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了解山东省地方性氟中毒改水降氟措施完成情况与病情变化动态。方法按照山东省地方性氟中毒监测方案的要求,对高密等5县市有关地方性氟中毒指标进行调查。结果高密等5县市共有地氟病村2377个,改水完成率为66.18%,改水工程正常运转率74.13%;高密等3县市改水工程水氟合格率43.66%,水氟最大值4.89mg/L;重点监测点8~12岁儿童氟斑牙总检出率84.31%,缺损率17.29%,氟斑牙指数1.90;儿童尿氟群体几何均值是3.67mg/L,个体最大值25.24mg/L。结论山东省地氟病防治措施落实进度比较缓慢,病情尚未达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全省地方性氟中毒病情现状。方法在13个市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调查点。用氟离子电极法测定水氟,采用Dean氏法进行儿童氟斑牙诊断。结果共调查了31个县337个病村,水氟含量>1.00 mg/L的病村占54.41%,8~12岁儿童氟斑牙总患病率为41.39%(25.05%~71.88%),斑釉指数为0.95(0.55~2.01)。在未改水的病村中,有69.77%的病村水氟含量>1.00 mg/L(最大值为6.62 mg/L),儿童氟斑牙患病率平均为41.84%(0.76%~94.17%)。在改水降氟工程运转基本正常的病村中,有37.04%的病村水氟含量>1.00 mg/L(最大值为5.57 mg/L),儿童氟斑牙患病率平均为32.71%(0.93%~98.21%)。在改水工程停用报废的病村中,有72.84%的病村水氟含量>1.00 mg/L(最大值为8.32 mg/L),儿童氟斑牙患病率平均为57.18%(3.92%~100.00%)。结论山东省地方性氟中毒病情仍然十分严重,须进一步落实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3.
临海市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地方性氟中毒调查时,村民饮用水氟含量在0.2-3.6mg,/L,其中2个乡镇6个村水氟含量超标为1.1~3.6mg/L,儿童氟斑牙率为46.38%,被定为地氟病中等病区。为了进一步了解、摸清当前该市地方性氟中毒的流行情况,我们于2005年6月对原饮用水源超标乡镇地氟病病区村的8-12岁儿童氟斑牙发病及居民饮水情况进行现场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掌握地氟病的病情动态和改水降氟情况,更好地指导地氟病防治工作。[方法]2003年,对已实行降氟改水的博兴、广饶两县9个氟病村,检测饮水氟含量;检查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测尿氟含量。[结果]9个村中,8个村水氟含量超标。广饶县凋查152名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为48.0%,斑釉指数为1.02;博兴县调查251人,氟斑牙患病率为60.0%,斑釉指数为1.31。广饶县检测87名儿童,尿氟含量几何均值为2.32mg/L;博兴县检测47名儿童,尿氟含量几何均值为3.07mg/L,均超过正常值。[结论]2县水氟含量仍然超标,氟中毒病情严重。  相似文献   

5.
广东省梅州市饮水型氟中毒病区病情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掌握梅州市辖区内饮水型氟中毒的病情及改水降氟后效果,为防治饮水型氟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梅州市的6个地氟病区县(市),采用普查和抽样调查相结合,对调查县(市)氟病区村8~12岁儿童氟斑牙采用Dean氏法检查,饮水氟、儿童尿氟均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进行检测。结果调查的6个县38个乡镇115个病区村中,儿童氟斑牙总患病率为21.99%,儿童尿氟几何均值为1.45mg/L,饮水氟范围为0.10~2.10mg/L。结论梅州市饮水型氟中毒病区的病情,通过改水降氟已经得到有效控制,但还有9个病区村的儿童氟斑牙患病率未达到控制病区标准;个别病区村的改水设施存在着管理不善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掌握会宁县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状况,为本县地氟病的科学防治提供决策依据。方法查阅历史资料;用Dean法进行8—12岁儿童氟斑牙诊断;测定儿童尿氟;测定水氟。结果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为30.71%,氟斑牙流行指数为1.97:儿童尿氟含量波动范围在1.82-4.88mg/L之间,几何均值为3.28mg/L;未检出重症氟骨症患者;饮水氟含量大于1.0gm/L的份数占检测份数的66.67%;氟病区改水率为25.71%。结论会宁县地方性氟中毒病情较上世纪80年代有所下降,但有些地方病情仍很严重,建议加快集中改水工程力度,加强地方性氟中毒监测机构和队伍的建设,增加业务经费投入。