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4 毫秒
1.
目的了解内江市2008-2013年麻疹流行现状和流行特征,为做好消除麻疹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8-2013年内江市麻疹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内江市2008-2013年共报告麻疹病例173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0.79/10万;1~6月为发病高峰,占总病例数的86.71%;以农村散居儿童为主,1岁以下儿童占病例总数的37.00%;发病年龄为28天~37岁;181例麻疹病例中,无麻疹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者占18.78%,存在免疫空白。结论 2008-2013年内江市麻疹发病率逐年降低,目前已控制在一个较低水平,今后应继续加强儿童常规免疫和麻疹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掌握近年来番禺区麻疹流行特征和流行因素,为制定和调整消除麻疹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5-2011年麻疹疫情监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描述和分析。结果 2005-2011年网络直报系统共报告确诊麻疹病例数1504例,年均发病率为120.37/100万,其中2010年确诊麻疹病例数10例,2011年确诊麻疹病例数1例,发病率跟前5年比较急剧下降,从2006年的最高发病率(368.31/100万)降至2011年的0.56/100万。4~8月为发病的高峰季节,病例主要集中在外来人口比较密集的市桥街、大石、南村和石基镇。麻疹病例人群分布以散居儿童为主,占55.78%;病例的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10岁年龄组,占病例总数的72.80%。根据全省统一部署,广州市番禺区在2006年、2007年及2008年进行了麻疹疫苗的查漏补种,2009年及2010年进行了大规模的强化免疫活动,历次接种率达到95%以上。结论通过2006年、2007年及2008年的查漏补种和2009-2010年两轮的强化,麻疹疫情迅速得到遏制,在保持较高常规免疫覆盖率的基础上实施麻疹的查漏补种及初始强化是提高人群麻疹免疫水平、减少易感人群的比例和实现2012年消除麻疹目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广州市2002-2005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及控制措施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通过分析近年来广州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探讨麻疹控制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02-2005年麻疹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广州市2002-2005年国家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共报告麻疹病例数5014例,报告年发病率分别为2.16/10万、3.58/10万、29.10/10万、22.33/10万;期间发生16起麻疹暴发疫情;发病数前5位的区按先后排序为白云区、番禺区、海珠区、花都区、天河区,以上5区病例数占全市病例数的81.41%;3~7月为高发季节,占全年总病例数的74.09%;14岁以下为高发年龄,占总病例数的69.37%;病例以流动人口为主,占总病例数77.26%;有明确免疫史病例仅占总病例数12.98%。结论广州麻疹发病有回升趋势,疫情形势严峻,应采取加强学校验证入学、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强化疫点处理等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重庆市九龙坡区1997-2011年麻疹发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麻疹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997-2011年重庆市九龙坡区麻疹疫情资料和2005-2011年麻疹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1997-2011年麻疹发病率为(0.36~20.56)/10万,平均发病率为?3.94/10万;4~7月是麻疹的好发季节;发病年龄构成以15岁以下为主,占总报告病例数的76.99%;监测资料提示小于8月龄、8月龄至1岁、1~2岁年龄组、20岁及以上年龄组病例数分别占总病例的32.73%、21.39%、5.15%、17.01%,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病例占91.24%。结论:麻疹发病向大年龄和8月龄内人群转移;要控制麻疹以达到消除的目标,除做好常规免疫工作以外,需要加强健康教育和流动儿童管理,开展育龄妇女麻疹疫苗接种,做好15岁以下儿童查漏补种,积极开展15岁及以上人群麻疹强化免疫。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重庆市九龙坡区1997-2011年麻疹发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麻疹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997-2011年重庆市九龙坡区麻疹疫情资料和2005-2011年麻疹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1997-2011年麻疹发病率为(0.36~20.56)/10万,平均发病率为3.94/10万;4~7月是麻疹的好发季节;发病年龄构成以15岁以下为主,占总报告病例数的76.99%;监测资料提示小于8月龄、8月龄至1岁、1~2岁年龄组、20岁及以上年龄组病例数分别占总病例的32.73%、21.39%、5.15%、17.01%,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病例占91.24%。