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兰 《中国药房》2010,(24):2253-2255
目的:观察缬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的疗效。方法:选择CHF患者113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缬沙坦。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分级、左室舒张末内径(LVIDD),每博量(SV),每分心排量(CO),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6min步行试验距离。结果:观察组心功能分级好转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LVEF、SV、CO均有所增加,LVIDD缩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min步行试验距离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缬沙坦治疗CHF患者明显优于常规治疗,且可显著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2.
缬沙坦与依那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比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刘文成  弓荣泉  祁子君  张晓丽 《河北医药》2010,32(12):1552-1553
目的 观察比较缬沙坦与依那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 将87例CH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休息、限盐、强心、利尿、β-受体阻滞剂)、缬沙坦组(常规治疗+缬沙坦)和依那普利组(常规治疗+依那普利),每组29例,疗程3个月,观察比较3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缬沙坦组及依那普利组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缬沙坦组疗效与依那普利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缬沙坦与依那普利均能改善CHF的心功能,但缬沙坦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更适合患者服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缬沙坦联合苯那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与单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常规治疗CHF患者疗效比较。方法  6 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采用随机、单盲、自身对照及组间对照方法 ,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左室射血分数 (LVEF) ,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LVEDD) ,血压 ,心功能改善情况及心功能恶化住院率。结果 经治疗 2 4周 ,治疗组与对照组各项指标改善比较有差异 (P <0 .0 5 )。结论 缬沙坦联合苯那普利治疗CHF有协同作用 ,是治疗CHF合理的联合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卡托普利联合缬沙坦辅治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 将46例CHF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2组患者均行强心、利尿、硝酸酯类药物等常规治疗,均口服卡托普利25mg,每天3次.如血压稳定、耐受良好,1周后对照组加大剂量,最大剂量控制在每天150mg;而观察组联合口服缬沙坦80mg,每天1次,6周为1个疗程.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心功能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3%高于对照组的6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前后比较心功能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P<0.01),且观察组治疗后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卡托普利联合缬沙坦辅治CHF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CHF)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CHF患者吸氧、抗感染、利尿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辅助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2.50%高于对照组的7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与对照组的7.5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LVEF、LVESD、LVEDD、NT-proBNP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吸氧、抗感染、利尿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助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CHF患者,可促进心功能改善,在延缓患者病情进展的基础上提升疾病治疗效果,且安全性理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缬沙坦联合卡托普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同时给予卡托普利,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缬沙坦联合卡托普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6分钟步行实验分别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缬沙坦和卡托普利联合治疗能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心室重构,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缬沙坦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缬沙坦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1例经常规洋地黄、利尿剂、血管扩张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效果欠佳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基础治疗为对照组,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给予口服缬沙坦80mg/d,疗程1个月,观察治疗前后心率、血压、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心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心率、血压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LVEF增加(P<0.01),心功能改善1~2级。药物副作用少,患者耐受性好。结论:缬沙坦是安全、有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可备选药物。  相似文献   

8.
缬沙坦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凯 《淮海医药》2006,24(5):367-368
目的 观察缬沙坦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0例,口服缬沙坦80 mg/d,依那普利5~10 mg/d;对照组20例,口服依那普利5~10 mg/d.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心功能(NYHA分级)评估,行血生化、肝肾功能、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治疗8周后2组心功能(NYHA分级)、左房内径(LA)、左室舒张末期容量(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量(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EF)、短轴缩短率(FS)、心输出量(CO)、心排血指数(CI)均有显著改善(P<0.05).LVEDV、LVESV、EF、FS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改善更为显著(P<0.05).2组治疗前、后血生化、肝肾功能均无显著变化,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仿(P>0.05).结论 缬沙坦联合依那普利可应用于CHF且优于依那普利.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疗效.方法:对28 例CHF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缓释片,并与27 例常规治疗组患者进行对照比较,观察1年后患者的心功能、再住院率和死亡率.结果:1年后,美托洛尔缓释片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心功能改善明显(P<0.05);再住院率和死亡率降低(P<0.05).结论:美托洛尔缓释片可以改善心功能,降低再住院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卡托普利联合缬沙坦辅治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将46例CHF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2组患者均行强心、利尿、硝酸酯类药物等常规治疗,均口服卡托普利25mg,每天3次。如血压稳定、耐受良好,1周后对照组加大剂量,最大剂量控制在每天150mg;而观察组联合口服缬沙坦80mg,每天1次,6周为1个疗程。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心功能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3%高于对照组的6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前后比较心功能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P〈0.01),且观察组治疗后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卡托普利联合缬沙坦辅治CHF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缬沙坦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8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给予口服缬沙坦80mg/d,疗程1个月,观察治疗前后心率、血压、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心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心率、血压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下降,LVEF增加(均P〈0.05),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79.4%高于对照组55.9%,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缬沙坦是安全、有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小剂量美托洛尔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伴室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2例CHF伴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组(治疗组32例)与美托洛尔组(对照组30例),观察两组心律失常好转情况及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抗心律失常有效率及心功能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小剂量美托洛尔治疗CHF并室性心律失常疗效好,使用安全,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3.
缬沙坦对逆转高血压左室肥厚及心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分析缬沙坦治疗高血压的降压效果及逆转左室肥厚与改善心功能的疗效.方法 将183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LVH)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应用缬沙坦治疗,治疗6个月后比较治疗前后的左室重量指数(LVMI)及心功能的各项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左室重量指数(LVMI)降低;LVEF、LVSD及LVDD均不同程度得到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缬沙坦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并且能够逆转左心室肥厚、改善心功能,可以作为治疗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的一线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缬沙坦联合卡托普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8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同时给予卡托普利,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缬沙坦联合卡托普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心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6 min步行实验分别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5.1%)与对照组总有效率(75.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缬沙坦联合卡托普利可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和心室重构,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龙口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CHF患者12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  相似文献   

16.
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对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防治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心房颤动(AF)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5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那普利10mg/次,2次/d,缬沙坦80mg/次,1次/d,口服,疗程8周,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评价临床疗效及心功能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新房颤动复发率为10.71%,对照组为22.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心功能(NYHA)分级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能明显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心功能分级及左室射血分数,并可降低心房颤动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曲美他嗪(TMZ)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5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24,常规抗心衰治疗)和治疗组(n=26,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TMZ,20mg/d,3次/d).8周后观察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01).结论 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TMZ可以明显改善CHF患者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8.
稳心颗粒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卫星 《中国药房》2010,(12):1095-1096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2例CHF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1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根据病情选用洋地黄、利尿剂、血管扩张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基础上加服稳心颗粒,连续治疗4周。比较2组临床症状及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2组临床症状及心功能明显改善,但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CHF基础上加服稳心颗粒,能进一步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心功能、生活质量,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李冀  杨菲  周小钰  李政 《北方药学》2020,(4):119-120
目的: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HF)的治疗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我院2017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86例CHF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服用琥珀酸美托洛尔,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观察两组治疗效果,LVEF、LVEDD、LVESD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LVEF、LVEDD、LVESD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有效率为95.35%(41/43)、74.42%(32/43),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8%(6/43),略低于对照组13.95%(6/4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纳片与琥珀酸美托洛尔联用治疗CHF可显著改善患者LVEF、LVEDD、LVESD水平及疗效,且不增加不良反应,有一定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及甲状腺激素治疗的效果.方法:将86例老年CH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甲状腺片10~20 mg/d,2周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明显上升(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9.53,P<0.01);心功能显著改善相关,心功能Ⅳ级患者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CHF患者大多数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适当地补充甲状腺激素对老年 CHF治疗有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