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早期梅毒25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早期梅毒25例误诊分析江苏省连云港市皮肤病防治所[2220O1]金如钧,葛邦友我所自1994年3月~1995年8月共诊治早期梅毒72例,其中一期梅毒41例,二期梅毒31例,有25例曾被误诊为其它疾病.误诊率为29.8%。兹就误诊情况进行扼要分析。临床...  相似文献   

2.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通过直接接触感染的性传播疾病,早期传染性强,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尤其是不典型病例在临床上增多,极易造成误诊。今收集1997年9月~1998年7月间在我院及其他医院妇科门诊被误诊的梅毒31例,分析误诊原因,旨在提高梅毒的早期诊断,改善预后。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已婚18例,未婚13例;年龄17~42岁,平均25.8岁,其中20~29岁24例(77%)。性乱16例;夫妻间传染7例,男方均有治游史;异性朋友接触传染7例;间接传染1例。病程1~6个月。 1.2 误诊情况外院误诊23例,我院误诊8例;误诊时间最短7天,最长14天。Ⅰ期梅毒12例,Ⅱ期梅毒19例。Ⅰ期梅毒误诊为宫颈糜烂3例,淋菌性阴道炎7例,软下疳2例;Ⅱ期梅毒误诊为尖锐湿疣10例,淋病4例,霉菌性阴道炎、软下疳各2例,外阴湿疹1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二期梅毒误诊原因,帮助临床医生提高诊断二期梅毒的正确性。方法 对5a来临床误诊的46例二期梅毒的临床表现及误诊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发生于躯干、四肢的二期梅毒皮疹易被误诊为玫瑰糠疹、银屑病、过敏性皮炎、多形红斑、药疹和体癣等,扁平湿疣易误诊为尖锐湿疣、软下疳等,但根据梅毒的自身特点,仍可正确鉴别诊断。结论 临床上应重视询问病史和皮肤科体格检查,可疑患应及时做梅毒血清学检查。  相似文献   

4.
梅毒的患病率近年逐渐增多,由于其皮损表现及临床症状多种多样,容易与其他皮肤、生殖器疾病相混淆,因此易造成误诊。笔者遇到Ⅱ期梅毒误诊1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脱发作为二期梅毒的一种症状,临床上并非少见,患者中有3%~10%发生梅毒性脱发,但却易被临床医师忽略而延误病情,对我院近几年来以脱发为主诉就诊而被误诊梅毒5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神经梅毒误诊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神经梅毒的误诊原因,提高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首诊漏诊或误诊的神经梅毒患的临床资料及误诊情况,结果:5例以脊髓症状起病,被误诊为颈椎病,脊髓炎,脊髓压迫症,脊髓神经根炎;4例以偏瘫,偏侧感觉障碍起病,被误诊为脑卒中,1例以视神经症状起病,被误诊为玻璃体浑浊,视乳头水肿,误诊原因为:(1)对近年神经梅毒的发病率上升认识不足;(2)对病史的完整及真实性重视不够;(3)对神经梅毒复杂的临床表现不熟悉,体检不够全面,(4)仅仅满足于症状学的诊断,示涌深入探索病因学诊断。结论:神经梅毒临床表现较为复杂,对可凝病例应注重相关病史,认真全面体检,进行特异性血清学检查以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7.
梅毒二期疹误诊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强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22):4385-4386
梅毒二期疹(小丘疹型)多为梅毒的泛发期,二期梅毒是梅毒螺旋体经淋巴结进入血行引起全身广泛性损害。现将我们误诊的1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梅毒起病形式多种多样且不典型,可伴有口腔咽炎、口腔炎、口腔糜烂及溃疡等多种多样的损害,易误诊。我院口腔科2000—2005年共接诊梅毒51例,其中17例(33.3%)曾在外院误诊,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梅毒是由苍白密螺旋体引起的传染病,流行于世界各地。我国解放后经积极防治基本消灭了梅毒,但近年来又有新的病例发现,尤其在沿海开放城市有流行趋势。随着成人梅毒发生率的上升,先天性梅毒的发病率也明显提高。因为此病临床症状体征均不典型,往往易造成误诊和漏诊。我院新生儿科自2005年10月-2006年10月收治先天性梅毒7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陈坚  陈斯泰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5):6177-6177
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00年以来诊治的曾被误诊的57例早期梅毒患者的资料,分析误诊原因及对策。  相似文献   

