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浓度与生长激素缺乏症(GHD)患儿生长激素(GH)激发试验中血清GH峰值关系,为其代替GH激发试验提供依据。方法选择GHD患儿62例(男39例,女23例),为GHD组;60例健康儿童(男38例,女22例)为对照组。分别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免疫放射分析法(IRMA)检测两组血清IGF-1、IGFBP-3浓度,同时做GH激发试验,测定血清GH峰值,并比较其与IGF-1、IGFBP-3的关系。结果 GHD血清IGF-1、IGFBP-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3.116、11.579 P均<0.01);GHD组血清IGF-1、IGFBP-3浓度与GH激发试验中GH峰值呈显著正相关(r=0.331、0.347 P均<0.01);GHD组血清IGF-1、IGFBP-3降低阳性率分别为97.58%、98.38%,与激发试验的阳性率(100%)比较无统计学意义(x~2=3.074、2.033 P均>0.05)。结论 血清IGF-1、IGFBP-3浓度的检测对诊断GHD有重要意义;检测血清IGF-1、IGFBP-3浓度可替代GH激发试验。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矮小症患儿的病因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与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水平之间的关系,建立基于IGF-1水平的简易GH缺乏(GHD)诊断预测模型。方法矮小症住院患儿1 496例,采用胰岛素低血糖法和精氨酸法测定GH分泌状态,根据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分析病因;Logistic逐步多元回归模型建立基于IGF-1的GHD诊断预测模型。结果 GHD659例(44.05%),特发性矮小504例(33.69%),家族性矮小165例(11.03%),体质性青春期发育延迟35例(2.33%),余为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宫内发育迟缓、Turner综合征、多种垂体激素缺乏症等引起的矮小症。比较GHD与非GHD两组患儿潜在的影响因素,体质量、BMI、身高-SDS、ALT/AST/AKP、TG/Tch、IGF-1、IGFBP-3等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设GHD的概率为P,经Logistic逐步多元回归模型拟合如下:LN[P/(1-P)]=-2.0193+0.0683×年龄+0.1439×BMI+0.021×ALT-0.0021×IGF-1-0.1526×IGFBP-3。结论内分泌疾病是矮小症最多见的病因,但GH激发试验的水平与多种体格和生化指标有关,因此GHD诊断需要综合考虑;基于IGF-1拟合的简易模型对GHD诊断有较准确的预测价值,可用于门诊筛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其结合蛋白-3(IGFBP-3)在矮小症儿童诊断及疗效判断中的价值。方法1.对124例青春发育前矮小症患儿用精氨酸激发试验和可乐定激发试验检测其血清生长激素(GH)水平,并根据患儿GH峰值分为生长激素缺乏组(GHD组,40例)、特发性矮小组(1SS组,84例)。选取20例健康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对所有儿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GF—1和IGFBP-3。对GHD组、ISS组和健康对照组儿童血清IGF-1和IGFBP-3水平进行两两比较。2.对15例GHD和30例ISS患儿予国产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0.1IU/(kg&#183;d)治疗6个月,于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分别测定其身高、体质量、骨龄及血清IGF-1、IGFBP-3,并进行治疗前后的对照。结果1.GHD组和ISS组患儿血清IGF-1和IGFBP-3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a〈0.01),GHD组与ISS组患儿血清IGF-1和IGFBP-3水平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a〈0.01),GHD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IGF-1、IGFBP-3比较有显著差异(Pa〈0.01);诊断GHD,IGF-1的特异性为67.8%,敏感性为75%;IGFBP-3的特异性为88%,敏感性为85%。2.rhGH治疗后身高增长速度明显加快,血清IGF-1、IGFBP-3水平显著升高;治疗前血清IGF-1与治疗6个月生长速度呈显著负相关(r=-0.78P〈0.01);治疗6个月后IGF-1的变化与治疗后生长速度呈显著正相关(r=0.82P〈0.01)。结论IGF-1、IGFBP-3可用于儿童矮小症的诊断及疗效评价。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身材矮小患儿的病因分布及遗传学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86例身材矮小患儿的病因分布及临床特征。结果 86例身材矮小患儿中,病因有6种,以特发性矮小症(ISS,41%)和生长激素缺乏症(GHD,29%)最常见,遗传性疾病(14%)次之。