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促进北京市东城区辖区内基层医疗机构的药品使用规范管理,提高监管效率。方法:构建由基层医疗机构药品使用管理信息系统、药品批发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药品监督管理信息系统3部分组成的"基层医疗机构药品使用监管信息平台",并分析其试运行中存在的问题。结果与结论:"基层医疗机构药品使用监管信息平台"尚面临法律依据、心理顾虑、建立标准药品基本信息数据库等问题,但其运行规范了东城区辖区内基层医疗机构的药品采购渠道和使用管理,提高了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东城分局的监管效率和水平,值得在全国药监系统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肖珏  林银银 《安徽医药》2022,26(9):1892-1896
目的研究安徽省桐城市基层医疗机构药事管理现状,探讨药事管理工作提升方式。方法2022年4月,基于对安徽省桐城市药事管理质量控制中心辖属25家基层医疗机构的现场调查,围绕药事管理人员配备、处方点评、处方审核、药库管理、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使用和管理、抗菌药物管理、重点监控药品使用和管理、国家基本药物供应和保障政策执行情况8个方面进行评分,比较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总体得分合格率。结果25家基层医疗机构药库管理基本达标。具体而言,药学专业技术人员配备达标率、处方点评合格率、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合格率分别为56.00%、12.00%和33.30%;处方审核均为人工审核,抗菌药物管理未建立健全相应制度;分别有17家和25家机构未统计抗菌药物使用率和未提供重点监控药品相关管理制度及各医疗机构重点监控药品目录。国家基本药物供应保障方面,18家公立基层医疗机构中6家在采购金额占比项目达标得分1.50分,8家在采购数量占比项目同比增加或持平得分1.50分,其余4家暂未完成不得分。公立医疗机构总体得分合格率显著高于私立医疗机构(88.90%比42.90%,P=0.032)。结论安徽省桐城市基层医疗机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配备、处方点评、处方审核、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重点监控药品管理均存在不足现象,应增加药学专业技术人员配备,加强处方点评及处方审核管理,积极开展培训提升药学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能,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规范药事管理行为,完善药事管理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规范和整治市场经济秩序的要求 ,切实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 ,国家药监局于日前发出通知 (国药监市 [2 0 0 2 ]110号 ) ,决定集中开展一次对医疗机构使用药剂的专项监督检查活动。通知要求各省 (区、市 )药监局要结合本地实际拟订具体方案 ,突出重点 ,精心组织 ,务求实效。监督检查的时间 :从 2 0 0 2年 4月开始至 6月底。监督检查的范围 :本辖区内医疗机构使用的药品和配制的制剂。重点是对基层医疗机构 (县级及县以下综合医院、卫生院、门诊部、诊所 )及各种专科特色门诊部、诊所所使用的药品和制剂的质量进行监督…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药品抽验在基层医疗机构监管中发挥的作用进行评价与探讨,为基层医疗机构的药品监管提出对策。方法对2010年~2012年北京市海淀区基层医疗机构监督检查和药品抽验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比较基层医疗机构历年抽验率变化、实施抽验工作前后的监督检查评分变化情况、实施过药品抽验的基层医疗机构与基层医疗机构整体评分差距,评价抽验工作对基层医疗机构监管的作用。结果与结论在继续做好药品抽验的基础上,对医疗机构的监管策略应有所调整,通过培训交流、建立新型监管模式,借助绩效考核等手段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管。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安徽省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与药学服务现状,为药事管理质量控制工作和建立药师培养模型提供依据。方法全省医疗机构药学部门在线填写调研表,内容包括医院信息、药事管理组织建设、药学部门人员结构、药学部门基本情况、临床药学工作、临床药师制建设、药学会诊情况、药品质量管理、药品使用、药品短缺。对调研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共收到885家医疗机构有效调研表,其中三级医疗机构62家(7.01%),二级93家(21.8%),一级81家(9.15%),基层549家(62.03%)。不同级别、性质的医疗机构之间药事管理与药学服务存在较大差异。结论应以三级综合医院牵头,建立全省三级质控网络体系,逐步提高二级、一级和基层医疗机构药学服务水平;医院药师培养要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建立规范化系统化的继续教育模式,以适应新时代药学服务转型。  相似文献   