11.
神经梅毒6例临床特点及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20多年来,梅毒在我国又有上升趋势,神经梅毒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神经梅毒是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临床表现多样,且缺乏特异性诊断标准,临床极易误诊、漏诊。现结合我科收治神经梅毒的6例,对其临床特点、常见误诊疾病、诊治等进行临床分析,以增强对此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首诊时被误诊为"脑炎"的神经系统梅毒的临床特征,探讨神经梅毒的发病特点和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被误诊为脑炎的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验以及影像学资料,并结合文献回顾。结果:5例患者中有男性3例,女性2例;年龄35~78岁;均未合并HIV感染;其中4例在就诊时否认梅毒感染病史。首发症状为精神行为异常或认知功能障碍,脑脊液检查可发现蛋白量和(或)白细胞数升高,头颅磁共振主要提示颞叶病变,可伴有脑萎缩和脑积水。血清和脑脊液梅毒检测阳性。经规范治疗后,3例反应较好,2例预后不佳。结论:神经梅毒的临床症状复杂多样,脑脊液及影像学特征不典型,早期易误诊,尽早行血清和脑脊液梅毒检测有助于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3.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临床表现多样,病程较长且可多年无症状呈潜伏状态。现将笔者所遇的2例误诊病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肋骨尖端综合征5例误诊分析湖北沙市三医院(434001)彭厚贵,刘子正近年来,我院收治肋骨尖端综合征7例,其中5列入院前误诊。5例中男性4列,女性1例。年龄19~31岁,平均24岁。误诊时间半月左右。现将5例病人误诊情况分析讨论如下。一、设诊为肋间神...  相似文献   

15.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全身性传染病,解放后经过积极防治,已基本消灭。但近年来正处于死灰复燃中。由于对该病缺乏认识,导致误诊误治者屡有发生,现将我院近年遇到的长时间误诊误治的8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6例,女2例,均为门诊病人;...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 ,梅毒发病呈上升趋势 [1 ]。二期梅毒的临床表现尤其多样化和不典型 ,极易造成误诊、漏诊 [2 ]。自 1996年以来 ,我科共诊治梅毒 18例 ,其中二期梅毒在外院误诊 6例 ,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4例 ,女 2例。年龄 17~ 6 1岁 ,平均 37.2岁。除 1例仅有输血史外 ,其余均有不洁性交史。临床表现各异 ,有红斑、丘疹、鳞屑、脓疱、结节等皮损。来院前曾分别被诊断为玫瑰糠疹、银屑病、手癣、肛门湿疹、肉芽肿、疖肿等。治疗过程中病情发展 ,皮疹反复发生。误诊时间为 2 d~ 1a。本组梅毒血清学检查均阳性 (TRUST滴度 1∶ 4~ 1∶ …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3例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特征以指导临床诊断。方法:回顾分析3例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电生理、神经影像学和实验学检查特点。结果:确诊脊髓痨、麻痹性痴呆、梅毒性脑膜炎各1例。3例患者的血清学和脑脊液梅毒抗体均为阳性;脑脊液细胞数增加(以单核细胞为主),蛋白含量也有所增加。结论:神经梅毒的临床表现与所属分型有关,极易误诊,需加强对该病的认识,临床表现及血清学和脑脊液梅毒抗体阳性为确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谭雅玲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7,28(12):1142-1142,1150
目的了解早期梅毒临床表现及误诊原因,探讨组织病理学在梅毒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823例早期梅毒患者均作梅毒血清学检测,其中28例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Ⅰ期梅毒112例,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及密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WB)阳性106例;Ⅱ期梅毒711例,TRUST、TPPA及WB均呈阳性。结论梅毒血清学检测对早期梅毒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病理检查对硬下疳、扁平湿疣、鳞屑性丘疹皮疹诊断有一定意义,而斑疹呈非特异性炎症改变,不具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9.
舟骨骨折误诊5例原因分析金荣连郭宝玉近2年我们在入院疗养人员中发现舟骨骨折5例,入院前均未确定诊断,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5例全为男性患者,年龄21~29岁,误诊时间15~6年4个月。2发病原因5例均有手掌着地外伤史,其中左腕关节伤2例,...  相似文献   

20.
早期梅毒71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益珠  黄一锦 《临床误诊误治》1998,11(5):293-293,294
近几年来厦门地区的梅毒发病率呈大幅度上升,1996年被称为全国梅毒暴发地区之一。我们在诊治本病的过程中,发现一些曾被误诊过的病例,现将资料完整的71例早期梅毒作一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39例,女32例;已婚41例,未婚30例;15~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