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观察应用羟基磷灰石涂层股骨柄行全髋人工关节置换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7年4月-2010年11月使用Corail全羟基磷灰石涂层股骨柄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141例(164髋),观察疗效及随访情况.结果 最终共获得随访107例,平均随访47个月,围术期发生术中经股骨矩骨折6例,均对症治疗后痊愈;术后感染2例,1例保守治疗,1例早期清创,关节保留,随访2年以上无复发.影像检查结果无假体松动下沉、无假体周围骨折、无迟发感染、无大腿痛发生、无关节脱位.15髋柄假体周围出现点片状密度增高区.至随访终期Harris评分明显改进(P<0.01).结论 Corail柄应用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高、长期效果稳定和应用范围广泛的特点,正确全面对其特点的认识与良好的手术技术是获得长期效果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生物型股骨柄假体种类众多。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 ,HA )作为生物型假体涂层已有20余年的历史。有研究表明,由于HA具有诱导成骨的作用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疗效及假体使用寿命有着重要意义[1]。本文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011年6月我院采用强生公司生产的具有 HA 涂层 Corail股骨柄假体用于191例全髋关节置换病例,对其进行随访,以探讨Corail股骨柄假体在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中期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临床资料收集明确股骨偏心距对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影响。方法以69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置换术后术侧与健侧偏心距差值分为三组,分组依据是手术侧股骨偏心距和非手术侧股骨偏心距的差值。比较三组股骨柄及股骨头假体类型,并且于手术前后用各项评分系统对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SF-12量表、WOMAC及Harris评分。结果在假体类型方面得出:该手术中使用标准偏心距股骨柄假体为大多数,扩展偏心距股骨柄假体次之,减少偏心距股骨柄假体最少;三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实验患者均获随访,并且术后1年对三组间患者的SF-12量表评分比较,结果显示无显著性差异(P>0.05);WOMAC评分中,躯体功能评分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髋关节功能根据Harris评分标准,得三组间优良率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适宜的增大偏心距有利于术后关节疼痛的缓解以及功能恢复,偏心距减小可能会导致术后关节疼痛加重以及功能减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A组)和全髋关节置换术(B组),每组均为50例.比较两组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1年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全身健康状况评分(SF-36评分)和并发症及再次手术率.结果 A组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328.2±25.7)mL、(77.6±6.8)min和(20.7±1.8)d,显著低于B组的(359.5±27.6)mL、(97.1±6.2)min、(25.2±2.0)d(t=3.67、4.12、3.25,均P<0.05).B组术后Harris评分和SF-36评分分别为(64.7±6.4)分和(76.8±10.1)分,显著高于A组的(59.1±5.8)分和(73.3±9.2)分(t=2.89、2.77,均P<0.05);而VAS评分为(2.2±0.7)分,显著低于B组的(3.1±0.9)分(t=4.05,P<0.05).B组再次手术率为2.0%,低于A组的6.0%(P=0.047);两组肺部感染率和股骨头坏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各有优势,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分析直接外侧入路和后外侧入路2种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入路中假体联合前倾角的差异及对术后髋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2月至2013年10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骨科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33例(144髋),其中采用直接外侧入路(直接外侧组)65例(70髋),后外侧入路(后外侧组)68例(74髋),测量术后髋臼和股骨假体前倾角、术中髋关节中立位的最大屈曲及后伸角度,统计术后脱位率。结果直接外侧组假体联合前倾角为(32±7)°,后外侧组假体联合前倾角为(39±9)°,2种手术入路假体联合前倾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平均最大前屈角分别为(112±10)°和(100±8)°,最大后伸角分别为(15±3)°和(23±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术后未出现脱位,后者术后出现1例髋关节后脱位。结论直接外侧入路和后外侧入路2种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入路对假体联合前倾角的把握有不同要求,且对术后髋关节活动度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比研究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4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按不同手术治疗方式分为全髋组(27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和半髋组(15例,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综合比较.结果 半髋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全髋组(P<0.05);两组术后髋部疼痛、假体松动、下肢深静脉血栓、关节脱位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髋组远期优良率(96.30%)明显高于半髋组(66.67%)(P<0.05).