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香珍 《医学信息》2010,23(2):461-462
ICU是院内危重病人的集中地,所以ICU感染的预防控制在医院的护理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建立健全病区感染监控小组,加强医护人员的医院感染知识培训.使医疗护理工作贯穿于医院感染控制预防的各个环节,而护理管理在1CU的感染管理中起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彭燕  何先弟 《医学信息》2010,23(4):1112-1113
ICU患者由于病情危重、免疫能力低下及接受多种有创性检查和治疗等高危因素,而使医院内获得性感染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病房.院内获得性感染中,肺部感染居首位,它的发生和预后与护理工作质量直接相关.因此,从基础护理角度探讨ICU患者肺部感染的防治对策相当重要.  相似文献   

3.
ICU内的患者多为危急重症患者,其病情危重且变化快,护士必须及时做出病情判断,并给予正确的处理,以挽救患者的生命。这对护士的专业技能与业务素养、仪器操作技能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也使ICU护士承受了来自自身、患者及医院各个方面的压力,成为高工作压力的群体之一。对此,应提高护士的自我调节能力,适当舒缓压力,同时给予人性化的管理,提高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减少压力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4.
浅谈提高护理人员职业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护理工作是医院整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队伍的建设关系到提高医院管理水平,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加速医院现代化建设。护理人员的职业素质—职业道德修养,是由护理工作的性质与任务所决定的。护理人员日夜工作在患者身边,担负着贯彻执行治疗方案,严密观察病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及参加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任务。护士与患者接触多,患者有什么话,最先对护士说,  相似文献   

5.
探讨ICU危重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原因并提出护理对策。对2011年1月~2012年2月我院ICU收治的导管留置的35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ICU导管相关性感染患者中以老年患者居多,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和消化系统。人工气道的建立为导致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首要因素,其次为留置尿管。ICU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较高,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应做好ICU管理,加强引起导管相关性感染因素的控制和预防,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切断感染途径,提高患者机体抵抗力,限制抗生素的使用和各种侵入性操作,可减少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医院医疗质量建设的重点是规范科室的质量与安全管理团队工作,切实加强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团队建设,有效地推进科室管理工作,持续提升科室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是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根本.为规范科室工作、指导科室开展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本文就如何提高病理实验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团队建设水平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危重患者的重要性。方法对ICU危重患者病情稳定后进行回访、调查。结果恐惧、担心、不安全感、焦虑、紧张、急躁、抑郁、孤独、生气、绝望等是患者常见的心理反应。结论加强沟通、人文关怀、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改善监护环境,可减轻ICU患者心理不适,增加患者的依从性,更有利于患者顺利康复。  相似文献   