将遗传性疾病组与ISS组、GHD组比较显示,各组患儿就诊年龄、身高、出生身长、出生体重、父母身高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遗传性疾病组身高距同年龄同性别个体身高第3百分位数的差值(ΔP3)和身高标准差评分(HtSDS)显著低于ISS组(P < 0.05),但与GHD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对遗传性疾病组患儿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显示不同遗传性疾病表型谱存在异质性及表型重叠性。结论 ISS、GHD和遗传性疾病是儿童身材矮小的主要病因。对存在严重身材矮小的患儿,在除外GHD外,有必要进一步行遗传学检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生长激素缺乏症(GHD)患儿脂代谢和脂联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对53例GHD患儿及33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对照儿童,及接受rhGH治疗时间达1年以上的23例GHD患儿检测血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脂联素水平,比较GHD组与正常对照组及rhGH治疗前后血脂和脂联素水平变化。结果GHD患儿53例中高脂血症22例(41.5%),GHD与对照组血TG、TC分别为(1.6±1.6)vs(1.1±0.4)mmol/L、(4.5±0.8)vs(4.1±0.6)mmol/L,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均<0.05);经rhGH治疗后,GHD患儿TG、TC均明显下降,而IGF-1明显升高,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0.05);治疗后脂联素水平略上升,但治疗前后比较无显著差异。多元回归分析显示,IGF-1与年龄呈正相关,与其他因素无关;脂联素与TG呈负相关。结论GH可能直接参与GHD患儿血脂的调节,脂联素可能部分参与TG的代谢。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LIAISON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检测人巨细胞病毒(HCMV)特异性IgM抗体的方法 学特点.方法 采用CLIA法对695例婴儿肝炎综合征和病毒性肺炎患儿的血清进行HCMV-IgM检测,同时用ELISA法进行同一批样本中部分的测定.结果 共检测样本695例,其中阳性151例,阳性率21.7%.CLIA法的灵敏度可达0.82 AU/ml,批内变异系数小于8%,批间变异系数小于10%,相关性系数为0.981~0.999.两种检测方法 的一致性为92.6%,但CLIA测定敏感性显著高于ELISA法(P<0.05).结论 CLIA法检测HCMV-IgM具有高灵敏度,检测所需时间短,人为影响因素少,结果 准确等优点,适用于临床检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尿GH检测对矮小儿童诊断的意义。方法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儿科于2004-11—2005-06对106例矮小儿童进行垂体功能复合刺激试验,试验前收集所有受试者夜间12h(2000~800)尿。另选取19例正常青春发育期前儿童为对照组。对垂体功能复合刺激试验GH分泌异常的56例矮小儿童,用ELISA方法检测相应的血清GH、IGF-1及尿中GH水平,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根据垂体功能复合刺激试验的GH检测结果将矮小儿分类,包括完全性GH缺乏症(cGHD)25例、部分性GH缺乏症(pGHD)9例和GH神经分泌功能障碍(GHND)22例。GHD组患儿血清IGF-1、尿GH水平与正常儿相比明显降低(P<0·01)。pGHD和GHND组患儿血IGF-1水平波动较大,无统计学差异。GHND组患儿尿GH水平按ng/g肌酐(Cr)计量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相(P<0·05),而按ng/12h尿量计算值虽低于正常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pGHD组患儿尿GH水平按两种方法计量值均介于正常和GHD患者之间,与正常及GHD患者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cGHD和pGHD组患儿尿GH的ng/gCr计量值与其血GH峰值呈显著性正相关(rcGHD=0·556,P<0·05;rpGHD=0·423,P<0·05),GHND组患儿尿GH的ng/gCr计量值与其血中GH峰值无相关性(P>0·05)。结论尿GH水平测定无创、简便,配合IGF-1等指标的检测,对于矮小儿童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生长激素缺乏(GHD)儿童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瘦素水平的变化。方法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检测20例正常青春期前儿童和23例GHD患儿血清IGF1和瘦素的水平。结果GHD组血清IGF1水平(51.158±29.988)μg/L低于对照组(112.680±41.540)μg/L,两者有显著差异(t=5.619P<0.01);瘦素水平(6.002±2.204)μg/L高于对照组(4.523±2.204)μg/L,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t=2.225P<0.05);但IGF1和瘦素之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IGF1和瘦素对GHD患儿生长发育的调节作用是相互独立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身材矮小儿童青少年血浆胃促生长素水平及胃促生长素在生长激素释放激素-生长激素(GHRH-GH)轴中的作用.