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伟 《新医学》2009,40(3):180-18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高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载脂蛋白(a)水平与视网膜病变的关系。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150例,分为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none diabetic retinopathy,NDR)组45例,背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background diabetic retinopathy,BDR)组57例,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组48例,另选5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各组的的血浆HCY、载脂蛋白(a)水平。结果: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的HCY、载脂蛋白(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其中BDR组的HCY、载脂蛋白(a)水平明显高于NDR组,PDR组的HCY、载脂蛋白(a)水平明显高于BDR组(P〈0.05~0.01)。结论:HCY、载脂蛋白(a)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严重程度有关,可作为检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严重程度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307例2型糖尿病患者做眼底检查和荧光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分为糖尿病正常眼底(NDR)98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组209例,其中单纯型视网膜病变(SDR)157例,增殖型视网膜病变(PDR)52例,进行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浆葡萄糖(FPG)检测.结果 HbAlc水平越高,视网膜病变发生率越高(P〈0.01).SDR组HbA1c明显高于NDR组(P〈0.05),PDR组高于SD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FPG水平在SDR组与NDR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控制血浆葡萄糖,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有助于降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的危险.  相似文献   

3.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BNP、HbA1c的变化与视网膜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浆B型钠尿肽(BNP)、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2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的关系。方法分别应用Nycocard READER11分析仪及Dxpress德帕思心梗心力衰竭快速检测仪检测167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包括2型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NDR)患者65例、2型糖尿病伴非增生性视网膜病变(NPDR)患者59例、2型糖尿病伴增生性视网膜病变(PDR)患者43例]及50名无糖尿病及严重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血浆HbA1c和BNP水平。分析各组间BNP、HbA1c水平变化及其与视网膜病变的关系。结果NPDR及PDR组HbA1c水平高于NDR组(P〈0.05),且HbA1c水平越高,DR发生率越高(P〈0.01)。NPDR组BNP水平与NDR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PDR组血浆BNP水平高于NDR组及NPDR组,并且随病变程度加重,其血浆浓度也增加(P〈0.01)。结论PDR患者BNP及HbA1c水平均较高,因此二者联合检测可以间接反映老年DR发生和发展的程度以及是否伴有其他糖尿病性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2型糖尿病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大血管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与大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应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69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tHcy)水平,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tHcy水平与大血管并发症之间的关系。结果 高Hcy组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变发生率均高于正常Hcy组(均P〈0.05)。结论 高Hcy血症与2型糖尿病的大血管病变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栓前状态标志物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根据眼底病变程度将178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无DR组(NDR组)、背景型DR组(BDR组)、增殖型DR组(PDR组).以66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NC组).检测并比较各组受试对象血浆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 DR组D-D、FIB、vWF及hs-CRP水平高于NDR组和NC组(P<0.05或P<0.001);DR组t-PA水平低于NDR组和NC组(P<0.001).与BDR组比较,PDR组D-D、FIB、vWF及hs-CRP水平升高,而t-PA水平降低(P<0.05或P<0.001).结论 血栓前状态标志物D-D、FIB、t-PA、vWF及hs-CRP检测有助于DR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清胆红素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293例,依据眼底检查分为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组(NDR)(n=146)、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DR)(n=147),将DR组分为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PDR)(n=103)、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PDR)(n=44)。对NDR、NPDR、PDR 3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依据总胆红素四分位数分为Q1、Q2、Q3、Q4组,分析总胆红素与DR患病率的关系。结果 与NDR组比较,NPDR组和PDR组中的病程、收缩压均升高(P<0.05),且PDR组中的病程、收缩压高于NPDR组(P<0.05)。与NDR组比较,NPDR组和PDR组中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餐后2小时C 肽(2 h CP)均减低,且PDR组中TBIL、DBIL、间接胆红素(IBIL)、2 h CP低于NPDR组(P<0.05)。与NDR组比较,PDR组中IBIL低于NDR组(P<0.05)。与NDR组比较,NPDR组和PDR组中FPG、2 hPG、HbA1c、TC均升高,且PDR组中FPG、2 hPG、HbA1c、γ GGT高于NPDR组(P<0.05)。与NDR组比较,PDR组中γ GGT高于NDR组(P<0.05)。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TBIL、2 h CP是DR的保护性因素;病程、收缩压、FPG、2 hPG、HbA1c、γ GGT是DR的危险因素。不同TBIL水平DR的患病率存在差异,随着TBIL水平的升高,DR的患病率呈现下降趋势(P<0.05)。结论 TBIL水平的降低与DR发病风险增加显著相关,可作为预测DM患者发生DR风险的潜在性生物标志物。对于血清胆红素偏低的患者,密切监测2 h CP水平以及加强监控管理血糖、HbA1c、SBP、γ GGT,对DR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管内生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方法用酶联免疫法测定68例糖尿病患者血浆VEGF水平,其中无视网膜病变组(NDR)30例、背景型视网膜病变组(BDR)28例、增殖型视网膜病变组(PDR)10例。正常对照组40例。结果糖尿病患者VEGF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BDR组、PDR组明显高于NDR组(P<0.05)。结论VEGF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病变程度密切相关。定期测定糖尿病人血中VEGF可作为了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程度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宁静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7):6508-6509
目的:研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血小板活化的关系。方法:将80例2型糖尿病(T2MD)患者分为2组: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DR)组5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组30例,以我院健康体检正常者30例为对照(NC)组。分别测定Hey、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62p、CD63水平。结果:T2MD患者CD62p、CD63、Hcy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DR组CD62p、CD63、Hcy明显高于NDR组(P<0.01)。Hcy与CD62p呈正相关(r =0.623,P<0.05),与CD63呈正相关(r=0.542,P<0.05)。结论:T2MD患者血浆Hcy水平升高、血小板活化与DR有密切关系。血浆Hcy升高、血小板活化可能在DR的发病机制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DM)视网膜病变(DR)与血脂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研究。方法对2011年1~12月我科住院的2型DM患者128例分为3组:无视网膜病变(NDR)组46例、单纯型视网膜病变(BDR)40例和增殖型视网膜病变(PDR)42例,检测其血脂、糖基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水平等。结果 NDR、BDR、PDR组中依次升高,组间进行q检验进一步两两比较,TG有显著差异(P<0.05);PDR组的HbAlc显著高于BDR组(P<0.05);DR与ISI呈现明显负相关,与FINS呈现正相关(P<0.05)。结论 DR的发生和发展与脂代谢紊乱及胰岛素抵抗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与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变化及相关性。方法自内分泌科接诊2型糖尿病患者中选取124例,将其分为糖尿病伴非增值型视网膜病变(NPDR)组40例,糖尿病伴增值型视网膜病变(PDR)组41例,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NDR)组43例,另选取健康志愿者组(NC组)40例进行比较,取空腹静脉血,测定各项指标并行相关性与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PDR组RBP4、Hcy水平均高于NPDR组、ND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PDR组RBP4、Hcy均高于ND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BP4与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cy均呈正相关(P0.05),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呈负相关(P0.05);Hcy与FPG、HbA1c、TC、TG、LDL-C、RBP4均呈正相关(P0.05),与HDL-C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DR与Hcy、RBP4、HbA1c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DR患者Hcy、RBP4水平呈现为高表达,且随着病情进展表现为逐步升高,即与DR发生、发展呈正相关,可作为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