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笔者总结十多年的临床工作经验,关于静脉穿刺无痛拔针法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2.
张丹靖 《家庭护士》2007,5(4):61-61
头皮静脉输液是儿科重要的治疗手段,但是输液完毕拔针时患儿往往因疼痛而哭闹不安,采用一种新的拔针方法,发现患儿哭闹现象明显减少,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两种不同拔针方法对针头内胰岛素药液残留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岛素疗法是治疗糖尿病的主要措施之一,目前采用的方便、精确、纯度高、痛苦小的胰岛素笔注射方法,容易被病人所接受。但因注射后拔针方法不当,常会影响胰岛素的实际注入量。我科自2003年3月~2004年8月共收治使用胰岛素笔注射胰岛素的病人20例,采用注射后退针0.4cm然后停留6s再拔针的方法,避免了针头上胰岛素液的残留,保证了胰岛素用量的准确,既使血糖得到了良好的控制,又节省了胰岛素,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一次性胶贴的特性,探讨输液过程中头皮针固定及拔针改进方法。方法随机选择2004年11月门诊输液病人100例,静脉输液400次。单日用常规法、双日用一次性胶贴对静脉穿刺成功后头皮针固定及拔针法进行自身对照各200次,观察比较两种方法固定10min后穿刺局部液体渗出和拔针时病人疼痛及针眼处渗血情况。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结果两法固定10min后液体渗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者无明显差别;拔针时病人疼痛及渗血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改进法固定不增加病人重新穿刺的痛苦,而拔针时病人疼痛及渗血显著减少,显示改进法优于传统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静脉穿刺拔针方法、疼痛与出血之间的关系。方法将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将400例住院患者采用不同拔针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采用传统拔针法,观察组采用无痛拔针法,比较局部疼痛和出血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的疼痛和出血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静脉输液完毕无痛拔针法较传统拔针法患者疼痛感及出血明显减轻,深受患者好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反折头皮针软管改进静脉输液后拔针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效果.方法 将100例住院静脉输液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拔针,观察组采用反折头皮针软管拔针.观察两组拔针时针头回血、滴血、溢液及患者疼痛感觉.结果 采用反折头皮针软管拔针回血、溢液、疼痛等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采用反折头皮针软管拔针,无回血,拔针后针头无滴血、溢液,减轻了患者疼痛,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关于静脉输液完毕拔针时间的探讨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6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静脉输液病人拔针后按压时间对局部淤血程度的影响。方法 采用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拔针,以干棉签按压穿刺点,拔针后按压穿刺点片刻。试验组加强对病人宣教拔针后的按压时间及一系列措施,可减少局部皮下淤血,减轻病人的痛苦和保持穿刺部位皮肤的完整性。结果 在穿刺1465个病人中,对照组局部皮下淤血791人;而试验组510个病人中,局部皮下淤血只有57人。结论 2组病人输液后皮下淤血发生例数和淤血面积大小方面表明,具有显著性差异,尸值均〈0.005。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拔针的最佳方法.方法:将在门诊连续静脉输液两天以上的7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0人.观察组拔针时不关闭输液器开关、顺毛发生长的方向向下撕敷贴、由患者自己按压(下称新式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拔针时关闭输液器开关、用无菌干棉签按压穿刺点上方及由护士交还给患者按压的方法(下称传统法).对比观察患者的疼痛程度、针眼出血、皮下淤血及针头回血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对拔针时的疼痛反应、针眼出血、皮下淤血及针头回血情况出现明显的差异.结论:静脉输液拔针打开输液器开关、顺毛发生长的方向向下撕敷贴、由患者自己按压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疼痛,减少局部出血机率,可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0.
三种不同材料用于静脉输液拔针按压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减少静脉输液拔针后的局部瘀血 ,保护好静脉 ,并减轻病人的痛苦和不适 ,我们对 84 2 8例门诊静脉输液病人用三种不同材料于拔针时按压 ,通过效果比较来选择最佳材料。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84 2 8例病人均为 2 0 0 1年 10月~ 2 0 0 2年 6月在本院门诊接受静脉输液治疗者 ,共输液 32 6 5 6次 ;年龄 2~ 89岁 ,均排除血液系统疾病 ;注射时均选用手背静脉 ,除 10岁以下患儿用 5 .5号头皮针外 ,均用 7号头皮针穿刺。1.2 方法1.2 .1 分组方法 :将 2 0 0 1年 10~ 12月 2 16 2例病人 (输液 8978次 )列为A组 ;将 2 0 0 2…  相似文献   