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远期疗效显著,半髋关节置换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等优势,临床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最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关节囊重建方案差异对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Harri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收治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共13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65例)和B组(65例),分别采用常规关节囊重建方案和改良关节囊重建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Harris评分,髋臼假体外展角、前倾角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两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后引流量显著少于A组(P<0.05);B组患者术后3个月和6个月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A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髋臼假体外展角和前倾角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 股骨近端改良关节囊重建方案用于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可有效减少术后引流量,改善远期髋关节功能,并有助于降低术后关节脱位风险,价值优于常规关节囊重建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骨性强直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骨性强直患者43例遵照知情同意原则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0例),分别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保守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及VAS疼痛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优良率分别为91.3%、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28,P<0.05).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骨性强直的临床疗效佳,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Zweymuller螺旋臼应用于骨质疏松病例全髋关节置换术(THR)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双锥面螺旋臼及Zweymuller柄对75例80髋骨质疏松髋部疾患病例施行THR,其中股骨头坏死伴骨性关节炎26例,股骨颈骨折36例,髓臼发育不良伴骨性关节炎13例。术后随访12-72个月,平均48.3个月。术前Harris评分18-63分。结果术后所有患者髓关节疼痛症状消失,行走能力明显改善,临床和X线显示假体位置满意,无松动迹象,Harris评分76-95分。结论双锥面螺旋臼作为生物型假体应用于骨质疏松THR术病例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鲍海星  严清  孙俊  李徽  俞胜宝  黄定安 《安徽医药》2014,(12):2312-2314
目的:探讨大直径(36 mm)股骨头陶瓷对陶瓷全髋关节置换治疗终末期髋关节疾病的适应证、手术技巧及近期临床疗效。方法自2012年11月至2013年12月对51例终末期髋关节疾病患者,采用直径36 mm股骨头陶瓷对陶瓷人工全髋关节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其中男30例,女21例,平均54.2岁(20~79岁),术前诊断:股骨头缺血坏死32例,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9例,强直性脊柱炎5例,原发骨性关节炎4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例。本组均为单侧关节置换,采用Link公司提供的直径36 mm股骨头BIOLOX Delta复合陶瓷对陶瓷(四代陶)界面,髋臼外杯及股骨柄均为生物型。结果该组平均手术时间为85 min(55~130 min),术中平均失血量320 mL(100~1000 mL),随访时间4~15个月(平均7.6月)。随访内容包括Harris评分及X线摄片,Harris评分术前平均46分(28~55分),术后改善至91.2分(82~97分),该组无术后脱位、假体周围感染、深静脉血栓,X线未见异位骨化及假体松动表现,无陶瓷碎裂及髋关节异响。一例并发术中股骨干骨折,行钢丝固定;1例并发臼底骨折,因髋臼假体稳定未做特殊处理,术后3月骨折愈合;1例Crowe Ⅱ型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者术后自觉有髋关节不稳,仍在进一步随访之中。结论大直径(36 mm)股骨头陶瓷对陶瓷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活动度大,脱位率低,界面磨损率低,更加适合年轻、对髋关节使用要求较高的有关节置换指证的髋关节疾病患者。  相似文献   

11.
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胡居正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0):1474-1475
目的 观察髋关节置换术(全髋和半髋)与常规内固定手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5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患者,其中55例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全髋组),60例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半髋组),43例接受常规的内固定手术(对照组).观察三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卧床时间,并分析各组关节活动范围、Harris评分和患者疼痛情况(VAS评分).结果 全髋组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均高于半髋组(均P<0.05),对照组的手术时间最短.全髋组和半髋组的卧床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均P<0.05).全髋组和半髋组的关节活动范围均大于对照组(均P <0.05),全髋组的Harris评分均高于其他两组(均P<0.05).结论 相比较内固定手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2.