方法 抽取矮小症患儿157例.男115例,女42例;年龄3岁7个月~15岁1个月.取空腹静脉血10 mL,分离出血浆标本,通过二种生长激素(GH)激发试验,将其分为3组,生长激素缺乏(CGHD)组37例,生长激素部分缺乏(PGHD)组52例,特发性矮小(ISS)组68例;在健康体检儿童中抽取20例年龄性别相匹配身高正常儿童为健康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各组血浆中胃促生长素水平.采用ELISA法测定其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其血清GH水平.分别测定其血睾酮、雌二醇、促黄体生成激素、促卵泡生成激素(FSH)水平.采用SPSS 11.5软件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CGHD组患儿IGF-1水平明显低于其他3组,CGHD组患儿空腹血浆胃促生长素水平明显低于ISS组及健康对照组(Pa<0.05),但与PGHD组无明显差异(P>0.05).胃促生长素水平与激发试验中GH峰值呈正相关(r=0.176 P<0.05),与FSH水平呈负相关(r=-0.163 P<0.05),而与其他因素无显著性相关(P>0.05).结论 胃促生长素在GH分泌中起重要作用,其缺乏可能是下丘脑异常引起GH缺乏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鼻咽抽吸物(NPA)和肺泡灌洗液(BALF)中肺炎支原体(MP)-DNA 检测对儿童MP 肺炎(MPP)诊断的意义。方法 收集164 例MPP 患儿入院24 h 内的NPA 及BALF,荧光定量PCR 法检测MP-DNA;同时在入院24 h 内及治疗7~10 d 病情好转时采集所有患儿静脉血,ELISA 法检测血清特异性MPIgM。结果 164例患儿NPA的MP-DNA阳性检出率为51.8%,低于双份血清MP-IgM阳性检出率(63.4%)(P=0.044),两者检出一致性中等(Kappa=0.618,PP>0.05),两者检出一致性好(Kappa=0.793,PPKappa=0.529,PPPP结论 BALF 中MP-DNA 检出敏感性高,对临床早期诊断MPP具有重要意义;而NPA MP-DNA 检测可能会引起漏诊。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特发性矮小(ISS)患儿血中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l(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及生长激素结合蛋白(GHBP)水平的变化.方法 2002年6月至2006年5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儿科就诊的37例ISS患儿为病例组,37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儿童为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血清GH,免疫放射计量法(IRMA)测定血清IGF-1及IGFBP-3,葡聚糖覆盖炭末吸附法(DCT)检测血清GHBP.结果 ISS组血清GHBP、IGF-1、IGFBP-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而血清GH基础值在ISS组明显高于时照组(P<0.05).结论 ISS患儿血中IGF-1和IGFBP-3降低可能是其矮小的原因之一.ISS患儿血中反映生长激素受体(GHR)水平的GHBP降低,而GH基础值升高,提示可能存在因GHR缺陷导致的GH不敏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矮小症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995年5月到2017年7月治疗的2 075例矮小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病理性矮小和正常变异性矮小的病因及分布频率,分析生长激素缺乏症(GHD)、特发性矮小(ISS)、体质性生长延迟(CDG)和家族性矮小(FSS)的临床特征差异,分析严重矮小(身高SDS≤-3)及一般性矮小(身高SDS-3)的病因差异。结果在2 075例诊断为矮小症的患儿中,1 719例(82.84%)为病理性矮小,其中GHD(38.60%)和ISS(22.02%)较为多见。356例(17.16%)为正常变异性矮小,FSS、CDG分别占10.70%和6.46%。4种常见儿童矮小症(GHD、ISS、CDG和FSS)的性别比、初诊年龄、身高标准差比值(SDS)、体质指数(BMI)、骨龄、骨龄延迟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4种儿童矮小症均男性多于女性。GHD组身高SDS最低,CDG组最高;GHD组BMI最高,而CDG和ISS组则较低;GHD组骨龄延迟最多,而CDG组最少。严重矮小组中,完全性生长激素缺乏症、多垂体激素缺乏症、小于胎龄儿、特纳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症、Russell-Silver综合征的比例高于一般性矮小组;而部分性生长激素缺乏症、ISS、FSS、CDG的比例低于一般性矮小组。