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下颌第三磨牙中、低位近中阻生和水平阻生的拔除,是较复杂的牙槽外科手术。常规的阻生牙的拔除手术创伤大、手术时间长、术后恢复慢、患者痛苦大、术后颞下颌关节区疼痛、张口受限和出现干槽症等较为常见。这种状况随着微创拔牙概念及技术的产生得以改善。该文就下颌阻生智牙的微创拔除,微创拔牙的概念和技巧作一阐述,为进一步推广微创拔牙技术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田红  孙玉刚  陈超 《山东医药》2011,51(47):97-98
目的探讨高速涡轮钻用于下颌第三磨牙阻生齿拔除术的效果。方法将210例(250颗)下颌第三磨牙阻生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10例(130颗)和对照组100例(120颗),观察组采用高速涡轮钻下行阻生齿拔出,对照组采用常规凿劈法拔除。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张口受限程度及干槽症发病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疼痛、张口受限、干槽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高速涡轮钻用于下颌第三磨牙阻生齿拔除可缩短手术时间,明显减轻术后疼痛、张口受限,避免干槽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微创拔牙刀及高速涡轮机在下颌多根阻生智齿中的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临床需要拔除的下颌多根阻生智齿10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每组50例,分别用微创拔牙刀及高速涡轮机和传统拔牙器械拔除下颌多根阻生智齿,术后比较两者的拔牙时间、术中术后患者的主观感觉、术后张口受限程度及干槽症发生情况等.结果 微创组在拔牙时间、术中术后主观感觉、术后张口受限程度及干槽症发生情况等方面明显优于传统组(P<0.05).结论 使用微创拔除下颌多根阻生智齿技术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后感染的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门诊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的患者200例,通过及时清理拔牙创、充分止血后缝合牙瓣、及时应用抗菌药物等措施预防感染。结果200例患者的拔牙过程都非常顺利,未出现术中并发症,第7天时伤口正常愈合。其中,术后出现感染的有9例,包括术后伤口部位感染4例,前颊部感染3例,咽峡前间隙感染2例。结论局部感染是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后的常见并发症,通过及时有效的预防措施和术后处理可以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经皮微创桥式内固定治疗对老年骨盆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疼痛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106例老年骨盆骨折患者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传统外固定支架进行治疗;研究组使用经皮微创桥式内固定干预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疗效、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等各项指标情况。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术前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3、6、9、12个月均高于对照组,且伴随时间的延长评分也越来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同时段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1、6、12、24 h均低于对照组,且随着时间延长疼痛值不断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Majeed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P<0.05)。结论 微创经皮桥式内固定手术与常规手术相比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有效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患者痊愈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种植机和涡轮机拔除下颌阻生智齿的疗效。方法分别采用种植机(种植机组106例)及涡轮机(涡轮机组74例)拔除180例下颌阻生智齿患者的智齿,对两组拔除时间、拔除后的软组织肿胀情况、有无开口受限和干槽症进行比较。结果种植机和涡轮机拔除下颌阻生智齿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种植机拔除后开口受限、组织肿胀和干槽症发生率明显小于涡轮机组(P均<0.05)。结论种植机拔除下颌阻生智齿微创无菌,术后不良反应少,疗效优于涡轮机。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STA无痛麻醉仪结合超声骨刀用于长期抗凝血药物治疗老年人残根拔除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9月在浙江医院行残根拔出的老年患者60例,其中30例采用STA无痛麻醉结合超声骨刀行微创拔牙(观察组),另30例采用传统卡局式注射器麻醉配合高速涡轮机与牙挺拔牙(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及拔牙过程中的VAS疼痛评分和麻醉前、麻醉后30 s、拔牙开始5 min、拔牙后30 min的血压和心率,以及拔牙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30 min的止血情况。组间计量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及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结果两组患者残根均完整拔除。观察组麻醉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z=-2.462,P<0.05),拔牙VA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802,P>0.05)。两组患者各时点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2.500、0.014、3.001,均P>0.05),但观察组拔牙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明少于对照组(t=2.553、-6.368,P<0.05或0.01)。两组患者拔牙30 min后,观察组止血效果亦明显优于对照组(χ2=5.450,P<0.05)。 结论对于长期抗凝血治疗的老年人,采用STA无痛麻醉仪配合超声骨刀进行拔牙术,可明显减轻术中疼痛程度和血压波动,且术中、术后止血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心理安慰对下颌近中阻生智齿拔牙前后心率、血压变化及手术合作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下颌近中阻生智齿拔除患者,随机分成心理安慰组50例,对照组50例,观察两组拔牙前后患者的血压、心率的变化及手术合作程度。结果两组比较患者拔牙前后的心率、血压变化及合作程度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下颌近中阻生智齿患者拔牙前提供心理安慰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9.
