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我院骨科是全军骨科创伤研究所,现有手术病区8个,床位320张。因科室医疗技术先进,吸引了大量周边群众前来就诊,2012年度门诊量达85 164人次,入院量达11 362人次,手术9835台次。大量的就诊患者与有限的床位之间存在着极大的矛盾,不仅增加了病房的收治压力,给患者也带来了心理和经济方面的负担。为缓解患者住院困难,减少术前待床日,现有的住院治疗模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患者的需  相似文献   

2.
我院骨科是全军骨科中心,床位400多张,9个护理单元。2010年3月,开始实行上午、下午和夜间(APN)三班制排班模式。探索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模式,实现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使用及科学管理,成为护理管理面临的新课题。本文对如何分层搭配护士,怎样划分工作范围明确岗位职责、如何进行工作质量考评等进行了探索,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骨科护理人员全部为大专以上学历。除七、八、九病区外,其余都是一个护士长负责管理两个病区。每个病区的护士根据职称、学历、年资、工作能力和各层次岗位工作内容要求,分为总责任组长、责任组长、责任护士和助理护士4个层级。按职、级、能力岗位实施绩效考评,按岗位职责分级管理。1.1护士分层1.1.1总责任组长护师或主管护师职称,本科学历,在本专科工作5年以上,有较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能解决本专科疑难护理问题和技术难题。具有较强的协调能力,能够胜任临床护理、教学及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3.
我院骨科是全军骨科中心,现有床位400多张,护士100多人,9个护理单元。由于病区的扩增,大量引进新护士后,原有的高年资护理骨干被分到各个单元,护理带教骨干分散,使得每个病区的护理带教师资薄弱,传统的专科培训模式难以适应科室快速发展的需要。2009年起,我院采取集中骨科中心各护理单元现有临床教师资源,各护理单元新护士统一进行专科护理培训的模式,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做法与体会。1方法以往的新护士培训除了院护理部统一组织的岗前培训外,专科理论和专科护理技能培训都是由各个护理单元采取传统的以老带新、一对一帮带、跟班工作、参加业务学习、护理查房、临床考核等“见什么、干什么、学什么”的渐进式方法培养。为了适应科室发展的需要,不影响护理质量,尽快提高新护士的专科护理能力,将骨科各个单元护理师资集中,固定人员、时间,以统一教学内容、方案的模式集中培训。1.1制定培训计划,提出达标要求培训计划包括:(1)培训课时。护理操作示范6次,理论课16次共40学时。(2)  相似文献   

4.
解放军昆明总医院全军骨科中心成立于2006年,后于2007年初被批准成为成都军区创伤骨科研究所,2008年9月被批准设立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该中心现展开床位290张,  相似文献   

5.
位于雄伟泰山脚下的解放军第88医院全军骨科中心,建科历史悠久,技术力量雄厚,诊疗设备先进,专业设置合理,专科特色突出,集医、教、研、康复为一体,是该院第一个被总后卫生部批准的全军重点建设专科中心和全军骨科研究所分所,  相似文献   

6.
唐佩福,创伤骨科专家,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解放军总医院骨科医学部主任、国家骨科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主委、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继教中心骨科主委、国际矫形外科协会创伤分会执委、全军骨科主委、北京市医学会骨科主委、《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主编、《中华创伤杂志》副总编辑等。  相似文献   

7.
解放军第306医院全军脊柱外科中心是一个以脊柱外科、关节外科为特色,结合治疗各类骨伤、骨病及畸形的重点临床科室,还是总装备部骨科中心。解放军第306医院骨科组建于1985年,1997年成为解放军总装备部骨科中心,2000年成为全军脊柱外科中心,先后获得了多项国家、军队的科技进步和医疗成果奖,在军内外、国内外均居领先地位。该中心于1995年建成了国内最早  相似文献   

8.
刘德钱  张宝宗 《解放军健康》2011,(4):I0002-I0003
解放军第107医院骨科创建于1989年,2000年9月正式被济南军区卫生部批准为刨伤骨科中心,2004年改名为创伤显微外科中心,2008年被总后卫生部批准为全军创伤显微外科专病中心,逐步达到了学科建设规范化、创新发展优势化、专业技术领先化的水平。该中心现设有4个病区,编制床位80张(展开床位100张),下设手显微外科、  相似文献   

9.
《人民军医》2005,48(11):I0005-I0005
范启申,男,1939年10月出生。1965年毕业于山东医学院。现任解放军89医院全军创伤骨科研究所副所长、主任医师,技术2级.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为第四军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军医学科学委员会委员,济南军区医学科学委员会常委,中国肢体残疾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全军肢体伤残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相似文献   

