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流行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儿呼吸道合胞感染病毒感染的流行特点及影响RSV流行的气候因素。方法对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因下呼吸道感染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住院的39597例患儿取鼻咽分泌物标本进行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抗原检测。结果39597例患儿中RSV检测阳性患儿共8657例(21.86%),<1岁者6804例(30.99%),1~3岁者1576例(14.84%),~13岁者277例(3.95%),各年龄组间检出率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5783例(22.76%)高于女性2873例(20.24%),有统计学意义(P<0.01)。RSV检出率与气温之间存在直线负相关,气温每升高1℃,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RSV的检出率下降1.8%。冬季是RSV流行高峰,其次是春季和秋季,夏季RSV感染率最低,全年都有RSV的散发流行。结论RSV是冬春季节引起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毒,年龄越小RSV感染率越高,男性较女性易感RSV。气温越低,RSV的检出率越高,低气温是杭州地区RSV流行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3.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防治   总被引:35,自引:4,他引:31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属副粘病毒科,肺炎病毒属。1956年Morris从一只有“感冒”症状的实验动物黑猩猩的鼻咽分泌物中分离出第一株。1957年Chanock先后从BALTIMORE市两名分别患肺炎和有喘息症状患儿的咽拭子中分离到。因其在组织培养中能形成特殊的细胞融合病变而得名。RSV是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杂的最主要病原体,2~6个月发病率最高。早产、先天性心脏病、肺发育不良等是致危的主要因素。RSV感染不仅可诱发哮喘,而且与病情的加重有关。 …  相似文献   

4.
基因治疗是一种新的治疗手段,它通过改变或修饰宿主基因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目前,基因治疗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如遗传性疾病、肿瘤及微生物感染等的治疗,本文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基因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5.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防治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引起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肺炎的重要病原.RSV感染引起的毛细支气管炎诊断并不困难,但关于感染后喘息、发生哮喘的机制并不明确.目前尚没有防治RSV感染的疫苗与特效药.随着对RSV感染预防控制及治疗方法的深入研究,为临床面对RSV挑战提供了新思路与前景.  相似文献   

6.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发病机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Lin L  Li CC 《中华儿科杂志》2006,44(9):673-675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引起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婴幼儿感染RSV后可发生严重的毛细支气管炎(简称毛支)和肺炎,与儿童哮喘有一定的关联。研究RSV感染的发病机制,有助于深入认识毛支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尤其是早期喘息与哮喘的关系。现就最近有关RSV感染的免疫学和神经免疫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呼吸道合胞病毒与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8.
细胞因子与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引起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和肺炎的最常见病原体,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RSV感染的发病机制与机体异常的免疫病理有关。RSV感染后细胞因子的变化,如:IL-1抑制物的产生,IL-2活性降低,IL-2R表达障碍,IFNγ减少和IL-4、IL-5、IL-6、IL-8、TNFα的活性增强,在RSV感染的免疫保护和免疫病理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cutelowerrespiratoryinfection,ALRI)住院患儿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syncytialviruS,RSV)感染的情况。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3年3月2625例ALRJ住院患儿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其鼻咽分泌物中的RSV抗原。结果送检标本2625例,RSV阳性534例(20.34%)。〈1岁组RSV阳性检出率24.30%(399/1642),一3岁组15.83%(114/720),〉3岁组7.98%(21/263),〈1岁与~3岁组比较(x2=21.102,P〈0.01),-3岁与〉3岁组比较(X2=10.016,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男性患儿RSV阳性检出率21.49%(331/1540),女性18.71%(203/1085),男性检出率高于女性(x2=4.579,P〈0.05)。不同年度RSV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SV检出率高峰从每年的10月开始,至次年的4月结束。结论ALRI住院患儿RSV阳性检出率以1岁以内婴儿最高,年龄越小,RSV感染率越高,男性RSV感染高于女性,冬春季为流行高峰。  相似文献   

10.
胸片对婴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诊断价值天津市儿童医院放射科(300074)杨燕宜拍摄胸片是诊断呼吸道台胞病毒(RSV)感染的常用方法,本文收集1993年3月~1994年6月经咽拭子病毒分离确诊的RSV感染的有完整的临床及X线资料45例进行分析。资料与...  相似文献   

