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脐血干细胞归巢到骨髓后可发挥造血免疫重建功能,因其细胞数量有限,所以提高归巢效率可以提高移植成功率.目前,有关促进脐血干细胞归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改进输注方式,改变骨髓微环境,黏附分子相互作用和扩大信号转导通路等方面.本文就影响脐血造血干细胞归巢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脐血干细胞归巢到骨髓后可发挥造血免疫重建功能,因其细胞数量有限,所以提高归巢效率可以提高移植成功率.目前,有关促进脐血干细胞归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改进输注方式,改变骨髓微环境,黏附分子相互作用和扩大信号转导通路等方面.本文就影响脐血造血干细胞归巢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脐血干细胞归巢到骨髓后可发挥造血免疫重建功能,因其细胞数量有限,所以提高归巢效率可以提高移植成功率.目前,有关促进脐血干细胞归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改进输注方式,改变骨髓微环境,黏附分子相互作用和扩大信号转导通路等方面.本文就影响脐血造血干细胞归巢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脐血干细胞归巢到骨髓后可发挥造血免疫重建功能,因其细胞数量有限,所以提高归巢效率可以提高移植成功率.目前,有关促进脐血干细胞归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改进输注方式,改变骨髓微环境,黏附分子相互作用和扩大信号转导通路等方面.本文就影响脐血造血干细胞归巢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脐血干细胞归巢到骨髓后可发挥造血免疫重建功能,因其细胞数量有限,所以提高归巢效率可以提高移植成功率.目前,有关促进脐血干细胞归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改进输注方式,改变骨髓微环境,黏附分子相互作用和扩大信号转导通路等方面.本文就影响脐血造血干细胞归巢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脐血干细胞归巢到骨髓后可发挥造血免疫重建功能,因其细胞数量有限,所以提高归巢效率可以提高移植成功率.目前,有关促进脐血干细胞归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改进输注方式,改变骨髓微环境,黏附分子相互作用和扩大信号转导通路等方面.本文就影响脐血造血干细胞归巢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脐血干细胞归巢到骨髓后可发挥造血免疫重建功能,因其细胞数量有限,所以提高归巢效率可以提高移植成功率.目前,有关促进脐血干细胞归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改进输注方式,改变骨髓微环境,黏附分子相互作用和扩大信号转导通路等方面.本文就影响脐血造血干细胞归巢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脐血干细胞归巢到骨髓后可发挥造血免疫重建功能,因其细胞数量有限,所以提高归巢效率可以提高移植成功率.目前,有关促进脐血干细胞归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改进输注方式,改变骨髓微环境,黏附分子相互作用和扩大信号转导通路等方面.本文就影响脐血造血干细胞归巢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脐血干细胞归巢到骨髓后可发挥造血免疫重建功能,因其细胞数量有限,所以提高归巢效率可以提高移植成功率.目前,有关促进脐血干细胞归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改进输注方式,改变骨髓微环境,黏附分子相互作用和扩大信号转导通路等方面.本文就影响脐血造血干细胞归巢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脐血干细胞归巢到骨髓后可发挥造血免疫重建功能,因其细胞数量有限,所以提高归巢效率可以提高移植成功率.目前,有关促进脐血干细胞归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改进输注方式,改变骨髓微环境,黏附分子相互作用和扩大信号转导通路等方面.本文就影响脐血造血干细胞归巢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在临床上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但脐血移植后造血及免疫重建迟缓却是脐血移植的一大诟病.研究发现,脐血干细胞归巢缓慢是脐血移植后造血重建迟缓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就脐血干细胞归巢缓慢的相关机制和处理对策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骨髓腔内注射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骨髓腔内注射造血干细胞移植旨在促进HSC的归巢。近年来已有大量的动物实验肯定了不同来源供体细胞通过骨髓腔内注射能有效地归巢并植入骨髓、迅速重建受体造血和免疫功能、减少GVHD,诱导同种异基因器官移植免疫耐受,提高受体生存率。本文主要对该技术在骨髓移植、脐血移植、研究HSC生物学特性等方面的作用以及临床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脐血作为一种造血干细胞来源已被普遍认可.但是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LICBT)后植入延迟问题仍是影响UCBT广泛应用的最大障碍,因此关于UCBT植入动力学和脐血造血干细胞归巢的机制研究已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针对近年来这些方面的主要研究和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造血干细胞(HSC)植入延迟是脐血移植(UCBT)面临的主要问题,由于植入延迟导致患者移植后感染发生率高,移植相关死亡率增高,限制了UCBT的进行.脐血HSC存在归巢缺陷是造成植入延迟的原因之一.多项研究发现,岩藻糖基化处理能修复脐血HSC的归巢缺陷,并且其操作简便、快捷、安全、有效,对脐血HSC的自我更新与分化能力无损伤,是解决上述难题的可行方法.笔者拟就岩藻糖基化修复脐血造血干细胞归巢缺陷技术的相关研究与临床应用进展进行回顾与展望.  相似文献   