8.
ICU收治的患者病情危重,常因为进一步检查、治疗或诊断需要进行院内转运。转运危重患者不是一次简单的运送过程,而是抢救危重患者过程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监护、治疗、护理的全过程[1]。由于转运途中抢救设备有限,因此,如何做好转运前评估,使ICU危重患者得到安全、快速的转运,对患者的预后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ICU是重症医学科的临床基地,是医院集监护和救治重症患者的专业科室,应用先进的诊断、监护和治疗设备与技术,对病情进行连续、动态的定性和定量观察,并通过有效的干预措施为重症患者提供规范高质量的生命支持,改善生存质量.危重患者的生命支持水平和护理质量,直接反映医院的综合救治能力.我国的ICU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已具有一定规模,被大人民群众所接受.目前具备条件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均设有重症医学科,但基层医院ICU护理现状不尽人意,尚待解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改善ICU危重患者家属心理状况的作用。方法以82例ICU危重患者家属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结果接受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家属的焦虑情绪的改善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ICU危重患者家属实施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从而减轻家属的焦虑程度,提高患者主动配合医护工作的积极性,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唐德菊 《医学信息》2009,22(9):1830-1831
目的 探讨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病人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预防.方法 对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2月ICU119例医院感染病人的发病部位、基础疾病、感染病原菌种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下呼吸道、泌尿系是医院感染最常见的感染部位,ICU住院病人医院感染的发生与机体抵抗力、医务人员的不规范操作及防患意识的缺乏等因素有关.结论 医院感染是目前ICU中威胁病人生命的最严重的疾病及导致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加强ICU的管理、提高医务人员的防患意识并改进方法 ,合理应用抗生素等综合措施.能有效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探讨青年护士刚入ICU工作时普遍存在的问题,通过帮助及引导,使青年护士尽快熟悉并掌握ICU临床护理工作.通过分析青年护士刚入ICU工作时普遍存在的包括对新环境的陌生、紧张、恐惧感,对危重患者的各种常规护理操作不熟悉及对危重患者病情变化观察、应变能力及抢救意识缺乏以及对工作缺乏热情和主动性等问题,采取各种措施帮助她们摆脱思想顾虑,尽快熟悉并掌握ICU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13.
本文扼要阐述ICU的概念、必要性及其发展过程,ICU的病房设施以及床位数(占医院总床位数1%)。ICU病房设施包括:床头治疗系统;病人监护系统;器官支持系统和其它辅助治疗系统。此外,应有独立化验室、导管室等。对于我国综合ICU应根据医院等级、经济实力具备基本监护、支持系统作为硬件,医护队伍的素质和医疗质量作为软件。在ICU评价、考核方面软件在保障医疗质量方面越来越重要。因此,建立ICU对于我国能最大限度发挥医疗设备的潜能,有利于危重医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内感染监测结果分析及管理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和掌控ICU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探讨有效防治医院感染的管理策略。方法调查我院2008年6月至2009年10月期间ICU收治的1 689例患者,分析医院感染发生率、发生部位、分离出的病原菌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医院感染发生的原因及防控策略。结果1 689例患者中医院感染总发生率为19.2%,主要发生部位依次为肺部感染(51.9%)、上呼吸道感染(24.1%)、泌尿道感染(11.7%)、胃肠道感染(10.5%)、血液感染(1.2%)、手术切口感染(0.6%);呼吸机、气管切开、留置尿管、中心静脉置管等侵入性操作是发生医院内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原发疾病中以呼吸系统疾病并发医院内感染率最高(35.4%),其次为神经系统疾病(17.2%),消化系统疾病(13.1%),内分泌系统疾病(12.0%),急性中毒(9.54%),外伤(8.61%);ICU医院感染的病原微生物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占73%,革兰氏阳性菌占23.2%,真菌占3.8%;另外,革兰氏阴性菌的耐药率较高。结论ICU发生医院感染的几率高,以肺部感染为主,患者病情急重及侵袭性操作是医院感染的重要原因,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并且耐药率高;ICU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中之重,必须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5.
王强  程勇  汪兵 《微循环学杂志》2012,22(3):37-38,41,6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危重患者血糖波动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本院神经外科ICU病房的应激性高血糖危重患者56例,24h内动态监测患者血糖浓度和次晨空腹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а(TNF-а)、C反应蛋白(CRP)水平。追踪观察28天后将患者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比较两组上述指标间的差异。结果:死亡组较存活组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估Ⅱ(APACHEⅡ)评分、血糖波动幅度(GLUSD)、IL-6、TNF-а、CRP水平明显升高,平均住院日显著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提示:危重患者入ICU24h内GLUSD与APACHEⅡ评分、IL-6、TNF-а及CRP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分别为0.583、0.514、0.523、0.608,P均<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GLUSD[优势比(OR)=2.463,95%可信区间(95%CI):1.315~4.523,P<0.05],TNF-а(OR=1.426,95%CI:1.012~2.387,P<0.05)、APACHEⅡ评分(OR=1.581,95%CI:1.427~1.739,P<0.05)为危重患者入ICU28天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控制血糖变化幅度,降低炎症应激反应程度,将有益于改善危重患者预后,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ICU是医院集中收治危重病人进行"加强"治疗的病房,它存在监测仪器操作复杂,抢救机会多,护理操作频繁等存诸多不安全因素,同时随着病人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护理安全与风险管理日益成为重要的护理工作环节,持续改进护理质量对ICU风险治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具体内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在ICU实施健康教育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整体护理正在我国各级医院中逐步开展 ,它是护理工作深入改革的关键。面向病人进行的健康教育已成为整体护理的重中之重。ICU病人通常从手术室、急诊室或医院其它科室转入 ,病情危重 ,不仅身体上陷于危险状态 ,而且精神上也面临着死亡的威胁。所以健康教育不是不需要 ,而是更需要 ,如果护理人员能将宣教的内容贯穿于救护工作的全过程中 ,能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 ,使其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 ,减少并发症 ,促进康复。1 教育方法ICU患者的健康教育与一般科室不同。因为教育对象是特殊的群体 ,如病情危重 ,年龄、知识层次各异等 ,所以在整个教育…  相似文献   

18.
ICU病人的心理特征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ICU病人病情危重,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惊恐等,很大程度影响了治疗效果及患者的生存质量。 1 ICU病人心理反应 1.1 初期焦虑 病人进入病房1~2天呈不同程  相似文献   

19.
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在ICU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通过目标性监测,寻找导致ICU多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探讨有效预防和降低ICU医院感染发生的对策,达到降低感染、提升综合效益的预定结果目标.方法 对2004-2005年开展前瞻性监测与2006-2007年实施目标性监测期问入住ICU、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及工作人员、工作环境进行科学的分析、比较、评估.结果 得出患者年龄大、病情重、侵入性操作不规范和室内环境、物品有污染等是导致医院感染高发的危险因素以及感染部位的聚集倾向.结论 目标性监测方法科学、可行、可靠,实施后达到预期效果.运用持续质量改进原则制定出以抓好环节控制;强调过程管理;增强护理环节管理及注重特殊治疗护理等行之有效的监控对策.  相似文献   

20.
赵洁红 《医学信息》2009,22(12):2847-2848
手术室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病人实施手术治疗、诊断及抢救危重病人的重要任务.手术室的工作质量反映了整个医院的水平,而手术室的护理工作又是手术室工作的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如何提高手术室的工作质量,确保病人手术安全,是我们手术室管理人员的职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