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1 毫秒
1.
《中国抗生素杂志》2021,45(11):1192-1196
目的 比较细菌性肝脓肿(PLA)患者出院后口服抗生素治疗和继续注射抗生素的患者30、60和90d的再入院率。方法 共99例接受经皮穿刺引流术联合静脉注射抗生素治疗的PLA患者纳入回顾性研究,并根据出院后接受口服还是注射抗生素治疗将患者进行分为口服(PO)组48名,注射(IV)组51名,比较两组30、60和90d的再入院率。结果 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链球菌为感染的主要病原菌。IV组出院后注射的主要抗生素为厄他培南或头孢曲松+甲硝唑。PO组患者出院后主要接受左氧氟沙星+甲硝唑联合治疗。PO组30d内再入院率更高(PO 39.6% vs IV 17.6%,P=0.03),而与脓肿或抗生素有关的并发症是再入院率高的主要原因。单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显示口服抗生素是30d(优势比OR 3.1)、60d(OR 3.9)和90d(OR 3.1)再入院率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相似文献   

2.
1例71岁男性患者因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入院给予透明质酸钠20 mg右膝关节腔内注射。第1次治疗后患者无明显不适。6 d后,第2次膝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20 mg。注射后约5 h,患者突然出现寒战、心慌、呼吸困难,血压96/60 mm Hg(1 mmHg=0.133 kPa)。立即给予吸氧等对症治疗,1 h后症状逐渐缓解,血压105/70 mm Hg。住院期间未再应用该药,未再发生上述不良反应。共住院2周出院。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36a,因患鼻窦炎、支气管炎住院,给予氨苄青霉素4g 加于5%萄葡糖注射液500ml/d 静滴,连续使用14d,鼻窦炎、支气管炎愈痊出院。停药4d 后,患者躯干,四肢出现斑疹、奇痒症状,但未发热,而后出现表皮剥脱,口服、注射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均无效,d2改用黄柏、蛇床子、苦参、大腹皮、白癣皮等中药煎水冲洗,3d 后患处皮肤呈黑褐色脱落,痒症减  相似文献   

4.
头孢氨苄引起溶血性贫血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我院1986年8月收治1例口服头孢氨苄引起的溶血性贫血。报告如下: 葛某某,女性,100岁。于3wk前因发热、咳嗽、右下肺阴影,诊断为右下肺炎收治入院。住院期间用青霉素治疗2wk,肺炎大部吸收好转出院。出院后改口服头孢氨苄0.25qid,服药d5患者出现神疲、乏力、尿色深如红茶,皮肤、巩膜发黄,查黄疸指数升高而再次收治入院。患者有冠心、房  相似文献   

5.
患者 :女 ,45岁。因患慢性丙型肝炎 3a多 ,于 2 0 0 0年10月 2 4日自行用进口美国α- 2 b干扰素治疗 ,用法 3×10 6U,肌肉注射 ,每天 1次 ,开始 3d注射后出现感冒样症状 ,低热 (体温 37.8℃左右 ) ,用退热药后缓解。于第 4天注射后发热较明显 ,体温达 38.5℃。用退热药后较长时间体温才降。中间停 2 d,注射第 5针后出现高热 (体温达 40℃ ) ,无其他症状及体征 ,在家用退热药效果差 ,后住院治疗给予物理降温 ,促进代谢 ,保肝支持综合治疗 3d后体温渐下降。出院后一直未用药。1个月后再次开始用干扰素治疗。为了预防发烧 ,起初 5 d每次用干扰…  相似文献   

