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目的研究分析在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中运用健脾清胃汤开展治疗的效果。方法从2015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中选取138例,将其随机平均分成69例观察组和69例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中实施常规西药的治疗模式,而观察组汇总则是运用中药健脾清胃汤进行治疗。在完成4周的治疗后的疗效以及幽门螺杆菌(HP)、中医症状积分情况。结果观察组中治疗有效率、幽门螺杆菌(HP)、中医症状积分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过程中,使用中药健脾清胃汤进行治疗效果更为显著,能够显著的改善患者的症状,清除HP的水平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健脾清胃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9月我院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102例,依照治疗方法不同分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给予健脾清胃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及幽门螺杆菌(Hp)清除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12%(48/51)高于对照组78.43%(4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p清除率78.05%(32/41)高于对照组53.85%(21/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清胃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可有效清除Hp,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连朴清胃汤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型)患者80例,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使用连朴清胃汤治疗,对照组使用奥美拉唑胶囊治疗,均治疗28 d。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胃镜检查积分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前胃脘痛等症状积分及胃镜检查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症状积分及胃镜检查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均<0.05),且观察组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8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朴清胃汤可有效改善脾胃湿热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胃镜检查积分,改善患者胃黏膜情况,对脾胃湿热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健脾清胃汤联合胃铋镁颗粒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效果。方法: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均用胃铋镁颗粒治疗,研究组加用健脾清胃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反酸、胃痛、胃胀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清胃汤联合胃铋镁颗粒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较好,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Hp清除率高,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黄连温胆汤脾胃湿热型HP阳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92例脾胃湿热型HP阳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黄连温胆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HP消除率、中医症状积分。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48%,Hp清除率为91.30%,对照组分别为73.91%、65.2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452、9.200,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胃脘胀痛、胃脘灼热、胀满等中医症状积分均有下降,且治疗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连温胆汤结合西药常规治疗脾胃湿热型HP阳性浅表性胃炎疗效优于常规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临床应用中药连朴清胃汤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效果。方法:根据治疗方法将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92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分为两组,中医分型均为脾胃湿热型,一组接受常规西药治疗,视作对照组;一组接受联合连朴清胃汤治疗,视作观察组,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症状积分为(6.32±1.18)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症状积分(9.45±1.23)分,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1.30%,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6.09%(χ2=3.9030,P=0.0482)。结论:连朴清胃汤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浅表性胃炎能够加快症状改善,获得更高的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陕西中医》2017,(1):45-46
目的:探讨分析健脾通络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患者30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均n=152)。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健脾通络汤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的中医症候积分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症候积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均显著降低,治疗组患者治疗6周、12周后的中医症候积分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90.79%)优于对照组(7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通络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健脾清胃汤联合胃炎宁颗粒对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症状改善及幽门杆菌清除率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5月至2017年6月郑州二砂医院收治的147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其中A组72例,B组75例,给予A组患者胃炎宁颗粒治疗,B组患者在A组用药的基础上加服健脾清胃汤,两组患者均连续服药4周。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行胃镜检查,并对其临床症状进行评分,症状越严重评分越高,最高4分,最低0分。根据病变位置恢复情况和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将治疗效果分为痊愈、显效、有效和无效4个等级,并复查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统计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过4周治疗,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均有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A、B两组在口苦、食欲不振两项临床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患者胃痛、胆汁反流、胃胀气三项临床评分低于A组(P0.05);A组的总有效率(76.39%)低于B组的总有效率(9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幽门螺杆菌清除率(58.33%)低于B组(81.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健脾清胃汤联合胃炎宁颗粒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疗效较好,且联合用药可以有效清除幽门螺杆菌。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采用补气升阳消炎汤结合西医三联疗法治疗,其血清学指标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8月期间,在本院治疗的98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西医三联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补气升阳消炎汤,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指标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观察组治疗后PGE2、EG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SS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2周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气升阳消炎汤结合西医三联疗法可显著改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的血清指标,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健脾疗法治疗幽门螺旋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阴性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0例该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5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健脾胃炎汤治疗,疗程20 d;对照组采用西药标准三联疗法,疗程7 d;观察及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2%,对照组为5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健脾疗法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温阳健脾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型的效果。方法:7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给予温阳健脾汤治疗。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6项中医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阳健脾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型效果较好,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药健脾清胃汤对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90例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用坐珠达西治疗,实验组采用自拟中药健脾清胃汤治疗,以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93.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达86.7%,两组疗效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发现,实验组均无复发现象,对照组复发率达8.9%,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健脾清胃汤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具有疗效显著、副作用少、不易复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健脾通络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患者91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健脾通络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中医证候积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48%较对照组的77.78%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通络汤联合西药可有效提高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患者的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附子理中丸加味治疗脾阳虚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舌脉症3步法"对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将80例脾阳虚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附子理中丸加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胃镜疗效、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清除率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2.5%,观察组有效率为95.0%,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Hp清除率为55.56%,观察组Hp清除率为81.58%,两组患者Hp清除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效率为70.0%,观察组有效率为92.5%,两组患者胃镜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附子理中丸加味治疗脾阳虚型慢性浅表性胃炎,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强胃黏膜损伤的修复力和Hp清除力,进而验证采用"舌脉症3步法"对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进行辨证分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自拟健脾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9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8例采用内服健脾汤;对照组36例采用口服胃复春片,观察治疗3个月后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91.3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1.11%,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肠上皮化生及/或不典型增生的清除率、HP的清除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自拟健脾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新加六君汤治疗幽门螺杆菌阴性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阴性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确诊为慢性浅表性胃炎且HP阴性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对照组39例.治疗组采用健脾益气、化湿理气通络的自拟方新加六君汤治疗;对照组采用丽珠得乐治疗,45天为1疗程.1疗程后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6%,显效率60.0%;对照组总有效率76.9%,显效率20.5%.治疗组总有效率及显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新加六君汤治疗HP阴性慢性浅表性胃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加味小柴胡汤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中医辨证分型均属于肝胃不和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加味小柴胡汤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干预组治疗总有效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小柴胡汤对肝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黄芽疏肝汤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2月收治的6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治疗组采用黄芽疏肝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和治疗后健康状况积分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63.3%,治疗组有效率为86.7%,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饮食、情绪、精力、睡眠、疼痛、排便、体质等积分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芽疏肝汤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与体征,改善机体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9.
周叶萍 《新中医》2015,47(12):47-48
目的:观察健脾通络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采用健脾通络汤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中医症候积分变化。结果:总有效率实验组93.33%,对照组8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证候积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实验组96.67%,对照组8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通络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症候积分。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讨中医柴胡疏肝散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肝胃不和证的效果。方法:慢性浅表性胃炎肝胃不和证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行常规西医治疗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中医柴胡疏肝散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中医证候积分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均好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积分情况在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好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观察组好于对照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柴胡疏肝散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肝胃不和证的效果显著,患者的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