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目的:研究硫酸基转移酶(sulfotransferase,SULT)1E1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联合吸烟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收集原发性肺癌患者351例和非肿瘤患者207例,应用AllGloTM探针结合实时荧光PCR方法分析肺癌组和对照组中SLUT1E1多态位点A-3037G(rs4149525)基因型分布情况,比较不同基因型联合吸烟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以及对肺癌不同病理类型的影响. 结果:肺癌患者A-3037G多态位点的AA、AG、GG基因型和A、G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30包年的野生型纯合子个体罹患肺癌的风险增加,调整比值比(odds ratio,OR)为2.307[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为1.285~3.976,P<0.05];吸烟≥30包年携带突变等位基因G的个体患肺癌的风险可能增加,调整OR值为1.523(95%CI为0.987~2.961,P=0.05).3种基因型联合吸烟(≥30包年)可能增加了罹患肺鳞癌的风险,AA和AG+GG基因型的OR值分别为5.983(95%CI为2.786~12.850,P<0.01)和2.750(95%CI为1.245~6.075,P<0.05);而突变等位基因G对不吸烟个体似乎具有保护作用,OR值为0.296(95%CI为0.101~0.864,P<0.05);A-3037G多态性联合吸烟对肺腺癌的发病风险没有显著影响.结论:SULT1E1基因启动子区A-3037G多态性联合吸烟可能对肺癌的发病风险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
DNA修复基因XRCC1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碱基切除修复基因XRCC1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收集太原市原发性肺癌患者111例为病例组,同时随机抽取210名健康居民作为对照组,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应用PCR-RFLP方法分析由内切酶MspI识别XRCC1基因Arg399Gln位点的多态性,比较不同基因型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以及基因多态性与吸烟之间对肺癌易感性的交互作用。结果:XRCC1密码子399杂合基因型Arg/Gln可能对鳞癌有较弱的保护效应,并可能降低吸烟者患肺癌的危险性。而纯合突变基因型Gln/Gln与和吸烟的存在协同作用可显著提高肺癌的危险度。结论:碱基切除修复基因XRCC1密码子399的多态性可能会对肺癌易感性产生影响,并可能与吸烟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
背景与目的最近研究发现DNA修复基因多态性可以影响到肿瘤的易感性,因此通过不同的DNA修复基因可筛选出肿瘤的易感人群,从而有望达到肿瘤的早期预防、诊断和治疗。本研究旨在分析DNA修复基因ERCC1多态性及其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收集上海肺科医院原发性肺癌患者291例为病例组,同期住院的非肿瘤患者273例作为对照组,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应用Taqman探针结合实时荧光PCR方法分析病例组和对照组的ERCC1基因T118C的多态性分布,比较不同基因型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以及基因多态性与吸烟对肺癌的交互作用。结果在不吸烟人群中,ERCC1基因118位点3种基因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人群中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9,P<0.01)。在不吸烟人群中,与携带野生纯合基因型(C/C)相比,携带突变纯合基因型(T/T)者患肺癌的风险会增加,其校正OR值为3.16(95%CI:1.29-7.73,P<0.01)。以携带野生纯合基因型(C/C)且不吸烟者作为参照,吸烟>25包-年且携带野生纯合基因型(C/C)或杂合基因型(C/T)者患肺癌的风险均会提高,其校正OR值分别为2.62(95%CI:1.54-4.44)、2.41(95%CI:1.36-4.26,P<0.01)。以携带野生基因型者作为参照,携带突变纯合基因型者患腺癌的风险度会增加,其OR值为2.29(95%CI:1.05-4.78,P=0.03)。结论DNA修复基因ERCC1118C/T多态性可能对肺癌易感性产生影响,并可能与吸烟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
