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近年研究发现硫化氢(H2S)在血管活性调节、炎症反应、细胞增殖凋亡、缺血再灌注、氧化应激等方面起重要作用,而在心肌炎发病机制中也存在这些基本的病理生理过程,因此本研究检测胱硫醚-γ-裂解酶(CSE)/H2S通路在小鼠病毒性心肌炎中的表达。方法:6周龄近交系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 (n=25)和病毒性心肌炎组 (n=30),分别给予PBS和10-5.69TCID50/mL CVB3 0.1 mL注射,第4和10天各随机取10只小鼠处死并取血和心脏标本,检测血清H2S和心肌H2S生成活性,心肌常规苏木素 伊红染色,免疫组化检测CSE蛋白表达。结果:在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小鼠模型中,血清H2S及心肌H2S生成活性较对照组升高(P<0.05),心肌CSE蛋白表达亦增加(P<0.05)。结论:在急性小鼠CVB3心肌炎中CSE和其下游产物H2S水平上调,CSE/ H2S通路表达上调可能通过多个环节参与疾病的发病。[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0,12(9):744-748]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Balb/c小鼠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组织组织蛋白酶L(cathepsinL)的表达及意义。方法CVB3m(Nancy株)病毒感染Balb/c小鼠建立病毒性心肌炎实验模型,采用免疫组化和RT-PCR技术,检测小鼠心肌组织中不同时点(正常和感染后第3、7、15、30天)cathepsinL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与RT-PCR结果显示,感染CVB3m后小鼠心肌组织中cathepsinL的表达随感染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至30d表达最高,各时点cathepsinL的表达水平与正常小鼠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cathepsinL在Balb/c小鼠CVB3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生发展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黄芪活性成分黄芪甲甙对病毒性心肌炎(VMC)小鼠心肌中组织蛋白酶L(cathepsinL,CL)表达的作用。方法BALB/C小鼠100只,随机分成6组。非感染小鼠腹腔无菌注射病毒培养液,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10只,以羧甲基纤维素钠0.1ml灌胃7d)、9%黄芪甲甙对照组(B组10只,9%黄芪甲甙0.1ml灌胃7d);余80只小鼠以柯萨奇病毒(CVB3)腹腔无菌注射制作VMC模型,VMC小鼠随机分为心肌炎对照组和1%、3%、9%黄芪甲甙干预心肌炎组,分别以羧甲基纤维素钠及1%、3%、9%黄芪甲甙0.1ml灌胃7d(分别为C、D、E、F组,每组20只)。14d后处死全部小鼠并取其心脏。采用RT_PCR和免疫组化半定量检测心肌CL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F组小鼠较C组死亡率明显降低[10%(2/20例)vs45%(9/20例),χ2=6.14,P<0.05],B组无小鼠死亡;与C组相比,CLmRNA、蛋白表达水平以及心肌病变积分在F组均显著下降,而1%、3%黄芪甲甙对心肌炎小鼠CLmRNA、蛋白表达及心肌病变积分无明显影响。结论黄芪甲甙可能通过抑制cathepsinL表达,对BALB/C小鼠CVB3心肌炎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在急性病毒性心肌炎(VMC)发病中的作用及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对其影响.方法 将80只4周龄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心肌炎组(n=30)、卡维地洛组(n=30)和对照组(n=20),心肌炎组及卡维地洛组经腹腔接种柯萨奇病毒B3(CVB3)诱发急性VMC,对照组接种不含病毒的Eagle's液;卡维地洛组于接种病毒次日开始灌服卡维地洛5 mg/kg,心肌炎组和对照组灌服9 g/L盐水,每天2次.于接种后的第7、14天随机从各组抽取8只小鼠取血后处死,HE染色检测小鼠心肌病理积分,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水平,RT-PCR检测心肌组织MCP-1 mRNA的表达.结果 心肌炎组心肌组织病理积分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卡维地洛组较心肌炎组病理积分降低(P<0.05);心肌炎组小鼠血清TNF-α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1),且与心肌病理积分呈正相关(r=0.42,P<0.05),卡维地洛组TNF-α水平较心肌炎组显著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心肌炎组小鼠心肌MCP-1 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1),卡维地洛组小鼠心肌MCP-1 mRNA表达较心肌炎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 TNF-α和MCP-1参与VMC的发病过程,卡维地洛可能通过下调TNF-α、MCP-1的过表达减轻CVB3感染小鼠的心肌损害,起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在实验性小鼠病毒性心肌炎(VM)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80只小鼠随机分为2组,VM组(n=70)腹腔接种0.1 ml柯萨基病毒B3(CVB3)建立VM动物模型;对照组(n=10)腹腔接种0.1 ml Eagle's液。VM组于接种后3、7、15、30 d处死,对照组于30 d处死,采用RT-PCR、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心肌MCP-1 mRNA及蛋白表达,HE染色检查心肌病理变化,并对MCP-1蛋白表达与心肌病变积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VM组各时点心肌MCP-1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MCP蛋白表达与心肌病变积分呈正相关(r=0.76,P0.05)。