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郭锡久  严中福 《口腔医学》1996,16(4):175-176
本文通过动物实验研究来评价PN糊剂用于根管治疗术的效果。用PN糊剂对30个狗牙实验性尖周病进行根管治疗术的组织学研究,表明PN糊剂对尖周组织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能刺激已破坏的尖周炎性病变组织较快恢复正常,是一种很有实用价值的新型根管充填材料。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实验研究来评价LA糊剂用于根管治疗术的效果。用LA糊剂对48个狗牙实验性大周病进行根管冶疗术的组织学研究,表明LA糊剂对尖周组织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刺激已破坏的尖周炎性病变组织较快恢复正常,是一种很有实用价值的新型生物源性根管充填材料。  相似文献   

3.
慢性尖周病的组织病理和免疫病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尖周病包括牙槽脓肿、尖周肉芽肿和尖周囊肿。尖周肉芽肿是主要的病理改变,并且是其它两种病理改变的中间环节,是根尖周结缔组织对炎症反应而形成的肉芽组织块。本文重点是复习慢性尖周病时,1.免疫反应参与尖周病的病理过程;2.感染根管的细菌学进展;3.内毒素在尖周炎症和骨质吸收中的作用等方面的目前研究动态。一、根尖肉芽肿的组织病理学 (一)根尖肉芽肿的组织病理特点在几乎所有根尖肉芽肿病变中有淋巴细胞、浆细胞、巨噬细胞、多形核白细胞、肥大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一些标本中有马拉色  相似文献   

4.
尖周肉芽组织中内毒素含量检测及其与临床症状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产色基质法尝试验检测19例慢性周炎组织标本中内毒素含量,并分析其与临床症状间的关系,发现尖周炎组织中内毒素性阳率有症状组为100%,无症状组75%,有症状组内毒素含量明显高于无症状组。  相似文献   

5.
拔除尖周组织治疗尖周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部分尖周炎病例X线摄片提示为根尖囊肿、根尖炎性肉芽肿。在根管治疗中经常规扩大根管、开放引流后症状缓解。但一暂封就出现疼痛、牙龈肿胀等急性尖周炎症状,重新开放后症状缓解。多次反复导致根管治疗不能继续进行。而需要作根尖切除术或拔除患牙。笔者对门诊遇到的上述病例采用局麻下用机用扩大针扩大根尖孔直径约1.0mm左右,用倒钩髓针超出根管口拔除尖周慢性炎性组织,再行根管治疗取得良好效果。1 临床资料1993~1996年间本科门诊病例,经X线摄片尖周有明显稀疏区,直径平均为2.2mm,最大直径为3.0mm。…  相似文献   

6.
何美英  刘向辉  张磊 《口腔医学》2012,32(9):532-534
目的 观察Vitapex诱导年轻恒牙根尖形成后根尖硬组织的组成,探讨根尖形成可能的机制,以指导临床上合理选择诱导剂。方法 用未成年家犬制作牙髓炎、尖周炎模型,再用Vitapex行根尖诱导术,分别于术后4周、8周处死实验犬,作组织切片,观察根尖部硬组织组成,分析其可能的来源,探讨根尖形成可能的机制。结果 牙髓炎组术后4周根尖有骨样牙本质、骨样牙骨质生成,术后8周牙根趋于封闭;尖周炎组术后4周牙根无延长,根尖炎细胞浸润,术后8周根尖有疏松的骨样硬组织生成。结论 通过诱导剂的消毒作用可恢复根尖牙髓或牙乳头活性,从而使牙根继续发育,若根尖牙髓、牙乳头活性丧失,可用氢氧化钙制剂诱导根尖骨组织再生。  相似文献   

7.
尖周病是口腔科常见病、多发病。探讨尖周病的发病机理和修复机制是口腔内科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尖周病是尖周组织的炎症性疾病,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充满着辩证法,本文就尖周病免疫反应的辩证关系作一初步探讨。 1 尖周病的感染与防御 尖周病是指牙齿根尖部的牙骨质、根尖周围的牙周膜和牙槽骨等尖周组织的疾病。疾病是人体系统在一定层次上和在一定范围内的失序、失调、失稳。换言之,也就是机体的自我调节在一定数量上的失调,机体非平衡状态在一定程度上的失稳,机体的高度有序性在一定范围的失序。是否可以这样认为:尖周病是尖周组织在一定层次的失序、失调、失稳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8.
狗牙根尖周病空管药物疗法的组织形态学及炎性细胞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国内外均有学者报告人牙尖周病采用空管药物疗法,临床疗效良好。为了进一步证明该治疗法的效果,本研究对狗牙实验性尖周病进行空管药物疗法,对实验后尖周组织从形态学及炎性细胞定性定量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脉冲Nd:YAG激光根管内照射对狗牙尖周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目的:观察脉冲Nd:YAG激光根管内照射对狗牙尖周组织的影响。方法;组织学切片法和超薄切片法。结果;2.1W,140mJ,15Hz的脉冲;Nd:YAG激光根管内照射25s,对尖周组织产生了明显的损伤,并延缓了尖周病变的愈合。1.2W,80mJ,15Hz的脉冲Nd;YAG激光根管内照射25s,对尖周组织产生的损伤明显轻于传统根管治疗,有利于尖周病变的愈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中重度牙周炎患者炎性病变牙龈组织与健康牙龈组织间基因表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尖周病动物模型的时间评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了观察尖周病不同时间治疗结果的组织病理变化,必须建立尖周病动物模型。用35只恒河猴246牙的525个牙根研究证明:36、60、90d人工造成尖周病变率分别为41.67%、58.33%、96.88%。3个月、半年、1年尖周病疗效组织学愈合率分别为43.75%、58.80%、70.00%。表明人工造成尖周病变时间不能少于3个月,尖周病疗效观察时间至少1年以上,人牙临床疗效观察时间需要2年,  相似文献   