结论:麻疹发病向大年龄和8月龄内人群转移;要控制麻疹以达到消除的目标,除做好常规免疫工作以外,需要加强健康教育和流动儿童管理,开展育龄妇女麻疹疫苗接种,做好15岁以下儿童查漏补种,积极开展15岁及以上人群麻疹强化免疫。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固原市原州区2005年麻疹发病情况,探索流行原因和控制策略,对固原市原州区2005年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和麻疹监测系统的麻疹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固原市原州区2005年麻疹发病435例,发病率为90.37/10万;流动人口发病38例,占发病总数的8.74%,发病率为14.54/10万;全年除11、12月份无发病外,其他各月均有发病,其中1~4月份发病占发病总数的75.63%;病例中<8个月龄占8.28%,8个月龄~4岁占21.38%,5~7岁占24.87%,8~14岁占24.13%,>14岁占21.38%;麻疹病例无免疫史占12.12%,免疫史1剂占45.63%,免疫史2剂占21.52%,免疫史不详占20.73%;病例中以散居儿童和学生发病为主,分别占44.14%、47.36%。在局部地区学校出现麻疹暴发流行,流动儿童发病率较高,麻疹疫苗第二剂接种率较低。应建立和完善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保证麻疹疫苗高接种率,控制学校麻疹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平顶山市2010年麻疹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消除麻疹提供措施。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用Excel软件对麻疹监测专报系统和疾病监测系统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平顶山市2010年共报告麻疹确诊病例67例,发病率为1.34/10万。2-5月为麻疹发病高峰,病例集中在7岁以下儿童,其中又以<1岁组儿童发病率最高,共发病26例,占病例总数的38.81%。职业构成以散居儿童和学生为主,占总病例的83.58%。在≥8月龄的58例麻疹病例中,有麻疹减毒活疫苗(MV)1次免疫史、2次免疫史、无免疫史、免疫史不详的分别占15.52%、17.24%、24.14%、43.10%。结论应提高2剂次MV接种率和满8月龄婴儿麻疹的及时接种率,加强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适时开展重点人群的麻疹强化免疫。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鄢陵县2013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探讨控制和消除麻疹策略。方法:对鄢陵县2013年麻疹监测系统报告的麻疹病例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鄢陵县有50%的乡镇有麻疹病例报告,报告发病率5.5/10万,较2011年、2012年有明显上升。春季高发,小于8月龄发病数最高,3岁以下发病人数占病例总数的100%,男女比例为1:1;2岁以下无免疫史病例占总无免疫史的100%。结论:麻疹发病向小月龄段推移。主要与免疫缺漏和胎传抗体不足以及院内感染有关。加强适龄儿童和重点人群麻疹疫苗接种,提高疫苗接种率,提高麻疹监测质量,加强院内感染控制是目前防控麻疹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宁夏麻疹流行特征及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宁夏麻疹流行特征,探讨控制和消除麻疹的策略。方法对宁夏5年来麻疹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0-2005年6月麻疹发病率在8.12/10万-35.69/10万之间,年平均发病率为19.91/10万。全区各市县均有病例报告,散发和暴发并存,平均发病率银川市最高(30.06/10万),石嘴山市最低(10.45/10万)。全年各月均有病例报告,高峰4-6月(57.36%),9月最低(1.05%)。发病主要集中在小年龄组,14岁以下发病数占79.25%。有麻疹疫苗免疫史占47.09%,不详和无免疫史占52.91%。结论宁夏需要进一步提高麻疹疫苗的常规免疫,加强麻疹疫情监测,预防暴发疫情。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宁夏固原市麻疹流行特征,探讨控制和消除麻疹的策略。方法对固原市6年来麻疹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固原市2000-2005年麻疹发病率在8.13/10万-44.53/10万之间,年平均发病率为23.90/10万。全市5县(区)均有病例报告,散发和暴发并存,平均发病率泾源县最高(50.24/10万),西吉县最低(8.08/10万)。全年各月均有病例报告,高峰3-6月(67.74%),9月最低(1.63%)。发病主要集中在小年龄组,14岁以下发病数占85.35%。有麻疹疫苗免疫史占55.23%,不详和无免疫史占44.77%。结论宁夏固原市需要进一步加强免疫规划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麻疹疫苗的常规免疫接种率,加强麻疹疫情监测,预防暴发疫情。  相似文献   

11.
