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2 毫秒
1.
希明婷片治疗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希明婷片治疗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开放、阳性对照研究方法,将6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倍美力组),应用KuppermanIndex量表,评价治疗前后潮热多汗、烦燥易怒、失眠等围绝经期症状评分值的改变及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激素水平、B超等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潮热多汗、烦燥易怒、失眠等症状总积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血雌激素(E2)、卵泡刺激素(FSH)、子宫内膜厚度等改变两组患者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希明婷治疗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2.
徐国萍  葛芳 《现代妇产科进展》2011,20(6):454-456,461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综合征伴发抑郁障碍的合理治疗方案,提高围绝经期妇女身心健康的水平。方法:选择围绝经期抑郁障碍患者125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用黛力新联合性激素治疗(HT)(64例),对照组单用HT(61例)。观察治疗前后Gr绝经相关症状评分和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Gr绝经症状评分:治疗2周后两组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两组无明显差异,但4周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研究组各时段分值均低于对照组,随治疗时间推移,差异逐渐显著。SDS抑郁评分:治疗2周末研究组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3周末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3周后无明显改善。并且研究组各时段分值均低于对照组。结论:HT联合小剂量黛力新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能有效缓解抑郁障碍,减轻躯体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因子宫良性疾病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同时机会性切除双侧输卵管对女性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9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因子宫良性病变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的患者80例(双侧附件均不合并病变),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手术同时行双侧输卵管切除的患者40例(实验组),保留双侧输卵管的患者40例(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血清性激素水平变化及术后围绝经期症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天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术后FSH及LH水平随着时间推移持续升高,E2水平持续下降,术后6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3个月卵泡刺激素(FSH)及黄体生成素(LH)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雌二醇(E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时间点两组间激素水平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Kuppermann评分显示,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内围绝经期症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会性切除输卵管不会加重卵巢功能衰退,且安全可行,围绝经期妇女及携带卵巢癌高危因素患者可考虑同时预防性切除输卵管。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曼月乐和安宫黄体酮在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保守治疗的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分为安宫黄体酮组(n=35)和曼月乐组(n=33),进行配对研究,比较安宫黄体酮组和曼月乐组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及治疗前、后血红蛋白和子宫内膜厚度的变化。结果:在治疗3个月后,曼月乐组有效率为90.91%,安宫黄体酮组有效率为6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后血红蛋白(Hb)均上升,但以曼月乐组更为显著;但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均变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曼月乐和安宫黄体酮治疗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均安全有效,但是曼月乐组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女性围绝经期HRT的临床应用的意义。方法:将8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分为2组,甲组40例应用HRT治疗,乙组用一般药物对症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治疗1个月后,两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105),治治疗1个月后,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105)。结论:HRT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法效明显优于一般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宫颈鳞癌患者在放疗前行腹腔镜下卵巢移位术对卵巢内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研究组(n=30):选择40岁以下ⅡB~ⅢA期宫颈鳞癌患者,在放疗前行腹腔镜下卵巢移位术;对照组(n=20)为同期确诊的40岁以下ⅡB~ⅢA期宫颈鳞癌患者,未接受卵巢移位术直接放疗者。两组分别于放疗前、放疗后12月测患者卵泡期血清E2、FSH和LH水平,行围绝经期综合征量表(Kupperma)评分,观察其围绝经期症状出现情况。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放疗前患者的E2、FSH和LH水平及均Kupperman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放疗后12个月16例出现卵巢功能下降,对照组则2例出现卵巢功能下降,18例出现卵巢功能丧失;两组间激素水平及Kupperman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轻晚期宫颈鳞癌患者放疗前行腹腔镜下卵巢移位术,可使卵巢功能得到一定的保护。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更年膏治疗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肝肾阴虚型)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门诊收治的患者60例,均符合诊断标准。