背景与目的:研究高氡暴露地区人群中CYP1A1基因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材料与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基因体外扩增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PCR)技术,对高氡暴露地区53例肺癌患者和72例对照人员进行了代谢酶CYP1A1(MSP Ⅰ)基因多态性检测,并分析了不同人群中该基因多态性与肺癌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在氡暴露地区CYP1A1(MAP Ⅰ)基因杂合型人群的肺癌发病的OR(优势比)值为1.03(95%可信限0.468~2.30).分层分析:有效剂量<50 mSv的人群中CYP1A1(MSP Ⅰ)基因杂合型的肺癌发病风险增至4.29倍(95%可信限0.582~88.2),年龄在40~59岁人群中CYP1A1(MSP)基因杂合型的肺癌发病风险是野生型的1.22倍(95%可信限0.145~3.65).结论:CYPIAI(MSP Ⅰ)基因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无显著关联.但CYP1A1(MSP Ⅰ)基因杂合型对观察人群的肺鳞癌发病风险、有效剂量<50 mSv的人群肺癌发病风险、非吸烟人群的肺癌发病风险和40~59岁人群肺癌发病风险均有增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XRCC1多态性与非吸烟女性肺腺癌易感性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背景与目的XRCC1是一种DNA损伤修复基因,其单核苷酸多态性异常是导致DNA修复能力个体差异的重要原因,可能导致个体患肺癌的危险升高。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XRCC1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非吸烟女性肺腺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以医院患者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包括非吸烟女性肺腺癌患者126例和同期其它肺部疾病对照126例。以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分析XRCC1基因Arg399Gln多态性,比较不同基因型与非吸烟女性肺腺癌的关系,并探讨油烟暴露与基因多态交互作用对患癌风险的影响。结果与携带399Arg/Arg基因型者比较,携带399Gln/Gln基因型者患肺腺癌的风险是其8.695倍(95%CI为3.343~22.614)。携带等位基因399Gln又有油烟暴露的个体患肺腺癌的风险明显增高,校正的比值比为5.21(95%CI为1.85~14.70,P〈0.001)。结论XRCC1基因Arg399 Gln多态性可能是非吸烟女性肺腺癌的遗传易感因素。  相似文献   

6.
Feng FY  Liang G  Lu WF  Miao XP  Yu CY  Tan W  Zhou YF  Sun T  Kang B  Zhou T  Pan KF  Zhang L  Lin DX 《癌症》2005,24(9):1085-1090
背景与目的:代谢酶尿苷二磷酸葡糖醛酸转移酶1A7(UDP-glucuronosyltcansferase,UGT1A7)可催化香烟中的致癌物质苯并[琢]芘、亚硝胺NNK和杂环胺PhIP与葡糖醛酸结合使之失活,在解毒机制中起重要作用。本实验旨在研究UGT1A7基因多态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以聚合酶链反应-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技术和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分析317例正常对照和312例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基因组DNA,UGT1A7129~131和208位点多态基因型分布,及其与肺癌风险的关系。结果:与携带UGT1A7*1/*1基因型个体比较,携带UGT1A7*3/*1基因型的个体患肺腺癌的风险增高1.80倍(校正的OR为1.80;95%CI1.03~3.12),携带UGT1A7*3基因型的个体患肺腺癌的风险增高1.59倍(校正的OR为1.59,95%CI0.96~2.63)。UGT1A7多态与肺鳞癌风险不相关。结论:UGT1A7基因多态可能是中国人肺癌遗传易感性因素。  相似文献   

7.
CYP2D6遗传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森清  许林  马国建  薛开先 《肿瘤》2004,24(2):96-98
目的探讨CYP2D6Ch基因多态性的频率分布,以及与肺癌的遗传易感性关系.方法应用病例-对照研究及PCR-RFLP等技术,检测肺癌及正常对照各50例的CYP2D6Ch基因型,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基因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结果(1)CYP2D6Ch T/T型(突变型)频率在病例组中为36.0%,在对照组中为50.0%;非T/T型(即C/C合并C/T基因型)与肺癌风险临界升高相关(OR=3.06;95%CI=0.94~9.92).(2)对病例组进行相关变量的分层分析后发现,在肺鳞癌,或轻度吸烟组中,CYP2D6Ch非T/T型与肺癌风险升高显著相关(分别为:OR=3.20,CI=1.04~9.85;OR=7.07,CI=1.16~42.85).结论本文提示CYP2D6Ch基因型分布规律与欧美人群差异较大,且T/T型在肺鳞癌或轻度吸烟者中可作为保护因素而降低肺癌的易感性.  相似文献   

8.