结论 MCP-1过度表达可能在VM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黄芪活性成分黄芪甲甙对病毒性心肌炎(VM)小鼠心肌中组织蛋白酶B(cathepsinB,CB)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Balb/c小鼠100只随机分为6组。非感染小鼠腹腔无菌注射病毒培养液,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10只,以羧甲基纤维素钠0.1mL灌胃7d)、9%黄芪甲甙对照组(B组10只,9%黄芪甲甙0.1mL灌胃7d);余80只小鼠以柯萨奇病毒(CVB3)腹腔无菌注射制作VM模型,VM小鼠随机分为VM对照组和1%、3%、9%黄芪甲甙干预VM组,分别以生理盐水、1%、3%、9%黄芪甲甙0.1mL灌胃7d(分别为C、D、E、F组,每组20只)。14d后处死全部小鼠并取其心脏。采用RT-PCR半定量检测心肌CBmRNA表达水平。结果F组小鼠较C组死亡率明显降低[10%(2/20)vs45%(9/20),χ2=6.14P<0.05],B组无小鼠死亡;与C组比较CBmRNA表达水平及心肌病变积分在F组显著下降,而1%、3%黄芪甲甙对VM小鼠CBmRNA表达及心肌病变积分无明显影响。结论黄芪甲甙可能通过抑制CB表达,对Balb/c小鼠CVB3心肌炎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神经生长因子在小鼠病毒性心肌炎心肌中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VMC)发病过程中,心肌组织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的动态变化及发病机制中作用。方法70只4周龄雄性BALB/C小鼠腹腔接种0.1ml的CVB3建立VMC模型,10只同周龄同品系小鼠腹腔接种Eagle’s液作为对照组。VMC组于接种后3、7、15、30d,对照组于30d处死,采用RT-PCR、免疫组化检测心肌NGF mRNA及蛋白表达,并对NGF表达水平与心肌病变积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VMC组3~30d各时点心肌NGF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增高,以7d时为最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0.01),而且NGF蛋白表达水平与心肌病变积分呈显著正相关(r=0.90,P<0.05)。结论NGF过度表达可能在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纳米α-亚麻酸对病毒性心肌炎(VM)小鼠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表达的影响.方法 80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干预组及高剂量干预组,每组20只.对照组小鼠腹腔接种病毒培养液,余3组经腹腔接种柯萨奇病毒(CVB3)诱发VM,低、高剂量干预组于病毒接种当天分别以60、180 ms/kg纳米α-亚麻酸0.1 mL灌胃,对照组和模型组均以9 s/L盐水0.1 mL灌胃,1次/d,连续7 d,第15天处死全部存活小鼠,采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其心肌MIF mRNA及蛋白表达,采用ELISA法测定其血清MIF水平.行HE染色检查心肌病理变化.结果 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干预组、高剂量干预组小鼠死亡率分别为0、45%、30%、20%,高剂量干预组死亡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低剂量干预组和模型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模型组心肌MIF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血清MIF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a<0.01),而低、高剂量干预组MIF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血清MIF水平、心肌病理积分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a<0.05).结论 纳米α-亚麻酸可通过抑制MIF表达减轻VM小鼠心肌损害,提高VM小鼠生存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Balb/c小鼠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组织溶酶体组织蛋白酶B的表达。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RT-PCR技术检测Balb/c小鼠感染和未感染CVB3m(Nancy株)病毒后心肌组织中d3、d7、d15、d30溶酶体组织蛋白酶B表达。结果 小鼠感染CVB3m病毒后心肌组织中组织蛋白酶B均较正常增高且以d3表达最高,d7次之,d15、d30依次降低。d3、d7、d15与正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心肌组织中组织蛋白酶B的表达增高与心肌损伤程度基本一致。结论 溶酶体组织蛋白酶B在Balb/c小鼠CVB3病毒性心肌炎发病机制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在病毒性心肌炎(VM)小鼠中的表达及福辛普利的干预作用。方法鼠龄4~6周Balb/c纯种雄性小鼠57只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假干预组(C组)、福辛普利组(D组)。B~D组小鼠腹腔接种0.1mL柯萨奇病毒B3(CVB3)建立VM模型。C、D组于注射CVB324h后分别予生理盐水、福辛普利灌胃治疗,d14断颈处死小鼠,心脏石蜡切片HE染色计算病理积分,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Ⅰ、Ⅲ型胶原蛋白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MMP-3mRNA表达。结果B、C组心肌MMP-3表达显著上调,心肌Ⅰ、Ⅲ型胶原增生显著与A组比较(P<0.05);D组心肌MMP-3表达显著下调,与B组比较心肌Ⅰ、Ⅲ型胶原增生显著减少(P<0.05)。结论MMP-3参与VM小鼠病理过程,福辛普利能明显下调MMP-3mRNA表达,显著减少心肌胶原增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