12.
牙髓,尖周炎症组织渗出液中白细胞介素—6含量的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检测炎症牙髓、尖周组织渗出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探讨IL-6与牙髓、尖周炎症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免疫夹心法进行IL-6含量检测。结果:正常牙髓组织渗出液中未检测到IL-6,炎症牙髓、尖周组织渗出液中均有不同含量IL-6检出,急性炎症组高于慢性炎症组,急性尖周炎组高于急性牙髓炎组。结论:IL-6与牙髓、尖周炎症密切相关,主要参与急性期炎症反应,在牙髓、尖周炎症病变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CD14、TLR4在大鼠尖周炎症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D14、TLR4在尖周组织中的分布和表达,为阐明CD14、TLR4在LPS引起的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分别将Pe、Pg菌液封入大鼠髓腔建立大鼠尖周炎症模型,并以髓腔自然开放和开髓后无菌坏死作为对照.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CD14、TLR4在尖周组织的分布情况.结果:4组的尖周炎症组织中均可见大量CD14、TLR4表达阳性细胞,以单核巨噬细胞为主.结论:LPS信号受体CD14和TLR4 可能参与大鼠LPS介导的尖周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4.
〔解创学〕 用荧光素双标记法研究牙齿越巾神经支配及上下额 交叉神经支配4毛2):50恒牙根管的研究4(3):135上领第三磨牙牙根形态浅析4(3):188四川成都与贵州毕节地区人第一、二恒磨牙中央点 隙深度的测定与对比4(4〕:211 〔病理举〕碘仿氢氧化钙制剂对兔牙髓组织的病理变化研究 4(3):166涎腺混合瘤260例临床病理分析4(4)心32一种评价尖周组织炎性病变的组织学方法4(.l):23: 〔药理举〕药物性变态反应4例4(1):n鸦胆子糊失活牙健3和例临床报告4(1):54三聚甲醛致过敏反应1例4(2):124 〔材料学〕颗粒型活性玻璃陶瓷种植实验的组织学研究4(z): 96…  相似文献   

15.
由于牙髓组织变性的结果,根管系统便能提供一部分抗原。这些抗原可以是细菌(死菌或活菌)及其代谢产物,宿主的变性牙髓组织,亦可能是根管治疗剂或根管充填材料。抗原自根管系统源源不断地进入尖周组织,引起抗体形成。如在根管内对抗原产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则抗原与抗体在尖周组织中相互作用可引起免疫反应。根据这种推论,相应的免疫细胞和免疫球蛋白则在尖周损害中出现。由于抗补体免疫荧光法(ACIF)较直接免疫荧光法敏感,作者在本研究中采用此法对人牙尖周损害测定了是否有免疫复合物存在。  相似文献   

16.
尖周外科的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尖周外科现已构成了根管综合治疗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时是尖周疾病唯一的治疗方法。一、目的 1.消除根尖部的副根管和侧枝根管,防止来自根管内残余的坏死牙髓组织的毒素进入尖周组织,引起炎症性反应。 2.使根管系统形成有效的封闭,防止形成渗漉和组织液出现郁积、分解,从而对尖周组织形成激惹。 3.清除尖周区的病理组织。二、适应症 1.根管治疗失败; 2.患牙戴有桩冠,在根管治疗时难以拔除桩钉;有金属冠或固定桥,在根管治疗时难以取下金属冠或固定桥; 3.器械在根管内折断,使另外的器械或根充材料不能通过;  相似文献   

17.
研究证明,在一定条件下,牙髓和尖周组织具有引起过敏性反应所必须的细胞成分。改变了的受损牙髓或尖周组织的宿主组织成分,细菌、细菌成分和细菌产物,各种材料和药物,例如根管内使用的多聚甲醛、甲醛煤酚合剂和根管水门汀成分也能作为半抗原,这些半抗原在体内与宿主蛋白相互作用而变为完全抗原。  相似文献   

18.
猴前牙尖周病模型的X线片和组织病理学对比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告猴前牙根管开放术后X线片和组织病理学对比观察结果。将2只猴的前牙行根管开放,术后26和60天致死,照X线片后制作切片,光镜观察。结果表明,X线片上显示尖周病变,组织病理学检查也见尖周病变;X线片上未显示尖周病变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根管开放术后36天有54.54%、术后60天有85.71%的牙形成了尖周炎症,其形成率和炎症程度,都有随时间延长而不断升高和加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对尖周囊肿的病例只进行根管治疗术面不同时进行囊肿摘除手术的治疗方法称之为保存治疗。过去对尖周囊肿的治疗多认为应采用根管外科方法摘除囊肿、切除根尖,或拔除患牙。近年来,随着对尖周囊肿的组织病理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史俊南认为采用保存治疗方法一般能够治愈尖周囊肿。本文报告1例下前牙尖周巨大囊肿采用保存治疗方法经过6年多时间观察的治愈病例。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论述了马拉赛氏上皮在囊肿形成过程中的组织改变、上皮角蛋白表达模式和上皮增生的可能原因,探讨尖周上皮组织的生物学、病理学特征和尖周囊肿的发病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