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氢醌和维A酸治疗白种人和黑种人黄褐斑的疗效确切,然而在亚洲人的疗效尚不肯定。作者观察了0.1%维A酸,5%氢醌和1%氢化可的松组成的复方制剂(简称RHQ)治疗韩国人中黄褐斑的疗效,同时通过皮肤组织学检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氢维甘(HTG)霜治疗黄褐斑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治疗组外擦HTG(氢酯丙酸酯、维甲酸、甘草酸)霜;对照组外擦氢醌(Kligman配方)霜,每132次,3个月后判定疗效。结果HTG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2%;氢醌霜组(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1%(P〈0.05)。HTG霜经稳定性、卫生学检测,符合GB7916—87和QBl985标准。结论HTG霜治疗黄褐斑疗效明显高于氢醌(Kligman配方)霜组。  相似文献   

3.
黄褐斑的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褐斑的治疗除避免易患因素、口服和外用避光药外,局部治疗以Kligman的改良配方(4%氢醌、0.05%维A酸和0.05%倍他米松)效果显著,但高浓度氢醌及(或)长时间使用可产生副作用。0.1%~0.4%甘草提取物LPT-40与0.05%维A酸和0.05%倍他米松联合治疗产生了满意效果。其它方法如化学剥脱似乎能产生协同作用。Silk Touch 二氧化碳激光机在难治的真皮型黄褐斑显示出良效。  相似文献   

4.
为观察果酸加氢醌治疗黄褐斑临床疗效,选择女性黄褐斑患者10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42例).治疗组使用果酸(20%~70%)行剥脱治疗,每2周1次,1周后加用2%氢醌霜剂外涂,每晚1次.对照组外涂2%氢醌霜,每晚1次.结果:治疗组基本痊愈26例,显效20例,有效率76.67%;对照组基本治愈12例,显效14例,有效率61.9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果酸有加速皮肤更替作用,20%~70%的果酸能引起表皮松解,通过创伤和表皮再形成去除色素沉着和表皮损伤,从而起到消除和减轻黄褐斑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氢醌(hydroquinone)化学名对苯二酚,其分子式C6H6O2,由苯胺氧化成对苯醌,再经过还原制成无色或白色晶末。氢醌是传统的脱色药物,能有效地治疗色素性皮肤病。氢醌虽有疗效,但稳定性差。我们于1999年3月研制了氢醌洗剂,克服了氢酯霜难以保存的缺点,并观察其对黄褐斑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局部三联疗法(0.1%迪维霜、2%氢醌霜及尤卓尔)治疗黄褐斑的疗效。将门诊患者随机分为3组,比较三联疗法与单一局部(氢醌霜或迪维霜)治疗黄褐斑的疗效。结果治疗8周后,三联疗法痊愈率及有效率分别为40.9%和81.8%,迪维霜组分别为10.0%和40.0%,氢醌霜组分别为16.0%和56.0%,三联疗法的痊愈率和有效率均优于其它两组疗法(P<0.01)。  相似文献   

7.
氢醌治疗黄褐斑有效,临床已应用多年。新产品曲酸是酪氨酸酶抑制剂,对黄褐斑有较好的疗效。作者评价羟基乙酸与氢醌和羟基乙酸与曲酸两种类似的配方治疗黄褐斑的疗效。 含氢醌配方除含有抗氧化剂二硫化钠外其他成分与含曲酸配方相同,羟基乙酸浓度在两种配方中均为5%,氢醌和曲酸浓度均为2%。39例患者面部的一侧用含曲酸配方,另一侧用含氢醌配方。开始每日外用1次,若无刺激和脱屑则增为每日2次,疗程3个月。结果:治疗4周后开始出现疗效,51%患者用氢醌侧与用曲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化瘀祛斑胶囊联合氢醌乳膏治疗黄褐斑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到2014年7月间收治的60例女性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以2%氢醌乳膏每晚外搽于患处,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化瘀祛斑胶囊,5片/次,2次/d。分别于治疗8和12周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12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瘀祛斑胶囊联合2%氢醌乳膏治疗黄褐斑安全有效,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9.
黄褐斑是一种获得性色素增加性皮肤病,病因复杂,治疗困难。外用药是黄褐斑治疗的首选,单用4%氢醌乳膏和三联疗法(4%氢醌乳膏+0.01%氟轻松+0.05%维A酸乳膏)为一线治疗方案,目前外用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被证实安全有效,苯丙氨酸、丁雷锁辛也有一定疗效。外用木质素过氧化物酶、锌、西酸模精华、二乙酰伯尔定碱及转化生长因子β1仿生寡肽68、氟他胺等是近年的新方法。联合口服氨甲环酸能增加疗效。Q开关激光治疗黄褐斑疗效明显,但易复发和色素沉着。强脉冲光、点阵激光尚缺乏大样本研究,CO2激光和铒激光疗效显著,但极易造成亚洲患者的炎症后色素沉着,故不适于亚洲人群。顽固性黄褐斑患者可考虑化学或物理剥脱治疗,皮肤磨削术使97%患者的黄褐斑获得了永久性清除。  相似文献   

