实验组在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LKS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后康复中长期站立平衡性BBS评分均明显提高(P〈0.05),实验组在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BB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制动易发生膝关节僵硬影响康复效果,术后早期实施膝关节辅助性训练指导,有助于患者接受早期康复训练,并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预防膝关节僵硬发生。  相似文献   

12.
刘晓伟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16(10):1329-1332
目的:观察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早期与恢复期开始实施康复治疗的不同疗效及术后综合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65例随机分为3组,第1组26例,采用术前康复教育及早期主动和被动功能训练的综合康复治疗;第2组20例,只接受术后早期主动功能训练康复治疗;第3组19例,在手术30 d后X线检查骨折部位对位正确、稳定、拆除外固定后介入康复治疗。比较3组术后6个月Lysholm膝关节评分和膝关节活动范围。结果:Lysholm膝关节评分和膝关节活动范围测量,第3组与第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1组效果最佳,第3组效果不理想。结论:膝关节骨折术后早期康复治疗能最大限度防止肌肉萎缩、关节粘连、恢复肢体功能,使患肢功能障碍降低到最低程度,而采用术前康复教育及早期主动和被动功能训练的综合康复治疗是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康复的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膝部骨折患者术后的康复护理要点,最大限度地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5年1月~2009年10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行膝部C型骨折治疗的37例患者术后早期康复护理措施,包括心理护理和早期功能锻等.结果 23例患者随访5~20个月,骨折均愈合.膝关节功能评价,优19例(51.35%),良9例(24.32%),尚可4例(10.81%),差5例(13.51%).结论 对膝部骨折术后患者实施早期的康复护理措施是改善膝关节功能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四肢骨折固定后系统早期功能锻炼护理对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 对本院骨科的220名采取早期功能护理锻炼的四肢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早期功能康复护理锻炼.观察两组患者情况对比.结果 观察组在术后10天及30天肘膝关节活动度上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早期功能护理锻炼能使四肢骨折患者尽早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胫骨平台骨折微创复位内固定术后康复护理经验。方法将60例胫骨平台骨折老年患者微创复位内固定术后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针对性护理组,每组30例。常规护理组行骨科术后常规护理,针对性护理组根据患者病情特点给予心理护理、CPM机锻炼、膝关节主动功能锻炼等措施,评估针对性康复护理的有效性。结果60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为10~24个月,平均18个月。针对性护理组膝关节活动度、Hohl膝关节功能评定疗效均优于常规护理组,并发症(骨折处不愈合、切口感染、膝关节僵硬)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胫骨平台骨折行微创复位内固定术后实施针对性早期综合康复护理措施,有利于膝关节功能改善,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讨论早期康复护理对髌骨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28例髌骨骨折患者术后进行早期功能锻炼、负重训练、关节锻炼及全身活动,观察膝关节功能恢复的情况,并进行疗效判定.结果: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者22例,良者6例,无中等和差的病例,优良率为100%.结论:早期对髌骨骨折术后患者进行康复护理,能够防止组织粘连、肌肉萎缩、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降低并发症,较好恢复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提高膝关节骨折术后的康复效果.方法坚强内固定后早期进行CPM机锻炼.结果28例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结论早期正确应用CPM机功能锻炼,有效提高了患者的康复效果,加快恢复了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索护理康复指导训练结合CPM(持续性被动运动)锻炼在膝部骨折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膝部骨折术的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抽签法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CPM锻炼,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护理康复指导训练.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HSS评分和关节活动度角度,分析护理康复指导训练联合CPM锻炼的应用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各个阶段的HS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各个阶段的HSS评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患者的膝功能活动最大屈曲度、胫骨平台后倾角、股骨角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康复指导训练联合CPM锻炼应用于膝部骨折术后患者的膝关节康复有着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22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康复护理经验.方法 术前进行健康宣教、心理护理以及股四头肌、腘绳肌肌力训练和膝关节、踝关节屈伸练习.术后做好分阶段功能锻炼的康复指导工作.结果 本组22例患者经过上述康复护理措施和功能锻炼方法,无一例感染及其他并发症发生,21~30 d膝关节屈曲度均>90°,术后随访6个月平均关...  相似文献   

20.
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康复措施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的康复措施,使膝关节功能最大限度改善。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沿用传统的康复方法;实验组采用早期综合的康复措施,即心理康复、早期主动锻炼、早期使用下肢关节康复器(CPM)、医生被动膝关节伸屈练习、电脑骨创伤治疗仪辅助治疗以及蜡疗等。结果实验组膝关节活动度明显优于对照组(χ2=16.37,P<0.01)。结论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实施早期综合的康复措施能使膝关节功能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