钟伟建  何生 《江西医药》2014,(8):670-672
目的:比较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术后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科室手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老年患者89例。其中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的为对照组,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为观察组。采用Harris评分及SF-36量表评估患者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等不同时间点的生存质量。结果共75例患者获得全程随访,随访时间为12个月。前3个月Harris评分及优良率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第6个月及第12个月比较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前两个月SF-36量表躯体健康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第3个月、第6个月及第12个月两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SF-36量表精神健康评分两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无论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还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患者术后半年至1年即能获得满意的生存质量;但由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患者比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患者能够更早下床活动,术后并发症相对较少,故患者能够更早获得满意的近期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微创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微创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行常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及切口长度,对两组患者术后随访进行Harris评分并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手术出血量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无差别(P>0.05);两组患者术后评分比较,3个月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具有手术出血少,创伤小,术后早期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临床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尹虎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4):3731-3733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时机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对术后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随访资料完整的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90例,将其分为急诊手术组和延期手术组各45例,统计不同手术时机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早期并发症及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延期手术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分别为(3.8±1.0)h、(317.3±33.8)ml、(493.8±65.7)ml,急诊手术组分别为(2.1±0.4)h、(184.5±24.2)m1、(287.3±43.6)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7、15.38、22.73,均P〈0.05)。术后1个月,急诊手术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62.8±14.2)分,与延期手术组的(43.1±1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6,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3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急诊手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更有利于患者早期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可以更早减轻疾病给患者所带来的痛苦,但对最终髋关节的功能并无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所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全髋关节置换治疗的方法及特点。方法选择2006年2月至2012年1月我院骨科收治的肾移植术后所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7例。男3例,女4例;年龄34~46岁.。对患者行一次性全髋关节置换。结果 7例患者全部得到随访,最短随访12个月,最长随访6年。置换后假体位置良好,无假体脱位,感染等并发症,患者出院Harris疗效标准评分为86.9分。患者均能生活自理。术后1年随访,所有患者假体形态及位置良好,Harris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疗效标准评分平均90.4分。结论采用一次性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肾移植术后所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关键是完善的围手术期处理,合适的假体类型的选择及规范正确的手术操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半髋关节置换术、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疗效,为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收集149例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患者临床资料,其中采用半髋关节置换术53例(A组)、全髋关节置换术41例(B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55例(C组),比较了三种手术方式的时间、术中失血量和术后下地活动时间,并在1~3年回访采用Harris评分比较不同方式的疗效.结果 A、B组的术后下地活动时间显著短于C组(P<0.05);但C组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A、B组(P< 0.05); A、B、C组Harris评分分别为(89.3±6.5)、(86.2±5.8)、(84.4±4.4); A、B、C组优良率分别为94.34%、85.4%、64.8%,A、B组的Harris得分及优良率显著高于C组(P<0.05).结论 髋关节置换术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均可用于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全髋及半髋关节置换术在手术下地活动时间及Harris得分等具有优越性,在骨折类型、患者状况及经济条件允许下推荐全髋或半髋置换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分析股骨颈骨折治疗术的临床效果,为保证临床疗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本院股骨颈骨折需要实施髋关节置换患者60例,按照手术方法分为两组,分别于术后2个月、4个月根据Harris评分标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并发症,以期评价两组手术的优越性。结果 THA组在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2个月和4个月的Harrisde得分较FH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HA组术中出血量较FH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者优、良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67, P=0.398 VSχ2=2.222, P=0.116),但THA组临床总疗效较FHA组有显著性优越性(χ2=4.356, P=0.036);两组患者在感染和下肢静脉血栓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13, P=0.306 VSχ2=2.069, P=0.246);但FHA组在术后脱位较THA组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56, P=0.049)。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在临床总疗效、骨功能恢复及其术后并发症方面均较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有显著优越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自锁髓内针和带锁髓内针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股骨干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自锁髓内针固定,对照组采用带锁髓内针固定,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髋关节功能进行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58.3±39.4)min vs.(97.4±32.2)min]、临床愈合时间[(70.4±11.5)dVS.(91.2±11.3)d]以及住院时间[(14.4±6.6)d vs.(19.5±7.8)d]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髋关节评分、疗效评价结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自锁髓内针与带锁髓内针在治疗股骨干骨折中均可达到较好的疗效,但自锁髓内针比带锁髓内针手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骨折愈合快,值得在临床治疗股骨干骨折工作中开展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