结论矮小症病因复杂,分析病因及临床特征有助于临床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求一次性抽血确诊生长激素缺乏症 (GHD)的方法和寻找一个检测GH治疗效果的可靠而敏感的生化指标 ,分别用RIA法和IRMA法检测25例GHD患儿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IGF -I)、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 -3(IGFBP -3) ,同时进行生长激素 (GH)刺激试验 ;将GHD患儿分为2组 ,完全性缺乏组 (cGHD)及部分缺乏组 (pGHD) ,将2组血清IGF -I、IGFBP -3与年龄、性别配对的正常儿童 (C组 )均值对照 ,并对照不同年龄及不同发育期的50例正常儿童参考范围 ,计算GHD患儿血清IGF -I、IGFBP -3的降低率 ;将IGF -I与GH峰值做相关性分析。用rhGH治疗GHD3个月后将IGF -I增高值 (△IGF -I)与治疗后每年生长速度 (GV)做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 ,GHD组血清IGF -I、IGFBP -3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两组无重叠 ,cGHD组与pGHD组比较 ,两者差异显著 ;IGF -I及IGFBP -3在GHD组及C组均呈显著正相关 ;GHD组血清IGF -I与GH峰值呈显著正相关 (r=0.85,P<0.001) ,回归方程 :y=0.1613 +0.0235x ,由此可根据血清IGF -I测定值求出GH峰值 ;治疗3个月后△IGF -I与治疗后GV呈显著正相关。提示IGF -I、IGFBP -3对GHD患儿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GH峰值可根据所测IGF -I由回归方程求出 ,以代替传统的生长激素刺激试验 ;IGF—I是判断rhGH治疗效果的可靠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低剂量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治疗颅咽管瘤术后生长激素缺乏症(GHD)患儿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2011年4月在北京三博脑科医院内分泌门诊治疗的12例7~15岁术后病理确诊为颅咽管瘤且继发生长迟滞患儿的病例资料及随访资料。患儿均给予rhGH治疗(每晚睡前皮下注射0.1 IU.kg-1,每周5次注射),疗程3~36个月。定期检测肝功能、肾功能、激素水平等指标,并比较患儿治疗前后身高、体质量、生长速度、身高标准差计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骨龄等生长指标的改变。结果在rhGH治疗期间,12例患儿在治疗第1年生长速率增加显著,由(2.2±1.3)cm.a-1增加到(6.63±4.97)cm.a-1(P<0.01),身高标准差计数由治疗前-3.3±2.3增加到-3.2±2.8,血IGF-1治疗前为(38±64)μg.L-1,治疗后为(173±167)μg.L-1(患儿治疗后血清IGF-1水平达到正常范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1)。治疗期间,患儿肝肾功能等均保持在正常值范围,骨龄无明显变化,随访时尚无患儿肿瘤复发。结论低剂量rhGH治疗儿童颅咽管瘤术后继发GHD是经济、有效的,在充分评估及严密监控下开展GH替代治疗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尿液足细胞标志蛋白Podocalyxin(PCX)检测对血尿患儿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透射比浊法对210例儿童清晨首次尿标本足细胞标志蛋白PCX进行检测,其中包括肾小球源性血尿患儿78例(肾小球源性血尿组)、非肾小球源性血尿患儿66例(非肾小球源性血尿组),以及66例健康儿童(健康对照组).采用透射比浊法对78例肾小球源性血尿组患儿同期尿清蛋白水平进行检测.采用速率法对78例肾性血尿患儿同期血清清蛋白、胆固醇、尿素氮及肌酐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1.肾小球源性血尿组尿PCX为(16.48±18.95) μg·L-1,非肾小球源性血尿组为(1.85±2.91) μg·L-1,健康对照组为(1.69±2.12) μg·L-1,肾小球源性血尿组与非肾小球源性血尿组及健康对照组比较,尿PCX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5);非肾小球源性血尿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PCX水平检测与尿流式细胞检测结果在判断血尿来源方面一致性较好(Kappa=0.647,P<0.01).3.PCX曲线下面积(ROC)=0.909(P<0.01),诊断准确性较高,诊断截点为5.73 μg·L-1.4.肾小球源性血尿组尿PCX水平与尿蛋白水平呈正相关(r=0.465,P<0.01),与血清清蛋白水平呈负相关(r=-0.736,P<0.01),与血胆固醇水平呈正相关(r=0.671,P<0.01),与血尿素氮水平呈正相关(r=0.309,P<0.01),与血肌酐水平无相关性.结论 尿PCX水平检测可作为临床判断肾小球源性与非肾小球源性血尿、肾小球损伤严重程度及病情活动与缓解的一个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16.