11.
静脉输液拔针后两种按压方法止血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静脉输液目前仍是临床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护士基础护理操作的重要内容。护士在拔针时由于按压不当,常导致穿刺处皮下出血。本文探讨一次性输液贴与血管平行直压法的止血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拔针后按压减轻静脉拔针疼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拔针后按压减轻静脉拔针疼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在本输液室连续两天输液的患者492人次,第1天输液完毕的拔针方法是:先按压后拔针(对照组);第2天输液完毕的拔针方法是:先拔针后按压(实验组)。分别观察两种拔针方法的疼痛程度。结果 先拔针后按压与先按压后拔针的疼痛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先拔针后按压的疼痛程度明显减轻。结论 拔针后按压是减轻静脉拔针疼痛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3.
14.
静脉输液拔针按压方法与时间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静脉输液棉签按压、棉球按压、止血贴按压、按压带按压拔针的方法以及按压时间和力度。  相似文献   

15.
静脉输液拔针技巧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使用一次性输液器,拔针时间是莫非式管内液体滴完、输液管中液面下降速度明显减慢或停止时,拔针前先以左手食指压住针柄,右手将胶布逐一撕开,只留压针眼棉签一条胶布不分离,同时使患者身心放松,分散其注意力.  相似文献   

16.
17.
血液透析病人拔针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金丽 《护理研究》2002,16(12):691-691
在血液透析过程中为了达到一定的血流量 ,保证透析的充分性 ,通常采用 16号针头进行内瘘及静脉穿刺。由于针头较粗、留置时间较长 (一般为 4h以上 )以及血管壁、肌肉及皮肤对针头的粘附作用 ,拔针时病人感觉疼痛。近两年来 ,我们采用与皮肤呈 15度角拔针 ,取得满意效果 ,现介绍如下。1 方法将无菌棉块覆盖在穿刺处 ,将针头抬起与皮肤呈 15度角 ,再轻轻将针头拔出 ,同时用压脉带压住穿刺处 ,以减少出血。2 优点操作简单、方便 ,减轻了拔针时的疼痛血液透析病人拔针方法的改进!10073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金丽…  相似文献   

18.
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血管多长时间较为适宜,目前尚无明确规定。临床上通常以按压针眼不出血为止。实际上,尽管我们在按压后针眼已不出血,但第二天仍有不少病人的穿刺部位出现皮下淤血现象。这样既增加了护士在输液时寻找血管的难度,又给病人增加了痛苦。究其原因很多,本文仅就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血管时间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19.
静脉穿刺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静脉穿刺是临床护理工作常用的技术操作,是护理工作中最重要的基本功;是衡量护干技术水平的标准;是抢救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技术保障。因此,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特别是提高特殊难穿刺的病人的成功率更重要。笔者通过对特殊病人的静脉穿刺,潜心研究,分析失败的原因,总结成功的经验,使静脉穿刺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现将方法和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静脉穿刺拔针不良反应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丁春晓  谢娟 《护理学报》2002,9(5):21-22
静脉穿刺拔针是护理常规操作,然而拔针不当会出现许多不良反应,笔随机选择外周静脉输液1000例次,对拔针后出现的4种不良反应(明显疼痛,出血,疼斑,皮肤破损)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护理对策并实施,明显减少了拔针后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