6.
冠心病介入治疗主要包括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及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它具有创伤小,疗效显著的优点。但由于术中肝素化等多种原因.常可引起伤口出血的并发症。2006年5月~11月我科分别为2例高龄患者行PTCA及支架植入术.术后3~7d,患者臀部及腹股沟处并发了大面积皮下出血.并出现休克及贫血等症状.经过积极抢救,2例患者均转危为安并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1例60岁女性患者因肝功能轻度异常口服硫普罗宁0.2 g,3次/d。约20 d后患者在服用硫普罗宁后十几分钟突然出现畏寒、发热,最高体温39.3℃。当地医院给予头孢呋辛、阿奇霉素、莫西沙星等药物治疗,但未停用硫普罗宁,患者症状无改善,且出现干咳、活动后气喘、肺水肿及胸腔积液,遂入我院。入院后仍给予抗感染治疗,但患者自行停用硫普罗宁,第2天患者体温即降至正常,4 d后患者各种症状好转出院。出院后2 d患者自行服用硫普罗宁0.2 g后十几分钟再次出现高热、畏寒,停药并给予退热处理,症状消失。  相似文献   

8.
鲑鱼降钙素致腹部绞痛与心律失常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名老年女性患者给予鲑鱼降钙素注射液治疗时出现腹部绞痛、腹泻、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第1例为67岁女性,因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骨质疏松入院,给予葡萄糖酸钙1g,2次/d口服,并在皮肤试验呈阴性后给予肌内注射鲑鱼降钙素50IU,1次/d。注射后30min出现腹部绞痛,排黄色糊状便1次;2h出现心悸,心电图检查示:心律不齐、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偶发房性期前收缩,持续约1h后症状消失。连续注射3d,症状加重并出现双眼睑水肿,遂改为每周注射1次,注射2周后仍有上述症状,即停药,5d后症状缓解,再行心电图检查正常。第2例为65岁女性,以"腰椎间盘脱出、双膝关节退行性变"入院。实验室检查:血钙2.02mmol/L。于皮试阴性后,给予肌内注射鲑鱼降钙素50IU。注射后2h出现腹部绞痛、尿频、尿急、腹泻。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6h后症状自行缓解,未进行第2次注射。  相似文献   

9.
摘 要 1例67岁男性患者,因“活动后胸闷气急2年余”入院。入院后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美托洛尔缓释片口服和头孢他啶静脉滴注等药物治疗。2 d后,抗感染疗效欠佳,且出现24 h无尿,血肌酐317 μmo·L-1、尿素13.4 mmol·L-1。1 d后又伴发严重精神异常症状,临床药师进行循证分析,提出患者出现精神症状可能与头孢他啶相关,建议换用头孢曲松。2 d后患者精神症状得到有效控制,肾功能逐步恢复,病情平稳后出院。  相似文献   

10.
1例74岁女性患者因带状疱疹给予腺苷钴胺1 mg/d肌内注射3 d;维生素B110 mg,3次/d口服;利巴韦林0.4 g,1次/8 h口服。治疗3 d后患者出现头晕、乏力、食欲差;6 d后出现头晕,意识丧失数秒,伴有恶心、心悸。实验室检查示血红蛋白75 g/L,网织红细胞0.092。考虑贫血与利巴韦林有关,停用该药。停药后1周血常规检查示血红蛋白95 g/L,网织红细胞0.095。停药后37 d血常规检查结果正常,患者症状逐渐好转。  相似文献   

11.
罗红霉素致急性过敏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清  王美玲 《临床医药实践》2005,14(10):791-791
患者,男,24岁。因咳嗽、咳黄痰7d,头面部、四肢、躯干广泛性皮疹,瘙痒。呼吸受限0.5d就诊入院。该患者2d前曾在外院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服用“罗红霉素”2粒(厂家、批号不详)后,面部出现充血性皮疹,在当地医院用药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0.5d前又出现上述症状来我院就诊。患者0.5a前因病肌肉注射“青霉素、链霉素”后也出现过相同症状,经治疗好转。入院后给予吸氧,盐酸异丙嗪20mg口服.葡萄糖酸钙1g+地塞米松10mg静脉注射,皮疹逐渐消退.3d后出院。  相似文献   

12.
1例68岁男性患者因肺癌术后出现重症肺炎,静脉滴注莫西沙星400mg,17次/d。第4天夜间患者出现不自主自言自语。追问病史,得知其以往应用左氧氟沙星3d后曾出现类似情况并伴表情异常,停药后消失。遂停用莫西沙星,改用依替米星0.2g,27欠/d静脉滴注。4d后患者自言自语症状消失,出院前未再复发。  相似文献   

