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 毫秒
1.
平乐县1999年共报告伤寒和副伤寒病例515例,发病率为1207510万,无死亡。现将本县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情况分析如下。1流行病学特征:全县首例病例系3月6日发病,末例病例为12月28日,疫情历时10个月,共发病515例,无死亡,发病率为1207510万,菌型主要是伤寒杆菌和副伤寒甲型沙门氏菌。病例从3月份开始发生,共发病7例,4月份发病23例,5月份发病45例,6月份发病18例,7月份发病83例,8月份发病91例,9月份发病61例,10月份发病98例,11月份发病77例,12月份发病12例,其特点为4~5月份形成第一个疫情小高峰,6月份疫情回落,7~11月份病例迅速增加形[收稿日期]200… 相似文献
2.
近十年我国伤寒副伤寒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伤寒,副伤寒(以下统称伤寒)近十年来,常出现局部的暴发或流行,给人民健康和社会经济等方面造成了很大损失。自1986年开始,组织了以高发省份为主的全国伤寒监测网,按照统一方案进行监测,现将伤寒监测资料结合疫情报告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如下:一、流行特征1.流行强度:近十年伤寒发病率曾出现 相似文献
3.
1999-2006年玉溪市红塔区伤寒、副伤寒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1999-2006年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伤寒副伤寒流行规律,为有效预防和控制伤寒、副伤寒的发生与流行提供依据。方法 对1999-2006年红塔区伤寒、副伤寒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8年来, 共发病5326例, 年平均发病率为130.0/10万,各年发病率在6.3/10万~371.0/10万之间。全年均有发病,5-10月发病率较高,占发病总数的67.8%;性别差异不明显;20~39岁的青壮年发病率较高,占发病总数的54.7%;职业分布以农民、学生、工人、干部职员为主,占发病总数的76.2%。结论 红塔区伤寒、副伤寒发病率处于较高水平,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制。 相似文献
4.
朱红军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6,5(7):1052-1052
宿迁市地处江苏北部,京杭大运河畔,徐、淮、连的中心地带,总面积8 555平方公里,总人口519.55万人,境内有洪泽湖、骆马湖、废黄河和马陵河,湖泊较多,但却是江苏省伤寒、副伤寒发病数最少的市之一,1996年建市以来,从未发生爆发流行。在全省伤寒疫情呈逐年下降的情况下,为掌握宿迁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通过对2009年全国伤寒、副伤寒疫情及国家监测点监测结果分析,掌握疫情态势,了解高发地区病原构成、重点人群带菌状况以及菌株耐药变化情况,为防制对策提供依据。
方法 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网络直报的2009年伤寒、副伤寒疫情信息及国家监测点上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09年全国报告伤寒、副伤寒病例16 938例,死亡9例,其中伤寒12 427例,死亡7例;副伤寒4511例,死亡2例,与2008年相比,伤寒发病数上升13.53%,副伤寒发病数下降3.92%。云南、贵州、广东、广西、浙江和湖南等省(自治区)仍为伤寒、副伤寒的高发省份。监测点病例标本检测结果显示:临床诊断病例的阳性率(19.23%)高于疑似病例(4.56%);分离的病原以甲型副伤寒沙门菌为主,占菌株总数的60.69%;伤寒沙门菌耐药率高于副伤寒沙门菌,不同地区的耐药谱不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析表明,JKPX01.CN0001为我国甲型副伤寒高发区的优势流行带型。
结论 全国伤寒、副伤寒发病总体呈下降趋势,部分高发省份防治形势依然严峻,应及早寻找发病危险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综合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7.
8.
