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必净联合大剂量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52例口服百草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治疗及血液灌流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血必净注射液和静脉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7 d后,动脉血氧分压、血清生化指标、C-反应蛋白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病死率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联合大剂量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早期应用可减小百草枯对重要脏器功能的损害,降低急性百草枯中毒的病死率,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王光乾  刘思管 《中国医药》2012,7(2):177-178
目的 评价血必净联合大剂量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急诊科2007年8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重度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24例和观察组26例.对照组为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血必净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2次/d,连用7~10d)和静脉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15 mg/(kg·d),连用3d].动态监测、肝肾功能、血气分析等指标.结果 治疗2周后观察组酶学指标、血肌酐和血氧分压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LT:(86±11 )U/L比(135±10) U/L;AST:(265±85) U/L比(543±130) U/L;总胆红素:(8±5)μmol/L比( 17±5)μmol/L; Cr:( 260±110)μmol/L比(532±185) pmol/L;动脉血氧分压:(77 ±13)mm Hg比(60±23)mm Hg(1 mm Hg =0.133 kPa);P <0.05],观察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34.6% (9/26)比66.7% (16/24);P <0.05].结论 早期应用血必净联合大剂量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可减轻百草枯对重要脏器的损害,降低百草枯中毒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王敬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0):1472-1473
目的 比较甲泼尼龙与泼尼松治疗肾病综合征合并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肾病综合征合并乙型肝炎患者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于清晨顿服泼尼松,观察组顿服甲泼尼龙.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肝损害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指标均比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3.94%)高于对照组(84.85%)(x2=1.44,P>0.05);观察组HBV-DNA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2=4.69,P<0.05);观察组患者肝损害作用显著低于对照组(t =5.62,5.13,P<0.05).结论 甲泼尼龙与泼尼松均能有较治疗肾病综合征合并乙型肝炎,但甲泼尼龙的效果优于泼尼松,对患者肝损害作用较轻.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90例过敏性紫癜患者根据平行对照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如止血、抗过敏等,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分别采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和氢化可的松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胃镜复查正常时间,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皮疹、消化道症状、关节肿痛等症状消失时间及胃镜恢复正常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过敏性紫癜能够促进临床症状的恢复,安全性高,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雾化吸入布地奈德联合小剂量甲泼尼龙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效果.方法 将40 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予以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甲泼尼龙;对照组以甲泼尼龙治疗,观察临床效果、动脉血气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组内动脉血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临床效果及治疗后动脉血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明显多于治疗组(P<0.05).结论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能减少全身甲泼尼龙用量,减少并发症.二者联合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能达到与单独使用大剂量甲泼尼龙相当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甲泼尼龙辅助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将94例难治性支原体肺炎小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组常规使用抗生素治疗基础上,观察组56例加用甲泼尼龙,对照组中38例不用,对比两组治疗后的发热、咳嗽、肺部啰音、肺部阴影持续、住院时间及肺外并发症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发热时间、咳嗽时间、肺部啰音持续时间、肺部阴影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肺外并发症中除血尿发生无明显差异(P>0.05),其他并发症的发生观察组较对照组均明显少(P<0.05)。结论:对于难治性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治疗在常规使用抗生素治疗基础上宜使用甲泼尼龙。  相似文献   

7.
甲泼尼龙冲击治疗急性期多发性硬化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甲泼尼龙冲击治疗急性期多发性硬化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46例急性期多发性硬化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给予甲泼尼龙治疗,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显效14例,有效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2.6%;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4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60.9%;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36,P<0.05).治疗后,两组Kurtzke神经功能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t =3.135,P<0.05).结论 对急性期多发性硬化患者使用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患者神经系统损害,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赵海峰 《中国基层医药》2014,(21):3241-3242
目的:探讨血必净对百草枯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百草枯中毒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100 mL静脉滴注,2次/d,连用1~2周。观察治疗后两组的脏器功能损害程度和病死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肌酐、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C反应蛋白、和肌酸激酶水平显著较低,动脉血氧分压显著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组病死率为2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4%(P<0.05)。结论血必净可减轻百草枯中毒患者的脏器功能损害程度,降低病死率,可有效治疗百草枯中毒。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静脉使用甲泼尼龙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2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给予丙种球蛋白及甲泼尼龙治疗,对2组疗效进行临床观察分析。结果治疗组发热、昏迷、抽搐、肢体瘫痪、精神好转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疗效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泼尼龙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病毒性脑炎能改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古丽班努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2):3365-3366
目的 探讨甲泼尼龙联合氨茶碱治疗急性期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将96例支气管哮喘确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氨茶碱和甲泼尼龙,对照组加用氨茶碱,观察并记录两组治疗效果、起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8.0%)明显高于对照组(73.9%)(P<0.05),起效时间[(7.3±0.5)h]明显短于对照组[(14.7±2.1)h](P<0.05),并发症发生率(8.0%)明显低于对照组(17.4%)(P<0.05).结论 在采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甲泼尼龙和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期患者起效快,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王春微 《中国药业》2013,(16):101-102
目的观察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48例,并与采用西医治疗的对照组48例患者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治疗组痊愈15例,显效15例,有效16例,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痊愈11例,显效14例,有效13例,总有效率为79.17%;经卡方检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6.10,P<0.05)。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及胃镜病理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仅胃镜病理积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乌司他丁联合甲强龙治疗百草枯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急诊2006年7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5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与治疗组(2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乌司他丁注射液50ml,2次/d,连用7d;甲强龙500mg,1次/d,连用5d。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59.25%,对照组有效率为42.3%,且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发生低氧血症、Ⅰ型呼吸衰竭与使用机械通气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大剂量甲强龙治疗可减轻百草枯中毒患者的损伤程度,降低患者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生育年龄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其患病率近年来明显上升,引起医学界的关注。中医认为本病与血瘀有关,属于痛经、癥瘕、不育等范畴,常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本文就活血化瘀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4.
