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乳腺癌的肺部转移,临床上非常多见,而原发肺癌的乳腺转移,则国内报道不多,我院近期收治1例原发肺癌乳腺转移,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经胸骨正中切口双侧原发性及转移性肺癌I期切除术吴一龙,黄植凡,傅剑华广州中山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胸外科(510060)从1991年6月开始,我们采用经胸骨正中切口I期双肺部分切除的方法,治疗了一例双侧原发性肺癌和一例双侧肺转移癌,现报告如下:病例报告例1...  相似文献   

3.
肺小细胞癌乳腺转移1例李晓敏,赵玉记,苗进义,武静乳腺癌的肺部转移,临床上非常多见,而原发肺癌的乳腺转移,则国内报道不多,我院近期收治1例原发肺癌乳腺转移,现报告如下。患者女性,37岁,住院号(946040)。主因“胸憋、气急伴刺激性干咳两月”经纤支...  相似文献   

4.
肺癌脑转移38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报告了38例肺癌脑转移病例,男28例、女10例,年龄27~75岁,平均55岁。中心型肺癌25例、周围型11例、弥漫型2例。鳞状细胞癌10例、腺癌18例、小细胞癌7例、大细胞癌3例。肺腺癌最易发生脑转移18/38(47.4%)。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早于其他类型。以脑转移瘤为首发症状者易误诊。适当应用手术,放疗及化疗等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病人症状,延长病人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5.
张辉  强万明  毕长富 《肿瘤》2000,20(5):364-365
目的 提高肾上腺转移癌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 4例肾上腺转移癌的诊治情况。结果  4例均经手术及病理确诊 ,其中原发性肺癌 2例、肾癌、鼻咽癌、恶性黑素瘤各1例。结论 有原发肿瘤伴肾上腺区肿物者应考虑转移癌之可能。这种转移癌多为双侧 ,且大小不对称 ,外形不规则 ,无内分泌功能紊乱症状  相似文献   

6.
肺癌男性乳腺转移一例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张柳春,孙凤娟,薛会光,李效荣肺癌多转移至脑、骨、肝等。男性乳腺转移者少见,作者遇到1例,报道如下。男,74岁。因咳嗽、咳大量白色粘痰伴痰中带暗红色血丝、双侧胸痛1周于1993年3月15日入院。不发热,无盗...  相似文献   

7.
胸膜全肺切除治疗肺癌伴胸膜转移和癌性胸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胸膜转移和癌性胸水是原发性肺癌病程的晚期表现,根据国际抗癌联盟肺癌TNM分期属Ⅲb期,既往多以内科治疗为主,反复胸腔穿刺,胸腔和/或全身化疗,疗效不理想。我院自1988年1月至2003年1月开展胸膜全肺切除治疗肺癌伴胸膜转移和癌性胸水共21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肺癌的淋巴结转移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报告行肺癌切除加胸腔内淋巴结广泛清除术69例,有胸腔内淋巴结转移者,48例,转移率为69.6%,共清除淋巴结495个,有癌转移168个,淋巴结经为33.9%,经统计处理,肿瘤大小与纵隔淋巴结转移率的高低有显著性差异。中心型肺癌与周转型肺癌对纵隔淋巴结转移亦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9.
肺癌皮肤转移1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癌皮肤转移癌临床少见,一旦出现多伴有其他部位转移,预后较差,诊断依靠病理学检查.作者统计我院1996初至2000年底收治的315例肺癌中有皮肤转移为12例(3.8%),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转移至甲状腺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伴甲状腺转移1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2013年经病理诊断为右乳浸润性微乳头状癌伴黏液癌,给予6个周期新辅助化疗后行右乳癌改良根治术,术后采用辅助放疗和他莫昔芬内分泌治疗;2019年因颈部肿块行双侧甲状腺次...  相似文献   

11.
肺癌皮肤转移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癌皮肤转移28例临床分析谢颖光张柳春马绪伟肺癌虽皮肤转移较少,发生率仅1%~12%,却是男性皮肤转移癌的主要来源,在女性居第二位[1]。由于原发性肺癌常保持潜伏状态,有时皮肤转移癌可能是肺癌的首发病症,分析肺癌的皮肤转移对肿瘤的早期发现、病理类型的...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肺癌伴皮下转移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发性肺癌晚期多易经血行、淋巴道转移至骨、肝、脑及腹腔等部位,常出现多脏器同时转移,皮下转移是晚期肺癌远处转移少见部位之一,我院1997~2002年收治原发性肺癌伴皮下转移6例,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男5例,女1例。年龄34~69岁,平均50.8岁,其中50~69岁5例,占83.3%。肺部肿块影4例,双肺弥漫性病变1例,肺叶切除术后1例,右肺癌3例,左肺癌2例,双肺弥漫性病变1例,其中2例同时合并骨转  相似文献   

13.
X线立体定向治疗脑转移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恶性肿瘤脑转移的发生率为25%~30%,尸检发生率要比临床发生率高。1996年3月至1998年1月,作者对44例脑转移瘤患者进行了X线立体定向治疗,现将资料齐全的41例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本组41例中,男性33例,女性8例,年龄29~76岁。小细胞肺癌8例,非小细胞肺癌26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2例,鼻咽低分化癌1例,泪腺腺样囊腺癌1例,食管鳞癌1例,肝癌1例,原发灶不明1例。颅外病灶未控25例。脑单发转移32例,≥2个转移者9例。病灶最大直径平均28mm。CT证实病变为囊性者13例,实性者2…  相似文献   

