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目的 研究青蒿植株不同部位的药材性状及粉末的显微构造,为黄花蒿药材资源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性状鉴定法和显微鉴定法.结果 描述了青蒿叶、花、茎、根、子的药材性状以及显微特征,并绘制出粉末图.结论 各部位的显微特征均较明显,其中,青蒿叶、花、根、茎的性状及粉末显微特征属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2.
高亚玲  姚东云  张利敏  侯志飞  张静 《海峡药学》2013,(12):58-60,F0003
对二色补血草的原植物形态、生态环境及分布,药材性状特征,根、茎、叶组织结构的显微特征,药材粉末的显微特征等进行了阐述,为保证该药的临床用药安全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生药学鉴定资料.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毛黄堇药材的生药学特征。方法作者在植物分类学方法鉴定的基础上对毛黄堇Corydalis tomentella Franch.药材的性状鉴别特征包括根、根茎、叶柄的横切面显微特征和药材根、根茎、叶及花的粉末显微特征进行了研究,使用HPLC法对药材的主要成分进行分析。结果以图文形式详细记录了毛黄堇药材的性状、组织和粉末显微特征,明确了毛黄堇药材的性状及显微特征;采用HPLC法分析其指标性成分为脱氢为卡丁。结论首次对毛黄堇药材的生药学特征进行研究,为日后工作中毛黄堇药材和饮片的鉴别提供依据、为其人工驯化工作的评价提供参考并且为该药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及质量标准的提升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东北银莲花属6种药材多被银莲花、黑水银莲花、反萼银莲花、阴地银莲花、毛果银莲花、细茎银莲花进行系统的生药学鉴定。方法采用性状、显微的方法对银莲花属6种植物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结果通过性状、显微鉴别,最终得到结论,a.性状的主要区别为:根茎形状、颜色、断面质地、断面颜色及气味有明显不同;b.显微横切片的主要区别为:维管束个数及导管个数明显不同;c.显微粉末主要区别为:粉末颜色、表皮细胞颜色、导管种类及大小有明显区别。结论银莲花属6种植物的药材性状、显微特征有明显区别,为鉴别银莲花属植物,开发药源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施群  施淑琴 《海峡药学》2012,24(7):41-43
目的 为鉴别和进一步研究开发苏州荠苧Mosla soochowensis Matsuda.药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利用性状、显微及理化鉴定法对药材进行鉴别研究,确立鉴别特征.结果 其主要特征为:①茎韧皮部狭窄;木质部占绝大部分,并在四角处较发达;射线明显.②叶的下表皮细胞波状弯曲,气孔直轴式.显微常数经测定计算:气孔指数为29.427;栅表比为10.458.③粉末中易见大型的腺鳞(由8个分泌细胞组成)、非腺毛(1~4个细胞组成)和较多的橙皮苷结晶.结论 以上特征可作为苏州荠苧鉴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鉴定齿叶泥花草.方法 采集药材标本,并进行原植物鉴定、药材的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结果 齿叶泥花草的根、茎、叶的组织结构有一定特点,粉末有一定理化特征反应.结论 可为齿叶泥花草的生药鉴定和质量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刺五加的生药特征,明确其鉴别特征,为鉴定刺五加药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生药性状鉴定方法、显微鉴定方法、薄层色谱法。结果:明确了刺五加根及根茎的性状特征、粉末特征、薄层色谱特征。结论:这些特征可作为刺五加的鉴别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青藤的显微鉴定特征,为提高药材质量标准提供参考.方法:对青藤的根、茎、叶及粉末进行显微特征观察及化学成分预试.结果:根横切面木质部可见大型导管,茎横切面的皮层有纤维束断续成环,叶横切面下表皮有气孔,栅栏组织过主脉,有1~2列厚角组织.药材粉末中石细胞多见,单个散在或成群,类方形、类多角形或类圆形,厚壁纤维长梭...  相似文献   

9.
香茶菜的生药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香茶菜的性状、粉末显微、结构显微及香茶菜水煎前后所含熊果酸的定性鉴定进行了观察和研究 ,为其药材鉴定和开发利用 ,提供资料和依据  相似文献   

10.
