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在成人心脏手术中应用微创切口与常规切口的价值.方法:对2019年11月至2021年5月于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微创心脏外科手术的3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作为微创组.将该组患者分为胸骨径路组(做胸骨上半段、下半段、胸骨旁切口及小切口搭桥,使用常规手术器械)和胸腔镜组(使用胸腔镜及微创手术器械)....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并比较用放射状切口乳腺纤维瘤切除术与环乳晕切口乳腺纤维瘤切除术治疗乳腺纤维瘤的效果.方法:将某医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乳腺纤维瘤患者纳入本研究.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其分为环乳晕切口组(n=40)与放射状切口组(n=40).分别对环乳晕切口组患者与放射状切口组患者进行环乳晕切口乳腺纤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涡轮钻辅助拔除智齿中应用龈缘袋状切口及角型切口的手术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5月麻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智齿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均采用涡轮钻辅助拔除智齿治疗,观察组采用龈缘角型切口,对照组实施龈缘袋状切口.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主观感受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前外侧小切口与常规后外侧切口全髋关节置换的疗效差异。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12月收治的86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的实际手术方式分为甲组42例(行前外侧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乙组44例(行常规后外侧切口全髋关节置换)。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对比两组的结果可见,甲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甲组患者置换手术后3个月的髋关节Harris评分高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的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外侧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治疗效果好,对比常规后外侧切口全髋关节置换的创伤更小、髋关节功能恢复更快,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3月收治的84例需行阑尾炎切除术的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号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2例,参照组采取传统切除术,实验组采取小切口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切口感染等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效果显著,具有出血量少、感染率低、恢复快等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预防消化道手术后切口感染的效果。方法 280例接受消化道手术治疗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切口愈合效果以及感染率。结果观察组的切口甲级愈合率为7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8.6%(P0.05);观察组的切口感染率为1.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14%(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9.3%(P0.05)。结论在消化道手术后实施个体化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切口感染率,促进切口的愈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外侧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MIS-THA)与后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PMIHR)治疗老年创伤性股骨颈骨折临床对照研究.方法 选定该院于2017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168例老年创伤性股骨颈骨折患者,机械取样法分为观察组(84例,PMIHR)与对照组(84例,MIS-THA)两组,比较组间老年创伤性股骨颈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普外科手术过程中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及处理对策。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普外科需要手术治疗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均有所好转,但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0%,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为4%,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12%,所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外科患者在术后及时的使用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及时有效的帮助患者恢复,减少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同手术切口方式对乳腺癌根治术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在尤溪县总医院普外科就诊的82例乳腺癌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Halsted-Meyer纵切口根治术治疗,试验组采用Stewart横切口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生活质量、心理情绪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乳腺癌生活质量问卷(QLQ-BR23)中功能评分、症状评分及总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Halsted-Meyer纵切口,Stewart横切口行乳腺癌根治术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手术出血量更低,手术和住院时间更少,患者生活质量更好,心理情绪更健康。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小切口修补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78例腹股沟疝患者分别行小切口修补术及常规修补术,分别对应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下床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切口修补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显著,并发症少,可促进患者较快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讨论急性阑尾炎经手术治疗后,其切口感染的原因,采用的治疗及护理措施,以减少手术切口的感染率。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35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对手术后切口合理的临床处理以及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例发生了切口感染,感染发生率2.85%。结论在手术前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在手术中恰当处理切口,手术前以及手术后合理使用抗菌素及细心的观察与精心的护理,可显著降低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局麻下行小切口修补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将92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6例,分别给予局麻下小切口修补术及传统疝修补术,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局麻下行小切口修补腹股沟疝临床疗效显著,操作简单,创伤小,有利于患者较快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观察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成效与复发情况。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2014年2月~2015年2月一年间收治的7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资料,针对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展开回顾性分析,然后对比两组治疗方式的优劣性。结果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诊断准确,手术进展顺利,术后调理得当,复发情况基本不存在。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妇产科疾病,要想彻底治愈,进行手术是最佳选择,术后进行合理的调养措施,才能恢复到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析用右侧腋下小切口直视手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无锡市儿童医院2017年5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66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术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右侧组.对常规组33例患儿实施胸骨正中切口手术,对右侧组33例患儿实施右侧腋下小切口直视手术,然后对比两组患儿的手术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切除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427例行肝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术后切口感染情况,对感染切口分泌物进行病原学分析,并探讨肝切除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427例肝切除术患者中,发生术后切口感染24例,感染发生率为5.62%;24例切口感染患者共检出39株病原菌,革兰氏阴性菌占58.97%(23/3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体质指数≥25 kg/m~2、有糖尿病病史、手术时间≥3 h、Ⅲ类切口、术中出血量≥800 ml、引流管放置时间≥7 d均为患者肝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使用碘伏冲洗伤口、术后48 h换药均是患者肝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的保护因素(均P<0.05)。结论肝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革兰氏阴性菌,临床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应重点防范革兰氏阴性菌感染,并对存在高危因素的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干预措施,进而降低肝切除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分析高龄白内障患者使用非超乳小切口白内障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2007~2009年我院的120例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患者来进行探讨分析,对患者的手术效果进行研究。结果患者术后视力获得了一定的恢复,有117例患者的视力恢复超过了0.5,总体有效率为97.5%;患者的并发症经过处理后均痊愈,无严重并发症病例出现。结论临床中高龄白内障患者接受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的效果比较好,患者临床不良反应存在,但是积极的治疗还是可以治愈的,因此临床安全性较高,患者视力有较大的几率获得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两种子宫切口应用于中央型前置胎盘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中央型前置胎盘患者80例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患者行胎盘边缘切口剖宫产,对照组行子宫下段切口剖宫产,观察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胎儿情况和患者的子宫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都已顺利娩出胎儿,无产妇和新生儿死亡案例,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胎盘边缘切口,术中患者的出血量比子宫下段切口少,胎盘边缘切口是一种更理想的切口选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治疗自发性气胸的过程中应用腋下小切口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于我院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患者130例分为2组,每组65例。研究组采用腋下小切口手术方法 ;对比组采用腹腔镜下手术方法。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住院时间低于对比组;研究组患者术后5个月复发率为4.62%低于对比组10.7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自发性气胸时,腋下小切口是一种疗效较好的辅助手段,能够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复发几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疝气患儿90例,按照手术方式划分,对照组42例行传统术式治疗,观察组48例行腹横纹小切口手术。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止痛药使用次数、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均要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疝气患者采用腹横纹小切口手术可行性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和分析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缺陷(PCSD)的B超诊断情况,同时研究瘢痕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本院收治的99例剖宫产产妇采用B超检查,并根据PCSD定义将其分为对照组(宫壁瘢痕完整)和试验组(宫壁瘢痕缺损)。比较分析两组产妇剖宫产次数和阴道试产等情况。结果采用B超检出PCSD的概率为61.62%(61/99)。试验组产妇出现的瘢痕位置距宫颈内口(5.69±1.89)mm,与对照组[(6.49±2.20)mm]比较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产妇后位子宫占65.57%(40/61),与对照组[31.58%(12/38)]比较差异显著(P<0.05)。而两组产妇年龄、阴道试产以及剖宫产次数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B超检查诊断PCSD检出率高,瘢痕位置与宫颈内口较近,且引发PCSD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后位子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