14.
PIP mRN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本研究探讨乳腺组织特异性基因PIP(prolactin-inducible protein)mRN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作为检测乳腺癌微小转移指标的可能性.方法:利用RT-PCR检测PIP mRNA乳腺癌患者癌组织和相应癌旁正常乳腺组织44例,以及胃癌、大肠癌、食管癌、肺癌、卵巢癌标本各5例中的表达.分析PIP mRNA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点之间的关系.结果:44例乳腺癌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中43例表达PIP mRNA,其中有69.8%(30/43)的癌组织相对正常组织低表达;而胃癌、大肠癌、食管癌均未表达.肺癌、卵巢癌各1例PIP阳性.在乳腺癌组织和其它癌组织中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1).PIP表达与乳腺癌病理类型、临床分期、ER、PR状态不相关(P>0.05).结论:PIP mRNA作为乳腺组织特异性标志物可能成为检测乳腺癌微小转移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肺癌脑转移98例临床分析四川省肿瘤医院滕彩勋,姚文秀,张祖蓉,郑智园脑转移是肺癌晚期常见合并症,是导致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我院1987年~1993年收治1062例肺癌病人,其中发生脑转移114例,资料完整的有98例,现报告其发生率、临床表现、治疗...  相似文献   

16.
肺癌颅内转移随着CT的出现,确诊率明显提高,能在无颅脑损伤症状前早期诊断,提高了晚期病人的生存率,本文收集了35例经病理证实肺癌脑转移病人,其中17例以头痛及损伤的症状来就诊,先行CF扫描确诊为脑转移癌,而后查出原发灶在肺部。另18例在肺癌切除术后或治疗中或肺癌发现的同时CT扫描发现脑转移。其中18例行全脑放疗部分病人加局部放疗,1例行化疗。本文着重讨论肺癌脑转移的CT表现及疗效观察。材料与方法1991年1月至1995年10月,我院对38例头痛,肢体乏力或智力障碍。突然失语等症状的患者行CT检查,诊断为脑转移癌。其中17例查…  相似文献   

17.
我院自1994年~1996年共收治20例脑转移性癌患者,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男女各10例,年龄30~72岁,平均年龄50岁。原发病灶均经病理诊断:肺腺癌5例,肺鳞癌3例,乳腺单纯癌4例,髓样癌2例,肾透明细胞癌、食管鳞癌、肾上腺癌、甲状腺癌、小细胞肺癌、前列腺癌各1例。原发灶确诊到发现颅内移时间为2个月至5年10个月。临床表现:不同程度的头昏或头痛16例,恶心或呕吐10例,突然昏迷抽搐3例,轻重不等的肢体瘫痪8例,失语1例.精神失常1例。脑转移癌均经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  相似文献   

18.
女,32岁。胃癌根治术后11个月发现双乳肿块。左右乳外上象限分别有5cm×4cm×3cm、3cm×4cm×2cm肿块,不光滑,欠规则,活动度差,双腋下无肿大淋巴结。彩超提示双乳小叶增生伴结节形成。病理:胃体后壁溃疡型印戒细胞癌,浸润至浆膜层,淋巴结转移(1/28),No12、13(1/4),双侧卵巢转移性印戒细胞癌;双乳转移性印戒细胞癌,脉管内见癌浸润,ER、PR均阴性。行双乳肿块切除术加全身化疗,方案:足叶乙甙 阿霉素 希罗达。术后19个月死于脑转移。小结胃癌转移至乳腺较罕见,尸检报告为0.3%[1]。由于乳腺恶性肿瘤的病理类型中也有印戒细胞癌,故胃癌乳腺转移…  相似文献   

19.
乳腺癌是损害妇女健康的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较高。原发乳腺癌多见,转移乳癌较为罕见。我院从一九七一年至一九八七年共收治乳癌437例,转移乳腺癌仅一例。文献报导,自1903年第一次报告网状细胞肉瘤转移至乳房之后,至今文献报导近百例左右。据估计转移率仅5%以内。女性多由对侧乳癌,男性多由前列腺转移而来。其次如恶性淋巴瘤,黑色素瘤,白血病等有侵及乳房的报导。另外肺癌也有转移至乳房的报导,但均为罕见病例。我院系由肾透明细胞癌转移至双侧乳腺。据文献记载肾癌主要转移到主动脉旁淋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乳腺黏液癌的临床特点、预后情况及治疗效果。方法对58例乳腺黏液癌患者(单纯型35例,混合型23例)进行回顾陛分析,其中保乳手术15例,其余行改良根治术。分析临床特点及治疗与患者生存率的关系。结果女性乳腺黏液癌患者中位年龄47岁,绝经前患者占70.69%,病灶大小1-15cm。单纯型黏液癌无腋淋巴结转移,混合型转移率为65.22%。总5年生存率为89.66%(单纯型97.14%,混合型78.26%)。结论国内35-50岁女性良性肿瘤外观的乳房肿块活检需警惕为乳腺黏液癌。乳腺黏液癌预后较好,手术治疗中保乳的趋势增加。单纯型乳腺黏液癌通常无腋窝淋巴结转移,有希望取消腋窝淋巴结清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