15.
造血干细胞归巢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造血干细胞 (HSC)归巢是指HSC通过静脉移植经外周血循环进入受体后 ,经复杂的分子间相互作用而介导的其在骨髓内的识别与定位。归巢包括一系列过程 ,以移植的干细胞滚动粘附于骨髓血窦内皮始 ,继之以稳定的粘附并穿行内皮细胞 ,最终达到血管外骨髓微环境并开始重建造血[1 ] 。尽管由于造血干细胞移植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但调节造血干细胞归巢的机制尚未完全清楚[2 ] 。同淋巴细胞归巢一样 ,HSC归巢也是由粘附分子和趋化分子介导的。该过程有骨髓内皮细胞、HSC、骨髓造血微环境及其分泌或表达的分子共同参与。目前已知免疫球蛋…  相似文献   

16.
是脐血输血还是脐血干细胞移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是脐血输血还是脐血干细胞移植兰炯采郑世荣骨髓移植使造血系统恶性肿瘤、造血功能异常、造血功能衰竭、骨髓抑制、免疫缺陷……的诸多患者获得新生。“骨髓移植”的实质是骨髓中的造血干(祖)细胞移植。造血干细胞的移植方式可采用骨髓干细胞移植,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及脐...  相似文献   

17.
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SCT)是治疗血液病、恶性肿瘤、某些遗传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要手段.植入的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HSC)能否顺利归巢至骨髓并重建造血是HSCT成功的关键.伴随着对HSC归巢机制的不断认知,人们已不再满足于纯粹的体外功能学研究,如何实现造血干细胞归巢的可视性观测、了解植入细胞在骨髓微环境中的定植程序成为研究者们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近年来,随着成像技术的发展,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e,CLSM)和双光子显微镜(two-photon microscope)能够对组织或细胞进行三维重建和实时观测,使可视性研究HSC归巢成为现实.本文对可视性研究方法及其在HSC归巢研究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恶性血液病、非恶性难治性血液病的重要手段。由于脐血含有丰富的造血干细胞,而且来源广泛,因此,脐血移植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脐血中的造血干细胞较外周血和骨髓中的干细胞更原始,免疫性弱,有核细胞数量有限,造血重建较缓慢,因此,脐血移植较骨髓和外周血移植护理的难度更大。2001年5月~2002年  相似文献   

19.
背景:骨髓是目前间充质干细胞的主要来源,但由于取材不便、细胞数量受年龄限制等原因,其应用具有一定局限性.近年来,羊膜作为间充质干细胞的新来源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目的:探讨人羊膜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对造血干细胞的扩增是否有支持作用,以及怎样提高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和造血干细胞共移植成功率.方法:利用组织块培养法,从足月分娩的人羊膜中分离培养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脐血单个核细胞,采用免疫磁珠分选技术分选其中 CD34+细胞.分别用脐血单个核细胞和 CD34+细胞与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连续 4 周,每周计悬浮细胞浓度,并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及无滋养层组作为对照.采用集落形成实验,把扩增的脐血单个核细胞和CD34+细胞分别接种至甲基纤维素半固体培养基中,14 d 后根据典型形态特征计数造血集落数.结果与结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可促进人脐血单个核细胞和 CD34+细胞扩增,扩增后两者在甲基纤维素半固体培养基中能够形成造血祖细胞集落,其造血支持作用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相似,两者对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提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具有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相似的造血支持作用,有可能为造血干细胞体外扩增及临床间充质干细胞与造血干细胞联合移植、提高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率提供一种更加理想的间充质干细胞新来源.  相似文献   

20.
造血干细胞向骨髓内归巢是影响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干细胞归巢环节中,近年来新发现的基质细胞源性细胞因子-1(stromal cell derived factor-1, SDF-1)及其受体CXCR-4(SDF-1/CXCR-4)系统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该因子系统的结构、表达以及对造血干细胞的趋化作用及其下游信号传导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