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7 毫秒
1.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消化性溃疡(尤其是十二指肠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绝大多数消化性溃疡的患者有HP感染,约94%的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和约84%的胃溃疡患者胃窦黏膜活检出旧感染。克拉霉素、质子泵抑制剂与阿莫西林合用已被国内消化学界推荐为根除HP的主要方案。现对本院消化科门诊就诊的82例HP阳性患者根除HP的3种治疗方案进行药物经济学分析。  相似文献   

2.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消化性溃疡(尤其是十二指肠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绝大多数消化性溃疡的患者有HP感染,约94%的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和约84%的胃溃疡患者胃窦黏膜活检出HP感染[1]。克拉霉素、质子泵抑制剂与阿莫西林合用已被国内消化学界推荐为根除HP的主要方案[2]。现对本院  相似文献   

3.
雷贝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引起消化性溃疡主要病因,十二指肠溃疡患者90%-100%有HP感染,而胃溃疡有50%。70%有HP感染,根除HP后可以使溃疡愈合,并使溃疡的复发率明显降低。作者应用雷贝拉唑、克拉霉素及羟氨苄青霉素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对溃疡的愈合率、HP根除率、症状的缓解程度及副作用等进行观察,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解HP根除治疗前后不同时期对胃镜下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检出率的影响,探讨疾病的变化趋势。方法:以天津南开医院内科胃镜室为调查对象, 按照不同阶段分为三个组:1983~1986年为HP广泛根除前期组,1993~2009年为广泛根除组,2010~2012年为现阶段组。比较三个组的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检出率,并对广泛根除组及现阶段组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HP感染率进行比较。结果: 广泛根除组与HP广泛根除前期组比较,GU及DU检出率均无统计学差异 (χ2=3.57,P>0.05;χ2=0.00015,P>0.05);现阶段组与广泛根除组比较,GU及DU的检出率均明显降低(χ2=92.84,P<0.01;χ2=75.55,P<0.01),HP感染率也明显降低(χ2=38.776,P<0.01;χ2=188.084,P<0.01)。结论:HP根除治疗有效降低了现阶段溃疡病的患病率,但非HP溃疡的增加为溃疡病远期发病率带来不确定性。非HP溃疡的病因学调查将成为今后溃疡调查与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三联疗法与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效果。并观察分析影响HP的根除率的相关因素。方法胃镜证实为Hp阳性的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171例,随机分成奥美拉唑组94例,雷贝拉唑组77例,三联治疗1~2周,4周后通过C14-尿素呼气试验或胃镜检查判定HP根除率。并观察可能影响HP根除率的相关因素及不良反应等。统计学方法采用x^2检验及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总根除率为83.5%,奥美拉唑与雷贝拉唑OR值为1.15(95%Cl=0.50—2.68P=0.74),两种PPI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吸烟OR值为0.2(P=0.33),十二指肠溃疡与胃溃疡OR值为2.2(P=0.049),治疗1周与2周OR值为2.4(P=0.008)。结论两种PPI药物之间疗效无明显差异。吸烟、治疗时间、病变部位及程度等是影响HP根除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根除HP可促进溃疡愈合和显降低溃疡病复发率.目前HP根除方案较多.我们采用枸橼酸铋雷尼替丁加两种抗菌药物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李昌林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6):3938-3938
目的总结消化性溃疡(PU)的治疗体会。方法采用根除幽门螺杆菌,应用制酸药、保护胃黏膜、手术治疗等方法治疗胃溃疡75例,十二脂肠溃疡129例,复合溃疡22例。结果症状完全消失165例,明显好转46例,HP根除率达95.8%,7例停药后复发,手术治愈8例。结论消化性溃疡以抗HP治疗为主,防止复发,控制胃酸,促进溃疡愈合,诱因治疗及外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三联疗法不同疗程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DU)HP根除和溃疡愈合情况,从而寻找疗程短、HP根除率及溃疡愈合率高的治疗方法。方法收集本院HP阳性的DU患者共90例,分为1周、2周和4周三个不同疗程组,疗程结束后4周复查胃镜、C14呼气试验及快速尿素酶试验,记录HP根除及溃疡愈合情况。结果 HP根除率和溃疡愈合率1周疗程组为86.7%和93.3%;2周疗程组为93.3%和96.7%:4周疗程组为86.7%和90%。三个不同疗程组组间比较溃疡愈合率和HP根除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三联疗法一周疗程HP根除率及溃疡愈合高,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3例胃溃疡、30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人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灭滴灵三联疗法,并与33例胃溃疡30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人行雷尼替丁、阿莫西林、灭滴灵三联疗法分别治疗4周和2周对照。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停药2个月后复查,胃溃疡HP根治率分别为86.1%(31/36)及68.9%(20/33),溃疡愈合率分别为88.9%(32/36)及3.6%(21/33),十二指肠球部溃疡HP根治率分别为86.1%(26/30)及63.3%(19/30),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0%(27/30)及20/30(66.7%)(P〈0.05),治疗不良反应少。结论 奥美拉唑三联疗法能有效根除老年人消化性溃疡HP感染,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0.
<正>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是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胃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主要致病因素。研究显示,HP与不明原因缺铁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维生素B12缺乏相关[1],且近来还有不少HP与偏头痛、脑血管病、帕金森病等相关的报告[2]。根除HP可以加快溃疡愈合速度,显著降低溃疡复发率,预防并发症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应用雷贝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6例HP相关性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联合雷尼替丁治疗,观察组采用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观察两组疗效、HP根除情况、溃疡愈合情况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症状差异明显(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雷贝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HP相关性胃溃疡的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根除率高、价廉、安全适用的幽门螺杆菌(HP)根除方案。方法200例HP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试验组:法莫替丁20mg、四环素500mg、呋喃唑酮100mg均为每日2次,疗程14天。对照组:洛赛克20mg、四环素500mg、甲硝唑400mg每日2次,疗程7天。抗HP治疗结束后1月复查胃镜并检测HP。结果试验组HP根除率、溃疡愈合率、一年后溃疡复发率分别为77.7%、80.9%、3.2%,与对照组的83.3%、87.5%、4.5%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不良反应发生率,试验组为6.4%,低于对照组14.6%。结论试验组方案是根除HP有效、安全、适用、不良反应少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3.
克拉霉素三联疗法治疗儿童消化性溃疡54例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幽门螺杆菌(HP)是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致病因子,大量的临床病例研究证实,对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根除HP治疗可使溃疡病的复发明显降低,克拉霉素已被证明对HP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本文联合应用克拉霉素、质子泵抑制剂、甲硝唑治疗儿童消化性溃疡,观察对HP的根除效果及溃疡的愈合率。  相似文献   