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章丘市改水降氟工程运转情况及防治地方性氟中毒的效果,为今后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制定调查表,对章丘市地方性氟中毒病村改水后的工程运转情况进行调查;检测居民饮用水水氟含量;抽样调查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结果]42处工程正常运转的18处,占42.86%;饮用水氟含量为0.31~2.33mg/L,合格率为50.00%;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为31.88%,并随年龄的增大而升高。[结论]改水降氟工作存在一些问题,应加强改水降氟工程的管理,巩固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分析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改水工程运转情况及改水降氟措施的防治效果。方法对原6个地氟病区所有8~12岁儿童按照全国统一的Dean分度法进行儿童氟斑牙患病率、氟斑牙流行指数诊断,抽查病区饮用水检测水氟含量。结果16份水样水氟含量范围0.10~1.38mg/L,均值0.33mg/L,个别水样水氟含量仍为1.38mg/L,检查8~12岁学生27例,氟斑牙检出率为22.22%(6/27),氟斑牙指数为0.35,氟斑牙流行强度为阴性。结论采用合格水源实施改水降氟工程防治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应加强改水工程的维护。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浙江省地方性氟中毒防治措施落实情况及防治效果。方法32个病区县(市、区)中。随机选取15个县对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及原病区村改水设施运行情况进行调查。水氟含量检测使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儿童氟斑牙检查使用Dean氏法。结果正常和间歇使用的改水工程为156个。受益人口数达385524人。管网末梢水氟含量均值为0.46mg/L,范围为0.09~4.51mg/L。受检人数29220人,氟斑牙患病率为7.70%,氟斑牙指数为0.15,判定流行强度为阴性。结论浙江省地氟病防治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存在着改水设施使用维护不善、非病区村患病率升高等新问题。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2003、2004年梁山县地方性氟中毒防治工作进展情况和重点监测点东徐村地氟病的病情变化。方法按照全国地方性氟中毒监测方案的要求.调查梁山县的改水进度和改水工程管理、使用、饮水含氟量现况;对重点监测点东徐村10户居民末梢水含氟量进行检测.并调查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氟斑牙指数以及即时尿含氟量等。结果梁山县共有地氟病村215个,已完成降氟改水128个(109处降氟设施),改水完成率为59.53%;109处改水设施能够正常使用的有6l处,占55.96%;6l处正在使用的降氟设施水含氟量小于等于10mg/L的2年检测平均为72.13%,水氟最高达2.80mg/L。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2年分别为15.00%、8.33%,氟斑牙指数分别是0.30、0.24,尿氟含量几何均值均在10mg/L以下,已完全达到非病区标准。结论监测结果表明.改水降氟是控制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行之有效的主要措施。但由于改水降氟措施落实进度缓慢,改水设施的正常利用率不高。因此,应加大人力财力投入,强化管理,加快改水降氟工作步伐,在整体上有效控制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掌握山东省菏泽市地方性氟中毒流行现状,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按国家《地方病防治项目技术方案》的要求,2009年选择菏泽市的曹县、牡丹区、单县、巨野县、郓城县等5县(区)为监测地,各县(区)按轻、中、重病区各选择1个村为重点调查点,共15个村。调查内容为饮水氟含量、儿童氟斑牙与成人临床氟骨症患病情况及人群尿氟水平。结果其检测5县(区)15个村水样69份,氟含量超过国家标准(1.0 mg/L)的水样56份,超标率81.16%,其中2.0mg/L的水样26份,4.0 mg/L的3份,水氟最大值为7.76 mg/L。检测15个村人群即时尿氟728人份,其中儿童435例,成人293例,几何均数分别为2.73、2.92mg/L。对679名8~12岁儿童进行氟斑牙临床检查,氟斑牙检出率为50.81%(345/679),缺损型率为4.57%(31/679),氟斑牙指数为1.16。调查7 956名成人地方性氟中毒临床症状与体征,临床氟骨症检出率为7.69%(612/7 956),其中检出中、重度病例175例。结论菏泽地区水氟超标仍很严重,以未改水病村(包括改水后报废病村)为主;尿氟水平仍维持在较高水平,氟斑牙与氟骨症仍存在一定程度流行,高氟危害依然存在。因此,应加大落实科学有效的改水降氟措施力度,控制地方性氟中毒流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掌握安康市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病区病情变化、防氟炉灶使用和相关行为形成情况,评价防治效果,为燃煤型氟中毒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0年对安康市岚皋、平利县6个自然村进行监测。