6.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局 :为保证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 ,在 2 0 0 2年开展药品专项监督检查的基础上 ,按照“三抓一加强”(抓基础、抓基层、抓作风 ,加强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 )的要求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决定在 2 0 0 3年药品稽查工作中 ,继续开展药品专项监督检查。现将专项监督检查的安排部署和要求通知如下 :一、2 0 0 3年药品专项监督检查的主要项目(一 )对医疗机构用药及其制剂进行专项监督检查。主要包括对医疗机构制剂进行专项监督检查 ,对农村诊所和乡镇卫生院用药情况进行专项监督检查和对各类特色诊所、门诊部用…  相似文献   

7.
浅谈基层医疗机构的药品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品终端消费的渠道80%以上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药品的安全、有效、合理、经济也是体现在使用环节上。本文对基层医疗机构的药品管理,如购药、制剂、调剂、药品储存、专业人员、规章制度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建立农村药品监督网络长效运行机制,是“两网”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崇仁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创新农村药监工作理念,探索农村药品监督网络有效运行机制,提升整个药监工作水平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1基本状况崇仁县位于江西的中部,辖15个乡镇,164个行政村,人口32万,其中70%为农业人口。现有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350多个。其中:乡村零售药店19家,乡镇卫生院20家,村卫生室及个体诊所290家。农村医疗机构分散,60%以上分布在山区或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客观上增加了监管工作的难度。2存在的主要问题2·1从业人员药品管理知识匮乏…  相似文献   

9.
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药剂工作监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药品监督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地州、市县级药品监督管理机构组建工作基本完成.各级药品监管部门整顿药品流通市场,打击制假、贩假的违法行为,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反映,基层医疗机构药品管理、使用等方面的问题较多,如何实施有效监管是今后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医联体医疗机构心血管系统基本药物用药结构特点及上下级医疗机构在药品使用上的衔接性,为基本药物制度和分级诊疗实施提供参考。方法:比对2018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与3家医疗机构药品目录,并计算各医疗机构心血管系统基本药物在所有心血管系统药物中的用量占比及用药金额占比。结果:二、三级及基层医疗机构配备心血管系统基本药物的品种分别为36个(75.00%)、35个(72. 92%)和25个(52.08%),品规分别为43个(39.45%)、46个(42.20%)和33个(30.28%),其中口服类心血管基本药物在各级医疗机构的配备相似。基层医疗机构心血管系统基本药物使用量占比及使用金额占比略高于二级及三级医疗机构,但差异不明显。结论:我院医联体内医疗机构心血管系统用药有较好的衔接性,建议通过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建立有效的使用激励和考核机制等调动医疗机构的主动性,提高医疗机构基本药物使用、促进分级诊疗实施。  相似文献   

11.
对489名男女青年进行了脚长、脚掌宽与身高的测量,并记录相关数据,将测量数据输入计算机中进行回归分析,得出脚长、脚掌宽推测身高的直线回归方程,利用脚长推测身高:男性:y=93.55+3.26x,女性:y=130.53+1.41x;利用脚掌宽推测身高:男性:y=130.79+4.18x,女性:y=137.99+2.72x。结果表明,人体脚长、脚掌宽与身高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2.
13.
干荣富 《上海医药》2010,31(9):408-410
纵观医药营销的发展脉络,相继出现过"产品为王"、"利润为王"、"医生为王"、"渠道为王"、"品牌为王"和"终端为王"等理论,但是随着新医改的推进,"招标"、"配送"、"物价"、"目录",成为医药营销的先决条件。在新医改背景之下,2009年医药营销已进入"政府关系为王"的时代。所以理解政策与把握市场成为各企业的头等大事。  相似文献   