10.
贾小熊  庞昌金 《人民军医》2006,49(8):I0001-I0001
为推进我国创伤骨科及肢体践疾康复事业的发展,不断提升专科技术水平,由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肢体残疾康复专业委员会、《中国矫形外科杂志》、《解放军医学杂志》、《人民军医》杂志和解放军第89医院全军创伤骨科研究所联合举办的“全国创伤骨科新技术研讨会暨学习班”,于2006年6月4~8日在山东潍坊召开。  相似文献   

11.
《中华创伤杂志》2005,21(5):351-351
为更新专业知识、交流经验、增进技术合作,经国家卫生部批准,由解放军总医院第304临床部全军骨科研究所和《中国脊柱脊髓杂志》共同主办的北京国际骨科新技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骨科新技术学习班拟定于2005年7月15日-20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将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作精彩报告和授课。  相似文献   

12.
《人民军医》2011,(7):F0002-F0002
2011年5月11日下午.总后卫生部组织召开“全军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座谈会,,o会上,总后卫生部领导为全军首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医院和示范病区代表颁发了标牌。示范医院、示范病区和优质服务先进个人代表介绍了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经验做法。总后卫生部部长张雁灵在会上讲话,  相似文献   

13.
第八届全军显微外科暨第二届全国穿支皮瓣研讨会于2007年10月11-14日在昆明召开。会议由全军显微外科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分会主办,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骨科、云南省医学会骨科分会承办。  相似文献   

14.
解放军第252医院心血管中心是"国家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中心"、"全军老年心血管病研究诊疗中心"、"全军冠心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中心现有心血管一病区、二病区及重症监护病房(CCU病区)、心脏介入导管室、临床电生理室、资料室及心血管实验室,展开床位182张(其中CCU床位20张)。除  相似文献   

15.
刘克俭  刘欣欣  李娟 《人民军医》2012,(4):I0002-I0004
解放军88医院全军骨科中心,建科历史悠久,技术力量雄厚,诊疗设备先进,专科特色突出,集医、教、研、康复于一体。"十五"以来,中心先后建立了中德联合人工关节置换中心和美国史塞克关  相似文献   

16.
我院为大型综合性三甲医院,担负着军队、云南省部分地区及少部分贵州地区人员的医疗任务.而作为全军骨科中心的门诊,每日面临着上百人的门诊患者.我院骨科开设普通门诊3间,专家门诊2间,每天的门诊量多达两百余人,每月近三千人.为进一步了解骨科门诊患者的常见病及多发病情况,以便为门诊医师的诊治提供依据,提高诊治水平.笔者随机抽取了2008年8月份门诊登记的446例就诊患者进行了相关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西南国防医药》2008,18(3):F0002
汤礼军,男,43岁,安徽和县人,中共党员,博士,硕士生导师,成都军区总医院全军普外中心副主任兼胆病区主任、主任医师。  相似文献   

18.
张林平  范晨芳 《人民军医》2005,48(6):i001-i001
由《人民军医》杂志和88医院联合主办、174医院协办的“第四届全军腰腿痛学术研讨会”干2005年6月4~7日在福建厦门召开。来自全军各医疗单位的15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着眼干军事斗争卫勤准备的新形势,以提高专科卫勤保障能力为目标,紧密结合部队腰腿痛防治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就骨科前沿理论、基础研究成果、临床实践经验和技术改革创新等内容进行了充分的研讨和交流。人民军医出版社贾万年副社长致开幕词,全军骨科专业委员会顾问葛宝丰院士和全军骨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卢世璧院士为大会发来了贺词。  相似文献   

19.
部队伤病员管理一直是部队医院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我院于1999年1月创立军人病区以来,军人病区已发展为军人病区内科、外科、精神卫生中心3个专科,拥有床位220张,收治武警四川总队和川内警种部队伤病员以及滇、黔、渝、藏等地区武警部队精神病员。我们认真探索新形势下军人病区管理的科学方法,在积极为住院伤病员诊治的同时,加强对军人伤病员的管理,病区实现了连续12年安全无事故。  相似文献   

20.
对骨科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折或骨病的患者存在恐惧、悲观、焦虑、痛苦等心理,骨科病区健康教育内容应针对患者心理,向患者反应讲解骨科疾病的常识及复位前、后相关知识、注意事项以及功能锻炼、心理与疾病的关系,治疗进展等,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并从根本上帮助病人建立健康生活方式,从而尽快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