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在2个监测县实施改炉改灶的病区村中各随机抽5个病区村,在抽中的每个病区村和6个监测村各抽取10户家庭,调查炉灶使用及相关行为转变情况;调查监测村所有8~12岁学生氟斑牙患病情况,氟斑牙诊断采用Dean氏法。同时对8~12岁学生每年龄段采集10份尿样,检测尿氟,尿氟测定采用尿中氟的离子选择电极法(WS/T 30-1996),依据《人群尿氟正常值》WS/T256-2005进行评价。对监测村25周岁以上人群,按每个年龄段随机抽取20人进行氟骨症X线检查。诊断采用《地方性氟骨症诊断标准》(WS192-2007)。结果:病区普遍使用铁炉和改良灶,铁炉、改良灶的合格率及正确使用率均较低;玉米、辣椒正确干燥率和保管率均不高;玉米、辣椒加工前淘洗率均在95.00%以上;6个检测村8~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为59.00%(118/200);共采集儿童尿样200份,尿氟在0.55~2.02 mg/L,几何均数1.09 mg/L;X线共拍片576人,氟骨症检出率为16.23%(93/576)。结论:安康市燃煤污染型氟中毒呈流行态势,防氟炉灶损坏较为严重,健康行为形成率较低,加强病情监测、防氟炉具后期管理和健康教育干预工作是防治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鲁北地区地方性氟中毒病情调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山东省鲁北地区地方性氟中毒病情流行状况,进一步做好该病的防治工作。方法按照国家《地方病防治项目技术方案》的要求,于2008年对山东省鲁北地区的济阳、博兴、高青、广饶、武城、夏津、宁津等7县66个村的环境氟含量与地方性氟中毒病情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7县66个村居民饮水含氟量有95.45%(63/66)的村超标,水氟含量(4.0 mg/L村24个(36.36%),水氟含量最高村为5.80 mg/L。检测7县儿童即时尿氟含量879人份,平均几何均值3.49 mg/L,93.06%(818/879)个体尿氟水平超标,个体最大值21.02 mg/L。检查66个村8~12岁儿童氟斑牙2 579人,平均检出率73.52%,缺损率23.85%,氟斑牙指数1.76。临床检查16岁以上成人38 463例,氟骨症阳性检出率为4.78%(1 840/38 463);X线摄片成人402例,X线氟骨症检出率为17.91%(72/402),临床与X线氟骨症均以轻度为主。结论鲁北地区外环境水氟含量严重超标,氟中毒病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仍存在一定程度流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掌握农安县饮水型氟中毒病区改水后水、尿氟含量的变化及儿童氟斑牙的流行趋势,评估饮水型氟中毒防治效果。方法于2009-2011年每年4、8月,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法,对华家乡松柏村和万顺乡光辉村两个监测点水氟和8~12岁儿童尿氟含量进行测定;用Dean’s法对8~12岁儿童进行氟斑牙检查;与2008年常规监测结果比较。结果华家乡松柏村水氟含量由改水前的13.00 mg/L降至1.03 mg/L,氟斑牙患病率由98.18%降至71.82%;万顺乡光辉村水氟含量由改水前的9.08 mg/L降至1.01 mg/L,氟斑牙患病率由50.12%降至42.93%。随着改水时间的延长,水、尿氟含量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尿氟含量与氟斑牙患病率之间相关系数显著性检验r=0.867,P〈0.05,二者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水降氟能够有效控制饮水型氟中毒的流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山东省黄河下游冲积平原地区地方性氟中毒流行现状.方法 按照国家<2008年地方病防治项目技术实施方案>要求,选择16个县,每个县选择3个村,测定饮用水含氟量,检查8~12岁儿童氟斑牙和>16岁人群氟骨症,并抽查尿氟含量.水、尿氟含量测定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8~12岁儿童氟斑牙诊断采用Dean's法,氟骨症诊断执行<地方性氟骨症诊断>标准(WS 192-2008).结果 调查26个改水村,其中水氟均值≤1.00mg/L的村19个(73.08%),>1.00 mg/L的村7个(26.92%);水氟最大值为3.73 mg/L.调查22个未改水村,其中水氟均值≤1.00 mg/L的村5个(22.73%),>1.00 mg/L的村17个(77.27%);水氟最大值为3.38 mg/L.8~12岁儿童氟斑牙总患病率为52.18%(1042/1997),氟斑牙指数为1.17,缺损率为8.01%(160/1997);儿童尿氟均值>1.40mg/L的人数占65.00%(845/1300),最高值为18.53mg/L;>16岁人群氟骨症临床和X线检出率分别为4.35%(1121/25 781)和11.36%(5/44).成年人尿氟均值>1.60mg/L的人数占63.92%(606/948),最高值为21.35 mg/L.