目的分析2005-2008年云南省伤寒、副伤寒高发地区——玉溪市红塔区的甲型副伤寒流行趋势,探讨其流行特征和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2005-2008年伤寒、副伤寒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与云南省和玉溪市伤寒、副伤寒发病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城区发病率(374.59/10万)显著高于农村(96.51/10万);发病高峰呈双峰,持续时间较长。15岁小年龄段发病率及构成均分别低于云南省、玉溪市;农民、散居和幼托儿童比例较低,而大中专学生、工人和干部职员等人群构成较高。2008年红塔区实验室确诊病例全部为甲型副伤寒病例,其分子分型(PFGE)检测结果主要集中在3种带型,表明传染来源具有较高同源性。结论红塔区甲型副伤寒占绝对优势,当地伤寒、副伤寒的流行特征与云南省和玉溪市有明显差异,应根据红塔区伤寒、副伤寒流行病学特征和可能的危险因素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1995-2004年全国伤寒副伤寒流行特征和趋势,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近10年的全国伤寒副伤寒疫情资料,用SPSS10.0软件,并根据开展的疾病控制工作,分析了近10年伤寒副伤寒在我国的发病情况。结果全国报告例数、发病率和病死率在逐年下降,地区分布上仍表现为相对集中趋势,发病季节性、发病人群构成比无明显变化。甲型副伤寒在我国已流行并在继续扩展,在一些地区超过伤寒的流行,但当前存在诊断欠明确、报告病例数不确切的问题。结论伤寒疫情仍然严峻,副伤寒发病呈流行上升趋势,对此需要进一步调查分析;还需要改进伤寒副伤寒的检测方法、明确伤寒副伤寒发病构成、监测疫情发展、分析流行因素,并在高发区开展综合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2004-2012年北京市其他感染性腹泻报告病例的流行特征,为预防控制其他感染性腹泻提供数据参考。 方法 对北京市2004-2012年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上报的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2004-2012年北京市共报告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461-918例,年报告发病率范围为228.59/10万~409.78/10万,呈逐年下降趋势。0~、20~和25~岁年龄组报告病例数居于前3位。散居儿童报告病例数最多,占全部报告病例的22.41%。报告病例较多的区为丰台、海淀和朝阳区,分别占全部报告病例的16.01%、12.48%和10.25%。每年7、8月为发病高峰。实验室诊断病例占全部报告病例的16.66%,报告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 结论 北京市2004 2012年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主要集中在散居儿童,夏秋季是北京其他感染性腹泻的高发季节,防控重点人群应同时关注儿童和成年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浙江省临安市伤寒副伤寒流行规律。 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临安市2002 -2008年伤寒副伤寒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2-2008年临安市累计报告伤寒副伤寒1085例,无死亡病例,年平均发病率29.41/10万,男性发病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1.38∶1,发病年龄集中在15~44岁年龄组,职业以农民、民工为主;7年中发生暴发疫情3起,发病例数占58.53%。结论临安市2002-2008年报告伤寒副伤寒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地区分布具有集中趋势,季节主要集中于4-8月;流行菌株为甲型副伤寒杆菌,水源污染是副伤寒高发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查明2005年宁波市发生的一起伤寒、副伤寒暴发疫情的流行因素,为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并采用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采集市场贝壳类海产品进行实验室检测。对现场调查资料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本起疫情共发生伤寒、副伤寒1029例,发病率为13.10/10万;发病曲线呈双峰状,病例分布以市区为中心波及到周边地区,发病以25~55岁年龄的青壮年为主; 流行病学1∶1配对调查显示:生吃毛蚶和牡蛎者患病的危险分别为对照组的4.0倍和23.0倍(95%CI分别为1.45~11.0和5.1~103.6);同时从市场摊位所采集的牡蛎和毛蚶样品中,各检出1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结论 此次疫情是由生吃受污染牡蛎、毛蚶等贝壳类海水产品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了解湖北省2010-2016年人间布鲁氏菌病(布病)流行特征,为布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2010-2016年湖北省人间布病个案数据,分析布病疫情流行特征、病例就诊等情况。