14.
刘华昌  莫晓云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2):1647-1648
目的 探讨男性会阴部手术后伤口暴露疗法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450例男性会阴部手术患者,其中250例术后伤口采用暴露疗法,200例术后伤口采用传统包扎疗法,术后观察伤口细菌感染和愈合情况,统计出伤口甲级愈合率,伤口细菌感染率,采用x2检验,用SPSS 17.0统计软件计算.结果 伤口甲级愈合率暴露疗法组为92.8%,明显高于包扎疗法组的91.5%(x2=12.2,P〈0.01).伤口细菌感染率暴露疗法组和包扎疗法组相近(x2=0.06,P〉0.05).结论 男性会阴部手术后伤口采用暴露疗法不会增加伤口细菌感染率,且伤口甲级愈合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5.
刘华昌  莫晓云 《中国基层医药》2010,18(21):1647-1648
目的 探讨男性会阴部手术后伤口暴露疗法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450例男性会阴部手术患者,其中250例术后伤口采用暴露疗法,200例术后伤口采用传统包扎疗法,术后观察伤口细菌感染和愈合情况,统计出伤口甲级愈合率,伤口细菌感染率,采用x2检验,用SPSS 17.0统计软件计算.结果 伤口甲级愈合率暴露疗法组为92.8%,明显高于包扎疗法组的91.5%(x2=12.2,P<0.01).伤口细菌感染率暴露疗法组和包扎疗法组相近(x2=0.06,P>0.05).结论 男性会阴部手术后伤口采用暴露疗法不会增加伤口细菌感染率,且伤口甲级愈合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6.
Oestrogen and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puzzling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The concept that oestrogen replacement therapy is cardioprotective has been challenged recently by the negative results of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s in coronary heart disease. These data have come at a time of rapid advances in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cellular mechanisms of oestrogen. In particular, the cloning of the classical oestrogen receptor (ERalpha), the identification of a novel ER isoform (ERbeta), the availability of specific ERalpha and ERbeta knockout mice models, and the elucidation of receptor functions and signalling pathways linked to non-genomic actions of oestrogen are helping to unravel this complex biology. In this article, these advances will be discussed with particular emphasis on the regulation of nitric oxide synthesis by oestrogen. Furthermore, the puzzling issues that have emerged and the potential for development of novel and specific therapeutic approaches will be highlighted.  相似文献   

17.
18.

Background

There is a need to identify practice patterns of polymyxin use, quantify gaps in knowledge, and recognize areas of persistent confusion.

Methods

A structured electronic survey was distributed to physicians, pharmacists and microbiologists. Demographic information was obtained, along with data regarding availability, stewardship principles, therapeutic usage, dosing, microbiological testing, and knowledge, attitudes and beliefs regarding the polymyxins.

Results

In total, there were 420 respondents with a median of 8 (interquartile range 4–15) years of experience in infectious diseases (52.5%) and critical care (35%). Of the respondents who reported that only one polymyxin was available for use, 17.1% used polymyxin B. Over half (52.5%) of the respondents utilized a loading dose very often/always, and 66.8% dosed both polymyxins in milligrams, with the most common doses of colistin and polymyxin B being 2.5?mg/kg twice daily (60.3%) and 1.5?mg/kg twice daily (65%), respectively, for patients with normal renal function. Polymyxins were most often used for respiratory infections (63%) in combination with a carbapenem (63.6%). Approximately 85% of respondents reported their knowledge level to be fair, good or very good, although 34.9% answered two of the three knowledge questions incorrectly. More than 70% of respondents agreed that confusion exists in all surveyed areas of polymyxin use. Almost all respondents (91.2%) agreed that a polymyxin guideline would be a helpful resource.

Conclusions

This survey revealed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variability in the use and perception of the polymyxins, and identified several areas in which they were being used contrary to the available evidence. The information provided herein lays the framework to harmonize clinical practice, guide future research and shape consensus guidelines.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