10.
黄褐斑的分类及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褐斑是影响美容的常见皮肤病,最重要的发病因素是阳光和遗传素质。黄褐斑临床上分为三型;根据伍氏灯和组织学检查黄褐斑可分为四型。治疗黄褐斑目前尚无特效药,但首先必须避免日晒和停止口服避孕药。现在通常使用2%~5%氢醌、0.1%维甲酸以及这两种药物的混合制剂,也可使用新的酚化合物、壬二酸和中等深度的化学剥脱术治疗黄褐斑。不得使用氢醌苄醚和汞化合物治疗黄褐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微针滚轮联合外用药物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51例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7例,接受微针滚轮治疗,并湿敷维生素C,然后外涂类人胶原蛋白修复敷料及氢醌乳膏;对照组24例,单纯外用类人胶原蛋白修复敷料及氢醌乳膏治疗,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MASI评分8.38±0.88,有效率51.85%;对照组MASI评分14.94±2.09,有效率20.8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是治疗组患者满意率(77.78%)和对照组患者满意率(54.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微针滚轮联合维生素C、类人胶原蛋白以及氢醌乳膏可提高黄褐斑疗效,且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自拟祛斑汤结合氢醌乳膏外用等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所有患者均服用维生素E、维生素C、维生素B6,外用2%千白氢醌乳膏;治疗组同时服用自拟中药祛斑汤。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拟祛斑汤结合氢醌乳膏外用等治疗黄褐斑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黄褐斑皮损中雌激素受体β的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褐斑是一种典型的获得性色素性疾病,垂体或卵巢激素的增加可能使皮肤出现色素沉着,特别是雌激素可能在女性黄褐斑的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1].人们推测雌激素可能通过雌激素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途径促进表皮细胞分裂、血管形成并增加真皮胶原含量甚至色素合成,其中雌激素受体β(ERβ)在皮肤组织中具有优势地位[2].我们对黄褐斑皮损进行ERβ免疫组化染色,检测ERβ在皮肤中的分布情况及其与黄褐斑严重程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黄褐斑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褐斑的病因不明,可能的致病因素有妊娠、内分泌、某些药物、遗传、肝脏疾病及紫外线等。近年来有人认为本病可能与微生态失衡有关。用伍德光检查,根据色素的深浅分为表皮型、真皮型、混合型和不确定型。口服维生素E、维生素C和外用维甲酸、氢醌霜、益生素和壬二酸治疗黄褐斑有效。N-乙酰-4-S-半胱胺酸酚是一种新的退色剂,治疗黄褐斑有极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黄褐斑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褐斑的治疗除避免易患因素,口服和外用避光药外,局部治疗以Kligman的改良配方(4%氢醌,0.05%维A酸和0.05%倍他米枪)效果显著,但高浓度氢醌及(或)长时间使用可产生副作用。0.1% ̄0.4甘草提取物LPT-40与0.05%维A酸和0.05%倍他米松联合治疗产生了满意效果。其它方法如化学剥脱似乎能产生协同作用。Silk Touch二氧化碳激光机在难治的真皮型黄褐斑显示出良效。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告用谷光甘肽(Glutathione)和维生素丙混合静脉注射治疗黄褐斑取得良好效果。治疗方法是谷光甘肽400毫克(200~600毫克)和维生素丙1000毫克混合后静脉注射,一周二次,其中15例同时每日内服维生素丙3000毫克和谷光甘肽150~300毫克。考虑到黄褐斑的发生、恶化与应用化妆品有关,所有的病例治疗期间全部禁用。16例患者还采用弱酸性肥皂洗脸。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果酸换肤联合强脉冲光治疗黄褐斑的效果,并探究其对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随机将2017年7月-2018年7月期间我科门诊治疗的86例黄褐斑患者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43例)采用强脉冲光进行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观察组(43例)给予果酸进行治疗。于治疗前后,观察2组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皮肤检测仪(VISIA)皮肤特征评分、经表皮水分流失、皮肤角质层含水量、皮损评分,并对比2组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72%,高于对照组的74.4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143,P=0.001<0.05);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治疗后的色素斑、邹纹、纹理、毛孔、紫质等VISIA皮肤特征评分降低(P<0.05);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治疗后的MDA、经表皮水分流失、皮损评分水平降低(P<0.05),而SOD、GSP-Px、皮肤角质层含水量水平升高(P<0.05)。结论果酸换肤联合强脉冲光治疗黄褐斑的疗效显著,能抑制氧化应激损伤,修复损伤皮肤,有利于患者的皮肤恢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正>134例黄褐斑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7例。对照组患者予维生素和氢醌霜治疗,观察组予氨甲环酸和氢醌霜治疗。两组患者同时进行心理护理、生活指导、沟通交流护理干预。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73.13%,对照组为46.2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口服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疗效确切,配合良好的护理干预措  相似文献   

19.
临床研究表明,外用维A酸类药物对黄褐斑、日光性黑子及炎症后色素沉着等常见色素沉着性皮肤病具有明确的疗效,联合氢醌和糖皮质激素或对甲氧酚治疗黄褐斑和炎症后色素沉着效果更明显.要保证其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及防治复发,须规范用药.实验室研究也证明,维A酸类药物通过对黑素细胞、角质形成细胞及相关酶的直接和间接作用影响黑素生成、转运和分布.与氢醌等脱色剂合用时,可促进其渗透,增加对黑素细胞的毒化活性,发挥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0.
黄褐斑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黄褐斑的病因不明,可能的致病因素有妊娠,内分泌,某些药物,遗传,肝脏疾病及紫外线等,近年来有人认可能与微生态失衡有关,用伍德米检查,根据色素的深浅分为表皮型,真皮型,混合型和不确定型,口服维生素E,维生素C和外维甲酸,氢醌霜,益生系和壬二酸治疗黄褐斑有效,N-乙酰-4S-半胱胺酸酚是一种新的退色剂,治疗黄褐斑有极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