14.
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即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因溃疡的发生和形成与胃酸一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而得名。因此,在治疗药物的选择上,先后经历了中和胃酸,H2受体拮抗药(H2RA)和质子泵抑制药(PPI)抑制胃酸分泌几个阶段。特别是1983年幽门螺杆菌(HP)被发现以来,人们对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学及药物治疗有了很多新的认识,HP的感染也是消化性溃疡的发病原因。故根除HP有助于溃疡病的治愈,减少复发,甚至根治溃疡。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对幽门螺杆菌(HP)的广泛研究证明:HP的存在不仅与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高度相关,而且是发生胃腺癌的一种因素。在合并HP感染的上述疾病的防治上,予以抗菌药物根除HP是  相似文献   

16.
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病和复发密切相关,目前临床上发现制酸剂及抗生素配合治疗胃溃疡的愈合疗效肯定,但对于减少胃溃疡复发率及根除HP治疗方法尚处于探讨之中。该文采用高压氧(HBO)配合制酸剂及抗生素治疗,取得了明显疗效。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994年10月~2001年12月经我院胃镜确诊的活动性胃溃疡的门诊患者,符合下列条件者230例,其中男174例,女56例入选本研究:(1)溃疡长径≥5mm,数目≤2个,溃疡深度未波及浆膜层;(2)胃窦黏膜活检证实有HP感染(HP检查方法:a尿素酶试…  相似文献   

17.
陈波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6):3873-3873
目的 观察消化性溃疡患者在根除HP(幽门螺杆菌)后对胃食管反流的影响.方法 观察86例患者,以快速尿素酶法、<'13>C呼气试验诊断HP感染.予经典三联疗法根除HP.以24 h食管pH值监测,检测有无胃食管反流,观察在根除HP治疗前后消化性溃疡患者出现胃食管反流情况.结果 根除HP与治疗前胃食管反流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根除HP胃食管反流发生率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消化性溃疡患者在根除HP治疗后患胃食管反流病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根除幽门螺杆菌(HP)与消化性溃疡(PU)复发的关系。方法 对HP根除组与HP未根除组随访3年,比较PU复发率。结果 HP根除组与HP未根除组溃疡复发率差异显著(P <0 .0 5 )。结论 根除HP可明显降低PU的复发。  相似文献   

19.
王崇强 《临床医学》2005,25(2):26-27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的根除与十二指肠溃疡愈合和复发的关系。方法 (1)治疗阶段:56例 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行抑酸、根除HP治疗。A组:三联疗法:雷尼替丁 阿莫西林 甲硝唑;B组:二联疗法:雷尼 替丁 阿莫西林,疗程2周,疗程结束后停药2周后重复胃镜及HP检查。(2)随访阶段:对十二指肠溃疡愈合者分 别于6个月和12个月重复胃镜及HP检查。结果 溃疡愈合率:A组:85.2%(23/27);B组75.6%(23/29),无显 著差异(P>0.05)。HP根除率:A组81.5%(22/27),B组:48.3%(14/29),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HP根 除者的溃疡愈合率100%(36/36),未根除者溃疡愈合率50.0%(10/20),有显著差异(P<0.05)。HP根除者与未 根除者溃疡的复发率分别为:6个月2.8%(1/36)、50.0%(5/10),12个月为11.0%(4/36)、90.0%(9/10),差异非 常显著(P<0.01)。结论 HP感染与十二指肠溃疡的愈合和复发关系非常密切,雷尼替丁 阿莫西林 甲硝唑 的三联疗法HP根除率明显高于雷尼替丁 阿莫西林的二联疗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丽珠胃三联不同疗程对Hp的根治及胃溃疡的愈合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丽珠胃三联提供依据。方法:198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一周治疗组、两周治疗组和三周治疗组三组,分别给予丽珠胃三联:标准铋剂60mg+克拉霉素250 mg+替硝唑500 mg治疗1、2、3周,均为每日2次。全部患者疗程结束后,停药4周复查胃镜和HP检查,以判断溃疡愈合和Hp的根除情况。结果:经丽珠胃三联治疗1、2、3周后,Hp得到有效根除,胃溃疡愈合率大幅提升,其中一周治疗组Hp的根除率达85.71%,溃疡愈合率达80.95%,两周治疗组和三周治疗组Hp的根除率和胃溃疡愈合率明显高于一周治疗组(P<0.05),两周治疗组与三周治疗组无明显差异。结论:三组方案均能有效治疗胃溃疡,并能有效地根除幽门螺杆菌。两周疗程方案为更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