背景与目的核苷转运蛋白介导的核苷跨膜转运在调节细胞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可能是某些肿瘤的候选易感基因。本研究旨在探讨核苷转运蛋白基因ENT3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08年5月-2009年5月于上海市肺科医院就诊的原发性肺癌患者351例和同期住院的非肿瘤患者207例,应用AllGloTM探针结合实时荧光PCR方法分析肺癌组和对照组ENT3基因rs10999776多态位点的基因型分布情况,比较不同基因型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以及不同基因型联合吸烟对肺癌易感性的影响。肺癌组与对照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比较用χ2检验,以调整比值比及95%CI表示相对危险度,所有统计检验均为双侧概率检验,所有资料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结果肺癌患者rs10999776多态位点的CC、TC、TT基因型和C、T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非吸烟的野生型纯合子个体比较,携带突变等位基因T(TC+TT)的吸烟个体罹患肺癌的风险性明显增加,且吸烟≥30包/年者风险性更高,调整OR值分别为2.848(95%CI:1.536-4.879,P=0.005)、3.076(95%CI:2.308-6.741,P=0.001)。而对肺癌不同组织类型的分析发现,三种基因型的吸烟个体罹患肺鳞癌的风险性均增加,且携带突变等位基因T的个体风险性更高,调整OR值为6.066(95%CI:2.884-12.758,P0.001)。而rs10999776(CT)多态性联合吸烟对肺腺癌则无显著影响。结论核苷转运蛋白基因ENT3rs10999776多态性可能与肺鳞癌的发病风险相关,且与吸烟环境暴露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辽宁地区CYP2D6基因G4268C和ERCC1基因C8092A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对肺癌发生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肺癌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各200例。应用KI法快速抽提人外周血基因组DNA,PCR-RFLP的方法检测CYP2D6基因G4268C和ERCC1基因C8092A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果:G4268/G、G4268/C和C4268/C这3种基因型在病例和对照组的分布频率分别为1.50%、58.00%、40.50%和2.50%、44.00%、53.50%,非C4268/C基因型的个体发生肺癌的风险是C4268/C基因型个体的1.73倍(95%CI=1.02-2.95),在腺癌中OR=2.75(95%CI=1.27-5.94);按吸烟情况进行分层分析后发现不吸烟者及轻度吸烟者中携带非C4268/C基因型的个体患肺癌的风险显著增高,OR值为2.09(95%CI=1.09-4.25)和3.41(95%CI=1.24-9.93);非A8092/A基因型的个体发生肺癌的风险是A8092/A基因型个体的0.98倍(95%CI=0.52-2.17)。结论:C4268/C基因型在不吸烟者和轻度吸烟者中可能作为保护因素而降低肺癌的易感性,ERCC1 C8092A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王瑞  张健慧  李琰  温登瑰  魏丽珍 《肿瘤》2003,23(5):364-366
目的研究中国北方人对肺癌的易感性与Cyclin D1基因第870位核苷酸A/G(A870G)多态性的关系.方法应用PCR-SSCP方法,检测93例肺癌及122例健康对照外周血白细胞Cyclin D1(A870G)的遗传多态性.结果肺癌组与对照组Cyclin D1(A870G)A/G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60.75%、39.25%及51.64%、48.36%,两组间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06).肺癌组与对照组的A/A、A/G及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38.71%、44.09%、17.20%及23.77%、55.74%、20.49%.两组间A/G及G/G基因型频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肺癌组A/A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8).肺癌组与对照组A/A基因型频率的分布差异与肺癌的病理类型有关.肺鳞癌组的A/A基因型频率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403),而肺腺癌组的A/A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7).与A/G及G/G基因型携带者之和相比,A/A基因型携带者患肺腺癌的校正相对风险度(OR)为2.43,95%CI=1.74~4.77.结论Cyclin D1(A870G)A/A基因型是中国北方人患肺腺癌的危险因素,而肺鳞癌的易感性与Cyclin D1(A870G)多态性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