结论 山东省黄河下游冲积平原地区地方性氟中毒尚未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黄河流域内地方性氟中毒病情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山东省黄河流域内地方性氟中毒病情现状,为制定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水、尿氟含量测定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8~12岁儿童氟斑牙诊断采用Dean法,X线摄片检查氟骨症。结果选择3个病区县的27个村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水氟均值〉1.00mg/L的村25个(占92.59%),最大值为9.67mg/L;8~12岁儿童氟斑牙总患病率为73.75%,氟斑牙指数为1.60;30岁以上成人的氟骨症临床和X线检出率分别为39.66%和29.78%;儿童和成人尿氟均值在1.50mg/L以上的人数分别占89.78%和91.87%,最高值分别为14.60mg/L和17.99mg/L。结论山东省黄河流域内地方性氟中毒病情尚未得到控制,防制形势依然十分严峻,须进一步加大防制力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掌握山东省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防治措施落实效果及病情动态.方法 于2009-2014年在山东省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按照国家《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监测方案》和《山东省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监测方案》规定的方法和要求,抽取10个监测县,每个监测县随机抽取10个改水降氟工程,调查其运行效果,并测定水氟浓度;每个监测县选择3个病区村作为固定监测村,调查改水村改水工程运行情况及水含氟量,检测未改水村饮水氟浓度,检查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对25岁以上成人进行氟骨症X线检查和尿氟检测.结果 在监测县中,共监测改水降氟工程511个,正常运转率为97.06%(354/511),水氟合格率为55.19%(282/511).在165个已改水村中,共监测147个改水工程,正常运转率为97.28%(143/147),水氟合格率为62.59%(92/147).在12个未改水监测村,水氟>1.20 mg/L的村占58.33%(7/12).2009-2014年全部监测村8~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平均为50.10%(4 563/9 107),氟斑牙指数为1.0,氟斑牙检出率呈逐年下降趋势(x2=172.69,P<0.01).改水工程正常运行且水氟合格监测村儿童氟斑牙的检出率为44.81%(2 543/5 675),氟斑牙指数为0.87,氟斑牙检出率呈逐年下降趋势(x2=248.30,P<O.01).改水工程非正常运行或水氟超标监测村儿童氟斑牙的检出率为61.10%(1 750/2 864),氟斑牙指数为1.26.未改水监测村儿童氟斑牙的检出率为47.54%(270/568),氟斑牙指数为1.07.改水工程正常运行且水氟合格监测村的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低于改水工程非正常运行或水氟超标的监测村(x2=-202.11,P<O.01).2009和2014年度25岁及以上成人氟骨症X线检出率分别为8.04%(119/1 481)和7.25%(106/1 463).2014年水氟合格村和水氟超标村成人尿氟几何均值均低于正常值上限(1.60 mg/L).结论 山东省改水防治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改水降氟工程的水氟超标问题较为严重,氟中毒病情尚未得到全面控制,防治工作有待进一步强化和深入.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掌握宜春市燃煤型氟中毒流行病学现状,为今后合理规划和改进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儿童氟斑牙用丁氏法进行判定;玉米、辣椒、生活用煤、室内空气、生活饮用水及尿氟采用氟离子电极法测定,按GB/T5009-1996判定;逐户调查病区村燃煤情况、房屋结构、燃烧方式;氟骨症诊断执行地方性氟骨症临床分度诊断标准和氟骨症X线诊断标准。结果总计调查3个县市区,71个乡镇,919个行政村;调查8~12岁儿童137 277人,查出氟斑牙人数8 021人,氟斑牙平均患病率为5.84%;袁州区、万载县煤氟低于全国煤氟水平,水氟低于国家卫生标准,玉米、辣椒、旺火期空气含量都超过国家卫生标准;检测了647份小学生尿样,均值为0.71 mg/L;调查了52个病区村,总计33 278户;对89 212人进行了氟骨症调查,未发现氟骨症患者。结论 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呈较大幅度地下降,未发现有氟骨症患者,调查结果说明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病情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