张卓  张斌 《山东医药》2012,52(46):70-71
目的探讨超声骨刀与高速涡轮钻联合拔除下颌阻生智齿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下颌阻生智齿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各40例,涡轮组采用高速涡轮钻法、骨刀组采用超声骨刀法治疗,联合组采用上述两种方法治疗。结果骨刀组和联合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涡轮组;联合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另两组,术后疼痛、肿胀及张口受限程度均明显轻于另两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另两组。结论超声骨刀与高速涡轮钻联合拔除下颌阻生智齿具有快速、微创、安全性高等优点,效果优于单纯高速涡轮钻和超声骨刀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对于冠心病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采取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的手术室整体护理措施对于患者术后疼痛、并发症以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价值。方法 纳入采取手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1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原则,分成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组患者均55例。患者均接受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治疗,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的手术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则是实施基于FTS理念的手术室整体护理措施。对比两组的康复指标、术后疼痛、术后并发症发生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对康复的指标对应进行评价,均是显示具体时间情况,表现出观察组要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患者术后24 h、48 h、72 h的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3.64%比对照组总发生率16.36%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6.36%)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FTS理念的手术室整体护理干预冠心病的手术患者,经干预应用指导的康复进程有利,而且也对疼痛缓解满意,并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在NSCLC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7年8月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收治的NSCLC患者146例,根据术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开胸肺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前1 d及术后1、3、5 d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术后12、24、48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置管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和方法在血清CRP水平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时间和方法在血清CRP水平主效应显著(P0.05)。术后1、3、5 d观察组患者血清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时间和方法在VAS评分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时间和方法在VAS评分上主效应显著(P0.05)。术后12、24、48 h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在NSCLC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有效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炎性反应,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高频超声引导下造影定位内固定治疗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68例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5例,传统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33例,高频超声引导下造影定位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围术期手术相关指标、术后疼痛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皮肤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胸管引流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疼痛评分组间、时间、交互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两组术后3 d、术后5 d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均低于术后1 d评分(P<0.05),两组术后5 d VAS评分均低于术后3 d评分(P<0.05);两组间术后不同时刻比较,观察组术后1 d、术后3 d、术后5 d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高频超声引导下造影定位内固定治疗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可减小手术创伤、术后疼痛及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加速康复外科管理对膝关节置换老年患者手术效果影响。方法选取168例膝关节置换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4例。两组均行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治疗,对照组围术期管理采用常规方式,观察组给予加速康复外科模式围术期管理。比较两组围术期情况、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关节活动度(ROM)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天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4 h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术前观察组与对照组VAS评分、HSS评分和RO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VAS评分均明显降低,HSS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VAS评分和ROM明显低于对照组,H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置换老年患者经加速康复外科模式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围术期情况,缓解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且无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脊髓麻醉与全麻对腰椎间盘突出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07~2016-10在该院行腰椎间盘突出手术的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实施脊髓麻醉,对照组实施全麻。比较两组术后1 h、24 h疼痛程度、麻醉满意度、手术时间、围术期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1 h、24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在围术期和术后恶心、呕吐及寒战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围术期和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R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全麻相比,对腰椎间盘突出手术患者实施脊髓麻醉,能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助于加快患者预后恢复进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布托啡诺复合罗哌卡因单次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在胸腔镜下肺癌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1月至2021年11月收治的56例胸腔镜肺叶切除治疗肺癌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用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ESPB麻醉,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布托啡诺复合罗哌卡因ESPB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感觉起效时间、持续时间,不同时相血流动力学,VAS评分以及术后24 h内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P>0.05)。感觉阻滞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阻滞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HR于麻醉30 min后达到高峰,麻醉2 h后下降(P>0.05),观察组麻醉30 min、2 h后HR高于对照组(P<0.05),SpO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与术后3 h相比,两组患者术后12 h和术后24 h VAS评分降低(P<0.05),术后24 h VAS评分与术后12 h相比降低(P<0.05),观察组术后3 h、12 h和24 h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超声引导下布托啡诺复合罗哌卡因ESPB应用于胸腔镜肺叶切除治疗肺癌患者,有利于缩短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麻醉效果较好,稳定血流动力学,缓解疼痛,降低不良反应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微创手术与开放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7月宝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行开放手术,而观察组患者行微创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置管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置管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情绪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活动能力评分、家庭生活评分、肺癌附加因素评分及生活质量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开放手术相比,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等优点,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更佳,可更有效地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五医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72例,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予以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予以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指标(阴道出血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不同时间点疼痛评分,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阴道出血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6h和24h,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72h,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传统开腹手术比较,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确切,对患者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后外侧微创入路与后外侧常规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1日-2019年10月31日于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姜堰医院骨伤科就诊的107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微创组(53例)及常规组(54例)。微创组采用后外侧微创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常规组则采用后外侧常规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对比2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15 d柄假体颈干角及髋臼外展角角度)及手术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髋关节(Harris)评分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微创组手术中出血量少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住院时间长于微创组(P<0.05);手术后微创组VAS评分低于常规组,Harris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常规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6.67%)高于微创组(5.66%)(P<0.05)。结论后外侧微创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能有效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改善其髋关节功能,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机器人辅助下高选择穿刺技术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2年1月北京市海淀医院收治的7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PVP,根据辅助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机器人辅助,35例)和对照组(C臂透视辅助,35例)。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前和术后视觉疼痛模拟量表(VAS)评分、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椎体Cobb角,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透视次数、隐性失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VAS评分、ODI评分均低于术前,JOA评分高于术前,椎体Cobb角小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VAS评分、ODI评分低于对照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椎体Cobb角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选择机器人辅助下高选...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高频彩超下乳腺肿块微创旋切术对术后瘢痕长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乳腺良性肿块患者146例随机分组,各73例。对照组以传统开放性手术治疗,观察组以高频彩超引导下乳腺肿块微创旋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乳腺外形优良率、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手术用时、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低于对照组,术后瘢痕长度小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乳腺外形优良率、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切口感染、局部血肿、乳房畸形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频彩超下乳腺肿块微创旋切术用于乳腺良性肿块患者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手术用时与切口愈合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瘢痕长度,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