071372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生长激素缺乏症患儿影响生长速度疗效的因素/潘思年…∥中华儿科杂志.-2006,44(7).-544~54594例生长激素缺乏症(GHD)患儿治疗前年生长速度(GV)(4.4±1.6)cm,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后,生长速度明显加快(P<0.01),以头6个月的GV最快,第2~5年GV渐降,但无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提示:头6个月生长速度(GV1)与骨龄(BA0)、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SDS、身高Z分值(HtSDS)和激发试验GH峰(SPGH)呈负相关。逐步回归分析显示:BA0和SPGH是影响GV1的独立因素。认为用rhGH治疗至少在头4年内能使GHD患儿呈现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索血管瘤患儿血清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瘤体增生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152例血管瘤增生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增生期组(87例)与退化期组(65例),另选择同期确诊为血管畸形的53例患儿作为血管畸形组。对血清GM-CSF、STAT3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生成素-1(Ang-1)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Pearson法相关性分析血清GM-CSF、STAT3与bFGF、VEGF、HIF-1α、Ang-1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GM-CSF、STAT3对血管瘤瘤体增生的预测价值;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管瘤瘤体增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增生期组患儿血清bFGF、VEGF、HIF-1α、GM-CSF、STAT3表达水平高于血管畸形组及退化期组患儿(P<0.05),但血清Ang-1表达水平低于血管畸形组及退化期组患儿(P<0.05);Pearson法相关性分析显示,增...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IL-1β、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在新生儿胎粪吸入性肺炎(MA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于生后d1、3、7检测32例MAS患儿及15例正常新生儿血清IL-1βI、L-8、TNF-α及IGF-1水平变化。并对IGF-1与IL-βI、L-8、TNF-α水平变化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MAS患儿出生后3 d内血清IL-1β、IL-8、TNF-α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至生后d7接近正常对照组水平(P>0.05),而IGF-1生后1周内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水平(P<0.01),且病情越重变化越明显,IGF-1与IL-1β、IL-8、TNF-α水平变化呈明显负相关(r=-0.67,-0.61,-0.73 P均<0.01)。结论新生儿MAS患儿血清IL-1βI、L-8、TNF-α及IGF-1水平的变化与MAS的病情轻重密切相关,可作为病情及评估预后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合并心力衰竭(心衰)患儿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的变化及意义。方法:2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20例无心脏基础疾病的心衰患儿(心衰组),20例无心衰的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患儿(先心组),30例伴心衰的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患儿(先心+心衰组)作为研究对象。对不同组别的血清IGF-1及IGFBP-3进行比较;并对先心+心衰组患儿按心功能Ⅱ、Ⅲ、Ⅳ级分为3个亚组,对其血清IGF-1、IGFBP-3及cTnI水平进行比较及相关性分析。结果:先心组血清IGF-1及IGFBP-3水平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先心+心衰组血清IGF-1水平明显下降,与对照组及先心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P<0.01,P<0.05)。心衰组血清IGF-1及IGFBP-3水平明显增高,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先心+心衰组患儿按心功能分级比较的各亚组间随心功能下降血清IGF-1水平依次降低(P<0.01),且该组患儿血清IGF-1、IGFBP-3水平与血清cTnI水平呈负相关(分别r=-0.692、-0.530,P<0.05)。结论:血清IGF-1水平可作为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病情评估的客观指标及合并心衰的危险因素,这也为该类患儿使用外源性IGF-1治疗心衰提供了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20.
内分泌疾病     
080586生长激素缺乏症患儿的IGFBP-3检测的价值/曾鸿毅∥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19).-4476~4477为探讨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浓度在诊断生长激素缺乏症(GHD)患儿中的应用价值。用免疫放射分析检测28例GHD患儿和42例正常对照儿童的血清IGFBP-3,同时进行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