蒋梅  陈露  柯晓斌 《肿瘤药学》2014,(5):359-365
目的观察中医活血祛瘀法联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OXY)控制中重度癌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6例合格纳入对象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2例。所有病例均进行羟考酮缓释片剂量滴定。治疗组同时采用化瘀方汤药内服、双柏散外敷和疏血通注射液静脉滴注。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在疼痛控制及不良反应上的差异。结果羟考酮(OXY)滴定过程显示,治疗组及对照组在初始剂量、OXY起效时间、观察期内OXY最大剂量上无明显差异(P〉0.05),而在OXY维持剂量、滴定达维持剂量时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发现,治疗组NRS、PID评分下降较对照组明显,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活血化瘀法可能减少阿片类药物的维持剂量、缩短滴定达维持剂量时间,但不降低阿片类药物初始剂量、观察期内最大剂量和缩短起效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用于佐治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0例糖尿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50例和对照组9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予以自拟中药协定方保留灌肠;对照组予以中医辨证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0%,高于对照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佐治糖尿病肾病具有补脾益肾、活血化瘀、泄浊排毒之功效,临床疗效确切,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药穴位贴敷加红外线照射治疗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深圳第三中医院和松岗人民医院2012年7月至2013年4月的120例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将这120例血瘀型原发性痛经分成2组,对照组予以维生素和止痛药物口服治疗,观察组予以中药穴位贴敷敷加红外线照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效果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3%,治愈率为69.2%,疼痛积分为(11.42±3.71)分;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1.8%,治愈率为34.5%,疼痛积分为(16.56±5.45)分。以上情况两组间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另外在血块、周期异常、乳房胀痛、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四肢厥冷、腰骶酸痛等伴随症状方面两组比较也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穴位贴敷加红外线照射治疗血瘀型原发性痛经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活血化瘀结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肌梗死,观察髓过氧化物酶与冠心病心肌梗死的关系,确定活血化瘀法对冠心病心肌梗死血管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10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纯西药,治疗组除西药外加用中药丹红注射液活血化瘀,观察髓过氧化物酶治疗前后水平的变化。结果对照组髓过氧化物酶水平治疗后较治疗组高(0.01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HP感染的疗效。方法将17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组根据中医辨证分为5型,对照组用西药抗HP三联疗法,治疗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药辨证施治,疗程4周后,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疗结果。结果治疗组86例总有效率气滞血瘀型(Ⅰ型)91.2%、脾胃湿热型(Ⅱ型)85.7%、脾虚肝胃不和型(Ⅲ型)87.5%、胃阴亏虚型(Ⅳ例)87.5%和气血两亏型(Ⅴ型)100.0%,HP阴转率与各型的治愈率相同;对照组86例有效率Ⅰ型68.8%、Ⅱ型75.0%、Ⅲ型77.3%、Ⅳ例70.0%和Ⅴ型66.7%,HP阴转率与各型的治愈率相同,两组各型间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172例中,以气滞血瘀型、脾虚肝胃不和型多见。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并HP感染疗效好,复发率低,不良反应轻,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配合中药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8例胫腓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外固定支架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外固定支架配合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骨折平均愈合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骨折平均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固定支架配合中药治疗胫腓骨骨折患者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有助于骨折愈合,且不良反应少,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