11.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婴幼儿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之一。由于其流行广泛,特别是小婴儿感染后常发生严重的毛细支气管炎和肺炎,因此其防治受到了广泛关注。近年来国外在应用含高浓度RSV中和抗体的静脉注射人血丙种球蛋白(IVIG)预防和治疗RSV的感染方面已展示了良好的前景。为了探讨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进行了国产IVIG雾化吸入治疗RSV感染的动物实验,观察国产IVIG经雾化吸入给药在体内抗RSV感染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细胞因子与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呼吸道合肥病毒是引起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和肺炎的最常见病原体,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RSV感染的发病机制与机体异常的免疫病理有关。RSV感染后细胞因子的变化;如:IL-1抑制物的产生,IL-2活性降低,IL-2R表达障碍。IFNγ减少和IL-4,IL-5,IL-6,IL-8,TNFα的活性弱强,在RSV感染的免疫保护和免疫病理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治疗进展   总被引:64,自引:0,他引:64  
长期以来,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和药物,近年来这种状已有所改观。在对症治疗方面,肾上腺素能支气管扩张剂的疗效已为数人所肯定。在病因治疗方面,三氮唑核苷、含高滴度呼吸道合胞病毒中和抗体的免疫球蛋白及干扰素等均显示出较好的疗效,尤其是在治疗严重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方面已为人们所公认。上述药物药可通过气雾吸入等途径局部给药,使疗效大为提高,副作用也更少,同时还具有药效发挥迅速、经药方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和比较WU多瘤病毒(WUPyV)以及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所致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特征。方法应用多重PCR技术,检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WUPyV、RSV等病毒感染情况,并收集WUPyV和RSV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2008年1月至2010年9月,在1 701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的咽拭子标本中检测出WUPyV阳性46例(2.7%),RSV阳性365例(21.5%);单纯WUPyV感染为22例(47.8%),单纯RSV感染为88例(24.1%)。RSV感染患儿的合并感染率高于WUPyV感染患儿,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723,P=0.001)。WUPyV阳性检测率在春季呈现高峰,RSV则在冬季。WUPyV感染患儿的中位年龄为26.2个月,RSV感染患儿为14.9个月,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669.5,P<0.05)。WUPyV感染患儿的临床表现和体征与RSV感染相似,咳嗽(χ2=13.34,P<0.001)和喘息(χ2=10.53,P<0.001)在RSV感染的患儿中更为多见。WUPyV感染后主要被诊断为支气管肺炎,而RSV感染后主要为毛细支气管炎。单纯RSV感染患儿更多需要激素治疗(χ2=9.321 P=0.002)。结论部分患儿呼吸道感染与WUPyV感染有关,WUPyV感染的临床特征与RSV感染类似。  相似文献   

15.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临床上分为二种类型,毛细支气管炎和肺炎。两者在临床上有时难以区分,诊断命名也不尽一致。本病对小儿健康危害很大,目前尚无特效疗法。重症者治疗比较棘手,对其治疗主要是病因治疗和对症治疗,有些疗法对两者均有一定作用。现将近年来国内对本病治疗上的一些进展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北京地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目的 总结我国北京地区近 3年因呼吸道合胞病毒 (RSV)感染住院儿童的临床特点。方法 用免疫荧光法检测有呼吸道感染表现的患儿鼻咽分泌物中的病毒抗原而确定为RSV感染。结果  1 1 83份标本中2 55份为RSV阳性。患儿平均年龄 4个月 ,69.3 %为男性。临床表现为咳嗽 (98.1 % )、喘息 (69.3 % )、气促(58.5 % ) ;84%肺内有湿罗音 ,62 .3 %有喘鸣音。年龄 <2个月儿CO2 潴留更明显。诊断为肺炎者 66 %、毛细支气管炎 1 8.9%。 40 .1 %有合并症 ,以心衰 (2 8.3 % )和呼衰 (8.5 % )为主。结论 RSV是导致北京地区婴幼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  相似文献   

17.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引起婴幼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之一,在探索RSV感染的实验诊断方面国外作了大量的前瞻性研究。 病毒分离及方法的改良 自1957年Chanock等在2名患有呼吸道感染儿童的咽拭子标本中首次分离到RSV后,病毒分离一直仍是诊断RSV感染的传统有效的方法,并为血清学和免疫学检查奠定了基础。Hall等发现RSV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常温下容易灭活,故提出了床边接种法,并证明床边接种法比非床边接种法可明  相似文献   

18.
19.
20.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与儿童哮喘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婴幼儿呼吸道感染,尤其是毛细支气管炎(简称毛支)的主要病原体。越来越多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RSV感染的毛支患儿在儿童期易患哮喘。但是,究竟是RSV感染直接诱导或导致哮喘,还是RSV感染的毛支仅仅是哮喘特异性体质的一个早期表现,目前国际上尚无定论。RSV感染后有哪些致病机制与哮喘的发生有关也尚未完全阐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