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正> 感染性休克时因组织灌注不足,血乳酸浓度升高而引起血液酸硷平衡改变,这已是公认事实。近十多年来普遍使用玻璃微电极技术测定血气成分,将酸硷平衡诊断推向新的高度,以指导临床危重病例的抢救。但在广大中小医院,仍然以二氧化碳结合力作为简便的酸硷平衡指标。由于其测定方法的改进,在排除呼吸因素的影响后,仍不失为一种较为可靠和常用指标。我们从42例内科成人感染性休克中整理出同时有血压和二氧化碳结合力(CO_2CP)记录的病例,  相似文献   

2.
近十余年来,对微量血液气体分析(简称血气)酸硷平衡的测量技术,有了很大发展,为临床检查提供了方便,也减少了病人受动脉穿刺的痛苦,因此对判断呼吸衰竭及各种酸硷平衡紊乱有了比较可靠的客观指标,对危重患者血气及PH值的检查已成监护病情指导治疗及判断予后的  相似文献   

3.
西宁地区210例健康人血液气体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十余年来,对微量血液气体分析(简称血气)酸硷平衡的测量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为临床检查提供了方便,也减少了病人受动脉穿刺的痛苦,因此对判断呼吸聂竭及各种酸硷平衡紊乱了比较可靠的客观指标,对危重患者,血气及 PH 值的检查已成监护病情,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国内有关肺心病等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液体疗法是一门比较精细、要求十分严格的临床应用学科。由于新生儿体液代谢、酸硷平衡方面具有显著的特点,故其液体疗法不同于其他年令时期。本文就新生儿体液生理特点(包括水电解质代谢、酸硷平衡特点),体液紊乱、酸硷失衡临床特点及液体疗法总的原则与要求,进行重点阐述,务求简明扼要。  相似文献   

5.
近十余年来,微量血液分析气体分析酸硷平衡的测量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为临床检查提供了方便,特别是对判断呼吸衰竭及各种酸硷平衡紊乱有了比较可靠的客观指标,尤其对一些危重病儿之血气分析及PH值的检查已成临床监护病情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的重要检查。国内有关成人的血气分析资料报道若干,但对健康儿童的血气分析数与报道较少,而在高原各不同海跋平段健康儿童血气值分析资料尚未见报道。本文将四个不同海拔高度检  相似文献   

6.
<正> 与毒性甲状腺肿高代谢率、低氧血症、组织氧代谢紊乱有关酸硷平衡问题,已被许多学者所注视。然而,其资料是相当矛盾的。肺、神经体液和肾调节着机体的酸硷平衡。肺脏调节机能主要是通过测定动、静脉血 O_2和 CO_2含量以及碳酸酐酶活性来判断动、静脉血 pH 值,PCO_2,硷储和血浆缓冲  相似文献   

7.
酸硷平衡失调和电解质紊乱是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常见的有呼吸性酸中毒(呼酸)、呼酸并代谢性酸中毒(呼酸并代酸)、呼酸并代谢性硷中毒(呼酸并代硷)。而呼吸性硷中毒(呼硷)则较为少见。  相似文献   

8.
重症肺结核可因全身衰竭、心肺功能严重损害及长期补液、利尿、激素等药物应用而产生酸硷平衡失调及电解质紊乱,不仅造成治疗上的困难,有时也常误诊而导致死亡,不可不引起我们的警惕。近年来,由于检验仪器的革新、普及,对防治酸硷平衡失调及电解质紊乱,指导临床工作起了一定的作用。我院肺科近一年来采用国产 XPHB—73型血液 PH 平衡仪测定了重症肺结核的血液酸硷度及二氧化碳分压,用血氧计测定了动脉血氧饱和度,现总结重症肺结核24例的检查结果,着重对酸硷平衡失调中的几个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动脉血气分析已普遍应用于临床,为判断治疗缺氧、机体酸硷平衡紊乱、检测肺功能提供了可靠的资料,也为制定危重病人的治疗护理计划提供了依据.这就要求临床护士一定要掌握动脉穿刺采血技术.现将396例动脉穿刺的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酸硷平衡紊乱与肺性脑病,是造成肺心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我院112例肺心病死亡原因治疗中,因酸硷平衡失调死亡者占25%。在酸硷平衡紊乱中,以酸中毒最多见,但在分析过程中,患者可由酸中毒转变为硷中毒,其发生率据国外报告为10—25%,哈医大报告为20%,我院资料统计达25%。因此,正确判断酸硷平衡紊乱的类型,及时和正确的处理,对降低肺心病死亡率至关重要。我院自1973年后,曾试用醋氮酰胺(Diamox)治疗肺心病硷中毒4例收到较好的效果,在此基础上,以后继续治疗了9例,现将13例的疗效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电解质与酸硷平衡的关系历来为人们所重视,阴离子隙(Anion Gap,AG)是通过下式计算而来的:AG=Na~-(cl~- HCO_3~-) 由于它来自电解质,在阐述体液酸硷状态等方面占有一定的位置,被认为是衡量体液酸硷状态的重要参数之一。有关报导甚多,Emmett 及 Narins 等对 AG 在临床中的运用作了较为详尽的论述。本文拟就有关  相似文献   