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更年膏治疗,对照组给予六味地黄丸,服药时间均为12周,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症状积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证侯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主症积分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未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结论更年膏用于治疗女性围绝经期期综合征疗效可靠,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女性雌激素缺乏与耳鸣的关系及激素补充治疗(hormone supplement therapy,MHT)的疗效。方法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科门诊因难治性耳鸣就诊的围绝经期女性60例,进行耳鸣及更年期问卷调查及激素测定。按是否接受MHT治疗分为治疗组(40例)和未治疗组(20例),治疗组依据更年期Kupperman评分分为轻度组(20例)及中重度组(20例),对患者年龄、绝经情况、FSH、E2及耳鸣评价量表(tinnitus evaluation questionnaire, TEQ)评分比较及治疗疗效进行评价。结果轻度组、中重度组和未治疗组治疗前患者的年龄、绝经情况、FSH、E2及TEQ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后耳鸣程度TEQ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中重度组与轻度组、未治疗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中重度组接受治疗后耳鸣消失或症状减轻,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难治性耳鸣患者中,伴有明显围绝经症状的患者,以MHT为主的综合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哮喘补益膏加减联合三伏贴治疗儿童哮喘缓解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18年6月四川省中医院就诊的哮喘缓解期患儿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采用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及口服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治疗,观察组采用口服哮喘补益膏加减及三伏贴治疗。疗程3个月。治疗结束后,从哮喘症状控制水平、肺功能、中医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疗效、安全性方面对比两种方案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脱落6例,对照组脱落4例。两组在哮喘症状控制水平和无喘息症状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肺功能方面,两组治疗后最大呼气流速峰值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最大呼气流速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症状总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反复感冒次数、自汗、纳差、大便异常中医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29/30),显著高于对照组43.3%(1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哮喘补益膏联合三伏贴对儿童哮喘缓解期肺脾气虚证的治疗期间、治疗结束后患儿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哮喘补益膏加减联合三伏贴治疗儿童哮喘缓解期的临床疗效效果好且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低剂量结合雌激素(CEE)与标准剂量CEE联合天然孕酮或地屈孕酮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比较。方法:本试验为单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2014年2月至2015年12月招募绝经早期有子宫、有绝经相关症状的妇女(共107例完成试验),随机分为3组:A组35例(低剂量CEE+天然孕酮)、B组37例(标准剂量CEE+天然孕酮)、C组35例(标准剂量CEE+地屈孕酮),采用连续序贯方案治疗12个周期,在第3、6、9、12周期结束后记录改良Kupperman评分,计算有效率,用药前与用药后抽血测定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结果:在治疗3个周期后,改良Kupperman评分值均显著性下降(P均0.01),3组间的完全缓解率、显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B组有效率(89.2%)显著高于A组(60%,P=0.024)和C组(61.9%,P=0.035)。治疗结束后,3组的完全缓解率、显效率、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与治疗前比,3组的FSH值均有显著性降低(P0.001),E2值均显著性升高(P0.001)。治疗结束后,3组FS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E2值A组显著低于B组(P=0.002)及C组(P=0.004),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32)。不良反应主要为阴道不规则流血和乳房胀痛,A、B、C组阴道不规则流血的发生率分别为20.91%、39.51%、19.99%,B组显著高于A与C组(PAB=0.034,PBC=0.015),A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乳房胀痛的发生率A、B、C组分别为30.22%、37.46%、68.06%,A、B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显著高于A、B组(PAC=0.008,PBC=0.002)。结论:低剂量雌激素补充已可满足大部分患者缓解围绝经期综合征的需求,加用天然孕酮比加用地屈孕酮对围绝经期症状的缓解作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Our goal was to determine the frequency, degree, and location of perineal lacerations and the neonatal outcomes associated with the use of two techniques of perineal protection--expectant ("hands off") and interventionist ("hands on")--during childbirth. We conducted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to compare the effectiveness of two techniques for perineum protection during spontaneous delivery. Study participants included 70 nulliparous expectant mothers, who were divided equally between the "hands off" and "hands on" groups (n = 35 per group). Perineal laceration occurred in 81.4% of the women. Among these, first-degree lacerations were predominant (82.5%). Lacerations in the anterior and posterior regions of the perineum occurred with similar frequencies. Laceration rates did not differ between the "hands off" and "hands on" groups (P > .05). Neonatal outcomes were similar in both groups. The use of "hands off" technique of perineal protection does not alter the frequency or degree of perineal lacerations in childbirth, relative to a "hands on" technique.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