阳桃根的生药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对阳桃根的生药学鉴定研究,为该药的开发利用及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药材性状、显微特征描述及薄层鉴别方法。结果:描述了该药材的性状和显微特征,薄层色谱斑点清晰。结论:其性状和显微特征及薄层鉴别薄层方法均可为该药的鉴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四川习用柴胡马尔康柴胡的组织形态学。方法:通过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的方法,对药材性状、显微特征进行观察。结果:系统描述了马尔康柴胡的性状及显微特征,并分部位描绘组织和粉末的墨线图。结论:提升马尔康柴胡的药材质量标准,为其开发利用提供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12.
石斛属27种药用植物的性状鉴定特征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中国西南地区产27种石斛属药用植物药材(茎)的性状特征,为石斛药材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考察药材来源,并比较性状鉴定.结果 描述了27种石斛属药用植物药材的性状鉴别特征.结论 可为石斛属药用植物药材的准确鉴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翠云草进行系统生药鉴别研究,为翠云草的鉴定提供依据。方法:观察药材的性状特征、组织结构和粉末显微特征;采用TLC法以穗花杉双黄酮为对照品定性鉴别翠云草;测定翠云草的灰分、醇溶性浸出物。结果:建立了翠云草药材的性状鉴别、显微鉴别、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初步确定了其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和醇溶性浸出物的限度标准。结论:为翠云草药材的鉴定和质量评价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藏区习用药材康定独活进行生药学鉴定研究。方法:对康定独活的性状特征、横切面与粉末显微鉴定特征、大类化学成分种类、总香豆素含量进行了研究,并以图文形式记录结果。结果:首次找出了康定独活药材的性状及显微鉴别特征,并确定该药材含有挥发油、香豆素类、有机酸、多糖,可能含有酚类和鞣质、皂苷;建立了康定独活总香豆素含量测定方法,并测定其总香豆素含量为1.53%。结论:本文为藏区习用药材康定独活的鉴别与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并建立了康定独活总香豆素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鸢尾根茎进行系统的生药学研究,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鉴别依据。方法:用传统方法对药材性状进行鉴别;用徒手切片法对其根茎进行切片并观察;粉末显微特征观察;用薄层色谱和紫外光谱进行理化鉴别。结果:详细描述了鸢尾根茎的生药性状、横切面构造、粉末特征以及分析了理化鉴别的研究结果。结论:试验结果可为鸢尾根茎的生药鉴定、质量标准制定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天麻杂交品种与其母本、父本药材性状及显微特征的差异,寻找其鉴别依据。方法:采用生药学常规方法进行药材性状、粉末特征的对比鉴别;采用中药显微数量分析鉴别法进行其显微数量分析鉴别。结果:药材性状上,天麻不同杂交品种与其母本、父本主要在外形和表面的横环纹上有一定差异。显微特征上,其针晶束和导管的大小有显著差异。结论:为天麻不同栽培品种的鉴别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贵州朱砂莲药材的生药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家荣  李林 《贵州医药》1999,23(2):157-159
对贵州省药材市场上作中药朱砂莲的三种朱砂莲药材,作了药材性状,药材粉末显微及理化等生药鉴定。可为朱砂莲药材品种的确定及有关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过塘蛇有毒药用植物进行生药学研究,为临床应用、中毒抢救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资料。方法采用药材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方法。结果发现过塘蛇茎横切面皮层较宽,中间具纤维束,环状排列。叶横切面的中脉维管束上方有栅栏组织通过。根、茎、叶粉末中嵌晶纤维众多,胞腔大。结论以上生药学特征可作为过塘蛇的主要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2种滇产香薷属彝族习用药材野拔子和小山茶的生药学研究,掌握其外观性状与显微特征及其差异,为鉴别与质量标准提升提供依据。方法:应用体式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等仪器设备及数码成像技术手段,从整体、不同部位的性状与细节特征,以及横切面和粉末的显微特征,对野拔子和小山茶进行比较鉴别和数字化表征。结果:2种彝药性状和显微特征存在明显差异。结论:归纳了野拔子和小山茶的生药学鉴定特征,为监督检验、临床使用提供鉴定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鉴定藏药材加哇的生药特征。方法应用基源、植物形态、性状与显微鉴定的方法。结果完成了藏药加哇原植物形态、药材性状与显微特征的描述。结论实验结果为鉴别、开发利用加哇药材提供了鉴定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