13.
甄萍  高志红  胡景玉 《河北医药》2014,(19):3038-3040
患者,女,39岁,职业为个体饭店老板娘,主因10 d前因睡觉电扇吹风后出现发热, T 39℃,咳嗽、咳痰,痰液为黄色黏痰,乏力,无鼻塞、流涕,无头痛,于当地医院按感冒给于口服药物、肌内注射和输液等治疗,具体药物不详,4 d后体温恢复正常。因当地医院查血常规示贫血、白细胞增高、血小板明显增高,于2012年6月21日入住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血液科。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并给予患者相应的临床护理。方法50例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以及护理措施。结果50例患者治疗后,3例患者因病情严重,入院治疗24 h后要求转院;2例患者治疗5 d后症状明显改善,自行出院,5 d后疾病复发,再次入院接受治疗30 d后出院,随访观察疾病未出现复发;2例患者接受为期12个月随访观察,因出现下肢静脉曲张而给予患者实施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43例患者均痊愈出院,对患者进行随访无疾病复发,且无并发症。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主要为手术压迫、患者自身身体状况不良以及长期卧床等原因,给予其对症护理后,治疗效果显著。结论做好整个产程的临床护理,并针对产妇的症状体征,实施预防性治疗措施,可有效提高产妇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延续护理模式在消化道出血介入治疗后贫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本院经介入治疗的消化道出血患者80例,所有患者治疗后均出现贫血症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护理,实验组给予出院延续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经护理干预后,实验组的遵医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再次入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贫血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RBC、HGB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延续护理模式能改善消化道出血介入治疗后贫血患者的症状,并提高患者遵医性,故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鲁南贝特致消化道出血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62岁。因车祸致腓骨骨折入住附近医院,上臂骨骼肌及肋间肌挫伤,住院后第2天开始服用鲁南贝特(批号:010518),用法:2片tid,连续用药13d后出院。在家中继续服药10d,自感食欲不振,肠胃不适,随即腹泻,12h后转为柏油样便,并出现浑身乏力,不能自主站立,大便失禁。立即送医院,体检:患者呈休克状态,大便为黑红色,镜  相似文献   

17.
1例52岁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先后用门冬胰岛素和精蛋白锌胰岛素治疗。3个月后,改为门冬胰岛素30皮下注射(剂量不详)。约1个月后,患者的注射部位出现皮疹伴瘙痒,持续2—3h后消退。约2个月后,患者的前臂和腹部注射部位出现局限性脂肪萎缩区,直径1—4cm,停用门冬胰岛素30,改为口服那格列奈60mg,2次/d。1年后,患者的脂肪萎缩区基本消失。  相似文献   

18.
1例35岁男性患者,因慢性丙型肝炎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 200万U肌内注射,1次/周。4个月后患者出现幻听、妄想,性格有轻微改变。随后症状逐渐加重,1周后出现被害妄想、思维散漫、情感不协调、易激惹和自知力障碍。遂停用该药,并给予奥氮平对症治疗。治疗1周症状明显好转,治疗2周出院。出院后继续应用奥氮平治疗1周,随后自行停药,随访半年未再出现上述精神症状。  相似文献   

19.
1例27岁男性患者因患带状疱疹,给予肌内注射甘露聚糖肽注射液5mg,1次/d,用药约10分钟后,患者出现心前区剧烈胀痛、呼吸困难、伴大汗淋漓、面色潮红;立即平卧、吸氧、建立静脉通道、心电监护,口服醋酸泼尼松片10mg,3次/d等对症支持治疗后,患者于2014年9月16日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局部淤血的原因及预防处理措施。方法采取患者自身对照方法,注射2次/d,早晚选择不同注射部位、不同注射方法,连续3~7d,每次注射后观察注射部位并记录患者的疼痛程度及淤血情况。结果通过比较,运用改良方法注射后疼痛程度、淤血肿胀范围明显低于传统注射方法,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恰当的操作和规律轮换间隔注射等是避免皮下出血的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