彭玉琴 《中国医药导刊》2011,13(10):1835-1836
目的:总结分析2007~2010年北京市怀柔区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麻疹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麻疹病例个案流调资料,对麻疹发病特征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麻疹发病以春季为主,发病人群以0岁组和15岁组以上人群为主;散居儿童发病最多,占33.75%;病例主要分布在城镇、城乡结合部,占发病总数的70%;有免疫史病例占总病例的20%。结论:本区麻疹防治工作时间应以春季为主,人群应以0岁组和15岁以上为主,提高麻疹疫苗的及时接种率及适时地加强免疫是预防麻疹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龙岗区的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探讨控制策略。方法对2005。2012年龙岗区麻疹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5~2012年,龙岗区共计报告麻疹病例3659例,病例主要发生在布吉、龙岗(49.17%)等外来人口集中的街道;4~8月(70.07%)为发病高峰季节;以散居儿童(50.59%)发病为主;免疫人群占报告麻疹病例比重呈年度下降趋势;大部分免疫人群报告病例无免疫史或免疫接种史不详,th计占达MV免疫月龄病例报告总数的59.85%。结论麻疹高发病率可能与麻疹疫苗免疫的低覆盖率及人口流动有关,免疫空白病例仍然是发病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深圳市龙岗区2007年麻疹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麻疹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深圳市龙岗区2007年麻疹发病资料,按照发病时间、病人性别、年龄、职业分布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7年全区共报告确诊麻疹病例1351例,2007的麻疹发病率为30.18/10万,比2006年(16.88/10万)增加7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病时间集中在5~8月;发病人群以5岁以下的散居儿童和20~30岁年龄段的外来青工为主;职业以散居儿童发病最多占52.5%,其次工人占20.1%。99.19%的病例无麻疹疫苗接种史或免疫史不详。结论 2007年麻疹发病显著升高,发病季节主要在夏季,5岁以下散居儿童和外来劳务青工是麻疹防控工作的重点易感人群,需积极开展麻疹疫苗的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14.
许秀玲 《医学动物防制》2007,23(10):724-725
目的了解全市小月龄婴儿麻疹发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加速控制麻疹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焦作市2002~2006年1周岁内婴儿麻疹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2002~2006年1周岁内婴儿麻疹平均年发病率为0.36/10万,发病占全部报告病例数的18.96%;最小发病年龄为出生后21d,以7、8、9月龄发病最多,分别占周岁内病例数的17.12%、14.41%、19.82%;满8月龄达到初免接种月龄的占53.54%,其中有1剂次免疫史的仅占8.82%;发病季节高峰在4~7月,占报告病例的85.83%;经实验室检测抗体阳性的率为72.72%。结论麻疹发病婴儿组人群增多直接影响到全市麻疹的发病情况,应加强麻疹疫苗初次免疫及时接种工作,同时有必要对育龄妇女采取麻疹疫苗接种。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清远市2006~2011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及消除麻疹干预效果,为如期消除麻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清远市麻疹发病情况及采取的消除麻疹措施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6—2011年清远市共报告麻疹1794例,年均发病率为8.69/10万,各年发病高峰在4~7月;病例集中在流动人口较多的清城区和清新县;发病以小年龄组儿童为主要人群,病例主要集中在O.5岁年龄组,散居儿童和学生为麻疹发病高发人群。结论提高含麻疹成分疫苗2剂次接种率,适时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和查漏补种,提高监测质量和实现早期疫情应急处理,是控制和消除麻疹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献县近年麻疹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Excel2003软件对2005-2010年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麻疹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0年献县共报告麻疹病例582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6.76/10万,全县各乡镇均有病例发生,发病高峰为每年的3~5月;人群以散居儿童、农民和学生为主,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0~14岁儿童,占总发病人数的81.62%。结论提高易感人群麻疹免疫覆盖率,适时开展重点对象的麻疹强化免疫,加强疫情监测和控制院内感染是控制、消除麻疹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