12.
肺心病时,维持机体的电解质与酸硷平衡,对提高疗效和改善预后有重要的意义;而此二者的平衡和变动关系非常密切,又相互影响。本文拟从临床实用角度阐述肺心病的电解质紊乱与酸硷失衡的变化规律。一、肺心病的电解质紊乱与酸硷失衡的机体代偿机制: 机体为了维护内环境的稳定,使pH保持在7.5~7.45之间及电解质平衡,以保证组织细胞进行正常代谢,主要依赖体内缓冲系统、肺功能调节和肾功能调节三种代偿反应机制进行维持。肺心病时,由于肺毛细血管床严重破坏,通气换气障碍,通气—血流比率失调,  相似文献   

13.
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进行,有赖于水、电解质的平衡与酸硷平衡,其中尤以Na~ 、K~ 、Cl~-、Ca~( )等与外科疾病关系密切。它的作用在于维持水平衡,维持酸硷平衡,维持渗透压,维持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及物质代谢。  相似文献   

14.
水、电解质及酸硷平衡失常是临床常见的现象。血浆中某些电解质的化验检查,对水、电解质及酸硷平衡失常的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意义。在许多疾病条件下,血浆中电解质浓度是多变的,但不是“乱变”,而是循着一定规律在变化。掌握这些规律在临床上有一定意义。在未讨论变化规律之前,先复习一下有关体液的分布、浓度及渗透压等基本理论。  相似文献   

15.
血气是指血液中所存在的气体而言.在血液中有生理功能的主要气体是O_2和CO_2.通常用分压(P)表示,单位以mmHg或KPa为计算单位.lmmHg=0.133KPa.血气分析是通过对动脉血酸硷度和PO_2和PCO_2等指标的测定来判断机体在病理情况下酸硷平衡状态.1.血气分析常用指标1.1.O_2分压(P_aO_2)PO_2是指血浆中溶解O_2所产生的压力.其正常值为80—110mmHg.P_aO_2主要是反映呼吸功能的,但由于血红蛋白的氧合程度与酸硷平衡有关,亦可作为判断酸硷状态的指标.P_aO_2降低,引起血红蛋白氧合度下降,当P_aO_2<60mmHg时,血氧饱和度急速下降,则组织细胞缺O_2,无氧代谢产物(乳酸等)增多,引起酸硷平衡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16.
血气和酸硷平衡变化是严重烧伤救治过程中必须注意的重要问题。本文就我院1978年1月至1981年1月收治的74例严重烧伤病人各时段血气及酸硷平衡变化的观察结果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导84例复合性酸硷失衡的血气值分析。其中,呼酸并代酸组6例、呼酸并代硷组11、呼硷并代酸组25例、代酸并呼硷组30例、呼硷并代硷组12例。呼吸系疾病为36例(42.86%),其它疾病48例(57.14%)。判断酸硷失衡需要结合临床情况细致分析动脉血气值。应用酸硷失衡预计代偿公式有助于诊断复合性酸硷失衡。超越生理限度的“反应”常提示有复合性酸硷失衡的存在。  相似文献   

18.
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体内不断产生酸性物质(硫酸、磷酸、乙酰乙酸等)及少量硷性物质(氨等),食物或药物进入人体,有些也有成酸或成硷作用。但在正常情况下,机体通过血液缓冲对中和酸性或硷性物质,并通过肺、肾脏排出酸性或硷性物质,维持体液酸硷平衡的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23例有酸硷失衡肺心病患者的阴离了隙(Anion Gap.AG)。其中“二重型”酸硷失衡12例,“三重型”酸硷失衡5例,仅有一种酸硷失衡的6例。全部病例都计算AG值,除呼酸或呼硷以及例“二重型”酸硷失衡(呼酸+代硷)的AG值正常外,其余的AG值均明显高于正常。AG值升高可诊断患者有代谢性酸中毒存住,这对肺心病并混合型酸硷失衡的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测定重型腹泻新生儿32例,血气改变均为急性酸硷失衡,其中单纯性酸硷失衡68.8%,混合性酸硷失衡31.2%,经酸硷失衡代偿预计公式计算及酸硷图对照。新生儿重型腹泻所致的脱水酸中毒临床表现程度与pH,PCO_2,SB下降的多寡有关。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