利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中湖北省布病暴发疫情数据,分析暴发疫情特点。结果 2010-2016年湖北省共报告布病947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0.23/10万,发病呈现逐年增加趋势(趋势2=838.312,P=0.001)。病例以农民为主(71.28%)。发病县(区)覆盖率为74.76%(77/103),波及县(区)从2010年2个增至2016年53个,呈逐年增加趋势(趋势2=138.278,P=0.001)。发病至诊断时间间隔中位数为13 d;省级医院报告病例比例呈逐年降低趋势(趋势2=66.027,P0.05),县级医院报告病例比例呈逐年增加趋势(趋势2=31.427,P=0.001)。2010-2016年共报告2起暴发疫情,可疑的暴露因素均为接触染疫的羊只。结论 2010-2016年布病在湖北省呈现由北至南逐年扩增的趋势;基层医疗机构对布病诊断水平不断提高。建议加强布病联防联控,遏制布病的增长势头。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天津市2013-2015年流感暴发疫情的分布特点进行分析,同时探讨疫情报告及时性对疫情流行强度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3-2015年天津市流感暴发疫情资料,分析其分布特点,并应用相关分析研究疫情报告及时性和疫情流行强度的关系。结果 2013-2015年天津市共发生31起流感暴发疫情,平均罹患率为3.54%。全部发生在学校。77.41%的疫情发生在小学。暴发病原类型主要是H3N2型、甲型H1N1型和乙型流感病毒。首次报告病例数,首发病例发病到报告的时间间隔与暴发疫情罹患率和持续时间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天津市流感暴发主要场所为学校,提高疫情报告及时性,及早采取控制措施是减少学校流感暴发疫情流行强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2012年中国(未含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以下同)伤寒和副伤寒国家监测点的优势菌型、菌株耐药变化情况以及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优势带型变化特征。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伤寒、副伤寒国家监测点2012年伤寒和副伤寒重点监测结果进行描述,并与法定报告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13个监测点伤寒和副伤寒总报告发病率为7.86/10万,其中实验室诊断病例(510例)中副伤寒占56.08%。重点监测显示:13个监测点共分离出147株病原菌,阳性检出率为2.55%;分离的病原以甲型副伤寒沙门菌为主(占73.47%),显著高于法定报告数据中副伤寒的比例。不同监测点病原阳性检出率差异很大,病原构成比差异也很大。2012年伤寒、甲型副伤寒沙门菌株对萘啶酸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有所上升。PFGE分析表明,2012年伤寒沙门菌监测菌株出现了3种新的优势带型,而JKPX01.CN0001仍为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监测菌株的优势流行带型。结论伤寒和副伤寒重点监测系统是法定报告的补充,监测点病原以甲型副伤寒为主,需阶段性地对该系统进行评估以保证监测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南疆五地区伤寒监测系统报告病例的准确性,以及基层医疗机构对伤寒、副伤寒的诊断能力和水平。方法 将南疆五地区所有医院报告的发病日期为2016年1月1日至8月31日的伤寒、副伤寒的临床和确诊病例的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与国家伤寒、副伤寒诊断标准进行比较,核实病例诊断的准确性。抽取部分医院,通过访谈检验科医生,了解被抽中医院开展伤寒、副伤寒的实验室检测情况。对临床医生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以面对面访谈的方式,询问医生对伤寒、副伤寒疾病的认知以及参加相关培训的情况。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南疆五地区2016年1月1日至8月31日上报的伤寒、副伤寒49例病例中,临床病例诊断正确率为6.67%(1/15),确诊病例诊断正确率为14.71%(5/34)。共调查32家医疗机构,乡镇级医院仅有5.88%(1/17)可开展细菌培养,100%均未开展肥达试验。调查的105名医生中对临床诊断病例定义的正确回答率只有7.62%,对确诊病例定义的正确回答率仅为11.43%。参加过培训的人员中对诊断标准的回答正确率高于未参加过培训的人员。结论 本次调查发现基层医疗机构开展细菌培养和肥达试验的比例均不高,而且医生对伤寒、副伤寒的诊断标准掌握不规范。建议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担伤寒、副伤寒的核实和免费检测任务,对县(乡)级医院的医务人员应加强伤寒、副伤寒的培训,保证基层医生能及时做出疑似诊断报告,以保持发现疫情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